《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家- 第4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实在是太不了解这个时代的国情了。

收拢了一下心思,林鸿飞道,“实行这个计划开始招商引资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省里这边。”

取决于省里这边?听到林鸿飞这话,领导们都愣住了:这话是怎么说的?

“我们必须确定,这个项目是怎么立项?嗯,也就是这个项目是一个开发区性质的独立的行政区还是怎么样?只有这个事情明确了,我们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否则……但是我希望,不管省里怎样决定,最好能够快点出来结果。”

否则怎么样不用林鸿飞来说,领导们飞速的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更希望能够快点出来结果。

第0823章 重要的是利益如何分配?

单独成立一个开发区,好处当然多多,别的且不说,单单是多出来的这些行政编制,对于领导们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好事,谁没有几个需要安置的亲戚朋友之类?对于任何一位领导而言,一个新成立的开发区都是一个巨大的政治资源。而且成立这么一个开发区,古齐省自己就能做出,省政府批准成立一个开发区的权限还是有的。

但是问题来了,这个开发区应该怎么设置?是省政府直属还是归于舜耕市管辖?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大家都知道,这个开发区成立之后,核心必然是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目标也是为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以及开发区的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其中,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必然处于一个超然的地位,这其中的一系列的利益纠葛又应该如何平衡?

所有的这一切,绝不是随便一拍脑袋就能够确定下来的。

这个事情在场的所有领导们都明白,但这个事情显然不适合当着林鸿飞的面来讨论,任国栋看了周大明一眼,见老板点了点头,便对林鸿飞笑道,“林鸿飞同志,谢谢你的做的这个生动精彩的说明,是否要成立开发区、这个事情应该如何操作,省委省政府会尽快的拿出一个结果来。”

林鸿飞便知道,接下来领导们要继续开会了,自己显然不适合继续参与在这里面,笑着点了下头,“好的,诸位领导,那我先告辞了,有什么事情随时都可以通知我。”

“当然,当然,”对于这个没有什么架子、手中却有着相当实力的年轻人,任国栋可不敢怠慢,哪怕对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副处,而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客气的点点头,对林鸿飞道,“林总,您可以回去等我们的好消息,也可以做一些相应的准备工作。”

这番话里面的暗示意味可不是一般的浓厚,林鸿飞对任国栋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

“同志们,都说说吧,关于是否要成立一个新的开发区这一点,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嘛!”周大明点上一根烟,抽了两口,这才开口道。

周大明的态度很模糊,根本无从让人猜测他到底是什么态度,在这件事上,大老板是赞同呢还是不赞同呢?不搞清楚老板的态度之前,没有谁会贸然开口……后果很严重的。

没有人开口,有人拿笔在纸上不停的写着什么,有人在对着自己洁白的细瓷茶杯认真的研究着,有人低头凝思,大家似乎都在认真的考虑着这件事的各种因素。

大家不开口,周大明也不着急,顿了顿,扭头看向曹浩森,“浩森同志,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看法嘛!”

让曹浩森开口?大家心中都是微微一愣,但仔细想想,却顿时又觉得理所当然,原因之一个:不管是否要成立开发区,这块土地用的都是舜耕市的,如果真的要决定上开发区,以省政府的审批权限,十有八九也是一个归舜耕市管辖的市属省级开发区,作为舜耕市市委书记、古齐省省委常委,曹浩森必须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是,”作为周大明的人,既然在这个时候被老板点到了名,那自己就必须说点东西出来,还要言之有物,曹浩森略一沉思,道,“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为什么要成立一个新的开发区?”

“为什么要成立开发区?老人家成立的特区以及之后陆续成立的几个开发区都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解释,那就是发展经济,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火车头的带动作用。”

曹浩森说到这里便不说了,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等着老板的指示。

“浩森同志说的不错,成立开发区的目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周大明说道,算是为曹浩森刚才的话做了一番总结,但随即,周大明的话题一转,“浩森同志,你个人认为,有没有必要为了林鸿飞同志的这个计划成立一个开发区?”

成立开发区的面对是为了促进紧急的发展,那么如果按照林鸿飞的计划,成立了开发区之后会不会促进舜耕市乃至整个古齐省的经济的发展?那简直太能促进了,既然能够促进古齐省经济的发展,那要不要成立这个开发区?

答案已经昭然若揭。

对于自己家老大这个问题,曹浩森自然心领神会,“就我个人而言,我个人是倾向于成立这个开发区的,成立这个开发区,最重要的目的便是服务于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以及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周边附属企业,让他们全心全意的发展,安心的做好我市、我省的经济火车头的带头作用。”

“虽然成立一个开发区会增加一部分行政开支和编制,但我个人认为,不能因为增加了一部分行政开支和编制就否认成立开发区之后的积极意义,最重要的是看是否能够起到成立开发区的作用?是否能够达到我们要成立开发区的目的?只要这两个问题能够解决,我个人是倾向于建立一个全新的开发区的。”

好吧,这番话其实更多的是说给人听,这骤然多出来的一个开发区,就等于多出来无数的政治资源,没有人会浪费这么一个资源,尤其还有着这么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对于是否成立开发区这一点,大家的目标很一致:成立是要成立的,但其中的利益应该如何分配?

当然,这话不能直接说出来,心里明白是一回事,说出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张怀东放下手中的茶杯,道,“从全省一盘棋的角度来讲,省政府这边对于成立开发区这一点是持赞同态度的,但鉴于这个开发区对于全省经济的带动的作用,班长,关于这个开发区的行政级别和归属问题,你怎么看?”

好嘛,这下子好玩了,听到张怀东的这番话,曹浩森顿时就紧张起来,从他的本心来讲,他当然是希望将这个开发区归于舜耕市的管辖之下的,自己虽然是省委常委,但排名却相当靠后,正经的自己是舜耕市的市委书记,可现在听怀东省长的意思,有意将这个开发区升级为省政府直属的开发区?

有心想要反对,却一时间找不到足够的理由,张怀东已经将这个开发区升级到“全省一盘棋”的高度了,自己若是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持反对意见,那岂不是意味着自己反对全省一盘棋?这个大帽子,曹浩森是无论如何也扛不起的。

“嗯,”周大明嗯了一声,却是不置可否,目光却是飞快的瞥了一眼那位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国家计委的领导,随即才点点头,道,“怀东同志的建议很有道理,我建议,大家回去认真的考虑一下,三天后我们上会讨论一下,同志们觉得怎么样?”

三天之后上会讨论?好啊,这当然是个大好事,周大明忽然决定讨论这个事情原本就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三天的时间虽然不多,却也给大家腾挪出了足够的思考时间以及联合的时间,虽然没有人表示出来,但刚刚大家心里对于周大明的突然袭击还有些不高兴的,可是现在既然大老板能够这么快的“端正态度”,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大家自然是纷纷赞成。

……

“晨东同志,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下面有个工程机械公司是吧?”一马当先走出会议室的周大明忽然向紧随其后的秘书杨晨东问道。

杨晨东微微愣了一下,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收购了原北郡市工程机械厂,在原北郡市工程机械厂的基础上组建了全新的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事情,省长怎么会不知道?但微微一愣之后,任国栋立刻明白了自己老板的意思,笑着点头,“是有这么一回事,他们的那个工程机械公司是收购的原北郡市工程机械厂,这个北郡市工程机械厂可了不得,他们的好几款产品都获得了机械电子工业部的优质产品评选呢。”

“唔……”周大明就似乎无甚意义的应了一声,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面对老板这个再明显不过的指示,杨晨东顿时心领神会,同时也有些羡慕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好运气,这还什么都没有做呢,一笔不知道总数额有多少的订单就已经已经到手了……所有想要参与这个项目里面的基建工程的公司,都“必须”要更新一部分工程机械,这个工程机械,只能从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下属的那个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里采购,其他公司的产品?

呵呵……

没有人说所需要的工程机械全都要从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下属的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采购,可也没有人是傻子,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在这个项目当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一些特殊的照顾乃是理所当然的。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0824章 不给优惠也要来

这个世界上传播的最快的不少光,永远都是小道消息。

这句话,哪怕是半天之前有人对林鸿飞这么说,都会招来林鸿飞的鄙夷,但是现在,林鸿飞除了赞同之外,就是举双手双脚的赞同。

紧紧过去了半天的时间,就有消息灵通的人物将电话打到了林鸿飞的手机上,在最开始接了几个之后,林鸿飞就恨不得将电话关掉,但在关机之间,林鸿飞却发现,这个电话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挂的,因为打来这个电话的是博世公司的副总裁凯文·梅耶尔。

和所有的德国人一样,凯文·梅耶尔也不习惯于寒暄,他们更习惯于直接进入主题,他在简单的向林鸿飞问候了一番之后,就立刻向林鸿飞问道,“林,我刚刚接到的消息,据说贵公司有意于在四年后将产能扩大的40万辆,是真的吗?”

林鸿飞松了一口气:幸亏是传成了四年后的产能扩大到40万辆,否则自己的日子当真是没法过了。

“是的,”今年是实施公司五年计划的第一个年头,对于公司的这个五年发展规划和10年长远发展规划,很多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合作伙伴都知道,林鸿飞自然也没有瞒着凯文·梅耶尔的必要,“凯文先生,我们公司现在正在对一系列的汽车产品供应商进行考核和选择,我们的发展目标您应该是知道的。”

“是的,我知道,”凯文·梅耶尔微微一顿,向林鸿飞问道,“你们是打算建立一个类似于小型的底特律一般的汽车城,是这样的吗?”

吸引博世公司这样的世界顶级工业巨头来入驻,这本身就是林鸿飞和李·艾科卡的计划,这一类的国际顶级巨头的入驻带来的示范作用和榜样作用是无穷的,但在此之前,是否能够成功的吸引来博世,林鸿飞心中的把握其实并不大,在他的记忆中,似乎博世公司在共和国投资的第一家生产型的企业大约成立于1997年,或者是1998年?

反正不管是那一年,肯定不会是1993年,凯文·梅耶尔的询问让林鸿飞立刻敏锐的意识到貌似自己的机会来了。

“是的,我们已经向我国古齐省提交了这个设想和计划,古齐省对我们的这个设想和计划十分感兴趣,根据我的观察,我个人认为他们有超过七成的可能性会同意。”

“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从林鸿飞口中确认了这个消息,凯文·梅耶尔终于放心了,他对于接到的这个消息本能的有些怀疑,如果不是这个消息若真的成真对博世公司的影响巨大,他绝对不会在这个时间给林鸿飞大电话,但既然林鸿飞已经说了这件事有七成的把握,对于任何一位商人而言,这就足够了,七成的把握还不投资,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投资?

凯文·梅耶尔立刻道,“林,我想知道,如果我们博世公司入驻你们的这个……嗯,开发区,你们能给我们什么优惠?”

博世公司不傻嘛,知道上来就找林鸿飞要优惠政策,但林鸿飞必要让凯文·梅耶尔失望了,“凯文先生,不好意思,在这开发区投资,我们不会给你们公司任何的优惠,土地转让价格、税收等等方面,全都不会有一分钱的优惠。”

“怎么可能?!”凯文·梅耶尔顿时惊叫一声,“你们国家现在不是正在进行招商引资吗?根据我掌握的情况,很多地方的政府为了吸引投资,给出的条件都很优厚,在税收、土地方面有巨大的优惠……”

“是的,这种情况确实存在,”面对凯文·梅耶尔举的这个例子,不承认也没有用,既然不承认也没有用,那就不如索性直接承认的好,“我们承认有这种情况,但我必须要说,付出和获得的服务必须对等,交纳了税收才能够享受到政府的服务,政府的开支来自于企业和个人交纳的税收,那些优惠意味着不缴纳或者缴纳极少的一部分税收就可以享受着政府的服务,对于其他企业和个人而言,这是不公平的,在我们的这个汽车城项目里面,这种情况不允许存在,我们认为,付出和收获必须对等。”

“付出和收获必须对等?”凯文·梅耶尔咀嚼了一番林鸿飞的这句话,不由得笑了,“林,你是我见到的最奇怪的一位管理者……嗯,在这个项目上,你应该是一个投资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对吧?”

“没错,是这样的。”林鸿飞点点头。

从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的外国投资商,一直对国内的无数为了吸引外国企业家投资而做出的优惠条件,比如两免三减半、三免三减半乃至于更加离谱的五免五减半等都无法适应,已经习惯了西方经济制度的他们认为企业给政府交纳税收乃是理所当然的行为,既然是合理合法的行为,为什么要减免减半的?

脑子简单的西方投资者不会认为这是共和国政府为了吸引他们的投资而做出的优惠举动,感谢西方各国政府多年来对共和国以及GC主义、SH主义的妖魔化的宣传,在看到这些不合理的举动之后,这些商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共和国政府是不是打算用这种方式骗自己去投资,等自己投资的工厂完工之后没收掉自己的合法财产?

站在共和国政府的角度来看,这种想法很无厘头,也很让人伤心,我为了让你过来投资,给你开出了这么多的优惠条件,你竟然还怀疑我?未免让人生出一种“我将我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悲凉。

但站在西方投资者的角度来讲,他们认为自己这么考虑完全是正确的。也因为这些减免的优惠,吓的很多外国投资商不敢在国内投资,对于德国企业来说,大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很多德国企业都认为大众的成功不可复制,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认为大众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同共和国政府的高层有着极其良好的友谊……同任何一个独裁政府或者独裁者成为了朋友,你的生意都会很好做。

沉吟了一下,凯文·梅耶尔道,“林,你确定对于所有在这个汽车城计划当中的投资者都会这么做吗?”

“当然,”凯文·梅耶尔的问题,让林鸿飞心中顿时就是一喜,不由得将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