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总之前计划借着这次的事情发现一批人,好好培养成公司的核心班底,可是现在,几乎每一个工人都可以成为公司的核心班底!这种情况,若是让自己在沃顿商学院的导师们知道了,一定会吓一大跳吧?这种员工,可是所有企业管理者所梦寐以求的好员工啊!一想到自己若是有机会和自己的导师重逢,当自己将这个情况向导师们介绍一番、导师们脸上震惊的表情的时候,唐勇心里就一阵阵的快乐。
“小人就小人了吧,反正现在还不算晚。”林鸿飞微微一顿,忽然想到一个绝妙的好点子,“另外,如果可能的话,将这个事情好好的在那些俄罗斯专家当中宣传一下,我想,这个事情对于安定这些俄罗斯专家的人心或许会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能浪费了。”
“好的,我去安排。”唐勇会意的点点头,不由得对林鸿飞的这个提议拍案叫绝!
这些被林总的那位朋友从俄罗斯忽悠来的专家们,很多都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根深蒂固的,根本无法接受自己生活在一个资本主义的国度里,现在他们正是自己精神的极度空虚期,若是让他们知道了为了欢迎他们的到来,一些远在异国他乡的工人阶级兄弟竟然迸发出了如此的热情……越想,唐勇就越佩服林总的这个主意之巧妙!
第0456章 万里长征的关键一步
“林总,我们同意您的条件,现在我们唯一的要求就是能够尽快签订合同。”杜双华一脸的诚恳。
他终于撑不住了。
在林鸿飞先后将他手中所持有的汽车用高级不锈钢板材的专利技术授权给古齐钢铁、舜耕钢铁这两家省内钢铁公司,以及宝钢、鞍钢这两大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之后,已经意味着林鸿飞手中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合资的名额。
这个名额,那些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当然看不上,但全国无数的中小型钢铁企业就如同乐疯了眼的饿狼一般围拢了上来,这其中甚至还不乏西部一些省份的钢铁公司,敏队这种情况,甚至连两城市内部都出现了一些杂音,认为市政府的这种拖延政策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反而还会让林鸿飞选择同别人合作……
在这次的合作中,林鸿飞占据的优势实在是太强大了,他有着众多的合作对象,但两城市却需要同诸多的对手竞争,身为两城市市长,杜双华身上的压力着实不小。
在说出了这番话之后,杜市长差点儿瘫软在椅子上,支撑着他坐直身体的动力,全都在林鸿飞内那张半张微张的嘴上,他真担心林鸿飞在这个时候又突然变卦。
林鸿飞自然不会变卦,两城市未来的发展前景相当不错,他犯不着在这个时候做这个恶人,微微一笑,道,“杜市长,我基本上没有问题了,只有最后的一个疑问。”
“您请说。”杜双华心中微微一凛,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忙道。
“贵方与贵市银行系统的贷款合同,不知道带来了没有?”
“带来了带来了,”知道了林鸿飞关心的是这个问题,杜市长顿时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忙从自己来时就紧紧握在手中的皮包中拿出一份文件,没有假秘书之手,双手恭敬的送到林鸿飞的跟前,“林总,您看。”
杜市长小心翼翼的模样,让林鸿飞心中不由得微微一笑,“杜市长,贵市领导们对于发展经济的迫切心情和认真的态度,让我十分佩服。”
杜双华一愣,眼中随即充满了感激之意。
好歹自己也是一位响当当的正厅级市长,今天对林鸿飞如此“卑躬屈膝”,虽然这都是自己之前在心里数次模拟好了的,但当真的做出来这番动作和语气的时候,杜双华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屈辱:你林鸿飞不过一介小小的正科,若非今天正好我有求于你,何苦要对你如此卑躬屈膝的受辱?
可林鸿飞的这番话,却一下子宽慰了他的心情:没错啊,自己是在为了两城市的发展在做工作,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是连林鸿飞这小子都很佩服的……这么一想,杜双华的心里就舒服多了。
不仅是杜双华心里舒服多了,陪同杜双华一起前来的这些两城市的领导们心里也是舒服多了,不由得在心中暗赞林鸿飞这小子之所以能够将生意做到这么大,果然不是没有道理的。
粗粗的过了一眼合同,林鸿飞也不禁为两城市的大胆和敢想敢干而佩服不已:只要两城市以及两城钢铁能够获得林鸿飞手中的汽车用高级不锈钢板材的专利合资,为了支持两城市的这项堪称全市战略工程的项目,两城市四大国有银行联合起来,总计向两城市提供了一份“10亿+5亿”的低息贷款!
贷款自两城市政府与林鸿飞签订合同之日起的当日生效!
合同中详细的规定了这笔低息贷款的使用用途、方向,以及对资金的监管等等过程,虽然在这个时候谈银行对贷款的监管未免有些笑话,但两城市能够做到这一切,显然是下了真功夫的,这让林鸿飞心里很舒服。
显然,两城市的银行系统也完全不同担心自己被林鸿飞和两城市政府给坑了,堂堂一个地级市政府的信用多少还是值点钱的。
看完了合同,林鸿飞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将合同还给杜双华市长,微笑道,“杜市长,我没有问题了,合同随时都可以签。”
林鸿飞的这一番话,仿佛如同天伦之音!
“好,好!”杜市长激动无比,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伸出手来要同林鸿飞握手,“林总,谢谢您!谢谢您对我们两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持!”
“杜市长,你太客气了……”林鸿飞笑道。
可是没等林鸿飞脸上的笑容完全展开,杜双华的一句话让林鸿飞微微一愣。
“林总,我们有个不情之请,希望您能够同意。”
“嗯?”林鸿飞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等杜双华的答案:如果是一些无关大雅的小事情,林鸿飞倒也不介意稍稍做一些让步。
“是这样的,”杜双华期期艾艾的,显然是对自己在这个时候竟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希望现在就签订合同,但我们希望改天选个吉日,组织一个正式的签约仪式,林总您看?”
说完这番话,杜双华一脸期待的望着林鸿飞,唯恐林鸿飞拒绝。
原来是这样啊……林鸿飞顿时笑了!他明白杜双华的意思。
一方面,虽然自己现在已经答应了,可是只要一天没签合同,杜双华的一颗心就不落底,所以他迫切的想要同自己现在就把合同给签下来;可是另一方面,这个消息绝对是一个能够让整个两城市都为止大为振奋的巨大利好消息,身为一个合格的政客,若是不好好利用这个机会,那可就太说不过去了,所以杜双华希望选个黄道吉日,举行一次重大的签约仪式……如果不出意料的话,还会成为两城市接下来宣传的重点:这次签约和合作对两城市的巨大意义、能够给两城市带来什么等等等等。
当然,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好事,在宣传了这次签约的同时,也宣传了北郡市工业制造公司以及自己:林鸿飞林某人,林鸿飞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我明白杜市长的意思了,”林鸿飞笑着点点头,“客随主便,如果杜市长认为这么做有助于贵方的工作的话,我个人没有什么意见,也十分乐意配合贵方的工作安排。”
“太好了!”
亲眼看着林鸿飞毫不打磕绊的同意了下来,以杜双华市长为首的一帮领导们脸上俱皆是喜气洋洋之色。
万里长征,现在终于跳出包围圈啦!
……
事实证明,林鸿飞将那些“苏联专家”们安排到工厂工人家庭中的做法是一招所有人、包括林鸿飞都没有想到的妙棋,在一开始,苏联的专家们心中还有些疑虑,虽然他们现在在俄罗斯食不果腹,选择来中国工作也是不得已的选择,但在俄罗斯,自己好歹也还有一套大房子可供居住,可现在呢,自己好歹也是自己所在领域的知名专家,竟然要和这些中国的工人们暂时挤一间屋子?
虽然已经做了工作,但在情感上,一些专家们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连住的条件都这么恶劣,吃的方面能保证吗?
这个时候,林鸿飞倒是完全可以拿出自己之前同他们签订的合同来强迫这些苏联专家们为自己工作,不过林鸿飞并没有做,相反的,林鸿飞让他们自己推选,组织出来20名专家和家属成员组成的“专家以专家家属观察团”,亲自到那些被选中的工人家庭当中亲自去体验一下。
当然毫无疑问的,所去的家庭都是由这些“专家以专家家属观察团”的成员们亲自指定的,绝不用担心有弄虚作假的嫌疑。
也真的是巧极了,选定的第一家便是三车间的车间主任:范大壮的家。
毫无疑问,只能用简陋来形容的住房条件,让“专家以专家家属观察团”的所有团员们都直皱眉头,几乎有人想要当场就甩手走人了:在他们看来,即便是住在俄罗斯贫民窟里的那些流浪汉们的住房条件都比这家人的条件好。
但当看到这家人饭桌上的饭菜的时候,“专家以专家家属观察团”的团员们惊呆了,还有几个年龄比较小的小孩子忍不住留下了口水……桌子上的红烧肉、小鸡炖蘑菇之类的东西他们虽然不认识,但香味这个东西确实说不了假话的。
看着这一家三口人竟然有六个菜,团员们感觉这个世界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这不科学啊!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讲,住房的好坏不是直接与生活条件挂钩的吗?怎么到了中国就反过来了?难道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住的越差吃的越好?
性格直率的老毛子们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当停留的时间越久,不停的吞咽口水的人就越多的时候,林鸿飞就笑了。
在圈定了所有承担为这些俄罗斯专家们提供住宿的工人家庭的时候,在正常的100块钱的补助之外,林鸿飞还额外多给了100,现在,这100块钱起了作用。
第0457章 迎难而上!
“林,你们的工人每天都是吃的这么好吗?”“专家以专家家属观察团”的代表、某位专家的夫人卓娅女士一脸不敢置信之色的向林鸿飞问道。
这种盛宴,即便是在前几年,也只有在每个周末才可以吃到,她完全无法相信在中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晚餐就可以如此丰盛……这几天的中餐生活,已经让这些俄罗斯专家连同他们的家属、子女们被美味的中餐征服了。
“我也不知道,”林鸿飞耸耸肩,这个问题不适合由自己来回答,“不过您可以向这位先生问一下。”
“谁家舍得每天这么吃哟。”
范大娘听的咧开了嘴,眼前这个身高马大的俄罗斯娘们,让她心里感觉不太舒服,心里忍不住的嘀咕了一句:这些俄罗斯的老娘们一个个都长的这么驴高马大的吗?
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不过看到自己儿子的时候,心中的胆气顿时又壮了起来。“平常家里也就四个菜,今天多了两个菜,是因为今天是周末,俺家小子说的,周末了,要多加两个菜。”
“专家以专家家属观察团”当中有会说汉语的人,当即便由这位懂汉语的专家将范大娘的话翻译给大家听,当听到这个朴实的妇女说平日里自己家的饭桌上也有四个菜的时候,“专家以专家家属观察团”的其他人彻底震惊了!
“林,我无法理解,”卓娅女士磕磕巴巴指着范大壮家的房子的对林鸿飞说道,“他们家的住房条件这么差,可为什么可以吃的这么好?在俄罗斯,只有那些政府领导人才可以吃的这么好。”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农副产品供应很充足,市场上的鸡鱼肉蛋以及蔬菜很便宜,”林鸿飞对市场上的各类肉蛋以及蔬菜的价格并不熟悉,让范大娘帮他介绍了一下,接着对卓娅女士道,“卓娅女士,如果换算成购买力的话,您认为您在俄罗斯的收入能够在俄罗斯买到多少东西?在我们中国市场又能够买到多少东西?”
卓娅哑口无言,她虽然并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但已经可以确定,即便是同样的收入水平,但自己一家人在俄罗斯的收入甚至连让一家人勉强果腹都已经困难,每天都在飞涨的物价让无数人勤劳的汗水化为了乌有,但同样的一笔收入,在中国就可以让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幸福……
“可是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种情况,卓娅无法理解,喃喃的道。
“工农业剪刀差。”林鸿飞苦笑了一声。
他很痛恨这一点,因为工农业剪刀差的存在,让农民一直到20年后都没有享受到他们原本应该享受到的待遇,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工农业剪刀差的存在,才让这个国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迅猛的发展,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共和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建立在8亿农民默默奉献了三十年的基础上的。
三十年,就意味着共和国的三代农民为国家制定的工农业剪刀差这一不合理但却不得不实行的政策奉献了三十年!
“我无法理解,你们的政府为什么会制定这么一个奇怪的规定。”卓娅摇摇头,她虽然不懂经济,但在某种程度上,苏联时期其实也是在实行“工农业剪刀差”这个政策的,所以对于这个政策并不陌生,不过是苏联的工农业剪刀差政策和共和国实行的工农业剪刀差政策截然相反容易。
“一个落后了如此之多的国家,想要重新崛起,不付出点代价是不行的。”
听到林鸿飞的这句话,卓娅不由得默然。
“林先生,我想请问,是不是每一家的居住条件都如同这位范先生的家一样?”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是不是我们一直都要住在这种简陋的房子里?”
“当然不是。”林鸿飞笑了。
他认识这个名叫斯维特拉娜的只有八岁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在语言方面很有天赋,在知道自己要和父亲去中国之后,短短的时间里,就已经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日常对话用语。
刚才的话题有些沉重,让他有种近乎想要迫不及待的逃出来的感觉,斯维特拉娜的问题正好让他解脱了出来,“我想,前些天我带你们去看的那个工地已经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不,我不这么认为,”小姑娘固执的摇摇头,“这么一大片建筑,在我们俄罗斯,没有三年是不可能达到您说的那种可以住人的情况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和您的这些工人们在一起生活三年。”
“嗯?”林鸿飞一愣。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疏忽了一件事:自己是在以中国的建筑速度来对所有人解释的,自己手下的这些工人们也都接受了自己的这番解释,但自己手下的这些工人能够接受这种建设速度,并不意味着这些俄罗斯专家也能够接受这样的建设速度……就如同十年后,世界无法接受中国速度一样。
“大家也是这么认为的吗?”林鸿飞向“专家以专家家属观察团”的成员们问道。
林鸿飞迎来的,是或坚定、或迟疑、或犹豫不决的……点头。
没错,不管怎么样,都是点头,没有一个人是摇头的,不管他们的表情是犹豫,是坚定,还是其他什么,但总归可以归咎为一点:这些老毛子没有人相信自己可以在三个月之后入住属于自己的新房子。
林鸿飞郁闷的拍了拍额头:这事儿闹的……“我不会向你们解释,但我希望你们亲眼看到之后还能够如此坚定的对我说这番话。”
……
林鸿飞这番话的结果就是,当再次踏上自己这些人一个星期之前看过的建筑工地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若非每一个人都清清楚楚的记得这一片工地的位置,大家几乎以为自己被林鸿飞给耍了:只不过是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