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人对视了一眼,由斯通·塞弗开口道,“林,我们明白这是贵公司的机密,也理解您对这款发动机保密的理由,不过请听我解释,听闻贵公司的核心机即将点火的消息,贵公司的同行、也就是美利坚的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都很受鼓舞,并为贵公司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的进步而感到高兴,他们委托我向您转达他们的请求:希望能够参加这次的点火仪式。”
这幅语气,摆明了就是告诉林鸿飞:我们都知道了,你就不要藏着掖着瞒着我了。
“这个……”林鸿飞犹豫了一下,苦笑一声,“好吧,虽然我不知道你们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但除非你们能够得到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允许,否则我不可能答应你们。”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请您放心,我们这就去寻求贵国政府的许可。”听林鸿飞以这种方式变相的承认了他们确实在对D—30KU发动机进行逆向仿制和研发工作,斯通·塞弗和阿兰·加西亚的眼中全都是震惊之色,强忍着心中的震撼,两人不约而同的点下了头,心中都是狂喜:有可能这次能发现一条“大鱼”?
“如果你们能够得到我国政府的许可,那当然没问题。”强忍着心中的激动,林鸿飞道。
……
农历1995年12月15日,按照现行公历来计算,现在都已经1996年了,一行车队低调的来到了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的某航空发动机研发实验室。
车子稳稳地在实验室外面停稳之后,一个个往日里只能在电视上看到、通常被称为“D和国家领导人”的人从车上缓缓下来,只是令人有些惊奇的是,除了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人物们之外,从另外几辆车上下来的竟然有不少是金发碧眼的老外,若单纯以数量来计算,甚至老外的数量隐隐的有超过黑发黑眼的中国人的趋势。
“各位,我再次强调一遍,除已经获准的媒体之外,其他任何人不得携带照相机、摄像机、微型照相机、摄像机、微型数码相机等等任何的电子设备,如有遗忘的,请您现在主动将携带的东西交给我们,在参观完毕之后我们会将您的物品归还,这次的参观是我国军事透明化的一个试探性举措,我们不希望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举动,请大家配合。”在正式进入偌大的实验室之前,临时充当安保人员的林鸿飞举着手持式扩音喇叭对着人群大喊。
尽管在蹬车之前就强调了一遍,但林鸿飞毫不怀疑这些美国人手里还有私藏的“宝贝。”
果然,林鸿飞这话一出口,一群老外们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其中几个首先站出来,摘下了自己胸前领带上的胸针、平光眼镜、发夹等物。
“谢谢诸位的配合,还有没有?”林鸿飞看着这些被老外们交上来的偷拍设备,眼睛都有些发蓝:除了胸针以及平光眼镜之外,你能想象得到一枚看似普通的西装纽扣也是一台微型相机吗?
只是这次任凭林鸿飞如何喊,再也没有老外们站出来了。
林鸿飞才不相信这些名为科学家实则真实身份可能是个间谍的家伙们已经将所有的东西都交了出来,不过他也不在乎,只是提醒着这些家伙,一会儿还要通过安检设备,到时候被检查出来可就难堪了。
不过大概是老美和法国人对自己的设备很有信心,任凭林鸿飞如何说,竟然是一个人也没有站出来。
林鸿飞也不在意,在见到当今附近的一名看上去像是保镖的老兄向自己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之后,林鸿飞正式开始了自己“导游”的职责。
……
按照中方拟定的参观顺序,首先要参观的并不是D—30KU发动机核心机的第一次点火,而是先要对这个实验室的某些保密级别不高的地方进行参观。
对中国航空科研体系的印象还停留在手摇计算机和计算尺时代的美国人被自己眼前看到的给惊呆了:全微型计算机化的网络设计体系、三维设计、无纸化……虽然比起美国人相关机构来还是差了不少,但毫无疑问,单单就自己看到的这些而言,美国对中国的航空科研体系犯了个严重的错误!不过,那个是……
“上帝啊?!我看到的不是真的……”
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看向旁边一个没有人、窗帘似乎没有拉开而隐隐露出了一个角的某样物品,斯通·塞弗猛地惊呼出声!
他敢肯定,那个从自己的角度看过去那个有些诡异的东西,绝对是美国最高级别的军事装备:B—2隐性战略轰炸机的模型!
那是一个目测最少有3米的B—2隐性战略轰炸机模型,B—2隐形战略轰炸机有模型并不奇怪,毕竟美国人都将这款代表着自己最高军事杰作的装备对公众展示了,但这个东西出现在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的某个航空发动机研发实验室里,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傻子也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B—2隐形战略轰炸机是美国现役的生存能力最强的一款战略轰炸机,按照美国人的说法,这是一款“永远也不可能被发现,永远也不可能被击落”的洲际战略轰炸机,在1989年时确定的采购计划是一架原型机外加132架作战型号,采购价高达600亿美元,但因为B—2实在是太贵,连财大气粗的美国人自己都受不了,最终将采购数量大幅度降低到只有22架,也因为这个,导致每架B—2轰炸机的造价达到了骇人听闻的24亿美元。
牛气的不可一世的美国人在1988年才第一次对外公开展示B—2的原型机,但一直到1993年年底时第一架生产型的B—2A才正式交付美国空军,迄今为止,交付给美国空军的这些B—2也没有正式服役……如果历史不发生变化,第一批6架B—2要到1997年4月份才正式服役。
虽然波音和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是竞争对手,但这并不妨碍在有些时候他们和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站在一起。
但此刻,看到这个几乎就是等比例缩小的、严谨到完全可以被认为是科研级别的B—2轰炸机模型,斯通·塞弗只感觉自己的头皮一阵阵的发炸,一股凉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该死的,中国人正在疯狂的查找B—2轰炸机的相关讯息他们当然知道,但他们是如何对B—2了解的如此详细的?
在此之前他们从来没想过中国人可能会对B—2进行逆向仿制,也不认为中国人有这个能力和实力,但此刻看到这个高精度模型,斯通·塞弗只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脑中只有一个念头……美国军方或者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出了间谍!
第1723章 超大的诱饵
“罗比,你觉得你应该看看那边……”斯通·塞弗慢慢的踱到波音公司的一名名叫罗比的高级工程师的旁边,低声道,“那边似乎有些东西。”
“嗯?”罗比愣了一下,微不可查的点点头,借助参观的方便和斯通·塞弗来到刚才斯通·塞弗看到的那个东西的旁边。
“那个东西……”顺着斯通·塞弗的指点,罗比的目光落在隔壁那个被拉上了窗帘、在参观行程表上没有的、隐隐露出个角的房间中的某个“物品”上,下一刻,罗比的眼珠子豁然瞪圆了,强忍着死命捂住嘴的冲动:上帝啊,我看到了什么?
“是不是?”斯通·塞弗的眼神向罗比传递出这个意思。
紧抿着嘴唇,罗比点了点头:没错,可以确定了,那就是美国的杀手锏之一:号称“永远也不可能被发现,永远也不可能被击落”的B—2隐形战略轰炸机的实体模型,虽然只能够看到小半个机头,其余的不是被窗帘挡住了就是上面还盖着一层布,但没关系,如B—2轰炸机这边独特外形的飞机,整个世界上也绝对不会找出第二架,绝对没有认错的可能。
但是这样一来,有个新的麻烦出现了,B—2轰炸机是美国的最高机密,中国人这里怎么会有B—2的模型的?若是出现在某个军事发烧友的收藏室里大家只会一笑而过,当做所以某个军事发烧友的珍藏,但出现在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实验室里面……说这东西是个模型你信吗?
是的,罗比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人,虽然他的通行证上写的是波音公司高级气动力工程师。
波音公司一行前来中航工业第二集团参观的队伍并不是那么“纯洁”,除了一部分波音公司的人之外,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的人,有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人,有通用动力的人,有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人,有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人,有雷神公司的人……甚至连美国NASA的人都有,更不要说这些人除了自己本身的工作之外,说不定还在中央情报局那边兼着一份差、领着一份工资,整个儿的就是一超级“大杂烩”。
当然,中方不但知道这种情况,甚至对于这种情况也是默许的,因为这本就是一种变相的情报互换和军事装备互信机制,中方这次允许波音公司来中航工业第二集团参观本次的核心机点火,本身就含着默许美方来收集情报的意思。
“那怎么办?”斯通·塞弗的眼神再次传递出这个意思。
罗比犹豫了一下,转身来到林鸿飞身前,指了指走廊对面的安格房间开口道,“林先生,请问我们可以去那个研究室看一下吗?”
林鸿飞脸色一变,但不过眨眼的功夫就调整了过来,道,“哦,不好意思,那不是研究室,那不过是一个杂物间而已。”
“杂物间?”罗比脸上的表情难看的跟哭似的:这个混蛋,摆明了就是不想让自己知道……林鸿飞那一闪而逝的表情变化没有瞒过罗比和斯通·塞弗,原本对自己之前的判断还有些怀疑的罗比和斯通·塞弗两人,现在对那个所谓的“杂物间”里面放着的东西已经肯定了六成。
不要说六成,就算是只有两成……哦,不,是一成,也足以让美国政府以及中央情报局冒险了。
“嗯,没错。”林大老板脸不红心不跳的点点头,“里面放着的都是一些平日里用不到的杂物,怎么?罗比先生对杂物间感兴趣?”
杂物间嘛,肯定是用来放杂物的。
“杂物间?”罗比一脸意味深长的望着林鸿飞,“林先生,不瞒您说,我个人比较喜欢一些意外的惊喜,所以……既然是不涉密的杂物间,我们看一下没问题吧?”
这个时候,罗比那里管得了这是林鸿飞的推托之词?直接就告诉林鸿飞,他对那个杂物间里面的东西很感兴趣,并且今天说什么都要到那个“杂物间”里去看看,鬼知道那里面还有些什么东西啊。
“这个……”林鸿飞的脸色一变,随即强笑道,“里面乱糟糟脏兮兮的,就没有必要了吧?”
“怎么回事?”还没等罗比和斯通·塞弗说话,随行的一位中方的内阁某司局级官员好奇的声音响了起来,这位马姓官员是这次陪同美国方面前来的主要官员之一,据说深得内阁领导的看重,前途远大,“林鸿飞同志,你和斯通·塞弗先生、罗比先生在说什么?”
“没什么,罗比先生和塞弗先生想要到我们公司的航模室里参观一下,呃……”
话刚刚说出口,林鸿飞的一张脸顿时黑的跟锅底似的,顿时闭口不言。
刚刚还是“杂物间”呢,现在就成了“航模室”了?罗比心中一阵冷笑,他心中几乎有六成可以确定了,这个房间里的东西,一定是该死的中国人从美国那里偷到的东西……一想到自己公司的B—2隐性战略轰炸机的资料竟然被林鸿飞这个混蛋给偷到了手,罗比就恨的咬牙切齿。
除了恨之外,更有一种深深的恐惧,该死的中国人从美国偷了东西固然可恨,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搞清楚中国人是如何潜入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这个能够接触到B—2轰炸机相关资料的混蛋又是谁,一天不将这个该死的混蛋挖出来,罗比就觉得自己一天都睡不安稳。
这简直太可怕了,既然该死的中国人连被美国视为杀手锏的B—2隐性战略轰炸机的资料都能够弄得到,那“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的资料他们能不能弄得到?“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的资料他们能不能弄得到?甚至再进一步,被美国视为最后的保障的“俄亥俄”级洲际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资料呢,是不是也保险?
之前美国人是觉得这些资料很保险的,但现在,“亲眼”看到B—2隐性战略轰炸机的模型就在自己眼前放着,所有的美国人都淡定不能了。
“马先生,我们想要去这个模型室看一下,这里面的东西应该不涉及贵公司的保密资料吧?”斯通·塞弗道。
“是啊,只是一些模型而已,应该不涉及保密的东西吧?”罗比也在旁边跟着敲边鼓,“马先生,我们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可是抱着巨大的诚意来的,这次的访问也是双方互访、建立双方交流机制的一个良好的开始……”
他意味深长的看了这位马先生一眼,虽然下面的话没有说,但意思已经明显的表明了:连模型室都不向我们公开,你让我们怎么相信你们的诚意?
在来共和国之前,美国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智库、情报部门可是给这些负有特殊使命的专家们做了专门的培训,对于各种情况下对共和国方面不同人员的应对方式都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并且明确的指出来,最容易被攻破的就是共和国的政府官员,共和国的科研人员都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专家,但这些官员根本就没有什么保密意识,并且有着浓重的自卑心理,只要对他们客气中带着威胁,最容易从他们身上取得突破口。
果然,罗比和斯通·塞弗的这话一出口,这位马姓官员的脸色顿时一变,扭头对林鸿飞道,“林总,这里面真的只是一些航模?”
“没错。”犹豫了一下,林鸿飞道。
“既然是航模那就给咱们的美国朋友看看嘛,”马司长大手一挥,“这东西又没有多少保密的东西。”
“这个……”林鸿飞忍不住苦笑了一声,一张脸上全都是无奈,却又不得不解释道,“虽然见面的东西都只是一些模型,不过……”
“没有不过,”马司长已经有些不耐烦了,“难不成咱们的技术能比美国人还发达?一些模型罢了,也不涉及什么保密的问题,嗯,你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问问美国的专家,大家共同探讨嘛!”
斯通·塞弗和罗比兴奋的简直恨不得抱住这位马司长狠狠的亲两口:这家伙真是太善解人意了!他们倒是巴不得林鸿飞将他们没有解决的问题拿出来“共同探讨”呢,只要看看中航工业第二集团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难度,就能够由此推断出他们在航空制造方面的实际水平,需要探讨的问题的难度越大越好,越难的问题就越能接近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的实际能力,对于波音分析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的实力以及潜力至关重要。斯通·塞弗立刻就打蛇随棍上,道,“没错,林,你们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难题都可以问我们。”
“太客气了,太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马司长的一张胖乎乎的肥脸顿时就笑开了花。
“这……”林鸿飞一脸的为难,更有些犹豫,不由得看向随行前来的国防科工委的领导。
“既然只是一些航母,那就没关系。”国防科工委的同志一句话将这件事给定了性。
面对这种情况,林鸿飞还能说什么?
……
“上帝!”
刚一推开房门,看到里面的东西,一群美国佬顿时如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一般惊呼出声!
实话实说,房间内的空间不算小,大约有300多个平方,里面摆放着大约10多架大比例的“航模”……如果这些东西也能够被称之为航模的话。
首先映入一群美国佬们眼帘的是一架机身和机翼的比例大的夸张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