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王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远东王庭- 第7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敌方的列车炮的确威力巨大,射程超远,但是也有一个无法克服的弱点,就是太过笨重,倘若跨江铁路桥被摧毁,帝国军方就很难将这些沉重的列车炮运过大江,也就无法再对我军后方阵地构成威胁。针对列车炮的这一弱点,必要的时候,我军不妨主动后撤驻防部队,炸毁浊浪江大桥,沿江岸埋设地雷,拖慢帝国进军的脚步,这样更符合摄政殿下提出的‘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方针。”

    “西线的收缩绝不是逃跑,而是为了集中资源保障南线的进攻,我们现在收回拳头,将来才能更有力地打击敌人!待到南线战事取得决定性胜利,南方军团转移到西线与我部会和,我军相比帝国东征部队将获得压倒性的优势,到时候再集中优势兵力逆推回去,一鼓作气夺回浊浪江乃至顺势攻克奥列维要塞都不在话下,又何必急于现在就与敌方硬碰硬,何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第1847章:人民的战争(1)() 
加里宁将军的观点得到帕维尔元帅的支持,但是放弃沿江防线的决策实在太过重大,造成的影响殊难预料。帕维尔元帅慎重考虑过后,决定将“叶列娜方案”和“加里宁方案”一并递交摄政殿下,请他做出最后的决断。

    第二天一早,帕维尔收到罗兰回信。摄政殿下的决策令他暗自松了口气,悬了一夜的心终于落回肚里。

    当天上午,帕维尔元帅召集麾下将领,传达了来自寇拉斯堡的最高指示,安排撤退事宜。

    当天夜里,伴随着一声震撼大江两岸的轰鸣,伴随着冲天而起的烈焰,数十年来宛如钢铁巨龙一般横跨大江两岸的铁路大桥,就在这震撼夜空的爆炸声与冲天而起的火光中轰然垮塌!破碎的钢铁坠入江面,激起团团浪花,旋即没入水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江对岸百里开外,奥列维堡的守军也被这声突如其来的爆炸惊动,立刻将江面上的异状层层向上汇报。

    短短一个钟头过后,夜色未央的浊浪江东岸,升起橙色传送光柱。帝国东征军前线总指挥弗朗茨·恩格尔将军在奥列维要塞驻防司令卡尔将军以及两位青年将领——帕拉丁娜和巴泽尔——的陪同下,亲临江畔视察。

    众位帝国将领首先看到得是被彻底炸毁的铁路大桥,夜色笼罩的江面上,漂浮着星星点点的火光,仿佛一望无际的鱼灯。

    透过望远镜,将军们看到大江对面的远东阵地一片忙碌。一支支部队井然有序的列队撤出阵地,炸毁所有无法带走的设备,工兵断后埋设地雷,只留下千百座空荡荡的水泥碉堡,静静伫立在雪地上,仿佛一片灰色废墟,在这北风呼啸的季节里,使人感到分外凄凉。

    恩格尔,卡尔,巴泽尔和帕拉丁娜,此时此刻隔江眺望对岸的景象,虽然所思所想各不相同,心头却不约而同地泛起一股寒意。

    ……

    浊浪江对岸,帕维尔元帅亲自指挥工兵团埋设炸弹,爆破铁路大桥。透过望远镜确认桥体彻底被摧毁,已经没有一丝一毫修复的可能,这才放下望远镜,拿起魔导通话仪向摄政殿下汇报撤退工作。

    当天晚些时候,罗兰在寇拉斯堡收到帕维尔元帅的来信,得知浊浪江大桥已经炸毁,江畔驻军全线后撤,将防线收缩到两百里外的冷溪镇,建立起临时指挥部,立刻复信给予勉励。

    罗兰还特地叮嘱帕维尔注意官兵的思想情况,要把不得不收缩防御的原因向各级军官乃至普通士兵解释清楚,不要因为暂时的后撤而士气消沉。现在后退不是示弱,而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迂回空间,以便积蓄力量、更有效的打击侵略者。

    罗兰相信久经考验的帕维尔元帅能够处理好前线官兵的思想工作,有这位沉稳冷静的大将坐镇指挥,至少在这个冬季结束以前,帝国军团在西线的攻势不会取得多大进展,这一点他还是有信心的。

    但是话说回来,一想到浊浪江大桥已经不复存在,罗兰心里也不免有些怅然若失。回想当初护送菲利普大主教回国的时候,还有后来出访亚珊圣城的时候,他曾不止一次经过那座象征远东与帝国实际界碑的铁路大桥,对其宏伟与坚固留下深刻印象。这座大桥的垮掉,意味着远东与帝国已经彻底丧失和平沟通的可能,而他当前要做的就是调动一切力量抵抗来自大桥对岸的帝国侵略者,直至将其逐出乌利诺山口。在那之后,寇拉斯王国才算得上真正统有远东全境,今天被摧毁的铁路大桥也将重建起来,象征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如果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罗兰对于浊浪江西岸的前景未免显得过度乐观。。。

    自从2月2日亚珊帝国公开向远东宣战,从寇拉斯堡到各地城镇、乡村就笼罩在紧张的气氛当中。尽人皆知远东政府筹备多时的南下作战刚刚启动,以“射击军”为主力的南方军团已经集结于新月河谷,即将朝向暮光谷地推进,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帝国当局突然向远东宣战,不仅表现出趁人之危的用心,也在事实上为当前正处于寇拉斯军团、迦南军团和帕尔尼亚军团三线包围困境中的“奈落教团”减轻了压力。

    南下作战刚刚展开,西方前线又燃起烽烟,包括寇拉斯政府个别内阁高官在内,远东各界人士不免对被迫两面作战感到忧心忡忡。海蓝、斐真和保士华等国政府也都在密切关注远东战事,而国外社交与新闻舆论界那些自诩旁观者清的政论家则普遍持有一个相似的观点:古往今来,被迫两面作战的国家大多以全线溃败收场,远东当局理应避免重蹈覆辙,果断中止南下作战,集结一切力量对抗由西线进犯的帝国大军。

    事实上不仅局外人怀有上述悲观看法,共同参加南下作战的帕尔尼亚和迦南政府高层也怀疑远东当局还能否坚持原定作战方案。就在帝国政府发表宣战书的当天,罗兰相继收到赛奥多拉夫人和歌罗法的来信,问他是否有意暂缓南下作战,将寇拉斯南方军团调往西线应急。

    罗兰没有第一时间回复上述来函,直到2月3日上午才通过魔导广播网向公众做出回应,郑重公布即日起寇拉斯王国向亚珊帝国正式宣战,直到将帝国侵略者逐出远东大地之前,绝不放弃抵抗!

    这篇措辞严厉的宣战书足以表明以罗兰为首的寇拉斯政府的强硬立场,同时也回应了外界那些质疑的声音:远东人有能力同时应对来自亚珊帝国与奈落教团的威胁,并且有信心在西线和南线战场上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罗兰的宣战声明来得很及时,迦南与帕尔尼亚的盟友得以心安,按照预定作战方案向暮光谷地推进。寇拉斯王国南方兵团,上至总司令阿列克谢元帅下至普通士兵也都可以把心放回肚里,不必为西线战事分神,专注于消灭面前的敌人。

第1848章:人民的战争(2)() 
措辞强硬的开战宣言,说来轻松,真正兑现却并不容易。否则历史上那些被迫陷入两面作战的国家也不至于大多落得个一败涂地的下场。身为来自地球的穿越者,罗兰对两面作战的艰难有着比常人更深刻的了解。回想地球上的两次世界大战,开战之初气势如虹、攻城略地的德军,一旦陷入东西两面作战,无论在战术层面上还能玩出多少花样,都难以挽回战略层面的被动。

    历史教训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使后来者保持警醒,反思前人曾经误入的歧途,把握住前人曾经错过的机会。遍观地球与瓦雷斯两个世界的战争史,罗兰得出一个朴素而深刻的教训:倘若被迫陷入两面作战,除非己方兵力具有压倒性优势,否则最好不要把战争资源平均分配到两处战场,更不要奢望在两处战场上都能迅速取得胜利;反言之,两条战线必须有所侧重,在更有希望取得速胜的战线上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兵力,采取猛烈攻势,而在另一条战线上则应采取守势,通过坚固的防御和积极的牵制不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必要的时候不妨收缩防线,以空间换时间,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待到另一处战场取得决定性胜利,得以摆脱两面作战的窘境,再集中力量反击另一条战线上的敌人。

    罗兰已经将上述战略思想传达给西线的将领,深得帕维尔元帅和加里宁将军赞许。然而战略思想毕竟只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若想付诸实践,罗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就在发表宣战声明的当天下午,罗兰召集内阁群臣开会,坦言寇拉斯王国当前已经处于最危险的关头。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和后备兵源,当前的国民经济体制无法同时满足两条战线的军需供应,为此罗兰提出在特殊时期实行特殊的战时制度,集结国内一切资源保障军需供应。

    内阁群臣早已意识到局势紧迫,他们所有人的事业、生命乃至家族亲友,全都与这个国家的命运牢牢捆绑在一起,倘若战事失利,他们这些帝国政府眼中的“叛党头目”都不会有好下场,现在就是让他们捐献家产充当军费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对摄政殿下的倡议自是举手赞成,全票通过。

    当天傍晚,寇拉斯政府通过报纸与广播网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转入“战时经济体制”,各地工业部门优先保障军需订单,一切资源优先供应军队。由于远东乡村已经基本实现公社化改革,八成以上的农田归属国有农场经营,中央政府持有国有农场五成股份,罗兰只需要签署一道行政命令就可以将国有农场缴纳的农业税率提升到土地产出的50%,从而为两线作战的官兵储备充足的军粮。

    罗兰这些年大力推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白费,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无数家庭的儿子与丈夫正在前线流血牺牲,后方民众也都自发投身于爱国抗战的时代大潮当中,虽然战时经济体制对人们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却很少有人为此抱怨,偶尔冒出一两个不和谐的声音,根本轮不到政府出手,先就被广大爱国民众的唾沫淹死了。

    除了经济活动转入战时体制,罗兰还需要为西线苦苦坚守的官兵——以及沦陷区的民众——提供更为有利的实质性支持,于此危急存亡之时,远东自建国以来就全面推行的预备兵役制度体现出巨大的优势。

    远东实行民兵预备役制度五年以来,约有不下两百万青壮男子接受过系统的民兵训练,能够熟练地使用军用武器,其中大部分还掌握了骑术。以远东民兵的素质,对付地精和半兽人之类的匪徒不成问题,与帝国精英骑士相比就差得太远。倘若强行把这些民兵送上正面战场,即便不说充当炮灰,也难免付出巨大的牺牲。

    罗兰不想用十个乃至更多远东民兵的生命兑换一名帝国骑士,哪怕在某些冷酷的将领看来这样的交换比划得来,所以他提前两年就开始为这场战争布局,以“风之枪(远东24式气步枪)”武装全国民兵。一个普通的民兵,装备上这杆威力强劲、携带方便、射程远达千码而且还能连续发射的气步枪,战斗力立马飙升,足以对全副武装的帝国骑士构成致命威胁。“风之枪”的长射程和高精度还使其具有利于暗中狙击的先天特点,使持枪民兵得以分散成灵活的小团队,凭借了解当地环境的优势,渗透到敌方控制区,进行游击作战。

    基于上述考虑,罗兰认为动员全国民兵携“风之枪”西进,配合正规军以及当地居民抗击帝国侵略者,不失为一个卓有成效的斗争策略。

    随着战争的到来,罗兰深切体会到舆论宣传平台的重要性,不止一次暗自庆幸自己提前建立起覆盖全国的新闻报刊网络,以及覆盖整个瓦雷斯天宇的魔导广播网络。时至今日,报纸与广播已经成为罗兰所代表的寇拉斯堡政府指导和鼓舞全民抗战的重要渠道,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

    2月4日傍晚八点整,如同无数守在魔导收音机前的远东民众期待中的那样,罗兰准时来到《炉边谈话》播音室,以其独特且富有魅力的声线,慷慨激昂的语调,发表动员远东民兵西进参战的演说。

    这篇气势磅礴字字铿锵的演说稿,在千百万听众心中激发出一种伟大的使命感,迫不及待的想要投身于这场保家卫国的神圣战争。

    与一般人的想象不同,罗兰在演播室中始终保持着理性克制的情绪。纵然肩负着宣传鼓动的重任,这位远东摄政也不屑于歇斯底里的高喊战斗口号,更不忍心用那些偏激亢奋的言辞煽动民粹情绪,蛊惑自己那些年轻气盛的同胞基于一时冲动就投身战场。恰恰相反,罗兰以最坦诚的态度道出战争的残酷性,提醒每一位有意前往西部战场的民兵有可能遭遇的厄运,包括献出他们年轻的生命,使心爱的妻儿永远失去丈夫和父亲,使年迈的父母流着泪水,白发人送黑发人……

第1849章:民兵西进(1)() 
“在战场上没有谁是永远安全的,丧钟不为谁而鸣,丧钟为你我而鸣,为自愿和被迫卷入这场战争的敌我双方所有鲜活的生命而鸣!”

    “认识到战争如此残酷,我们有一万个理由远离战场,有一万个理由谴责战争,然而侵略者已经逼近我们的家门前,手中持着明晃晃的利刃,毫无怜悯之心,不介意采用暴力手段夺走我们的财产、自由和尊严,除非他们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否则这群傲慢的强盗又怎会正视我们对和平的呼声?”

    “我们不得不悲哀的承认,唯有战争才能创造和平,正如唯有暴力才能制服暴徒!”

    “每一代人都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就是打赢这场该死的战争,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得以在和平岁月里肩负起反思战争、批判战争的使命。”

    “我亲爱的同胞们,光荣的远东民兵!如果你们已经充分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如果你们确信自己和家人都能坦然面对有可能付出的巨大牺牲,那么请拿起你们手中的‘风之枪’——向西挺进,向死而生!”

    ……

    “西进!西进!向死而生!”

    罗兰通过魔导广播发表的动员演说一夜之间传遍全国,“向死而生”的悲壮口号响彻远东大地,从寇拉斯堡到大瀑布城,从冰风谷到露西亚高原,再到北海之滨,无数远东热血男儿的爱国热情被罗兰的广播动员激发出来,含泪挥别家人,拿起“风之枪”,义无反顾的踏上征途。

    2月15日清晨,天色才蒙蒙亮,谷地村农场的列车站台上就挤满了人。公社主任马利克带领全村老小,眼含热泪,为即将踏上征途的子弟兵送上祝福,盼望他们全都能平平安安的凯旋归来。

    尼古拉换上从前服役时爱穿的军大衣,武装带上插着一排飞刀和一支远东1624式气手枪,断臂衣袖在寒风中飘荡。在这冷清萧索的季节,在笼罩着悲壮气氛的站台上,这个独臂男人刚毅的面庞却难得的露出笑容。这些年的乡居生活并没有磨损他作为一名远东军人的志向,重回战场于他而言就像重归故里,心中涌出压抑不住的兴奋。

    彼得和巴芙拉也都换上远东民兵的冬季作战服,还都扛着几乎与他们个头一般高的远东1624式气步枪,彼得的大背包里塞着一只小型风元素充气机,巴芙拉的腰包里装满步枪气瓶,肩头趴着兔狲“凯蒂”,全副武装衬托着两张故作严肃的稚嫩小脸,看上去颇有些滑稽,活像两个正在玩打仗游戏的童子军。

    跟随尼古拉、伊万和巴芙拉一同登上西行列车的还有谷地村土生土长的30位热血青年,都是当地民兵团百里挑一的神枪手。就像同时期其它数十万计自发前往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