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诸位大臣都意识到王子殿下在魔导汽车的问题上表现得过于激进,却又不便打听为何如此,只好把困惑藏在心里。
直到当天下午,一则新闻由亚珊圣城传到寇拉斯堡,人们才恍然醒悟帝国变了天。罗兰正是因为提前一天得知了这一重大消息,才会以更积极的态度整军备战,而尽快列装魔导汽车,正是加强远东国防力量的关键一环。
……
24年9月日,帝国政坛发生剧变。穆勒首相向皇帝陛下递交辞呈,携全体阁僚尽数黯然下台。取代穆勒伯爵上台组阁的新任首相,正是圣城特区枢机主教克洛德。
罗兰通过福格尔家族提前得知帝国内阁换届的消息,立刻预感到一场浩劫即将到来。克洛德首相的上台不仅意味着帝国政坛上的“保守派”势力压倒“改革派”得势,背后也有军方激进派出了大力。新任首相为了答谢军方激进派的支持,很可能放弃穆勒时代坚决反对东征的立场,对远东人而言,来自西方的军事压力随时有可能从威胁转变成赤裸裸的侵略。当然,或许在克洛德内阁乃至大部分帝国民众看来,东征是收复失地、镇压叛乱,具有天然的正义性。
安东尼还向罗兰透露了一则最近在圣城传得沸沸扬扬的奇闻:弗兰克最看重的智囊,帝国货币改革的设计师兼推行者约翰·劳尔,因一手导致了这场祸及全国的金融危机沦为众矢之的,饱受舆论责骂。约翰·劳尔承受不住由神坛跌落地狱的打击,在亚珊圣城郊外一所修道院中,草草结束了自己年仅三十岁的生命。
第1773章:积极备战(3)()
约翰·劳尔的自杀,最初使罗兰感到出乎意料,仔细回想一下那个红发男人高傲自负的个性,又觉得这也在情理之中。真正使他大吃一惊的是约翰·劳尔临死之前还不忘摆他一道,用鲜血在床单上绘制了一面远东国旗,并且公开留下遗嘱,要求将这面血染的旗帜作为他的裹尸布一并下葬。
安东尼以吟游诗人讲述鬼故事的口吻,绘声绘色向罗兰描述约翰·劳尔自杀时的情景,使罗兰不由得毛骨悚然。他原以为约翰·劳尔死前用自己的血绘制远东国旗,是要施加某种临终诅咒,后来听了安东尼的讲述才恍然醒悟,原来那个红发男人在用自己的生命陷害远东政府,试图使人们相信他约翰·劳尔是远东叛党十年前就埋在亚珊圣城的一颗暗棋,打着“货币改革”的旗号蓄意滥发纸币,在帝国境内制造了一场空前惨烈的金融危机,致使无数人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作废纸。
这一阴谋论调当然很可笑,任何理智健全的人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觉漏洞百出,不足为信。约翰·劳尔出生在斐真,这辈子从未踏上过远东的土地,更何况十年前寇拉斯政府连影子都没有,鲁道夫也还只是菲利普大主教治下一个小小的民兵团长,怎么可能跟约翰·劳尔这号混迹于斐真各大赌场的投机客扯上关系?
然而深入思考过后,罗兰就笑不出来了。无论听起来如何不合理,他却无法否认,上述阴谋论在民间很有市场。帝国民众乐于相信这种荒诞不经的谣传,不是因为他们没脑子,而是因为他们正在忍受经济危机造成的痛苦,眼睁睁看着自己半生辛苦积蓄的财富化作乌有,心中充满怨气,迫切需要一个泄愤的替罪羊,显而易见,约翰·劳尔就是这只替罪羊。
现在约翰·劳尔死了,民众的怨气还没有完全发泄出来,难免心有不甘,迫切需要寻找一只新的替罪羊。约翰·劳尔自杀前的那番表演,等于强行把自己和远东政府捆绑在一起,引导民众把对他本人的怨恨转移到所谓的“幕后黑手”——远东叛乱集团——身上。愤怒与仇恨使人失去理智,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很不幸,远东人非常适合作为帝国民众的“出气筒”,而约翰·劳尔的临终策划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发泄怨气的借口,哪还管这到底是不是真相。
罗兰对保守派内阁上台早有预计,保守派虽然对远东的敌意更甚于改革派,但是有资格坐上首相宝座的人绝不可能是感情冲动的疯子。去年于帝国中央大学举办的“圆桌会议”上,罗兰曾与克洛德首相有过一面之缘,对这位大主教兼教廷经济学家印象深刻,确信他是一位理性且明智的人,除了政治立场不敢苟同,倒不失为一位合适的首相人选。
罗兰最擅长与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哪怕有帝国军方激进派煽风点火,他仍然存有一线希望,试图通过种种渠道与克洛德首相取得联系,尝试说服他放弃发动战争。
可惜现在帝国的局势起了变化,现在呼吁东征的不仅仅是少数军方激进分子,还有自下而上、怨气冲天的帝国民意。外交手段或许可以转变某个政治人物乃至某个政治集团的立场,却无法平息两亿帝国底层民众狂躁的情绪。
一个实行铁腕统治的强权政府,或许还有可能凭借独裁者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威信强行压制民意,我行我素。然而亚珊帝国这个“瘫痪的巨人”早已丧失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查理皇帝多年来卧病闭门不出,皇太子弗兰克因改革遇挫威信受损,刚刚上台的克洛德首相连屁股还没坐热,纵观全国叛旗四起,各地义军相继涌现,哪里还会有勇气与自信忤逆民意?
在这样的局面下,无论克洛德首相是否情愿,他所奉命组建的这届政府,注定会沦为一个民粹政府。
一旦看清帝国朝野的局势,罗兰也就不再奢求和平了。既然战争无可避免,当前最要紧的就是争分夺秒整军备战,为打赢这场命中注定的战争做好后勤储备。
从九月的第一天起,罗兰就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备战方面。先是陪同父亲接连视察慰问了首都卫戍军团以及驻守浊浪江东侧的前线部队,向全体官兵发表讲话,明白的指出战争迫在眉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是时候履行保家卫国的职责了。
视察三军归来,鲁道夫陛下认为远东现有的国防力量还不足以确保击退来自西方的侵略者,为此提出扩军备战的计划,打算创建一支瓦雷斯世界前所未有的、配备“风之枪”和魔导装甲车的新式机械化机动军团。
国王陛下在亲自草拟的扩军计划书中,将这支军团命名为“远东射击军”,意在强调其作战方式以集中运用步枪射击为主,还借鉴传统弩兵的战术,将远东气步枪兵编制成“线列”队形,以便集中火力对敌方造成最大程度的杀伤。
“远东射击军”下设三个师,预计总兵力约三万,兵源来自全国各个城镇乡村的预备役民兵,重点考察气步枪射击技术,射术精湛者优先入选。
根据国防部提供的统计数据,当前远东的预备役民兵总数已经突破300万,刨除妇女、儿童和老弱病残,几乎所有健康的成年男子都具有预备役资历,其中接受过至少三年民兵训练的也不下百万人,从中挑选出三万精锐组建射击军并不难,组织训练也不难,难点在于为这支新成立的军团配备齐全的武器装备和交通工具。
先说武器。国王陛下明确要求射击军清一色装备远东“1624式气步枪”,为了保持火力,远东气枪兵的标准作战装备将包括一支气步枪、两个备用气瓶以及至少十二只弹夹,每只弹夹含十发步枪弹,每个班组还将配备一台小型“魔导充气机”以供延续火力。
。
第1774章:积极备战(4)()
由于远东的现役部队乃至全国各个城镇、乡村、公社的民兵组织也都有列装新式气步枪的需求,“风之枪”当前的产能显得捉襟见肘。罗兰立刻筹集经费扩建冰风谷枪械厂,新厂加上老厂,预计1624式气步枪的年产量将超过20万支,外加2000支军官专用的1624式气手枪。
按照鲁道夫的预测,克洛德内阁刚刚上台,帝国当前政局不稳,不太可能立刻发起东征。如今已经九月了,再拖延一段时间,远东的冬季就会到来,帝国方面也不太可能冒着严寒于冬季发起东征,怎么也得等到明年四五月份天气转暖、冰雪消融以后才有可能发起军事行动。这样草草计算下来,远东方面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可供扩军备战,故此他提出下列要求
首先,年底之前“射击军”必须完成整编并调驻南疆,于冬季气候温暖的南疆地区进行实战训练。
其次,明年春天到来之前,包括“风之枪”和“魔导运兵车”在内的装备都要到位,全副武装的射击军亦将调往西部边境驻防。
算上即将成立的射击军,远东的陆、海、空三军总兵力将突破10万大关,这还不包括上百万预备役民兵。
“倘若我们的扩军计划能够按部就班的实现,”鲁道夫私下里信心十足的对儿子说,“那就不存在挡不挡得住帝国大军东征的问题了,真正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帝国方面能否挡得住我的西征大军!”
国王陛下的信心并非建筑在空中楼阁上,也不仅仅是靠纸面上的兵力优势,背后还需要数额庞大的战略物资作为保障,而调配和筹备这些物资就是罗兰这个远东王储兼首相助理兼央行行长又兼国防部长当前最重要的职责。
接下来的日子里,罗兰简直忙到脚不沾地。先是跑到冰风谷视察枪械厂和军车厂的扩建工作,随后又跑到北海湾,先后视察了飞艇公司和专门生产机械铠的兵工厂,紧接着又在扬波姐妹的陪同下跑到寇拉斯岛,出席扬波舰队与北海舰队的联合阅舰式,顺带视察造船厂、军工厂魔导构装研究所和新成立的远东第二魔导汽车厂。
这一圈视察下来,罗兰签军需订单签到手软。飞艇、机械铠、魔导汽车乃至各种口径的魔晶炮,全都大量采购,厂家则加班加点,昼夜不停地开工生产,源源不断将各类军用装备输送到各个军区。
紧接着,罗兰又跑到“绿野之乡”,在金龙姐姐的陪同下视察全国各个国有农场以及南疆棉花种植基地,确保为全力开动的国防机器供应充足的军粮和被服。
接下来,罗兰又杀回露西亚高原,去基特兰德城查看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征兵工作。
众所周知,来自露西亚高原的基特兰德汉子,既是最能干的工人,也是最棒的预备役民兵。鲁道夫提出射击军优先招募民兵中的精英,那么顺理成章的,人高马大、身强力壮吃苦耐劳且忠厚勇猛的基特兰德民兵无疑是最佳选择。
基特兰德征兵站大门前摆起长长的人龙,陪同罗兰参观的基特兰德领主贝奥武甫还颇为遗憾地告诉他“《征兵令》来的太突然,事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很多退役老兵都跑到南方打工去了,否则根本不需要面向全国征兵,我们基特兰德城就能拉出三万精通射术的民兵!”
罗兰感动至于也实话实说——征兵这码事,不能“只逮着一只羊往死里捋毛”,否则对基特兰德人的伤害太大。
“万一搞得露西亚地区男女比例失衡,长期阴盛阳衰,可不是什么好事,况且全国各地的参军呼声都很踊跃,咱们也要给其他地方的民兵留出一些报效祖国的机会嘛。”
参观完了征兵站,罗兰还想去附近的龙城逛逛。老兄弟维格拉夫前不久寄来一封信,表示龙城民众也都踊跃参军,希望可以给他不低于5000个征兵名额,如果无法加入射击军,其他军团的名额也可以。
罗兰依稀记得龙城的总人口恐怕也就5万左右,维格拉夫一开口就要5000个征兵名额,这尼玛都快十抽一的征兵比例了,龙城民众居然还不起来造总督大人的反么?
然而回头一想,龙裔乃是天生的战斗民族,比起基特兰德人来不遑多让,所有龙城汉子都以成为远东军人为荣,眼巴巴看着隔壁基特兰德征兵站搞得红红火火,心里恐怕很不是滋味。龙城总督维格拉夫也是受到民意所迫,才向他写信求战。
龙脉一族同样是远东公民,罗兰不想泼灭龙城居民的参军热情,便回信答应维格拉夫的请求,并且表示自己会抽空前往龙城,亲自视察征兵工作。
结束了基特兰德的事务,罗兰正打算传送到龙城去,眼前突然浮现一团红色光球。握在手中读取魔法信息,禁不住面露喜色。
魔法短讯是艾尔塔兰由银空发来的,通知他一个好消息——在妮基塔的协助下,艾尔塔兰借助魔导工程学的最新成果,终于攻克技术难关,成功创造出“星质自动抽取机”!
这种机器能够完美模拟心灵异能者的特殊能力,自动由虚空中抽取星质,一台机器的工作效率相当于200名操作熟练的灵能工人。更让罗兰欣慰的是,这种机器搬到主物质界之后照常可以工作,只不过抽取星质的效率比在星界时降低了大约50,但是仍然比人工抽取星质高效得多。
由于“星质抽取机”采用了“魔导工程学”的设计思路,那么理所当然的,其工作时也需要额外补充能源。好在妮基塔帮了大忙,使这台机器的能耗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平均每抽取100吨星质才消耗1盎司魔晶。
罗兰得知这一消息,立刻延缓龙城之旅,先找一张安静的书桌坐下来,分别给妮基塔和艾尔塔兰写信,祝贺她们的新发明大获成功,并且致以由衷地感谢。
。
第1775章:星质自动抽取机()
近年来,随着“星质炼金学”的高速发展,各种基于星质的新型合成材料也相继被炼金术师们发明出来,在远东地区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材料革命”。如今奋斗在这一领域的人们都已经深刻意识到——星质是瓦雷斯世界文明史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战略价值甚至不逊于魔晶!
魔晶可以通过开矿采掘,星质的传统生产工艺却只能靠手工抽取,而且只有心灵异能者具备这项手艺,这就大大限制了星质的产能,使其成本急剧上升。应用范围虽然广阔,却受限于原材料供不应求,种种新发明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无法面向市场推广。
得益于埃尔塔兰和妮基塔联手做出的杰出贡献,如今这一瓶颈已经被突破。罗兰非常确信,“艾尔塔兰…罗曼诺娃自动星质抽取机”的发明将极大的降低星质成本,促使这种新型材料更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发展前景足以媲美地球上的橡胶和化纤。
星质同时也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军事材料。即便不谈远景,艾尔塔兰和妮基塔的这项伟大发明也意义重大,将为远东军方提供充裕的星质材料用于备战。
当在前线作战的远东官兵穿上星质合成材料纺织而成的“防刺服”和“防弹服”,在战场上的生存几率得以大幅提升,都应该好好感谢两位美丽的女士为此付出的汗水与智慧。
两封信寄出去以后,罗兰继续前往龙城会见维格拉夫。当天晚些时候,他传送到银空拜访艾尔塔兰,顺带查看“星质自动抽取机”的样品。
在艾尔塔兰、妮基塔以及“创形者”尤金的陪同下,罗兰来到星质工厂,看到的是一台外形类似轧棉机的古怪装置,背部凸起一个巨大的矩形喇叭口,不停释放出唯有灵能者才能感应到的神秘引力波,自虚空中抽取天然星质。
原初星质在被心灵异能定型之前,看起来就像一团团银灰色的雾霭,如同棉花糖一般漂浮在机器周围,被那只贪婪的喇叭口不断吮吸进入机器腹内,也不知经历了怎样的加工流程,顺着机器另一端的滚轮流淌出来的就是已经被灵能定型的“熟星质”,被沉重的金属滚轮碾压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