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 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恕罪,微臣本不想打扰陛下,可实在是…。。”左宗棠一到面前,便大礼参拜,主动讨饶。

    毛奇单膝跪下,也跟着行了一礼。

    毛奇跟随在左宗棠身边,已经能缓慢地将一些中文了,与左宗棠相处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的这个直接上司是如此的睿智,满腹谋略,只不过是局限于冷兵器的兵法,要不然,自己还真没办法与之相比,但自己也有自己的优势,丹麦和普鲁士容克军官体系的沉淀让自己有着良好的军事指挥基础,就像皇帝陛下所说的,他看中自己的,正是这最基础最全面的综合军事参谋体系。

    刘胜邦也无奈地搓搓手。

    “季高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虚伪了?发生了什么大事,让朕的左爱卿和毛爱卿竟然一起前来。”冯云山开了个玩笑,气氛一下变轻松起来。

    左宗棠忙道:“陛下,接北方军情急报,步兵第八师、第九师和另外三万在北方扩编的新兵,一共5万余讨虏军一路北攻,进军顺利,如今已经占领盛京全境,原满清的吉林、白都讷、阿勒楚喀、宁古塔、齐齐哈尔等副都统区的主要城堡也被我军占领,只剩下黑龙江的呼伦贝尔、墨尔根、黑龙江和吉林的三姓,一共4个副都统区还未被我讨虏军占领。”

    “陛下,就像早前分析的那样,除了去年底六千科尔沁蒙古骑兵和赫哲族三千兵力的归附外,其余的居住在吉林与哲里木盟等地的数万锡伯族和达斡尔族人、赫哲族、索伦族等都纷纷背弃满旗人,向我讨虏军称臣。如今那满清余孽只剩下四万兵力,加上族人十余万和其他族部落共计二十余万人,奕訢在我军尚未进攻阿勒楚喀城便已经仓皇而逃,领着清兵主力径直逃入黑龙江城固守。另外,呼伦贝雨尔城和布特哈城、三姓城和黑龙江河口以及江边的雅克萨、额勒和哈达等地也有满清的一些驻兵。陛下,满清残余势力已经实力大损。不过,如今北地又进入冬季,我军无力再发动进攻,只能停兵休整。”

    冯云山大喜,喝道:“好!朕要为前线的将士们贺喜,等他们凯旋归来,朕要亲自为他们庆功!不过,左爱卿,就这个消息么?”

    “陛下明鉴,还有个重要军情,却是朝鲜方面出现了情况。秦日纲率兵二万进入朝鲜后,四处杀掠抓俘扩兵,胁迫朝鲜民壮加入太平兵中,兵力竟然迅速扩大到5万,沿途势如破竹,一路攻占了朝鲜北部的昌城、朔州、大馆和西北海边的新义州、盐州等小城。朝鲜兵力衰弱,国主李昪派兵围剿,双方在定州和秦川两地发生两次激战,互有损伤,朝鲜兵力大损,而太平兵虽然也只剩下3万余人,但稍加胁迫又是5万余众。朝鲜国主李昪眼见无法战胜,竟然招安,没想到那秦日纲不知为何,也同意归降朝鲜,向国主李昪称臣。李昪仍旧封秦日纲为燕王,将朝鲜北部的昌城、朔州和新义州三城封给秦日纲,以微臣来看,应该是察觉到我讨虏军有进军朝鲜的意图,因此想笼络秦日纲让其对付讨虏军。”

    “哦,朝鲜显然是打错了算盘!那秦日纲狼子野心,本就是见朕的大军前去收复盛京,这才逃往朝鲜,又怎会回头与讨虏军厮杀?那后来呢?”

    “陛下英明!”左宗棠一脸幸灾乐祸地叹道:“根据军报,一个月半前,朝鲜东部的元山突然爆发农民暴乱,数千百姓攻占了元山城,举旗造反,李氏连忙调兵前往镇压。而这时,秦日纲抓紧机会,在手下休整完成后,以胁迫的三万朝鲜壮勇为前驱,趁机出兵,攻占了平壤府城,将整个平安道和宁安道的咸兴府城都攻占下来。并且,秦日纲在太平军一占领平壤城,便迫不及待地在那自称天王,声称恢复太平天国。”

    。。。。。。。。。推荐精品历史作者一袖巨的新书《奋斗在晚明》,这是一本注定又要精品的书,羡慕中。

762章 谋略朝鲜() 
“这个秦日纲,还真是……”冯云山冷笑一声,差点说出后世的打不死的小强这种话来。若是原本的计划中,冯云山还真准备让秦日纲和李氏王朝他们狗咬狗地斗上一阵,可如今,形势不同了。

    两个月前,在得知印度发生大规模的穆斯林起义之后,他便知道,他的那个搅屎棍计划成功了!

    派出早就安排好的归顺过来的印度士兵和特务司人员,前往印度撒布谣言,促使印度起义提前爆发。而且,那几名搅屎棍,不知道会将印度各邦这滩水搅多浑?

    冯云山想到英国人因为印度暴乱的事情影响,必然无法来华干涉自己,加上自己又让要求让李开芳率领军队进入缅甸,联络缅甸与侵占南部缅甸的英军对抗,这样一来,至少短期内英军无力像历史上一样,派遣大规模军舰来华炫耀武力了。

    自然,这个时机,冯云山当然要抓住。趁无外敌之际,抓紧吞并朝鲜!

    “哼,要说太平天国,也轮不到他秦日纲。何况天国的老兄弟们,大多都已经归顺朕了。罢了,左爱卿,毛爱卿,你们两人便让总参谋部火速制订作战计划,朕要半年内占领朝鲜。将这个不识时务的满清藩属国,直接变为我中华帝国的两个行省!”冯云山有些霸气地吩咐道。

    对于朝鲜,冯云山早就想直接吞并了,他才不想搞什么藩属国。这个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后世都严重影响华夏的国家,还是直接吃到肚子里最为实在。而且,这个时候,可谓是最有利的时机了。李朝软弱,兵力不显,换做以前,还真难以吞下去。当初隋朝杨广三次攻打,想占领这个国家都没能实现,也只有野蛮的蒙古人才征服朝鲜。

    为了避免出现后世的宇宙第一的大韩民族,冯云山决定效仿蒙古人,还是直接占领下来为好。

    冯云山甚至已经想好了,将朝鲜的那些人口给一步步地消磨、同化掉。而整个朝鲜,直接还是套用安南的老办法,一分为二,直接以汉江为界,让后世的什么首尔再无法出现在世上,而是分为朝南省和朝北省。

    左宗棠和毛奇连忙应允下来,毛奇更是一脸喜色,有仗打,他最欢喜,只有作战,才能体现他的价值。

    “你们总参谋部可探听到朝鲜的一些信息?”冯云山随意地问道。既然要攻打朝鲜,前期总参谋部和特务司派往朝鲜的情报收集不知道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李氏朝鲜如今执政的是李氏王朝第25代国王李昪,才25岁,登基已经7年,不过,外戚安东金氏专权,金家家主金左根独掌朝鲜朝廷大权,国政昏暗,其堂弟金汶根将女儿嫁给李昪成为国丈,开始与金左根争夺金家家主大权。前不久,便出现元山城百姓造反的事情。”左宗棠将了解到的朝鲜情报一一说出,“陛下,根据特务司的探报,这朝鲜大概有600余万人口,因国势衰弱,其常备兵力虽有15万之众,但多数是毫无战力的地方驻兵,除了金家等地方豪族得家兵和李氏王朝的中央兵等8万兵力有些战力外,其余的与农民无异。而这8万兵力,中央军只有三四万,其余的都是各家家兵,不听调令。这也是为何朝鲜李氏连秦日纲这支残兵都难以围剿的原因。金家家兵便有3万,虽然算得上精锐,但只顾金家利益。因此,若是陛下能封赏金家,命其归降,朝鲜李朝可唾手而得!当然,这也有害处,便是留下金氏这一大隐患。”

    听到左宗棠的禀报,冯云山心中有些放下心来。看来左宗棠他们对朝鲜的情况还算比较了解。

    事实上,这个时候可以说是朝鲜李氏王朝最为衰弱的时期了,整个王朝被外戚安东金氏掌控,但其他门阀势力又对其不满,李氏王朝又闭关锁国,尤其是几次农民叛乱,更是加重了王朝的危机。李氏王朝的军队实力严重不足,要不然,也不会在二十多年后,当一些激进的贵族青年,在日本的支持下,抱着要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使朝鲜迅速开化发展的想法,发动政变组成了“开化派”建立新政府,但被宗主国满清将领袁世凯率领1500人的军队轻易地平定这次政变。而后来,朝鲜也在日本少量兵力下便无还手之力,直至被吞并。因此,此时不占据朝鲜,简直是浪费绝好的机会。

    “既然如此,”冯云山稍微沉吟,便目光坚毅起来,看着左宗棠和毛奇两人道:“你们总参谋部对于进兵朝鲜,有何安排?”

    说道计划,毛奇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陛下,其实总参谋部早就已经有了进兵朝鲜的备用计划,不但有朝鲜的,还有隔海的攻略日本的进军方略和整个吕宋岛等,都有出兵备案,只要陛下一声令下,便可立即实施!”

    冯云山一听,乐了,将毛奇请来加入总参谋部,果然是正确的选择,有他在,整个总参谋部极富攻击力。

    一旁的左宗棠也连忙解释说:“陛下,总参谋部自从毛大人就任副总参谋长以来,对周边的几个国家全部制定了扩张计划。毛大人认为,大汉是个伟大的民族,而且由4亿人口,还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不应当局限于陆地战略和东亚这个圈子,而是要有更富饶、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才能与汉族的人口和中华帝国的经济实力相匹配。因此,他在这几个月内,组织作战处将周边几个国家的进兵计划都制订过了,说是有备无患,初时微臣还有些不大理解,没想到,还是毛大人这个洋大人更能为陛下分忧啊,微臣惭愧!”

    冯云山心中一惊,要不是左宗棠说出来,他还真没想到毛奇竟然有这样的心思。果然是天生的军事统帅,即便是到了华夏,还是满脑子充满进兵与扩张的心思,正好,自己也是这样的想法。

    冯云山不由赞赏地对毛奇说道:“毛爱卿未雨绸缪,制订这些作战计划,深合朕意。毛爱卿便说说这朝鲜的进军计划具体如何布置的?”

    毛奇满脸喜色,得到冯云山的夸奖,犹如小孩般笑了起来,道:“陛下,这是整个总参谋部制订的计划,并不是微臣一人所为,微臣也只是将大家的想法合并到一块而已。简单地说,我们分陆、海两路出兵,但还是以海路为主力。陆军以二个步兵师,从新义州入境,吸引李氏王朝的注意力,而以原来的乙五师改编的北洋舰队和甲十师改编的东洋舰队搭载二个二个步兵师,直接横跨黄海,从汉江入海口进入,袭击京城,一举将李氏王朝国王俘虏。”

    左宗棠补充道:“陛下,只要一杀到朝鲜,便命潜伏在朝鲜的特务司人员接触那个金家家主金左根,就算答应他的一些条件也可,先安抚住他,立其为国王,让其归顺帝国,成为帝国的傀儡,再布置一年半载的,让其主动将朝鲜并入帝国,这样便能在最短时间内平定朝鲜。”

    冯云山点点头,这个计划中规中矩,但双管齐下,依朝鲜目前的情形来看,几乎没什么悬念。而且,四五万兵力的出征,就算金家不肯归降,最多费些周折而已,以帝国强大的兵力,平定朝鲜不足为奇。唯一担心的,不是李氏王朝和金家这些贵族,而是朝鲜民间的百姓反对。不过,冯云山早就想好了,六百万朝鲜族农民,过的比原本满清治下的百姓还要不如,否则也不会经常饿死那么多人了。只要给些有利于百姓的政策,比如分配土地给他们,这些朝鲜农民必定不会反对,欣然成为天朝上国的子民。

763章 缅甸传来喜讯() 
冯云山可是知道,历史上,朝鲜境内的百姓因为国内的灾害和残暴统治,从19世纪中期开始,便有较多农民偷偷越过边境前往东北境内开荒定居,尤其是清末民初,更是大规模移民,最后甚至多达二百多万人口的迁移人数。不但如此,还有些在朝鲜境内活不下去的百姓,竟然跑到西伯利亚苦寒地区去垦荒谋求活路。

    既然这样,冯云山想着,还不如直接由帝国来组织这些愿意前往绥芬河和乌苏哩江一带河网地区的朝鲜百姓进行开荒,当然,这还得他们承认自己为中华帝国的子民,愿意日后向帝国纳税才行。

    不过,也不能让这里居住的全是朝鲜农民,这样的话,万一日后这里闹独立,反倒给他人做了嫁妆。冯云山始终认为,不是汉人为主定居下来的地方,始终不能算是华夏的土地。因此,冯云山的打算是同时移民数量更多的汉人前往外东北地区。毕竟,国内4亿人口的基数,哪怕是花费巨大,耗时巨大,只要移民千分之一,也有40万百姓,便能守住这块地盘,将其彻底变为汉人的家园!

    冯云山打算立即便开始着手,从北方的一些穷苦地区,比如陕甘地区和山东、直隶、河南和安徽等地,招纳流民前往这些地方进行垦荒,不收税收而且提供路费和农具耕牛种子等补贴,将大汉百姓引导到这处沃野扎根下来,以华夏百姓的勤劳,不消数年,便能将这处荒无人烟的河滩,变成东北的粮仓。

    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白马教众,台湾等岛屿并不能安置多少,正好,这个外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正可以用来安置一部分。只要汉人的比例始终占据大比例便成。

    冯云山的计划是从明年年初开始,用3年时间,移民40万汉族同胞前往外东北地区,同时招募10万驻兵,作为农垦军团,半兵半农地驻扎在外东北地区,先占据下来再说。至于目前已经在黑龙江河口建立据点的俄罗斯人,冯云山暂时还没放在眼里。整个黑龙江河口,数个据点加起来,也就千余俄罗斯人,这还不足以构成威胁。

    当初满清之所以放弃这些地方,究其原因,还是人口太少的缘故,又不肯派遣汉人军队前往,单靠满旗那么点人口和更少得可怜的兵力,自然无力统治外东北。事实上,若是满清当初能派遣个五千人的兵力去海参崴等地区驻守,也不至于这些地方被北极熊一步步地用数百上千的雇佣兵逐步蚕食占领,而正因为占领后发现有巨大的利益,才趁着第二次鴉片战争中趁火打劫地提出这些领土要求。

    如今,冯云山可不管那么多了,在巨大的国力支撑下,直接移民过去占据再说,实行军囤和民垦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进,整个外东北和西伯利亚,都要掉入中华帝国的囊中。

    冯云山挥挥手,刚想让左宗棠和毛奇两人赶紧回总参谋部布置出兵,刘胜邦忽地进来禀报:“陛下,特务司司长范汝增要求觐见陛下,说是有南亚的军情禀报!”

    “快宣他来见朕!”冯云山连忙吩咐。范汝增前阵子才离开圣京出去了一趟,不消说,必定是有重要的事情,如今回来肯定是有事情要禀报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消息,冯云山等不及就想知道,急忙召见。

    “微臣拜见吾皇,愿吾皇万岁万万岁。”范汝增行完叩拜大礼,这才爬起来,回头看了看旁边的左宗棠和毛奇。

    冯云山明白他的意思,直接笑道:“范爱卿一路辛苦。左爱卿和毛爱卿都是自己人,你直接说吧。”

    “陛下,微臣前段时间专门在云南坐镇,损失了好些特务司的好手,终于得到李开芳他们的消息,同时也了解到印度斯坦和缅甸两地的消息。因为过于重要,微臣便日夜兼程赶回圣京,禀报陛下。”范汝增到底是少年人,在外人面前是冷酷谨慎的特务司头领,但在冯云山面前,不免有几分表功的意思在。

    他说完事情的来由,便直接奏道:“李开芳师长率领二万余名讨虏军将士进入缅甸后,便按照陛下的谋划,与缅甸的加囊王爷联系上,帮他发动政变,坐上了缅甸国王的位子。加囊感念帝国的恩德,向我中华帝国称臣,并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