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 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如此,这杭州城六十多万人口,算得上是圣国大城了,城内的铺面,肯定还会涨。而这武林门的药铺,档位极好,我和庆老板商量过了,都还是用来开药铺,还要开分店,将胡庆余堂发展壮大。”

    “等等,你刚才说其他城还有机会。如今讨虏军正在攻打嘉兴,我得马上赶去,先行收购嘉兴城内的铺面,等仗打完了,就没低价买进的机会了。”柳成祥心急起来。

    “哈哈,你现在才想起来?只怕早晚了。如今,我已经组织了十余名商人,跟随讨虏军一道,一路过去。一来,可以帮讨虏军运输粮食和草药等物资,二来,可以随时的买进铺面,还可以帮助收购讨虏军缴获的一些财物。”胡雪岩得意笑道。

    原来,胡雪岩因为帮助讨虏军说服武林门守军献城,立下大功,受到义王石达开的接见。当时,石达开正在与谭绍光等讨虏军将领商议军粮运输和城中一些无主铺面的处置问题,胡雪岩大胆地上前接话,说自己可以帮助解决。

    胡雪岩给出的方案,的确很实际:由他组织杭州城内的一帮商人,以民间商帮和漕帮的船队车队,帮助讨虏军运送军粮、药材和其他物资,讨虏军直接采买;而所攻下的城镇内,缴获的财物,他们这些商人也可以用市场价进行包揽收购,抵扣军粮款项。

    因为胡雪岩这些商人的家眷和财产家当都在杭州城内,相当于有人质在讨虏军手中,不怕这些商人捣鬼,因此,石达开一听,觉着这个想法很好。

    能把这帮商人的力量,收为己用,帮助运输战争物资,还可以处置一些无法带走的诸如缴获的铺面地产、官船等物,非常方便和划算。因此,石达开和众将领讨论后,认为可行,一边这样施行,一边报圣王。

    于是,一个巨大的官商勾结的典范便产生了。胡雪岩成功依附上了讨虏军这颗大树,成为一名官商买办。

    他在讨虏军攻打杭州前,将仁德钱庄的资产全部采买的三百间铺面,如今已经出售了五十间,五十个铺面平均售价1700两,获得7。5万两银子,利润几乎高达八九倍。

    若不是为了兑换些现银,用来采买讨虏军需要的粮食和药材,以及赶往嘉兴、徽州等讨虏军还未进攻之地购买铺面,胡雪岩还会将这铺面捂一阵子,等到价格不涨后再脱手。

    短短半个多月时间,胡雪岩便成功将这家中小型钱庄,原本只有三四万两家当的仁德钱庄,成功发展为杭州城内商人的领头羊。

    除去卖掉五十家铺面唤来的七万五千现银,单单这剩余的二百五十家铺面,便价值四十万两银子。这在杭州城内已经是首富了,更何况,如今的胡雪岩,已经风生水起。与讨虏军挂上了勾,又与杭州府同知王有龄是好友,生意自然越发好做了。

    胡雪岩在为发财兴奋欢喜的时候,石达开和谭绍光、林启荣、陈天仕、李观龙等师长们也在为杭州城内的缴获而心惊不已。

    谭绍光是圣国老人了,他一路追随圣王冯云山攻城掠地,从湘南到两广,攻城不下数十个之多。可他从来就没有想到,攻下一座大城,缴获的财富竟然有如此之多。

    杭州城内,杭州将军署、浙茳巡抚衙门、浙茳布政司署、杭嘉湖道署、杭州织造府、杭州知府衙门、钱塘县衙、仁和县衙各级大小衙门的官库、粮仓内,便缴获白银一百三十万两,丝绸和丝布等一万三千余担,粮食一百二十万石,其他黄金珠宝字画和铜钱等无数,鸟枪、刀矛、火炮等也是难以统计。

    而数百的乡绅在攻打杭州城之前,便逃往乡下躲避,留下数以千计的铺面和房产宅院无人理会,均被讨虏军收缴。以如今杭州城内铺面价格飞涨,单这些不动产便可值上百万两银子。

    这下圣国发大财了!

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节() 
中元节前夕,太平圣国诸地,一片祥和兴旺之相。

    七月十四这天桂林城南三里外的尤家村,尤麻子一大早便忙活起来。

    “屋里的,我早上先去趟城里,买些纸钱和祭香楮衣,还要买个大牲头,你在家里烧锅热水,让那些小兔崽子们都洗刷干净,今天我尤麻子一家要祭祖,也好让我那在阴间的老爹老娘好好看看他们的子孙,如今的生活。”尤麻子一边收拾,一边朝自己的婆娘喊道。

    桂林一带乡下,称呼自己的婆娘都是叫屋里的。而对于中元节祭祖,尤麻子跟其他桂林人一样,都是以七月十四为鬼节,在这一天进行祭祖。

    只不过,前些年,尤家村的地基本都是尤老爷一个人的,尤麻子也跟其他人一样,靠着租种尤老爷家的四亩地,再在漓江中打些鱼到城里卖,再靠着婆娘给尤老爷家做点帮工,缝补衣服,艰难度日。

    尤麻子一家,虽然没有爹娘要赡养,但家中有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要供养,吃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心思和钱买祭品祭祖?

    因此,有两年了,尤麻子都没去祭祖,更别说要去城里买这么多祭品了!

    “哦嚯,你这败家子的,这日子才稍微好点点,就大手大脚地了?祭祖?这好日子是你那死鬼爹娘保佑给我们的吗?是圣王!要不是圣王赶跑了清妖,如今我们一家还饿着肚子。祭祖还不如拜谢圣王呢!”尤麻子婆娘………尤黄氏………一个麻利泼辣的妇人,一边在生火做饭,一边扯开嗓子喊道。

    “你这死婆娘,皮痒了不是!圣王那得拜谢,自家祖宗也得祭祀。再说,死婆娘你懂什么啊,这中元节,听教习所里的先生说,那是祭祀死去的祖宗的。圣王千秋万岁,怎么能这个时候拜谢呢?”尤麻子口气很大,生活越来越好了,他的底气也足了,换以前,一家整天挨饿的,他心中亏欠尤黄氏,根本不敢如此跟尤黄氏说话。

    尤黄氏不依不饶:“尤麻子,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你今天去城里,要是再不买个圣王圣像回来,挂在挑屋正墙挂着保佑我们家,老娘跟你没完!”

    听到圣王圣像,尤麻子不反对了,撇撇嘴道:“用得着你这婆娘说,老子早想好了,买个最贵最大的那种!”

    说完,尤麻子挑着一担空箩筐,晃晃悠悠地上城去了。

    两个时辰后,已经快到中午,桂林城南门外一里的路旁树荫下,尤麻子挑着一担沉甸甸的箩筐经过,树荫下有人朝他打着招呼:“嘿,这不是麻子大哥吗?”

    尤麻子转头一看,树荫下,一人坐在两个箩筐架着的扁担上歇凉,正是同村的尤浪漓。

    “漓子,你今天也进城啦?卖鱼吗?”尤麻子也将肩膀上的压得生疼的担子放了下来,学着尤浪漓一样,坐在扁担上歇息。

    “没,最近早不打鱼了。如今伺弄着镇里分的5亩多水田,一年二季,除去种子成本和上交镇里的粮税,一共有将近三千多斤的谷子。除去自家吃的,还能卖不少给县里粮库,能挣二三十两银子呢。”尤浪漓一脸幸福地说道。

    尤麻子不由有些羡慕地道:“是啊,你们家发达了。听说你弟弟已经是圣军的营长了啊,以后可是大官了。可得再照顾下你这做大哥的。”

    “可不是!不过,你这消息,已经是去年年底的事情,今年开春,浪漫他就已经升为副团长了,听说手下上千号人呢。”说道参军的弟弟尤浪漫,尤浪漓就是一脸自豪。

    “真的啊!?那我家的那两个臭小子以后长大了,得让他们去投奔浪漫兄弟,也参军去!”尤麻子一脸的羡慕,话峰一转,又说到今天的节日上来:“对了,漓子,看我今天请到了什么?”

    说完,尤麻子拿起箩筐里的一面铜牌,只比箩筐小了一点点,可能铜牌有点厚度,还有几分沉重,他高兴地递给尤浪漓看。看来,能买到这个铜牌,让他很是高兴。

    “哎呀,麻子哥,你也请了这个啊?真巧,我也请了。”尤浪漓也从箩筐里掏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铜牌来,却是正面,看起来是一个铸铜的人像。

    只见铜像上,正是太平圣国圣王冯云山的半身像,伫立在一座山顶,而下面,却是高耸入云的山峰,白云在山腰环绕的图像。

    却原来是不知道那个精明的老板,见桂林府一带的百姓都对圣王感恩在心,便参照铜钱的图案,请手艺精湛的工匠雕刻母版,用铜铸造了这个精美的圣王像,高价卖出,很是受百姓追捧。

    上次进城,尤麻子和尤黄氏便看见有人买了这种圣王铜像,很是羡慕,一直想要一个,但因价格很贵,要五两银子一个,这换是一年前,是尤麻子想也不敢想的价格,但如今,就在前几天,尤麻子卖了一半多余的粮食后,尤家有了近二十两银子,这才有能力将这一直盼望的圣王像给请回家中。

    “想不到,漓子你也请了圣王的圣像啊?”尤麻子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本想拿圣像出来,炫耀一番,没想到,尤浪漓也买了。看来,自己是比不过他家了,谁让他家尤浪漫去参加圣军了呢。

    不过,自己不用跟他家比较。

    与以前比较,跟如今还生活在水深火热受苦受难的清妖统治区的百姓比较,自己这已经是神仙般的生活了!

    “是啊。这不马上要到给祖先‘恭饭’的时候了,我娘让我多买些祭品。但看到那有这圣王像,我就想,如今这收成这么好,都是圣王赐给我们的。带回去给我娘,她肯定喜欢!我娘可感激圣王了,整天将救苦救难的圣王挂在嘴边,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漓江的水再深,也没有圣王的恩情深。’这次啊,有了这个圣王像,以后她就可以给圣王供香火了,保佑他老人家长命百岁,永远为我们百姓谋幸福。”

    尤浪漓说完,起身站了起来:“麻子哥,不早了,我们回家吧。”

    于是,两人一起担着箩筐,回了尤家村。

    尤麻子回自家院子的时候,尤黄氏已经在房前等候了,看见尤麻子回来,老远便看见那个铜像,一脸热切地迎了上来:“当家的,你真的将圣王像请回来了,太好了!以后可以天天为圣王祈福,保佑他老人家长命百岁,带领我们生活更好。”

    说完,尤黄氏宝贝似地将铸铜像小心翼翼地请到挑屋里,挂在正墙早就准备好的位置,这才眉开眼笑地去做饭忙活。

    待到夜幕降临,到了祭祖的时候了。尤麻子一家是这样安排的,天黑后、晚饭前,迎接祖先回屋,开始祭祀,晚上亥时左右便送祖先离开,完成祭祖。

    点燃香,又烧上纸钱,尤麻子和尤黄氏带着三个孩子,开始迎接祖先的降临。尤麻子口中念念有词:“各位列祖列宗,特别是爹爹阿娘,你们快回屋了噢,回来领钱吃饭啰!”

    念完,又烧了一大堆纸钱,尤麻子接着吟唱道:“爹爹阿娘,你们回来看一看,家里大变样了!如今阳间有圣王在,带领百姓安居乐业,您的子孙后代跟着圣王有福气了,以后再也不用挨饿了。”

    尤黄氏也心中默默地念叨着:“公公婆婆,尤家的祖宗们,保佑我们尤家三孩子平平安安,保佑圣王长命百岁!”

    想到父母,辛苦一辈子还受饿,没吃过一天饱饭,没享过一天福,生病了也没钱看病,年纪还不大就过世了,尤麻子便有些凄然。他带着哭腔唱道:“爹爹阿娘,可惜你们去得早啊,要是等到现在,有了圣王在,你们就不会挨饿了,也不会生病没钱看病了。”

第515章 咸丰的中元节() 
过了一会,尤麻子觉得自己的爹娘“吃”饱了,便开始收拾桌上的猪头等祭品,轻声道:“爹爹,阿娘,吃饱了有力气了,儿子给你们准备了很多钱,还有很多衣服,春夏秋冬各准备好好多套,你们多带些过去啊。”

    说完,将从桂林城中购置的一担纸钱、楮衣等,一起点燃,顿时火光闪闪,烟雾缭缭。

    看着自己的三个面色红润的孩子,尤麻子喃喃地念叨着:“爹爹,阿娘,该上路了!你们放心吧,孙子孙女都长得很好!孩子们不但不缺吃不愁穿,还有学上!如今托圣王的福,镇上办了十余间镇公学,桂林城中也有县公学和府公学,孩子们随时可以去上学,不但不要钱,还可以提供中饭给孩子吃。我准备让他们读出书来,去帮圣王打清妖。”

    ……

    中元节的这天,京城西郊的圆明园三园之一,绮春园,一反往日的热闹,极为寂静。

    整个绮春园一共有园林景群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四宜书屋、春泽斋、凤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烟雨楼、含晖楼、澄心堂、畅和堂、湛清轩、招凉榭、凌虚亭等近30处。

    其中,这园西的烟雨楼、澄心堂等,清宣宗道光皇帝经常在此居住,因此,在这中元节当天,咸丰皇帝来到烟雨楼。

    夜幕降临,整个烟雨楼内香烛点点,烟雾弥漫,呈现一片凄凉。咸丰将所有的太监宫女都赶了出去,独自一人,跪在地上。

    “父皇,儿臣不孝,您留给儿臣的大好江山,竟被丢了一半!儿臣没脸去您的寝宫见您啊,只能偷偷躲在这园子里祭拜您一下了。”咸丰心宗犹如刀绞,泣不成声。

    前些日子,芸南境内乱民起事,云贵总督恒春自尽身亡,而粤贼趁机进攻昆明,芸南巡抚吴振棫竟然带领芸南的众多官员降了粤贼!

    咸丰当即暴怒,一省的巡抚大员,竟然投降粤贼,这先例一开,大清就全完了。到时不知道会有多少总督巡抚,投降贼兵。

    触及大清的根本,咸丰恐慌起来,他当即下令,火速督令杭州将军瑞昌派旗兵捉拿犯官吴振棫的家眷,解送来京要千刀万剐,幼儿也不许放过。不料,瑞昌派人来报,说是粤贼早一步就已经将吴振棫的老家家眷全部接走。

    咸丰气得差点吐血,大怒,下令让瑞昌亲自领兵去开挖吴振棫的祖坟,将吴家先祖的尸骨挖出来示众,让吴家永世不得安生。

    但紧接着,江南大营被破,让咸丰精力憔悴,他已经无暇再想惩处吴振棫的事情了,甚至连惩处江南大营主将向荣都没力气了。国事糜烂至此,他只能心中黯然,连一丝企望都再也兴不起来。

    芸南一省的失去,大清永远地失去了制造铜钱的原料,让本就穷困的大清财政,雪上加霜。

    不过,世事就喜欢跟他捉迷藏。紧接着,天京变乱,长毛贼酋的自相残杀,让他看到一丝希望,他恨不得长毛贼酋都相互杀光,最好漫延至贼兵也全部内讧。

    不久,他便接到江北大营主将钦差大臣琦善的镇江大捷,说是朝廷官兵趁着长毛贼兵内讧的良机,偷袭兵力空虚的镇江,一举占领了镇江城。不过,因为长毛贼酋洪秀全从各地调集大批贼兵进入江宁城周边,江北大营的兵力难以攻克江宁城,只能再等贼兵形势进一步恶化,再徐徐图之。

    咸丰一接到这个消息,便顿时泪流满面:一直一来,都是丢城失土,好不容易有了个镇江大捷,他决定要在中元大祭的时候,亲自前往位于直隶易县的西陵,父皇宣宗皇帝的慕陵处去祭拜,告慰宣宗皇帝儿子开始反击,终有一天收复所有失土。

    但没想到,几天后,一个噩耗传来:长毛贼酋中的石达开率领近三万贼兵,投靠了南边的粤贼,并且和占领松江府的粤贼联合夹击,攻占了苏州府、常州府。

    咸丰闻言,如遭雷击!他多么想这是一个噩梦,醒来后,苏常两府还在大清的治下。

    苏州府,这北天堂之地,一直以来便是大清第一州府,号称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