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天侯,曾丞相,别再搞什么商议不商议的了!就这么决定了,谁要是不遵东王血诏,老子现在就砍了他!”
“就是!还是跟随南王杀清妖来的爽快!如今天国这样争权夺利地自相残杀,老子厌烦了。嘴里说什么人人平等,他一月换几十个王娘,老子三年连老婆都没敢碰一下!”
“是啊,要是我们这些东殿将士都按东王的遗命,投靠南王,定能让南王的军队声威大震,则要不了几年,我们就可以辅佐南王,杀光清妖,建立一个太平盛世了!”
众将领纷纷作出决定,憧憬着投靠南王后的美景。
甚至话里话外的谴责起天王洪秀全来。也是,大家都知道,夫妻甚至家人,也要按男女分营的做法,便是天王一力坚持的。东王提了几次让将士们家人团聚一起,可都被天王否定。
傅学贤听众将士提到自己,也是心花怒放,暗道这次差事办好了,说不定,还真能得到南王的看重,连忙道:“本侯身为东王的腹心,自然有义务带领大家听从东王的遗命,投靠南王,为东王报仇雪恨。”
而一旁的曾水源却暗自心中发苦:“你们说什么不好,将我也连带上了。还让我带领你们去投靠南王。唉,这叫什么事啊。原本自己还想说服大家,趁机回归天王呢,如今看这形势,这个口却是不敢开了。”
他不由推翻前晚想了一夜的主意,开始郑重地思索着投奔南王的利弊来。
南王的圣国,势力遍布南方,兵强马壮,尤其是与洋人做生意大赚其钱,买来的洋枪洋炮威力巨大,最近听说甚至他们自己也能制造洋枪了,对阵清妖优势巨大。
更为关键的是,上次在桂阳见南王时,南王便向自己发出招揽的信号,可见南王对自己的重视。
当初自己在天王帐下,就是不受重视才投靠了更器重自己的东王。如今若是投奔南王,必然能比投奔天王更受重视。
反观天国这边,进攻武昌失利,只得困守长江一线,要不是最近东王击破江南大营,形势已经堪忧。可偏偏刚击破江南大营,便发生这天京变乱,天国的柱石………东王这一惨死,东殿将士死的死,逃的逃,一片混乱,形势越发不利起来。
稍微一沉吟,曾水源已经做出决定。
“好!既然众位兄弟都要尊崇东王的血诏,秉承东王恩情与遗命,水源便带领大家投效南王!”
第491章 你来我往开始内讧()
傅学贤一听曾水源的话,顿时大喜!不过继而,反应过来,这曾水源竟然将自己抛在一边,直接说什么“水源带领大家投效南王”的话。
他连忙抢过话道:“既然如此,本侯这就为大家引荐下,这位小兄弟,大家可能不认识,原本是天国牌尾童子营里的童子军,范汝增,如今已经是南王的得力臂膀,掌管军机情报之事。”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更加是双眼放光:两年前,还只是牌尾的童子军,连普通圣兵都不是,如今便已成为掌管军机情报的主官,地位显赫,这,南王得有多缺人啊,像自己这样的廣西老兄弟,投奔南王,必定重用了!
曾水源却深深地看了眼范汝增,他没想到这名不起眼的少年,竟然是南王的心腹之人。他曾经给东王担任过东殿簿书,清楚掌管军机情报是怎样的位置。
这样一想,既然自己决定了要投靠南王,还得和这名少年搞好关系才行。于是,曾水源朝范汝增拱拱手,道:“原来是范兄弟,都是自家人,还请范兄弟以后多多照顾。”
“曾丞相过奖了!曾丞相能这样决定,小弟很是欣喜。小弟这就联系圣王,向他禀报喜讯,同时也好安排接应大家。对了,不知曾丞相打算如何投效圣王?”范汝增趁热打铁,问起了投效的具体方案和时间了。
曾水源想着既然已经决定了,就索性干脆些,一咬牙,道:“范兄弟,不如由我们一起上书禀报南王,奏明我安庆太平军将士归顺之事,请求南王派兵前来压阵。具体如何投效,还需听南王的示下。在此之前,我作为安庆太平军的主将,天国的天官又正丞相,代表东殿将士正式宣布归顺南王,听从南王命令!”
范汝增闻言大喜。
安庆作为安幑的省府治所,又是太平天国西征军的中心,归顺圣国后,太平圣国便掌握长江以北的一个桥头堡。而且,安庆府四周,都是粮食主产地,鱼米蚕桑之乡,圣国拥有这块土地,将会更加强大几分。
最关键的是,驻守在安庆城及四周的这些东殿将士,多大数万,这些人,都是这两年来招募的精锐太平兵,与清妖作战多次,战力勇悍。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圣国的中华讨虏军,将会更加强大,杀灭清妖,推翻满清朝廷也更加接近一分。
曾水源忽道:“水源先趁天京变乱之事刚传到安庆,安庆府下的郊县和黄州府那边还有可能没收到消息,先将这些将领调来安庆,再派可靠之人前去接防。这里面,最麻烦的还是驻守黄州府的国宗韦俊和驻守九江城的殿右八指挥张子朋,此二人均是北贼韦昌辉的亲信,只怕会提早接到消息,说不定已经开始谋划剪除我等东殿部属。”
范汝增点点头,曾水源所说的不错。
换了自己是韦昌辉,在铲除东王府后,自然不但要将在外的东殿将领斩杀,还要尽快将所带的部属吞并。
傅学贤虽然不大会打仗,但对阴人却很在行。他插嘴道:“黄州府距离天京较远,就算是收到天京的消息,也应该还没传开。既如此,曾丞相作为西征军的主将,便立即下令,命韦俊率领手下部属紧急攻打旁边的罗田、麻城等地,赶在安庆宣布归顺南王的消息公开之前,将他们调开。而后派就近的可靠之人接管黄州府城防务,统领城内的东殿军士,正式投靠南王。至于唐正才,此人深受东王大恩,应当会听从东王遗命,归顺南王。”
“至于九江的张子朋,以商议军情的借口,命其单独来安庆。若是其来了,就此拿下将之斩除;若是没来,便以其不听军令为由,撤销其九江守将之职,命九江城内的其他东殿将士将其捉拿。”
傅学贤的计策甚毒,不过用在此刻正好。
范汝增点点头,曾水源见大家没意见,便道:“既如此,水源现在便去操办!其余众位兄弟,也都各自回营,约束手下军士,若是有异心者,尽早剪除。”
众将均应下,各自分头回营。
……。
黄州府城内。太平军陆师主将,国宗韦俊,此刻陷入了两难境地。
就在刚才,他收到来自天京城的一份紧急密函,是他的兄长,北王韦昌辉亲笔密函,告知天京变乱之事的情况,命他立即斩杀水师主将唐正才,掌控整个黄州府的太平兵。再率营中的北殿精锐将士,会同九江城的张子朋一部,沿长江东下,出奇不意迅速占领安庆城。
看到天京变乱之事,韦俊大惊:兄长竟然将东王给斩杀了,而且还将东王府数千人全部杀戮一空。
韦俊意识到大大的不妙,兄长杀人太过狠辣了,杀了太多的无辜,必然会将整个东殿将士推向生死仇敌。偏偏东殿将士的比例,占了整个天国将士的一大半还多。这样一来,就会得罪整个天国将士,还怎么掌控天国,怎么收服他们?
天王也必定不会答应这样。
对于水师主将唐正才,韦俊和他协作奋战,已经有了战友般的情谊,如今让他将其斩杀,于心不忍。但理智的韦俊又明白,自己始终属于北殿一系,无论北王做什么决定,自己也都只能一条路跟到黑。
因此,在犹豫了一阵之后,他决定还是按照北王的命令,抢夺黄州府的太平兵权。
唐正才完全没有设防,韦俊以商议军情的借口,轻易将其骗入营帐,安排牌刀手将其俘虏。不过,韦俊还是不够狠心,只是让其归顺北殿,唐正才不同意,韦俊也只是将其软禁起来,对外太平水师将士说唐正才染病,水陆两支太平兵都由自己指挥。
正当他想联络九江的张子朋时,却发现张子朋联络不上了。而且,从安庆传来一份军令,命他率领二千太平兵攻打黄州府城北边的罗田、麻城两县。
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安庆方面将自己和直系北殿将士调离黄州,准备对自己采取的行动。他借口没有军粮无法出征,敷衍安庆方面,一边抓紧打探九江城的消息。
还未等到九江的消息,便从安庆传来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安庆城内的西征军主将丞相曾水源,和扶天侯傅学贤,率领安庆附近一带的十余名太平军将领一起宣布,正式归顺南王,投靠太平圣国。
紧接着,九江城的消息也传来:九江城太平兵主将张子朋,带领近千名北殿太平兵,和九江城内的五千东殿太平兵发生了内讧,张子朋战败,北殿太平兵损失二百余人,被赶出了九江城。
第492章 杨辅清投翼王()
张子朋率领七百多名北殿太平兵逆江而上,投奔黄州府的韦俊而去。
而安庆的西征军主将曾水源皆同扶天侯傅学贤,一起宣布归顺南王,这个消息一传出,便在长江沿岸掀起惊涛骇浪,让太平天国上下巨震不已!
首先是安庆府境内,望江、宿松等县的太平兵本是东殿部将统领,一听东王府被屠,整个东殿部属都被宣布为叛逆,早就六神无主,人心惶惶,要不是军纪严明,甚至有些士兵早就投北边的满清去了。
他们一听西征军主将曾丞相和扶天侯傅学贤,率领安庆府城及周边一带的近二万余名太平兵正式归顺南王,纷纷效仿,派人禀报安庆城的曾水源,也愿意加入圣国,听从南王的指挥。
接着,附近的池州府、宁国府的近二万太平兵,也宣布跟随曾水源和傅学贤,投靠南王,加入太平圣国。
九江府的五千太平兵,直接在东殿左五承宣胡鼎文的率领下,不单赶跑了北殿的张子朋,占领了九江城,还将湖口、彭泽两县全部占据,再向南边不远的南康府城内的太平圣国甲七师师长彭玉麟直接提出,归顺南王。
彭玉麟自然大喜,一边火速派人向广州的圣王冯云山禀报,一边派出五千甲七师将士,分批进驻九江城、湖口和彭泽等县城,迅速将长江的中部咽喉控制在手中。
……
而原本还在观望中,疑虑不定的杨辅清和杨宜清两兄弟,听说曾水源和傅学贤率领安庆的二万东殿太平兵投奔南王,也是内心震动不已。
杨辅清胆小谨慎,还没做什么决定,而杨宜清早就按捺不住了。他急匆匆地找到杨辅清商议:“兄长,你还坐得住啊?天王和北贼那边已经宣布我们兄弟俩都是东逆,是叛贼,你还想坐着等他们杀过来吗?听说北贼已经派人朝丹阳来了!”
“慌什么!北贼派人来,我们将他软禁便是。如今形势还没完全明朗,我们急着投谁啊?”杨辅清心中还存着投奔翼王的想法。
事实上,在历史上的他,便是在天京事变后率领数万将士投奔的翼王石达开。
“投奔谁?当然是南王了啊!兄长,你别再犹豫不决了,磨磨蹭蹭地,如今让曾水源这厮抢了彩头。现在我们就算是投奔南王,也没有他功劳大了!”杨宜清大声说道。
“我们姓杨的,能保住命就不错了,还想什么功劳?”杨辅清还抱着再等等翼王的想法,他直接说出了自己真实意图:“我是想等翼王的消息!只要他宣布为东王报仇,对付北贼,我们就投奔他去。翼王此人,性格直爽,对兄弟忠义,让人放心。投奔他,我们不必担心被吞并手下兵马,发生兔死狗烹的事情。”
杨宜清听他这样说,想想翼王的真性情,倒也没有理由反对。
正在这时,手下的亲信带来个重大消息:从天京逃回和州的翼王石达开,率领翼殿的五千太平兵,决定放弃和州和巢县。并且,跟随安庆曾水源的脚步,正式宣布脱离太平天国,加入太平圣国,尊南王为主!目前,翼王整兵在无为州,也不知是准备前往糊北还是前往安庆与曾水源会师。
听完手下的禀报,杨辅清忘记了自己是怎么走出房间的。他怎么也没想到,堂堂翼王竟然也会投奔南王!
不过此时,他才记起,在南王脱离天国之前,翼王的确一直是跟南王关系很好,翼王原本就是南王从贵县请来加入圣教的。
只不过,原本南王一直辅佐天王,成为了天王的影子,是以还以为翼王是天王一系的,可后来,翼王自成一系,被东王打压无法带兵,而天王也自身难保一般根本就没有对翼王任何关照,导致翼王这两年来无所作为。
原来,翼王竟然是忠心于南王!
杨宜清也是长大了嘴巴,吃惊得无以复加!不过,他很快便回过神来,连忙对杨辅清道:“兄长,这回该下决定了吧!连翼王都投奔了南王,亏你还一直想着投奔翼王!如今没什么好说的了,我们也直接投奔南王吧!”
杨辅清有些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能叹口气:“不。我们始终是姓杨的,与南王始终有些隔阂,虽然直接投奔南王有更大的功劳,更容易获得南王的封赏,但为兄觉得我们还是继续投靠翼王。”
杨宜清奇怪地问道:“为什么?直接投奔南王,以我们手中的东殿兵力,和在东殿将士中的号召力,必定得到南王的重赏。比依附翼王,要强得多啊。”
“为兄不是说了,我们不要想什么功劳,能保住性命,撑过这个难关就行。翼王待手下真诚,投靠他,就算日后南王真要对我们兄弟有什么不利,翼王也会保住我们,相当于我们多了个翼王这蹲大神的保护符,何乐而不为呢?区区那点功劳,日后还怕挣不到?”杨辅清果然谨慎无比,想得很多。
杨宜清一听,也觉有理:“兄长不愧心思缜密,小弟以前还不知道东王为何会器重兄长,如今总算明白了!”
两人商议妥当,迅速派亲信赶往无为州,找翼王石达开说明投效之事,并且,邀请翼王领兵前往丹阳,说是请可以攻占常州府和苏州府,作为投效圣国的见面礼。
一日后,石达开便收到国宗杨辅清的密信,见信后大喜。
他正愁不知如何才好,杨辅清的投靠,如同雪中送炭,让他有了新的想法。
原本手中只有五千太平兵,其中还只有二千多是原来的翼殿精兵,另外三千都是后来在和州和巢县临时招募的,战力不太强。因此,他想要一路西进,攻占武昌,无疑是难以办到。但没一点见面礼,就此直接一无所获、两手空空地直接投奔南王,石达开又很是不甘心。
原来南王将自己放在太平天国,寄予厚望,交代他要抓牢兵权,占据地方,没想到自己一直被东王打压,留在天京,毫无作为。如今准备重回南王的身边,怎么能一点像样的表示都没有呢?
杨辅清这厮肯定也是揣摩出自己的心思,这个时候投效自己,并提出合力攻打常州府和苏州府,这样的确是极好的主意:不但将清妖最为富饶的两府之地献给南王,而且,占领苏州府后,便与占领松江府的太平圣国连成一块,整个长江以南,正式全部成为圣国的国土。想必南王也会欣喜!
更何况,还有一千的翼殿精兵,在杨辅清的军队里,自己得要回来才行!
对于杨辅清为何会突然投靠自己,石达开也很清楚,他是也无路可走了,除非投降清妖。否则,在韦昌辉的逼迫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