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马六死了!肯定是被灭口了。”杨秀清惊叫起来:“城南,负责城南守卫的,不正是国宗洪仁发吗?”

    侯裕宽连声应道:“正是!诸多疑点,都指向那位!九千岁,以后您得小心呐!”

    “哼!本王是天父选择在人间的代言人,岂会惧怕这些阴险小人?不过,也不能任由他们放肆。前些日子,不是有人禀报国宗洪仁发‘贪冒聚敛,无所不为’吗,给本王查证清楚,本王将他南门城守之位拿下。”杨秀清很快便想出一招。

    “是!”

    ……。

    与此同时,天王府中,真神殿。

    洪秀全正闭上眼睛,诵读天父经书,蒙得恩匆匆赶来,恭敬地在一旁等候,直到洪秀全睁开眼睛,这才上前禀报:“天王,经得恩查证,东王府的人确系擅自闯入天王府中,将马王娘抓走,未向天王府通报,便点了天灯。”

    洪秀全沉思不语。

    蒙得恩继续说道:“并且,今日一早,东王府发动城内军士四处搜查国舅马六,方才职下的手下来报,马六已经被人杀死在城南的小巷内。”

    洪秀全脸上怒气一现,稍即便隐去,缓言道:“此事不许再提,违者斩!”说完,又闭上眼睛,看似平静。

    不过,细心的蒙得恩却看见天王的脸上隐隐在抽搐着,他知道,天王动怒了。

    他作为天王最亲信的近臣,自然清楚,天王和东王之间的争斗,早在金田团营时便已开始。从永安封王之后,军政大权便一直掌握在东王和西王两人手中,等西王战死长沙之后,东王更是一手遮天,天国的将士,隐隐不知道天王,而鲜有不知晓东王之人。

    蒙得恩也多次提醒天王,但总被天王训斥,让他不要挑弄是非。但实际上,他最明白天王的心思。天王比谁都恨东王,只不过,现在也离不开东王,也动不了东王,实在是东王的势力太大,对天国的贡献也太大了。

    蒙得恩走后,杨秀清独自一人,喃喃地道:“这个黑脸烧炭工!悔不该当初啊,当初就不应该借助他来压制南王!如今尾大不掉,朕该如何是好?”

    “小人得志,越发猖狂!也罢,朕再忍你一次,希望你好自为之,不要逼朕。”

    ……

    而在洪秀全和杨秀清相互猜忌的时候,北王府中,一名精瘦的黑衣人,从王府侧门溜出,来到水西门的一处小巷内。

    很快,便有人接应,将黑影人拉入一间民居。

    屋内已经有数人,都与黑衣人相识。

    原来,这黑衣人原本姓张名继庚,本是满清官绅子弟,金陵城陷落后,他化名叶知法,混入北王韦昌辉府内作一书吏,一直密谋帮助满清朝廷收复江宁城。

    经过近一年的试探和拉拢,如今已经发展数名骨干,暗中勾连上千人。此日又逢祷告日,也正是他们聚会密谋之时。

    “张兄,怎么才来?今日可迟了!”一名身着黄马褂,头裹红巾之人笑道。

    “吴兄,小弟只是长毛贼北王府中小书吏,哪有你这堂堂织营总制大人这么出入自由。”张继庚轻笑一声,继而重重叹了口气:“哎,好不容易有了绝好机会,竟然没能杀死那杨秀清那贼头。对了,善后之事可处理妥当?”

    张继庚对面的吴姓之人,却是他的同乡好友,姓吴名长松,原本是富商,也是在江宁城陷落后,混入太平军中。因一直做丝绸生意,竟被洪秀全的姐夫,恩赏丞相钟芳礼看重,出任太平军机匠衙的总制,负责织营数千工人的管理和丝绸布匹生意。

    “那贼婆娘,也忒让人失望。连身边睡熟之人都杀不死,看来,还得我们自己动手才行。至于那个马六,张兄放心!兄弟大小也是名总制,手下有些死士,杀这种小混混,嫁祸给别人,不过小菜一碟!”吴长松哈哈笑道。

    张继庚点点头,他生性沉稳,心思深沉,虽然年纪比吴长松年轻,却显得更稳重些。想到今日来聚会的目的,便直接道:“如今风声紧张,长毛贼在城中加紧盘查,此地不宜久留。我们长话短说。”

    “今日召集诸位,是前些日子,张某出了趟城,与钦差向军门向大人密谋了一个破城计划,需要大家齐心合力实施。钦差大人承诺,一旦破城,在座的诸位,人人重赏,知府道台之位起步,朝廷不惜封赏。诸位都是深受皇恩,报效朝廷就在此时!可愿随张某成此大事,立下不世功绩?”

    众人闻言均心头一震,眼冒精光。

    知府道台之位起步!最少,也是个知府!

    要知道,寒窗苦读数十载,运气好的,中了进士,也不过是名知县。如今却有个光宗耀祖,一步登天的大好机会摆在眼前,怎么样也要争取一下!

    顿时众人轰然道:“愿助张兄立此不世奇功!”

    “嘘,小声些,不要被街上巡查贼兵听去!”张继庚提醒着,随即大喜:“有众兄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他当下压低声音,布置起来:“贾兄,你在朝阳门守将下任书吏,变由你煽动朝阳门守将。记住,只策反湖广和江南省贼兵,凡是廣西籍贼兵,千万当心,不要让其知晓。”

第453章 煽动内应(再谢诸神一早惊喜)() 
被念到的是江宁城中的一名书生,名叫贾钟麟,与另一名同年好友萧保安,一起在镇守朝阳门的总制陈桂堂跟前当差,深得陈桂堂的重用。

    贾钟麟站出昂然道:“张兄放心,贾某自会小心。凭贾某的口舌之利,三天之内,便可以说服大半守城军士暗地归降朝廷。不过,这陈桂堂是廣西长毛老贼子,怕是难以说动了。”

    张继庚点点头,又朝另一名书生模样青年道:“翁兄,你为陈桂堂帐下的军帅张沛泽的书吏,听说这张沛泽是安幑安庆人氏,应当可以策反。最好将其手下的一帮安幑军士全部拉拢过来,则破城有望了。”

    这名叫翁月峰的书生,也是点点头,满脸兴奋,欣然应允。

    “胡兄弟,你在城中人面广,任务也最重。你要在悄悄在城中招募百余名愿意为朝廷献身的忠勇之士,当做我们的主攻力量。届时,杀灭那些不愿归降的贼兵,打开城门,都要靠这些勇士来完成。”

    站出来的是江宁城中的游侠儿胡恩燮,与城中的三教九流都打交道,他拍拍胸脯瓮声瓮气道:“张先生放心,胡某肯定给你办妥当。”

    张继庚满意地笑道:“既如此,大家分头行动。我与向大人已经约定了时间,七日后的半夜子时,我们便占了朝阳门,打开城门,向大人会率领官军在城外等待进城,破城就在那晚。到时,荣华富贵,名垂青史,朝廷都会重赏给大家的!”

    ……。

    张沛泽是安幑人,太平军攻占安庆时,他便率领乡邻百余人,参军了太平军,一路经过大小仗数十次,更是奋勇杀入江宁城,立功累累,积官升至军帅。但没想到,军帅之后,便再难寸进了。

    他也明白,天国之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是廣西老兄弟,极难晋升高层,他作为一名安庆籍圣兵,能升迁至军帅,已经是泼天大赏。

    尤其是对于他的顶头上司,朝阳门总制陈桂堂,他更是不满。这陈桂堂不过仗着是廣西的老兵,听说一直是在南方的太平圣国中潜伏着,前不久才暴露了身份,逃回天京城。

    可这就是这名上寸功未立的人,从原本的一名旅帅,直接擢升为总制。

    因此,对于天国的这种不公,他也心中愤怒。常常有手下亲信兄弟为他鸣不平,甚至私下开玩笑地提议,不行投降满清去。对此,他每次都是声色俱厉,怒叱手下。

    但实际上,他的确有些动心了。

    那些清兵将领,但单是游击和参将,他就杀了三名。自从镇守朝阳门一来,面对城外朝廷屯扎的江南大营,每月几乎都由几场激烈的战事,但朝阳门在他的手中,丝毫未动,反而每次让来犯的朝廷官兵死伤惨重。

    以他的水平,若是在对面的江南大营里面,只怕不是这不入流的军帅,至少是个副将了。

    他正胡思乱想着,忽然见手下的那名叫翁月峰的书吏悄悄提着一壶酒,走了过来。

    太平军中严禁饮酒,被人举报必定是要被斩首示众。但张沛泽自幼酷爱喝酒,有次偷偷喝酒被翁月峰撞见,这个书吏不但没去举报,不知道从那里还搞来些美酒,偷偷献给张沛泽几次,让张沛泽极为信任。

    “张将军,属下见您心中郁闷,特从好友处讨来罐美酒,与大人分享。”翁月峰说完,便拿过两个酒盅,各倒满酒,取过一杯一饮而尽。

    张沛泽也是一饮而尽,叹道:“翁先生,下次可再不能带酒了。万一被巡察队发现或是被人举报,可就死路一条了。”

    “张将军,月峰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翁先生,可别叫我将军了!我不过是名军帅,只能称呼为善人,连称大人都不配。你我亲如兄弟,一见如故,有话就直说!”张沛泽又喝了一杯。

    “将军,你在翁某心中,早就是威风凛凛的将军。你的功劳,你的武艺和才能,别说将军,就是那指挥,检点,也绰绰有余。要是在对面,只怕就是正二品的总兵大人!”翁月峰突然压低声音,伸手指向城外的江南大营,声音充满诱惑。

    张沛泽猛地心中一凛,低声喝道:“翁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翁月峰脸色一正,也低声道:“张将军,实不相瞒,我是朝廷中人,奉钦差大人向荣向军门的命令,前来劝说将军归顺朝廷。将军如此人中龙凤,将才无双,岂能屈身事贼,还被排挤得只能委曲求全地出任小小城门军帅?”

    “大胆!竟敢蛊惑本军帅!姓翁的,你就不怕本军帅马上将你抓起来,送给东王惩处?”张沛泽脸色大变,冷哼道。

    “将军不会!翁某看人一向很准,何况看将军面相,将来必定是朝廷一品大员。”翁月峰继续劝说:“将军,翁某真心为将军计!好男儿当光宗耀祖,享荣华富贵!如今朝廷正多事之秋,急用人之际,凭将军本事,只要归顺朝廷,便会受重用,不出一年半载,必定是三品参将二品副将之类的。”

    张沛泽似乎有些心动,不吭声了。

    翁月峰心中暗喜,面上不动声色,继续分析道:“看这长毛贼军中,即便是做到指挥或者检点,还是不准饮酒,连自己老婆也不能同房,还没有丝毫军饷俸禄。毫无人性!何况,将军心中早已比谁都清楚,将军不是廣西人,无论立多大功劳,也不可能升为指挥检点等官职。既不能享福,又不能升官,日后被朝廷击败,连累家人先祖受累,污史留名,所谓何来?”

    听到这话,张沛泽彻底被说服了!

    不错!老子拼死拼活,不就是想升官发财,享荣华富贵,青史留名么?

    可在这长毛贼兵之中,一不能升官了,二不能发财,别说发财,连俸禄兵饷都不会有,都是白白卖命,更别说什么享受荣华富贵,人家天堂了!

    而且,就像翁先生说的那样,日后长毛贼兵败了,自己为虎作伥,还会留下千古骂名。想想,都觉得自己为何会如此傻,竟然还一直留在长毛贼兵中,拼死拼活地为长毛卖命!

    “翁先生,所说是真?你真是奉那向妖头,不,不,钦差向大人的命令,前来劝降?”张沛泽一下变得小心起来,仿佛这自己手下的书吏,一下就成为自己的上司一样。

    翁月峰一听大喜,暗道他连称呼都变了,显然已经答应归顺朝廷了。便一口咬定:“千真万确!连翁某这样的小人物,向大人都许诺给知府之位,像将军您这样的,不是道台便是副将以上的高官厚禄啊。”

    张沛泽把心一横,咬牙道:“成,那张某就听翁先生的,弃暗投明,为朝廷效力!但有何吩咐,自当遵循。”

    翁月峰哈哈一笑,喜不自禁:“将军深明大义,日后必定飞黄腾达,名垂青史。到时,还请将军多多照拂翁某啊!”

    客套完了,又压低声音说起了重点:“六日之后的半夜,将军想办法支开朝阳门守卫中的那些长毛死忠分子,安排可靠的手下,协助朝廷安插在城内的死士打开朝阳门,便是首功!”

    张沛泽点点头,眼中阴晴不定。

第454章 蝉变黄雀() 
翁月峰离开后不久,张沛泽便招来堂兄张沛江和远房表弟金树本,密议降清之事,两人均是张沛泽信赖之人。

    张沛泽讲事情讲了一遍,堂兄张沛江立马一拍大腿道:“太好了!老子早就受不了这帮人的鸟气了。三弟,为兄早就劝过你另谋出路,依你才华,归顺朝廷,就想那人说的,至少个是三品大员。到时不但财富美女,要之不尽,还能光耀我张家一门!哪像如今这样,做了军帅,还不知道什么品级,要钱没钱,要女人没女人。”

    表弟金树本却不吭声。

    张沛泽知道自己这个表弟素来沉稳,心思细腻。原本在上嗨做生意,前阵子突然说上嗨发生暴乱,来天京投奔自己,便将其收纳在帐下,充当幕僚。

    既然是幕僚,自然要给自己出些主意,便道:“树本,你的意见如何?”

    金树本皱皱眉头,道:“兄长,你心中早有主意,应该都已经答应了归顺朝廷了吧!小弟只是担心,翁月峰此人是不是可靠?再者,就算这翁月峰说的是真的,兄长如何能说服手下那么多军士一起背叛天国?”

    张沛泽面色一滞,道:“可这次是个绝好机会,为兄不想错过!”

    金树本却继续劝道:“可是兄长,这说不定只是翁月峰的空口许诺而已。小弟觉得,风险太大。而且,朝廷越是大开口,知府道台随便封赏,越见其毫无诚意。兄长您难道不知,如今朝廷接连失败,整个南方差不多全部丢弃,哪还有那么多知府道台可以封赏?还不如暂时忍耐,等待时机。”

    张沛泽脸色一下变得难看起来。

    旁边的张沛江更是愤怒叱责:“放屁!那太平圣国跟太平天国有何区别?老子我只想升官发财,有女人有地位,这些,只有朝廷能给!沛泽,别听这小子胡说八道,这次机会难得,不要管那么多了!”

    张沛泽想了想,猛地点头,“好!为了日后的富贵,老子就搏一回!”

    转头看向金树本,脸色一冷,道:“树本,为了以防万一,这几天你就不要与外面接触了。大哥,你派人好好盯着他,别坏了我的好事!”

    金树本心沉入谷底,但脸上却是一赔笑,道:“两位兄长别生气,既然兄长如此决定了,小弟自然跟随。你我都是血亲,自然同进退”。

    张沛江见状,哈哈一笑,“这才是好兄弟!放心,等沛泽成了朝廷总兵,给赏你个游击将军当当。”

    金树本连忙道谢:“小弟多谢兄长抬爱!等下小弟便去说动那些相熟的军士,追随兄长归顺朝廷。”

    张沛泽满意地点点头。

    金树本离开后,却迅速转了几个弯,来到一处民房前,敲了三下门,门开了,迅速闪入门内。

    ……。

    二个时辰后,东王府内,户部二尚书侯裕宽接手下密保,说是朝阳门守兵被清妖内应策反,准备几日后开城门献城。

    侯裕宽大惊。他顾不得已是凌晨三更时分,紧急求见东王杨秀清。

    杨秀清了解事情经过后,也是惊出一身冷汗,心惊不已!

    想不到,在他眼皮子地下,竟然会发生这种事情。幸好自己这个大舅子不错,竟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