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无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嫡女无双-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转身,向前走,那边才是正主!如果你觉得我是软柿子,比较好捏,所以想来找我麻烦的话,你可以省省了!堂堂男子汉,不敢去惹九殿下,所以拿我一介弱女子撒脾气,若真是如此,咱们索性闹开了,看看谁更没脸!

    裴元歌!安卓然咬牙切齿地道,脸上肌肉几乎纠结成块,你不要太得意了!以后你现在跟傅君盛订了亲事,傅君盛又得了御前三等侍卫的缺,所以就能够耀武扬威了?我是心存仁善,想着你一介弱女子被我镇国候府退了婚,声誉有损,所以对你手下留情,你不要以为我们镇国候府真的这么好欺负!

    照这么说,你们镇国候府推掉和裴府从小定下的婚事,让我名誉受损,我反而应该要感谢你的仁善厚道?裴元歌冷笑,安卓然,你脑袋被驴踢了吧!

    安卓然被她骂得面色剧变,死死地盯着清丽绝俗的面容,最后只蹦出几个咬牙切齿的字:你别后悔!

    说完,转身拂袖而去。

    叶问筠事情闹得这么大,自然也惊动了后宫诸人,皇后和柳贵妃几乎是同时得到消息。皇后恨得咬牙切齿,盯了眼对面的柳贵妃,又堆起笑来,说了几句恭贺的话,然后才委婉地道:母后娘娘,以臣妾所见,这九殿下是不是也淘气得过了些?刚刚在御花园里,居然跟问筠一个女孩过不去,当众折辱,硬生生弄得问筠昏倒,现在还没醒过来。

    太后淡淡地看了眼太后,问道:有这种事情?

    柳贵妃忙道:回禀太后娘娘,这事情与妾身身边的周嬷嬷也有关,不如将周嬷嬷叫来,问个清楚。若是墨儿行事当真荒唐,也不能轻纵了他!周嬷嬷就在殿外,等候太后娘娘传召。

    那就传她进来吧!太后不紧不慢地道。

    周嬷嬷进来行礼,一板一眼地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她虽然是在叶问筠行礼过后才到的,但自然是了解了前因后果,才敢对叶问筠那般苛刻,这时候也不加油添醋,平淡无奇地讲述了整件事的经过。

    太后原本还在听着,到后来忽然面色一变,拍案道:这也太放肆了!

    见太后发怒,皇后心中暗喜,忙道:可不是吗?再怎么说,问筠也是个姑娘,又姓叶,九殿下这样做,实在是欺人太甚!

    哀家是说,这叶问筠太放肆了!太后厉声斥责道,她是吏部尚书之女,裴小姐是刑部尚书之女,一样的身份,她凭什么指摘裴小姐?何况当时还有烟儿这公主在场,哪里有她说话的地方?连当着墨儿的面都敢如此放肆嚣张,当着别人还不知道怎么轻狂呢?若是明白的人,知道这是叶问筠自个儿不上进,若换了不知道的人,只怕以为她是仗着姓叶,才敢这样嚣张,连皇室的公诸皇子,和规矩体面都不放在心上!

    皇后没想到太后竟是责怪起叶问筠来,顿时大惊,忙伏身请罪:是臣妾之失,还请母后息怒。

    既然她姓叶,又是你的堂侄女,后族之人,就更应该谨守礼节,知晓进退,这般张扬放肆,成何体统?传哀家的旨意,以后不许叶问筠出入宫廷!太后命令道,看了眼皇后,心中越发不满,都做了十几年的皇后,还分不清轻重,只知道偏袒护短,争风吃醋,一点长进都没有!另外,传哀家的旨意,就说墨儿教训叶问筠教训得对,赏一对金玉如意。今天要不是墨儿在场,教训了她,只怕别人都以为她敢这样张扬放肆,都是哀家和皇后纵容的!

    被宇泓墨打了脸,却还要感激他?姑妈是不是老糊涂了!

    皇后心中暗自腹诽,却不敢做声。

    皇后起来,你是皇后,她在你面前哪敢这样?定是乖巧得跟猫咪似的逢迎,你这才会被她所蒙蔽,以后谨慎些就是了。终究是自己的亲侄女,太后不愿她太过难堪,转开话题道,等等,那位裴小姐,是不是就是哀家下旨命她进宫的那个裴……裴元歌?

    周嬷嬷答道:回太后,正是裴尚书的嫡女,裴元歌。

    哦,是哪个孩子啊!太后脸上忽然露出笑意,问道,裴小姐的寿礼是否已经送到,快拿来给哀家看看。

    谁也没想到,太后会对裴元歌如此感兴趣,旁边的宫女忙找出裴元歌的寿礼,奉了上来。

    没想到拿到手的却是一卷手抄的金刚经,太后有些愣住了,随即微笑着展开,点头道:俗话说得好,于寻常处最见真灼,寻常的楷书,这孩子写起来不急不躁,每个字都是同样的大小,横竖撇捺几乎没有分别,像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看来在书法上是下过苦功的,最难得的是沉静不张扬。好!

    就在这时,宫女面有难色地道:太后娘娘,还有一份寿礼……

    听她口气似乎很为难,太后道:呈上来吧!

    拿着手中的鞋袜,没有丝毫的绣花,别说是给太后的寿礼,就算是给寻常人家贺寿,也未免太素了些。太后微微皱眉:这是裴府的长女送来的寿礼?思索半天不解其意,不由得生了好奇,道这裴府的一对姐妹还真有趣,来人,宣那些孩子们进来吧,哀家实在想要见见这对姐妹了!

    有太后懿旨宣召,众人很快就列队入内,男子以后到的宇泓哲和宇泓墨为首,女子以宇绾烟为首,安安静静地站着,不敢有丝毫的喧哗动静。

    看着满殿的少年男女,都十分出色,太后点点头,问道:那位是裴府的长女?

    没想到太后第一个就点名到自己,裴元华心中惊喜莫名,知道必定是自己的寿礼起了作用。送给太后的寿礼,自然是各色奇珍异宝,争奇斗贵,她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十分朴素简单,在一众寿礼中自然如鹤立鸡群,只要太后注意到,因此生出好奇,那就是她走出的第一步。

    现在,这一步,她赢了。

    裴元华按捺着惊喜,神情文静地出列,跪倒在地:小女裴元华,叩见太后娘娘!

    见她端庄守礼,落落大方,太后点点头,道:你就是裴元华?章御女曾经跟哀家提起过你,说你聪慧大方,才华横溢。只是哀家拿到你的寿礼,却猜不透你的意思。不知道你能否为哀家解惑?为何要送如此朴素的鞋袜于哀家?

    章御女,应该是指待选入宫的章文苑吧?原来太后是从章文苑这里知道裴元华的。裴元歌思索着。

    裴元华恭声道:回太后娘娘,小女蒙太后恩宠,谕旨入宫为太后贺寿,感念太后的恩宠,因此想要亲手为太后准备寿礼。这对鞋袜,是以细棉布所制,虽不如丝绸名贵,但柔软舒适,穿在脚上却是十分的舒服,若再加上刺绣,难免会有些不平,不如棉布贴肉舒适。再则,也是小女不善刺绣,因此不敢露拙。小女只是一份小小的心思,绝非有意怠慢太后,还请太后明鉴!

    听她这样说,太后再用手去摸了摸那鞋袜,果然柔软舒适,再看看大小,正好合她的尺寸,便知道裴元华的确是用心的,对她的心思细腻十分满意,后面在听到她坦言不善刺绣,更觉得这孩子诚恳,并不浮夸,点点头道:怎么会是怠慢呢?你有这份体贴心思,很是难得。张嬷嬷,赏!

    太后身边一位五十来岁的嬷嬷便起身下来,将一对荷包放在她的手里,道:太后赏你的!

    荷包里鼓鼓的,显然有东西。但退一万步来讲,哪怕单只一个荷包,满殿众人,她却是第一个得太后赏的,光这份荣耀就很难得。裴元华心中十分喜悦,颤声道:小女叩谢太后赏赐!

    原来,裴元华打的是这种主意!

    裴元歌想着,思绪却又回到了今日初见五殿下的时候,当时在殿外遇到时,五殿下看到她,眼眸中分明有着一丝惊讶,似乎很意外她也会出现在太后的寿宴。这样看来,太后的懿旨与五殿下和皇后无关。如果说,太后是从章文苑那里听说了裴元歌,那么,又是为什么要召她入宫贺寿呢?

    正想着,太后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哪位是裴府的四小姐?

    裴元歌心神一凛,出列跪倒在地,恭声道:小女裴元歌,叩见太后娘娘!

    你大姐姐的寿礼是外表朴素,内里却另有乾坤。相比起来,你这卷经书字迹秀丽,字字都一般的大,没有丝毫的偏倚,也没有一笔的凌乱潦草,看得出来是十分用心写的。太后笑语晏晏,却骤然板起了脸,道,不过,哀家还是很不满意,你这孩子,怎么就偷懒只肯写一卷经书,不肯为哀家绣一幅好画呢?

    虽然是责怪之意,但谁都听得出来太后言语中的喜爱。

    裴元歌却是一头雾水,惑然道:小女……小女不解……

    还在哀家面前装傻?太后嗔怪道,前些日子,吴才人送给哀家一幅绣屏,颜色十分悠淡,如同墨画一般,意蕴悠远,跟京城这些繁华艳丽的绣图完全不同,哀家从未见过这样好的绣图,就召来绣绣图的工匠询问。那工匠倒是老成,实话说,这绣图原本被颜料污了,眼看着他无法按期交货,正好遇到裴府的四小姐,妙手扭转乾坤,化腐朽为神奇,不但遮掩了被颜色污掉的地方,还让整个绣图更为珍奇。

    是那副花开富贵的绣图?

    魏师傅说过,那幅绣图是叫一位吴大人要的;温姐姐说过,柳贵妃的赏花宴,最后吴侍郎的庶女得了皇上的青眼,被封为才人;魏师傅前些天托人来道谢,说因为这幅绣图得了上面的青眼,成为一等供奉师傅……将前后的线连起来,裴元歌这才明白,原来太后召她入宫,是为了这幅绣图!

    哀家说了这些,在场诸位是不是也想渐渐这幅绣图?太后笑着道,命人将那副绣屏搬了出来。

    这副绣图的确跟京城的刺绣风格截然不同,好像是用墨笔勾勒出图景的轮廓,再由颜料浅浅涂就而成,尤其是中间那朵红紫二乔,宛如用画笔描绘出来的,丝毫也看不出刺绣的痕迹,却又比单纯的画要鲜明立体,融合了绘画和刺绣二者之长,的确令人叫绝。

    大殿内顿时响起了一片赞叹声,无数人都将目光集聚在裴元歌身上。

    其中以宇泓墨、宇泓哲、傅君盛和安卓然的目光最为灼热。尤其是安卓然,怎么都没想到,这次寿宴还未开始,他现在的未婚妻就被九殿下当众羞辱,又被太后赶出宫廷,丢尽了颜面;寿宴乍一开始,却是从前被他退掉的未婚妻裴元歌大出风头,连太后都赞赏不已。

    如果说他当日没有退婚……

    一时间不由得有些嫉恨地看着傅君盛,却见他虽然低着头,却是傻笑着瞧着裴元歌,心中更觉不是滋味。

    裴元歌原本没打算在寿宴上出风头,因此才挑了最普通的寿礼,没想到最后却因为先前一幅绣图,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只觉得无语,伏地道:是太后娘娘谬赞了,小女不过是想遮掩了绣图,替魏师傅交了货而已,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反而有着格外的效果。说起来都是太后洪福齐天,才会有这样的巧合!

    听她将福气归到自己身上,太后心中更喜,笑道:你这孩子!抬起头来,让哀家瞧瞧,到底生了张怎样的巧嘴,才这样能说会道?

    裴元歌无奈,只能抬起头来。

    乍见那副清丽绝俗的容颜,太后脸上的笑意顿时僵住,不自觉地讶然起身,连手中的经书掉落地上都没有察觉到!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相似的容颜?

    ------题外话------

    终于又在十二点更新了,内流满面~~为了难得的更新时间,亲们投两票表示庆祝吧~~

099章 太后恩宠,婚事将变?

    太后忽然这般失态,引来全场的关注。

    她身畔的张嬷嬷看到裴元歌的模样,也十分惊讶,但毕竟没有太后这么震动,当即不动声色地拉了拉太后的衣袖,轻声提醒道:太后娘娘!

    太后这才清醒过来,察觉到众人疑惑好奇等等各式各样的目光,眼见惊讶失态的模样,众人已经看在眼里,索性故作惊讶地道:裴四小姐真好相貌,实在令哀家惊讶。这般相貌出众又心灵手巧的孩子,怎么哀家以前没有听过呢?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要不是这幅绣图,哀家只怕就要错过了。

    这话倒是解了众人的疑惑,将方才的失态遮掩过去。

    不知为何,裴元歌心中却涌起了一股不祥的阴霾,沉声道:太后谬赞!

    哪里有谬赞,哀家还是信得过自己这双眼睛的!恢复清醒后,太后很快又露出了和蔼可亲的笑容,只是原本因为年迈而浑浊的眼眸,骤然闪过一抹清明的精芒,蕴含着无数的意味,笑呵呵地朝着裴元歌招手,道,你这孩子快过来,坐在哀家这边,让哀家好好瞧一瞧!

    太后身边的位置,就连皇室中人,也少有人能坐,裴元歌这个尚书千金,居然能如此得太后的眼缘,享受这般殊荣,实在令人艳羡,惊叹……却又有些引人深思!

    裴元歌心中更是警钟长鸣,默默地走上前去,按照规矩,虚坐在太后身旁,大半身子都悬空着。

    但太后却似乎毫不介意,拉着她的手,让她坐实了,随意问了几个问题。

    因为不明白太后的荣宠因何而来,裴元歌心中就更加谨慎,宫廷诡谲莫测,越是猜想不透的事情才越是危险!很难相信,一位深居宫廷数十年的老人,会单单因为一幅绣图对她如此青眼有加,更不会是因为她相貌出众!这其中一定有其他的缘故……但无论如何,她打定主意绝不掐尖冒头,丝毫也不露彩,装得越上不得台面越好。

    她就不信,一个言行才智都不出彩,只有绣技出色的官家千金,也值得太后费心拉拢恩宠?

    那满宫廷的绣娘,早就扎堆儿飞上天了!

    因此,无论太后问什么,她都低垂着头,声如蚊呐,再带着些词不达意。

    太后眼眸中掠过一丝不满的光泽,随即逝去,凝视着裴元歌的容貌,心中转着无数的主意,脸上却依然带着和蔼的笑意,跟裴元歌又说了几句,拍拍她的肩膀以示抚慰。又转过头去,从下面的众人中点出几位才俊千金,问了些话,赞赏几句,殿内的气氛一片祥和融洽。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太监的通报声:皇上驾到!

    太后眼眸中锐芒一闪,看了眼身畔的裴元歌,携着她的手一起站起身来。

    将随侍留在外面,皇帝只带了贴身太监李德海进来,挥挥手,命满殿跪倒的人起身,这才向太后道:朕还有些奏折要批阅,竟然来得迟了,母后千万恕罪!今日是母后的千秋寿诞,朕恭祝母后寿永昌元,永如今朝。朝廷三品以上官员以及外命妇都在外面等候向母后贺寿,要不要命他们进来?

    等会儿吧,不然人多了,看得哀家头疼!太后笑着道,皇上为国操劳,也要注意身体,你能够长寿平安,大夏王朝能够昌荣兴盛,这就是哀家的福气了。说着,回到精致华贵的榻前坐下,又拉了裴元歌的手,命她坐在右侧。

    皇帝在左侧落座,这才看到低垂着头的裴元歌,问道:母后,这位是……

    这个啊,是哀家今日发现的一颗明珠。前些日子,皇上来哀家这里,还夸吴才人送来的那副绣屏好,风格清新淡雅,大有墨画之风。这丫头就是绣那副绣屏的人,哀家今日见了,才发现,不止绣技好,人也生得少有的好,可谓才貌双全,世所罕见。太后笑呵呵地道,裴丫头,还不抬起头来,让皇上看看?

    裴元歌心中不祥的预感越来越重,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抬起头来。

    太后紧盯着皇帝,注视着他每一个细微的表情,不肯错漏分毫。

    乍然看到抬起头来的裴元歌,皇帝的眼眸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