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诉你们,这水泥生产说简单倒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如果只给你们生产工艺,你们的确可以生产出来水泥,但质量就不能保证了。所以在签完合同后,督造院会派人员指导各个水泥工厂的建造和生产,等到生产出来的水泥达到安和们的要求了,安和们会颁发生产合格证给厂商,有了合格证才能上市销售。”
“这么复杂?”
程伯献一拍脑袋,接着马上嘻皮笑脸的凑到安和跟前。讨好的说道:
“安兄,咱们都是兄弟,你能不能给兄弟们开个小后门,比如把那个合格证直接给我们啥的?”
其它人虽对程伯献的厚脸皮十分鄙视,不过他们都是在同一战线的,所以听过之后也是连连点头,目光炯炯的盯着安和。
“这……”
安和十分的为难,前世他就最讨厌拉关系找路子办事的规矩,督造院是他一手创立的。他可不想先从自己身上开这个不好的先例,
“不是兄弟不帮大家,而是这个办事的章程已经呈给皇上那里了,小弟这里又比较招御史,实在是不好开这个口子。”
“安兄你不用为难,大家也都知道你的处境,家里也都告诫过我们,不要给你惹麻烦。甚至连你上任这么大的事,我们也都没敢来打扰你。怕的就是让别有用心的人抓你的把柄。”
李敬业理解的说道,在场的众人虽然年轻,但家里却都有一个或几个政坛老狐狸,在他们的熏陶下,哪里会不明白安和的处境?所以一个个都点头表示理解。
“不过安和倒是可以把你们号码安排在前面,这点权力小弟还是有的。到时再多派几个得力的工匠,一定让各位兄弟满意!”
安和紧接着话锋一转,嘻笑的对众人说道。
“哦?那可就太好了,还是安兄够兄弟!”
众人一听大喜,纷纷高声赞道。
然后他们这些人围着安和纷纷询问建立工厂的注意事项。安和也一一作答。
“咦,不对,你们不会是每家都要建个工厂吧?”
安和很快就发现问题了,看这些人的样子,似乎并没有合作的打算,每人都要单干。“怎么了安兄,这有什么不对吗?这水泥厂虽然投资大了点,不过以我们每家的实力,还是可以调出资金建一个的。”
李敬业问道。
“这当然不对,你们一下子开这么多工厂,别的先不说,单说资金太过分散就是一个大问题,就算是以后厂子建起来,也没有办法和那些规模更大的工厂竞争,要知道水泥这东西,生产规模越大,它的成本也就越低,到时人家相同的成本,生产出来的水泥却比你们多,就算是有我帮你们,也绝对争不过别人!”
安和一脸急切的解释道。
众人一听都是一愣,开水泥厂是为了赚钱,要是到最后赔钱那他们还玩什么?程伯献懒的动脑子,急忙向安和请教:
“安兄你主意多,水泥又是你发明的,没人比你更了解了,你帮我们想个办法,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这还不简单,大家各自找同伴把资金集中在一起,合资开办大厂,就像是安和老爹和安爱卿他们开办的酿酒厂一样。”
还没等安和开口,李永就抢着说道。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程伯献等人立刻醒悟过来,纷纷开始拉帮结派,安和本想立刻就签合同,可是他手里根本没有,合同都在前面的办事处放着呢。最后没有办法,只能让身体最强壮的房遗爱和程伯献去跑一趟,把合同给拿回来,大家签完就赶紧走人,自己还等着睡觉呢。
可是大家显然还是低估了前厅的拥挤程度,就算是以程、房两大肌肉男的强壮,也足足花了小半个时辰才回来,身上的衣服都快挤成抹布了,幸好总算拿来几份揉成麻花似的合同。
搞定了程伯献这帮人,安和刚想回去,就见李义府李大帅哥,头发散乱衣衫不整的带着帮人找到他,向来一脸笑眯眯的表情也变成了焦急,见到安和立刻跑上来高声说道:
“安中郎将,外面的人实在太多了,我们的人手根本不够,下官擅自去工部借了些人手,现在来请示您,希望大人能批准让他们帮忙!”
“义府兄你还请示个屁啊,前厅的情况我也见到了,赶快让这些兄弟们帮忙,晚上安和请客,大家一起去‘登仙楼’大吃一顿。”
安和一听大喜,急忙吩咐道。
登仙楼就是王玉生那个酒楼的名字,现在几乎成了安和请客的专用酒楼。
“下官遵命!”
李义府一看安和答应,立刻转身带着人跑去前厅。
安和看着对方离开的背景,心中暗自思量,李义府在历史上虽然名声不好,但这家伙的确是个人才,有才干而且办事灵活,虽然有些太谨慎了,什么事都要向自己请示之后才去做,生怕担上一点责任。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大的缺点。自己现在身单力孤,正需要得力的助手来帮自己,王玉生算是商业方面的人材,政事上肯定插不上手,不过这个李义府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了工部人员的帮忙,前厅办事处的拥挤情况总算有所缓解,反正等安和睡醒一觉再来看时,发现前厅的人已经散去大半,剩下的也都排成几列,询问的询问、填表的填表、签合同的签合同,总算有了后世银行大厅的景象。
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们还是忙到快天黑才把今天的事情处理完。安和遵守承诺,带着这四五十人去登仙楼大吃一顿,一直到半夜才散场。这时虽然已经宵禁,不过安和事先已经和金吾卫打过招呼了,这些人只要亮一下工部或督造院的牌子,金吾卫就会放行。(。)
第二一四章 寻找石碳()
“安中郎将,我们真的要放弃水泥这块大肥肉?”
王玉生一脸不甘的问道。吃喝完毕后,安和却被王玉生拉住,提出想办水泥厂的事,不过却被安和回绝了。
“呵呵,玉生兄,水泥的整体前景的确很广阔,不过却不适合我们,工厂开办的前期投入太大,我们现在手里没那么多的资金,而且水泥注定是一个薄利多销的产品,成本回收有点慢,而且那么多人开水泥厂,以后的竞争肯定十分激烈,我可不想把精力都投到这上面,所以就算水泥的前景再好,我也不会参加。”
安和笑着说道。
第一季炒茶的销售的确给他带来不一些收入,但还完以前的欠帐再加上安府的日常开销,剩下的也没多少了,夏茶也才刚刚开始销售,钱还没拿到手。至于酒厂更不用提了,酒倒是酿了不少,订单更是多的要命,可是那些新酿的酒要经过勾兑之后才能出售,估计还要等几天。所以算起来安和能运用的资金基本没有,更别提投资水泥厂了。
听到安和的话,王玉生也是一阵泄气,其实不但是安和手里没钱,连他手里也没什么钱,前段时间赚的钱都投到酒楼上了,而酒楼也才刚开业不久,虽说生产火爆赚了点钱,但远远不够投资水泥厂的。
“嘿嘿,玉生兄你也别太灰心,水泥厂安和们做不了,但可以做点其它的生意嘛,我敢保证,肯定不比卖水泥的利润差。”
安和忽然很邪气的笑了起来,眼睛里全是阴谋得逞的得意。
王玉生听后眼睛一亮,十分兴奋的说道:
“哈哈,我就知道以安中郎将的英明神武,肯定还有后招!”
“哪里哪里,我也不过是偶然间想到的。”
安和得意的哈哈大笑,其实他在决定用水泥招商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有了赚钱的办法。
笑过之后。安和这才又向王玉生问道:
“玉生兄你可知这世上有种黑色的石头,一般产于地下,质地很脆,但可以燃烧。火焰为黄蓝之色。”
安和说的其实就是煤,水泥的煅烧要消耗燃料,现在用的都是木炭,木炭的价格可不便宜,水泥成本里有将近二分之一都是木炭的消耗。安和早就想用煤来代替木炭了。一是煤的燃烧值高,二是煤这种东西现在还没有人大规模利用,价钱肯定便宜。如果能找到一个煤矿并开出来的话,就不怕那些开水泥厂的人不买。
要知道挖煤可是暴利啊,君不见后世那些山西煤老板,一个个都恨不得天天撒钱玩,上辈子安和只有眼红的份,现在能穿越到唐朝,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暴利行业。
“安中郎将说的应该是石炭吧?”
王玉生有些不太确定,听安和的描述。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石炭。
“对对,就是石炭。”
安和大喜道,他刚才也只是随口一问,本意只是想让王玉生记住煤的特征,之后向别人多打探一下,毕竟煤在汉朝时就已经有人在用了,肯定有不少人知道,没想到王玉生竟然就是其中之一。、
“玉生兄你既然听说过,那你知不知道哪里出产石炭?”
安和虽然已让林一山,******他们在永城县开采煤矿。但永城县毕竟离这里太远,唐时交通又不方便,要是运到长安光运费就是一大笔资金,就太不划算了。所以他想打听一下附近有没有煤。
王玉生想了想回答道:
“启禀安中郎将。石炭这东西并不罕见,在长安西北有座黑石山,山上山下全都是您说的石炭,长安周边有些贫苦人家,冬天就是以石炭取暖,不过此物很难点燃。又容易中炭毒,所以用的人很少,大部分人还是喜欢用木柴或木炭,也没听说有人用石炭卖钱的。”
“哈哈哈~,真是太好了!黑石山!
这简直就是上天送给安和们的一座金山啊!”
安和已在李小九哪儿拿到了永城县煤矿的开采权,毕竟,这儿离永城县太远,要想把煤运到长安,光运费也要花不少的的钱,安和听完王玉生的介绍后,高兴是哈哈大笑。没想到本地就有煤矿,本来他还在担心煤层埋的太深,会造成开采成本太高,可听王玉生的描述,那里竟然是一座露天煤矿,只要装上车运到长安就行了,这不是金山是什么?
“安中郎将,这石炭真的能卖钱?”
王玉生还是有些不信,石炭他也见过,黑乎乎的毫不起眼,除了难燃烧外没其它的用处,不过长安周围的树木多的是,光木柴都用不完,谁会没事用那些很不方便的石炭啊?
“那当然!”
安和仍然沉浸于兴奋之中,转而又对王玉生吩咐道:
“玉生兄,明天我会让李会来找你,你带他去一趟那个黑石山,把周围的地都买下来,另外你再打听一下,看看长安周围还有什么地方有石炭出产,也都一起买下来,如果钱不够,可以先挪用酒厂订单的订金,皇上那里我会派人打招呼的。”
“是,小人遵命!”
王玉生虽然想不明白安和为什么如此看重石炭,但既然安和已经定下主意,他也不好再反对,只能答应下来。
安和又问了一些商会的情况,王玉生一一做了回答,各个方面都让安和很满意,特别是他们光订单就接了上百万贯,现在商会每天都要接待许多天南地北的商人,成交量也是在持续上升,只是王玉生有些担心酒厂的产量无法应付如此多的订单。
安和听后大喜,吩咐王玉生放开手脚大胆的去接,酒厂那边这两天就要出货了,到时可以先支付那些比较急的订单,其它的可以缓一缓,反正有他和李道宗,程知节等几人的名头压着,也不怕别人来闹事。
安和把事情吩咐完之后,这才离开了登仙楼。送走了安和之后,王玉生吩咐酒楼打烊了,又检查一遍没什么隐患,这才起身回家。现在已经是半夜,宵禁早就开始了,坊门也已经关闭,不过王玉生身上有安和送的督造院牌子,所以倒也通行无阻。(。)
第二一五章 惜君拒婚()
王家的宅子位于兴化坊,与登仙楼所处的西市只隔了一个光德坊,坐马车一会就到。进了兴华坊向右转,过了两个街口就是王宅。
王玉生进了家回到后宅,他的夫人王杨氏本已经睡下来,听到婢女禀报,又忍着睡意起来,亲自给夫君做了份简单的夜宵。陪母亲一起睡的王惜君也被吵醒,干脆也起来帮着母亲一起做宵夜。
“都这么晚了,夫君怎么又回来了,坊门不是早就关闭了吗?”
王夫人很麻利的把碗筷摆好,坐在王玉生的身边问道,王惜君揉了揉眼睛,拿起桌子上的面饼就吃。
王玉生慈爱的看了一眼女儿,这才开口说道:
“呵呵,安中郎将送了我一块督造院的牌子,看守坊门的守卫这才放行,卫儿和云儿都睡了吗?”
王玉生除了有王惜君这个女儿外,还有两个儿子,只不过都还没有成年,一个十一岁,另一个才八岁。
“早就睡下了,你也是的,再怎么着也不能忙得把自己也搭上吧。”
夫人有些不满的说道,自从接下炒茶的事后,王玉生天天忙的不顾家,连她和儿女们都冷落了。
“娘,爹是要恢复我们王家的家业,忙一些也是正常的,而且我看那个安和是个做大事的人,爹既然已经决定要跟着走,那肯定要努力办事,说不定以后还能给弟弟们混个官身,再也不怕别人说我们是商户人家了。”
王惜君不愧是从小跟着父亲管理家业的人,眼光就是从长于深闺的母亲长远。
“呵呵,惜君说的不错,安中郎将别看年轻,可精明之极。在他手下做事,不表现点能力是不行的。”
王玉生溺爱的摸着女儿的头说道。这里是内厅,只有他们一家三口,所以说话也少了许多顾及。
“行了行了,你们父女俩就知道串通一气欺负人。”
王夫人白了一眼丈夫说道,
“对了。今天周家又派人来了,还送来好多东西,我看他们挺有诚意的,要不……”“不行!”王玉生和王惜君几乎同时喊道。
周家也是长安城内有名的富商大户,他家的公子早看上王惜君了,多次派人前来提亲,但王惜一直也没有答应。
“夫人,你怎么这么糊涂啊!”
王玉生一脸痛心疾首,
“周家人的本性不好。与我们有无家产没有任何关系,女儿嫁到那种人家,以后只能痛苦半生,与惜君下半生的幸福相比,我们王家的万贯家财又算的了什么?”
当年,王家一蹶不振时,与王惜君早已经订婚的周家竟然悔婚,王玉生当时气不过。找到周家评理,却没想到反被周家父子出言侮辱。气的王玉生一时想不开,在回家的路上跳河自尽,幸好被人救了下来。事后王玉生冷静下来,心中却又有些庆幸,虽然家业败了,但至少看清了周家势力眼的真面目。不至于让女儿以后嫁过去受苦。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豁达的王玉生对安和的怨恨也减少了许多
。现在安和看重王家,将炒茶和五粮液销售的事都交给王玉生打理,结果那个周家一看,竟然又恬不知耻的想要复悔。上次已经让王玉生派人打出门去,今天竟然还敢来?
王夫人看丈夫和女儿真生气了,又想起当初丈夫想不开跳河的事,心中也有些后怕,万一那时王玉生真的没了,那剩下他们孤儿寡母的可怎么活啊?想到这里,对周家也不禁怨恨起来,当下认错道:
“好了,妾身知错了,我明天就让人把礼物给周家送回去,以后再也不提复婚的事了。”“嘻嘻,这才是我的好娘亲嘛!”
王惜君看母亲答应,又怕她为刚才的事不高兴,于是抱着王夫人的脖子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