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女儿的贴心照顾,尉迟宝林顿时感觉好了许多,尉迟阿敏一边给他按摩,一边问尉迟宝林这两天精神不佳,神神叨叨的原因。
尉迟宝林情绪高昂,绘声绘色地向他们讲了如何到永城县捉拿安和,安和如何神功盖世,稍一用力就将哪枷锁掰断,如何神机妙算,竟能算出自己有几个兄弟,向几个子女详详细细地说一遍,只是提到安和算出自己和家人将有血光之灾时,情绪又一落千丈,跌入谷底。
尉迟阿敏听得入神,双手托今天玉腮,心想:
哪来的小哥儿,竟有如此本事,奴家倒想见他一面。
这尉迟阿敏是尉迟宝林最小的女儿,也是他唯一的女儿。
生得肌肤润玉,清水湛湛,芙蓉嫩脸,杨柳新眉,一双剪水双眸,顾盼生辉,波光潋染,娴婉柔媚,丝丝入骨。当真是清秀魅丽,不可方物。
尉迟阿敏的上身很窄,腰也极细,可是由于常年练武的原因,从一点赘肉都没有的纤细蜂腰向下,却迅速隆起为一盈浑圆,她的屁股和大腿都很结实,有点像成熟女子似的丰满,然而却不是成熟女子的那种柔腴,她的肌肉结实而富有弹性。
平时喜头梳百合髻,身着朱色窄袖衫,肩绕白色帔巾,绿裙曳地,裙边飘着“同心结缕带”。实在是万里挑一的美人儿。
尉迟宝林对这女儿极是疼爱,三个哥哥无论是谁招来这女儿生气,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会招来尉迟宝林一顿老拳老脚,轻则四仰八叉,重则鼻青脸肿。
这尉迟阿敏虽然生在官宦之家,又有父母的疼爱,但却没有一点官家大小姐的娇横跋扈,反而性情温婉,知书达礼。
加之又和父亲学了一身的功夫,文能琴棋书画,武能斧钺钩叉,正值年方十五,豆蔻年华,前来提亲之人,踏破门槛,无耐,竟无一人合她心意,至今仍待字闺中。
听得父亲对安和如此溢美,故娘芳心暗动,慧心一转,对尉迟宝林说:
“父亲何不去找爷爷想想办法?”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尉迟宝林心想:
对啊!这两天心情不佳,咋就忘了老爷子呢?他可是开国功臣,二朝元老了,当今天下,谁不给他三分薄面呢?让他出面去求皇上,可以自己去强太多了!
想到此,尉迟宝林翻身站起,径直去找他老爹去了。
救收藏票,推荐票,谢您了。
第五十一章 尉迟大炮()
尉迟阿敏在一拧细腰,依依地像一棵移动的柳条儿一样,随他爹爹去了。
二人从永兴坊,经景兴门直接穿过皇城、顺义门到达布政坊。
因为皇城的老侍卫大多认识尉迟宝林,既使有几个新来的侍卫看到他身着穿着绣对虎的红色官袍,就知道他是当朝三品武将,谁也不好意思拦他。
要是普通的老百姓要想从永兴坊到布政坊,你只能从永兴坊往南一直走,一直走到皇城外围,再往西,经安上门、朱雀门、含光门三个门门口后,然后再向北走,就到了布政坊,整整绕了大半个圈子,多走七八里路。
尉迟阿敏跟在尉迟宝林的后面,高兴的就像个麻雀一样,在路中一弹一弹地走着。朱色窄袖衫,白色帔巾,绿色的百折石榴裙丝毫掩饰不住那迷人的身体曲线。
路过顺义门时,从宽阔街道一旁的一棵垂柳上折下两根细细柳条儿,一根编成一个翠色的圆环,套在梳着百合髻的头上,一根拧成柳响儿,放在鲜若樱桃的唇边,轻轻一吹,便发出脆脆的黄鹂鸣叫般的声响。
垂柳依依,佳人袅袅,看呆了几位路旁的孟浪之子,恨不得把行走在柳树下的佳人和着水咽到肚子里去。
不一会就来到布政坊,在布政坊靠着大街的地方,有一座气派很大的宅院,在坊墙上开了自家大门直接冲着城市大街,门口列着两排戟架,还有甲士豪奴看守。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王公贵戚或者三品以上大员的家,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对着大街开门的,一般人家的门户却只能向着坊内开。
门口守卫的甲士老远就认出了尉迟宝林,赶忙把二人让进宅内。
只见绿意隐映,庭院深深,曲桥回廊,流泉假山,凤阁鸾楼,雕栏画栋,无一处不见精巧华丽。
再往往远处看,甍脊高起,飞檐翘角,黛瓦白墙,如层峦叠嶂。这就是尉迟敬德现在的宅邸了。
这栋宅子,连同尉迟宝林在永兴坊的哪所宅子,都是李元吉的宅子。
玄武门政变之后,李世民论功行赏,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定为头等。每人赏赐了一万匹绢,齐王府的钱财器物,连同齐王府,名下的多个宅子,都赏给了尉迟敬德。
哪李元吉任齐王时极会敛财,家中金银无数,长安城内宅子有十多处,尉迟敬德一夜之间成为长安城内的超级大富豪。
后来,尉迟宝林成家后,尉迟敬德为了图清静,就把住的宅子给了尉迟宝林,自己搬到了现在住的这所宅子里。
刚进宅子,尉迟阿敏就听到一阵箜篌、琵琶和篪等混合在一起的演奏声,从宅子一角的一处凉亭上传来,放眼望去,很滑稽的一幕印入眼帘。
只见豹头环眼,虬髯如戟、满脸疙瘩肉的尉迟敬德身着一身淡青色的宽袖道袍,头发随意地用象牙笄挽在头顶,正抱着一个箜篌,鼓着腮帮子,两双铜铃大的眼珠子挤得都快掉了出来,身子一抖一抖地正吹得起劲。
旁边是的乐工有的持笙,有的持筝,有的持琵琶,有的持篪,他们好像是被老尉迟所感染,一个个使出混身的解数,有的双手拔弦如电闪,有的两腮鼓动如青蛙,有的用力敲梆如擂鼓,总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好不热闹。
旁边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乐工提着嗓门在唱:
“野田草欲尽,东流水又暴,念我双飞凫,**常不饱。”
原来老尉迟正在领着一帮子乐工在演奏清乐。
清乐又称清商曲,隋唐时简称清乐。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兴起,并在当时音乐生活中占居主导地位的一种汉族传统音乐。
它是晋室南迁之后,从“吴声”、“西曲”相结合而成的产物,是相和歌的直接继续和发展。
它的作品绝大多数皆以爱情为题材,较少有触及社会矛盾的现实内容。其风格一般都较纤柔绮丽,但也有一少部分反映民间饥苦的。主要用于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也用于宫廷元旦朝会、宴飨、祀神等活动。
如果不亲眼所见,谁会想到,一位征战沙场、杀敌无数的一代名将竟然穿起了道袍,玩起了音乐。
其实尉迟敬德早在贞观十四年就请求回家养老了。
尉迟敬德在贞观早期由于性情憨直,居功自傲,见到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常常当面讥讽他们,议论其长短,还时不时地给朝中大员起外号。
上次在房玄龄妻子喝醋事件中,被房玄龄在脸上挠了一下,他气不过,给房玄龄起外号叫“妻管严”。
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搞得一代贤相,在朝臣面前抬不起头来。
还说长孙无忌腿短脖子长,起外号叫“大鹅”。
要说长孙无忌年轻时也算得上是个美男子了,因为长孙皇后能嫁给李世民,说明她也是百里挑一的大美女了,他的亲哥哥还能丑到哪里去?
可尉迟敬德偏偏就给他起了这么难听的外号,搞得长孙无忌很没面子。
为了挽回颜面,长孙无忌回家让老婆给他特制了一双木屐朝靴,哪靴根都有半尺多高,穿上以后,人顿时就显得伟岸了许多,上朝时故意缩着脖子,心想:
再让你说我腿短脖子长?
可好境不长,一次下了早朝,正逢外面下大雪,平时长孙无忌穿着这么高的木屐朝靴,走路就不太稳,这一下雪,心里更是紧张。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摔了个四仰八叉,乌龟一样躺在地上,爬不起来。
尉迟敬德恰巧经过,赶忙走了过来。
长孙无忌心想:这货还行,知道拉老夫一把。
正想伸出一只手递给尉迟敬德时,谁知这家伙一把把长孙无忌穿的木履朝靴给脱了下来,拿在手里,大笑着对围观的官员说:
“我说长孙老儿咋这么大年纪突然又长高了呢?原来如此啊!”
围观的官员哄堂大笑,把长孙无忌羞得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后来,熟读诗书的房玄龄充分发挥想像力,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尉迟大炮”,倒也恰如其分,谁让他这么嘴贱欠抽呢?
再后来,几名官员正在一块有说有笑的,看见他来了,笑脸一收,就躲开了。
长孙无忌,李道宗,房玄龄等几个人正在饭店喝酒,看见他来了,房玄龄赶忙一溜小跑地去柜台结帐去了。
尉迟大炮和这些人关系逐渐恶化,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些人暗地里说他这人不可理喻,和他走得近了,早晚会被他起外号,还有可有被他羞辱。
没看到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吗?他们就是很好的例子啊!
一来二去,搞得朝中大臣多数不再理他,尉迟大炮感觉没有意思,就主动向李世民提出离开京城出任地方官了。
这下朝中之臣倒是清静了几年,可好日子不长,尉迟大炮中间就回来一次,就差点把任城王李道宗的眼给捶瞎了。
各住看官,求您的收藏与推荐。
第五十二章 两将对垒()
贞观六年九月二十九日,李世民大摆酒宴,宴请所有京城与各州五品以上的官员,当时尉迟大炮是同州刺史,当然也在受邀之列。席间,尉迟恭见到魏征席位在他之上,大怒不已,走上前去,圆睁豹眼,鼓着腮帮子说道:
“汝有什么功劳,配坐在某的上席?”
原因是魏征在玄武门政变之前是太子李承乾的太子洗马,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诛杀。
李世民听说魏征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他安排到别的地方去,于是就派人把魏征带来问道:
“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
魏征回答说:
“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
李世民见魏征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于是赦免魏征,并用魏征为詹事主簿。
贞观元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征为尚书左丞。
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征询问得失,魏征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纳。
贞观三年魏征又被任命为秘书监,开始参预朝政。
可以说魏征李世民登基之初没有做过什么贡献,李世民登基后,反正重用于他,尉迟大炮早就看他不顺眼了,经常说他是靠耍嘴皮子骗住了皇上,才连连升官的。今天看他竟然坐在自己的上位,岂能不怒。
魏征躬身站起,两只眼斜视尉迟老炮,不亢不卑的说:
“某不是非要坐在汝的上位,可陛下指定让某坐于此,某有何法?”
两人就像两只斗架的公鸡一样,伸长着脖子,瞪着眼睛,谁也不让谁。
这时坐在尉迟大炮下位的任城王李道宗赶忙拉了拉尉迟大炮的衣角说:
“尉迟老兄,古来都是马以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现值太平盛世,要想治理好这个国家,光靠我等这些武夫哪行啊,还要靠他们这些文臣,以后他们将比我等出力要大,皇上让魏征他们坐于我等前位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李道宗是太宗李世民的堂弟,十七岁就随太宗李世民于玉壁城大破刘武周,在对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的作战中又屡建战功。
武德五年,太祖李渊封宗室李道宗等十八人为郡王,李道宗为灵州总管。
朔方,割据势力梁师都与其弟梁洛仁带几万突厥兵包围灵州。李道宗据城固守,并寻隙出击,大败突厥军。
唐高祖闻讯后,称道不已,并对左仆射裴寂、中书令萧瑀说:
”如今道宗镇守边陲,以寡制众。从前魏朝任城王曹彰有退敌之功,道宗勇敢,与之相似。”
遂封李道宗为任城王,并任灵州都督。
贞观四年二月,李靖率所部大破颉利可汗部,颉利可汗逃往灵州西北的沙钵罗部,欲投奔吐谷浑
。三月,李道宗领军进逼,让苏尼失交出颉利。李道宗因功赐实封六百户,召拜刑部尚书。
若论功绩,李道宗并不逊色于尉迟大炮,就是坐在他的上位,也一点不足为过。
如此战功赫赫的任城王李道宗劝说尉迟大炮,按说他应该听才对,没想到尉迟大炮竟然丝毫不为所动,反而迁怒于他,扭过头来,怒视着李道宗说:
“某在和魏征老儿理论,关你何事?”
李道宗没想到尉迟大炮竟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这般说他,这分明是不把他任城王看在眼里。
李道宗大怒,霍地从座位上站起,和尉迟大炮像两尊怒目金刚一般相视而立。
由于平时尉迟大炮不为人,群臣看他将与李道宗干了起来,谁也不出来劝架。
心想:你小子也太狂了,竟敢得罪任城王,他可是皇上的堂弟啊,你就等着好果子吃吧!
长孙无忌捋着下巴上稀疏的胡须,坐在榻上,连屁股都没抬,噙着笑意看着二人,心里直嘀咕:
你俩这是干啥呢,咋光打雷不下雨啊?你俩倒是快点动手啊,等一会皇上到了就有热闹看了。
两人正在吹胡子瞪眼,互不相让时,殿外传来一句公鸡打鸣般地声音:
“皇上驾到!”
李道宗此时一愣神,目光转向殿外,此时,尉迟大炮趁其不备,照准李道宗的眼睛,一记老拳挥出。
李道宗哪想到这玩意这么粗暴啊?竟然在太宗李世民跟前打人。
李道宗猝不及防,只感觉一股冷风迎面扑来,眉心正中一拳,李道宗壮硕的身躯蓦地向后摔倒,身后花足卷耳案被撞翻在地,案上已摆好的酒菜洒得满地都是。
可怜堂堂任城王,现任刑部尚书,一只眼睛被尉迟老炮钵大的拳头几乎打瞎。
李道宗那吃过这样的亏啊,捂着眼睛,翻身站起,攥紧拳头就像后世电影里的王八流星拳一般,照着面前的一团黑影就是一通狂挥。
可惜他一只眼睛几乎被打瞎,视力严重下降,看什么都是双影,一下也没打到尉迟大炮身上,倒是把前来劝架的房玄龄门牙差点打掉两颗,房玄龄骇得兔子一样跳出一丈开外,捂着两颗松动的门牙再不敢近前。
此时,太宗李世民正好一脚踏进院内,看到眼着此境,先是一惊,以为看花眼了,后是气得脸色苍白,风疾差点发作。大喊一声:
“混帐东西,简直无法无天了,都给朕住手!”
听到李世民的声音,二人才住了手,李世民问群臣他二人打架的原由。
正在哪儿兴高采烈看热闹的长孙无忌,此时收起笑成核桃一般的笑脸,换上一副恨铁不成刚的面容,抢着向李世民解释二人打架的原由,临了还不忘加上一句:
“是尉迟敬德先动的手”。
李世民先是看了一眼跪在哪里,像没打架却被教书先生愣说成打架的学童一样抽噎个不停的李道宗。
然后沉着脸,一声不吭地走到尉迟大炮面前,撩起龙袍,抬起龙靴,一脚踹在尉迟大炮的肚子上,把他踹得一腚坐在摆好的宴席上。
案上的酒杯、盘子、碗、酒壶、菜像地震了一样,跳了起来,复又跌落地下,酒和菜沾了尉迟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