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鼎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周鼎记-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后,在第一队士卒手中的麻雀爪子上,用锡纸捻系上装有硫磺和火药地小纸袋,在第二群地士卒手中的麻雀爪子上系上香火头。

    两队士卒奔驰到距离灵州西突厥人大营数十里处潜伏下来。一直等了两天。

    呼呼地东北风刮起来了,尘上飞柘,遮天蔽日。安和抬头望了望黄色弥漫的天空,挥挥手,“放飞第一群麻雀!”盏茶地功夫,他又冷笑一声,“点燃麻雀爪子上的香火头,放飞它们!”(。)

第二八四章 火烧连营() 
密密麻麻的麻雀群顺若东北风叽叽喳唾地鸣叫并,顺着风向,向不远处的灵州西突厥大营飞去。

    不一会,远远地望见,西突厥大营中烟火四起。安和这才哈哈一笑,翻身上马,冲尉迟循寂挥挥手,“咱们回去!”

    奔驰中,尉迟循寂顶风吃力地问道,“四弟,你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

    “大哥,你看,这灵州大营靠向凉州的方向,全是旷野,没有任何遮挡,我们捕捉的这群麻雀已经两天没有出吃东西了,腹中饥饿,一旦放飞,它们必然会顺着风向朝附近西突厥大营的粮草聚集地去觅食。第一群爪子上装了硫磺和火药,它们飞到西突屁的辗草垛子上肯定会拼命乱刨找东西吃,这样就会错断纸捻将纸袋子留在粮草里,而第二绊也同样如此,不过,不同的是,这一群麻雀爪子上系上了点燃的香火头,你说……”安和得意的小声在风中飘散若。

    尉迟循寂呆了一呆,笑骂道,“你好损!”略为整理了下被风刮乱的头,他与安和并驾齐驱催马向凉州的方向疾驰而去。身后,一队骑兵紧随其后。

    天刚蒙蒙亮,一行百骑从凉州城飞驰而出,向着刀子集唐军大营而去。

    程知节带领诸将迎出营来,恭立在道路两倒,远远地,马蹄声骤响,漫天的飞尘下,安和与歌萨兰并骑当前,朗朗的笑声传了过来,“程将军,西突厥人最近动向如何呀?”

    程知节一带马,迎了上去,马上拱手,“元帅,西突厥人被元帅断了水源,据密探来报,最近开始蠢蠢欲动,有主动要我军起进攻的迹象……”

    安和哈哈大笑,心道,“石灰水,端老窝,再加上火雀袭扰,这三道大餐下来,西突厥人恐怕耐不住性子了。”他马鞭一挥,在空中炸响,“尉迟循毓,返回延州大营,传本帅的命令,让苏定方军后退与中军汇合,由苏定方暂时统半,告诉他,一定要给我顶住西突厥人的进攻,不能让西突厥人前进半步!”

    尉迟循毓领命而去。程知节点点头,“元帅运筹帷概,知节自愧不如。不过,苏定方军后撤,我们这里的压力就大了。如果西突厥人聚集主力进攻,恐怕,我这数万人扛不住。”

    “非也。程将军,西突厥人主攻方向是延州。这一点,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如果本帅没有料错的话,最迟三日后,西突厥人将兵分2路,主力进攻延州,余部将由此渡河西进,作为策应。”安和淡淡一笑。

    果然,三日后的清晨,火红的太阳刚刚升起在东边的天际。灵州方向西突厥人的大营中,鼓声大作,人减马嘶,声势震天。一阵骚乱后,西突厥拔营而起,兵分两路,一路向延州方向攻去,另一路大约有不到旧万人的样子,几乎全是骑兵,呐减并向刀子集方向冲来。

    安和冲程知节微微笑了笑,“程将军,全军拨营后退坠里,河边留下红口名火箭手,给渡河的西突厥骑兵点苦头吃。记住,只要阻拦,不要阻挡,让西突厥人过河来!”

    “元帅,我军兵力不足,理应据河而守,岂能后退?一旦我军后退,西突厥骑兵过了河,那我军“……程知节大声道,很是不满。

    “程将军,主动后退不是溃逃,是避其锋芒,躲其锐气,等将西突厥骑兵的锋芒和锐气都消耗殆尽,我军回头反扑才能事半功倍。”安和解释道,眼睛却望着烟尘滚滚而来的河对岸。

    程知节叹息一声,“末将遵命。来人,传本国公的命令,火箭手准备,全军拔营后退5o里。”

    西突厥骑兵在距离岸边数百米的地方,列成队形,然后集体下马,挥舞着弯刀冲向左倒的密林。一个多时辰的功夫,西突厥士卒们扛着一排排木筏,牵着马,沿着河岸成一字型排开,有条不紊地开始渡河。士卒、马匹站立于木筏之上,或拉着木筏,洇水而渡。

    埋伏在对岸两倒密林中的红口唐军火箭手,立即冲出密林,半跪在河岸边上,列成一条长龙,弯弓搭箭,搜嗖嗖!无数冒着青烟、闪烁着火花的火箭如同箭雨一般射向刚刚下河的西突厥军,惨叫声四起,西突厥士卒以及马匹中箭丧命或者被火烧皮甲的,不计其数。

    每人携带1o支火箭的唐军火箭手,将5oooo支火箭射完毕后,急急上马向唐军大队的方向驰去。而这个时候,河面上、河岸边,到处漂浮着西突厥士卒和战马的尸,木筏期滚,尸重叠,血流满河,惨不忍睹。

    延州大营,红日当空。

    苏定方全身披挂,手执长枪,昂立在马上。身后,是黑压压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的唐军士卒。骑兵方队在前,步兵方队在后,成品字形。

    苏定方调转马头,回过头来,吼道,“将士们,为朝廷效力、保卫家园的时候到了!元帅有令,寸上不让,一步也不许后退,将西突厥人就地斩杀在延迟山下!”

    “杀!”

    喊杀声震天响起,苏定方一马当先,2o多万唐军阵型不变,向着延迟山的方向冲杀过去。

    山脚下的平原上,苏定方率领的旧万骑兵迎上了西突厥的骑兵主力,刀枪剑戟,马蹄轰鸠,旌旗交错,马嘶人怒,一场声势浩大的正面交锋就这样揭开了序幕!

    说实话,就骑兵的战斗力而言,唐军是远逊于西突藤绮兵的,如果不是士气高涨,唐军骑兵其实很难阻挡西突厥井兵的脚步。但这个时候,就是死战,不能后退!就算是没有耳枫的帅令,达些已经憋了数月之久的唐军士卒为了军人的尊严和大唐的荣誉,也会拼死向前,用血肉之躯生生阻挡住西突膘骑兵的铁蹄!

    苏定方的铠甲上全是血迹,长枪上不住滴下或者在挥舞瞬间摔落的血花,在阳光下闪烁着血腥而诡异阴森的光芒。不忧是大唐久经沙场的名将,他不但有勇,而且有谋,看到唐军骑兵阻击吃力,伤亡太大,急急传令,让唐军主动分开一个口子,让部分西突厥骑兵冲出包围日,交由后队的步兵和火箭手。

    如果人数相当,步兵与骑兵作战。根本就不可能有还手的余地。但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唐军步兵,以及那从四面八方密集射来的火箭。这部分冲锋出来西突厥骑兵就落入了汪洋大海的包围中,就好像猎场中的老虎。虽然凶猛,左突右杀,但搁不住唐军人多势众,而且早有防备,渐渐被射杀或斩杀于平原之上。

    苏定方暗喜,令旗挥动。

    唐军骑兵自动收拢队形,又让过了一队西突厥骑兵。如此循环往复,从正千一直厮杀到黄昏。唐军击退了西突屎人地第一次猛攻。歼灭敌军数万人。而唐军骑兵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死伤无数,起码也有2万人。(。)

第二八五章 斩杀赫鲁()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倒胃地血煞之气。落日的余晖斜斜地笼罩在延迟山下这一块宽大地平原上,那混在一起的唐军或者是西突厥骑兵的尸体,那四处可见的散落在地的兵器刀戈,那或正在燃烧或冒着缕缕青烟的双方战旗——血色残阳,残阳如血!

    苏定方下得马来,突然伏在地上,脸色大变,急急一跃而起,翻身上马,怒呼,“将士们,西突厥人又来了,打起精神,上马,随本将杀!”

    “杀!”

    这一回,看样子西突厥人是倾巢出动了。彪悍地西突屁铁骑,挥舞寿弯刀,口中着野兽般的怒吼,铺天盖地地冲杀过来。冲势太大,很快便将位于前线的唐军骑兵分割戍了数个方队,反而是西突厥人反客为主,对唐军士卒形成了反包围之势。

    苏定方面色苍白,挥舞长枪,在敌阵中来回冲杀,望望各自为战渐渐被西突厥人困住一点点吃掉地唐军骑兵,他长叹一声,从怀中掏出一个牛角号,放在嘴边呜呜地吹了起来。

    苍凉地、凝重的号声,在这血腥味十足的惨烈地战场上响起,大唐骑兵们个个为之一震,热血沸腾。这些骑兵大部分都跟随过苏定方东征西讨,知道他有这样一个“习惯”,一到危机时划,一旦他吹响牛角号,就是死战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时候了!

    这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不用言语的约定,更是一种热血无畏的感召。

    苏定方怒吼着,“杀!宁可战死,也不可后退一步!”

    “元帅,都连退百里了,还要退吗?这样一直退缩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程知节大声呼喊着,不满地将手中一柄长刀狠狠地拆了出去,刷地一声,横插在左倒的一棵大叔上。

    “不用退了,传令下去,调转马头,冲上前去,歼灭来犯的西突厥人!”安和抬头望了望天,又望了望延州方向,挥了挥手。

    “奶奶的,兄弟们,给老子冲!”程知节大喜,枚马冲在了最前面。

    4万唐军从容而退,体力根本就没消耗多少。而西突屎骑兵就不一样了,远道而来,一路追赶唐军,时时进遇袭扰和阻击,死伤已经过半,人困马乏。他们正在考虑扎营休息明日再行进军的时候,唐军却像出了笼的猛虎一样,猛扑了上来,在暮色中喊杀过来。

    与此同时,欧阳飞羽也率领数万义勇军绕道灵州之后,向进攻延州的西突厥主力偷袭而去。

    而充作西突厥人右冀的古拉赤娜标下15万人突然倒戈,扯起了大旗,趁着朦胧的夜色从右倒横向冲杀过来。西突厥倾国而出,共计有35万人,除去古拉赤娜绝对掌握的旧万人,其实阿史那贺鲁真正控制的只有刀万人,再减去被唐军歼灭的部分,其实此刻连15万人都不到了,几乎全部聚集在了延州与苏定方相战的一线中。

    苏定方军的拼死阻击,欧阳飞羽的背后偷袭,再加上古拉赤娜的突然刀戈,让阿史那贺鲁措手不及,被团团包围了起来。这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包围歼灭战,从傍晚一直持续到深夜,阿史那贺鲁一看大势已去,率领残部溃逃至延迟山上,企图越过延迟山向漠北逃窜。

    可惜,延迟山通往漠北的方向,已经被得意洋洋的程知节带着刀子集的唐军把路封堵住了。歼灭了那一路西突厥骑兵之后,安和带领一队亲兵赶往延州一线,命令程知节带颔唐军迅渡过河去,占据了延迟山山的出山口。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四处全是包围困,阿史那贺鲁这回就是插翅也难逃了!到第二天黎明时分,阿史那贺鲁的残部或薛或主动投向古拉赤娜所部,上崩瓦解。

    至此,这一场决战圆满落下雅幕。唐军以伤亡不到6万的代价,歼灭西突厥军15万,俘虏4万余人。

    安和打马前来,远远地下马,向带领诸将迎来的苏定方等,深深一礼,“诸位将军辛苦了,尤其是苏定方将军,成功牵制了西突廉人的主力,让我军的合围顺利完成,为取得战役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本帅一定奏请皇上,为诸位将军请功!”

    “元帅过奖了,都是元帅运筹帷幄之功,末将等不过是尽职尽责而已。”苏定方微微一笑,经此一战,他对安和的“战略指挥”艺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按照常规,唐军与西突厥人展开阵地战,根本就不可能一举歼灭西突厥如此庞大的兵团。而就算是个个击破,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安和呵呵笑着,伸出手去,与苏定方紧紧地握在一起。经此一战,他也对大唐的名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虽然谋虑比自己这个多了,四多年知识的人差了一些,但在实际战斗中他们的临场指挥作用,尤其是个人威信感召方面,是无法替代的。

    苏定方就不用说了,就连那看上去大大咧咧的程知节,真要投入了战斗,也是毫不含糊。

    一队西突厥俘虏垂头丧气地排队走过,尉迟循寂却突然走上前去,将伪装成普通士卒的阿史那贺鲁带了过来。

    “史那贺大哥,还记得小弟吗?”尉迟循毓打量着这个穷途末路的一世枭雅,西突厥人的大汗,低低道。

    阿史那赫鲁绝望地闭上了眼。

    安和一扫手,

    一群士兵挥舞着宝剑冲了上去,毫无章法地乱剑刺向阿史那贺鲁,一刀,两刀……

    安和冷冷道,“此降卒意图不轨,已被斩杀,将他就地掩埋了吧。”

    唐军完胜。吐蕃人残部逃回吐蕃高原,古拉赤娜率部归烦猫曲突厥部众15万,与数十万唐军分为两个大营,分别驻扎在灵州城外和延迟山下。

    捷报传回,朝野震动,长安轰动!李小九一阵兴奋,当即传旨,命令犒赏三军,册封古拉赤娜的弟弟蒙达为西突厥利群可汗,率部归故地,而要安和带领古拉赤娜、,唐军各自整顿后回归所属各折冲府,军队移驻凉州,暂时由程知节绕率。灵州防务则由苏定方接管。当然,在圣旨中,他对安和的功绩是大加赞赏。(。)

第二八六章 奉诏进宫() 
安和回到京后,就被李小九叫到了宫里。

    李小九坐在龙椅上认真地看着此次对突厥作战的战果,一面还感慨着,安和则是无聊的跪在地下画着圈圈,同时心头还清醒,辛亏我有先见之明,在膝盖哪儿垫了两层软羊皮,就在安和暗自得意的时候,冷不丁李小九又是在上面嗷的一嗓子嚷道:“安和,你可知罪?”

    我靠,咱能不能别一惊一乍的,吓唬人可是会吓死人的!当然,这话安和仅仅能在心里喊喊,面上还是恭顺地跪地答道:“臣不知。”

    “哼,少给朕打马虎眼,阿史那赫鲁是怎么死的?别以为朕不知道是你让人杀的,这么重要的人物为何不押进宫上,让朕落?”

    安和嘻笑道:“臣知道陛下对他恨之入骨,就是把它送到宫中,皇上你还是要杀了他,所以臣才敢这样做。”

    李小九没有做声,因为安和说的也对,他是不会放过这个背叛他的人的。

    “此次灭了突厥,不知你是否还有其它收获,”李小九问道

    “当然了!”对此安和很是笃定的点了点头,扒拉着手指头又开始计算了起来:“牛马就不计算了,每年贩运到关中河南道等地一年财富就不知道有多少!”

    李小九点了点头,虽然唐代马便宜,但谁家能养得了好马,依旧跟现代有车差不多,这点也是意料之中。

    “还有豆油,突厥人力充沛,榨油剩下的豆粕喂养牛马反而比干豆子更加有营养,让马儿更加的肥硕,与其让那些突厥男人成天喊打喊杀,还不如让他们榨油,能喂饱牛马,这些家伙一天累得要死还得乐呵呵的,臣除了买豆子外,每一桶豆油的利润都在五倍左右!”

    说道让突厥人累死累活,李小九的眼睛明显亮了一下,暗暗得意,安和就继续讲诉了起来:“还有几样东西在外面,不知皇上可否……”

    “拿进来!”顿都没顿一下,李小九高声命令道,不一会,安和从草原上带回来的土特产就全摆在了御案上,拿着第一件,李小九直接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毛衣,毛线编制而成,朕认识。”

    安和干脆撇开毛衣继续讲诉起来:“皇上,这是腊肠,就是用牛羊肉还有豆油,产自青海吐谷浑的池盐研制而成,这种肉类能保存三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