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10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04年第10期-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不明白
  甚至包括水面上波动的阳光
  一叶载着放蜂人的家当的小船
  那漂流的、孤独的
  春天!
  
  诗观:诗歌的最高境界是沉默。
      沉默,仿佛晴朗的冬天里的树枝和天空,是一种脱尽了叶片、繁华和各种色彩的明朗、博大、纯净和透明。
    沉默,是一种完成后的状态,是一种终级的高度,非经历丰厚的生命不能抵达。
  
  简介:杜涯,女,1968年生子河南省许昌县乡村。毕业于卫校护士专业,曾在医院工作10年。1988年开始写诗,有诗作散见于国内外诗报刊,诗作入选某些选本。曾参加《诗歌报月刊》第一届“金秋诗会”、诗刊社第18届青春诗会。出版有诗集《风用它明亮的翅膀》。现居北京。
  
  陶 瓶
  
  杨 梓
  
  一个洁白的陶瓷花瓶
  从西夏到现在没有一点残缺
  当年是哪位女子插过哪些鲜花
  浇过哪口井里或者哪条河里的水
  又在风尘中经历多少人的珍藏
  只有花瓶守着秘密
  
  夜深人静  他似乎听见什么
  感到一个女子在瓶口轻歌曼舞
  很像十月的金菊
  散发着一圈淡淡的光晕
  花瓶为他诉说着一段忧伤的故事
  水在天上而花在瓶里
  
  诗观:诗是最美的艺术之一。最美的艺术是可以感觉却无法言说的,只能比喻。比如诗与音乐、美术之间,在翻译过程中丢失的部分正是诗歌。
  
  简介:杨梓,1963年出生。,现在《朔:方》编诗。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诗作近万行,入选众多选本。出版《杨梓诗集》、抒情史诗《西夏》(上卷)。曾参加诗刊社第15届青春诗会。两次荣获宁夏文艺评奖诗歌一等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像一条影子
  
  李 双
  
  ……像一条影子。疲倦于十一月的铁栏
  我最终在你又一种崭新的背叛中放慢了奔
    跑
  让我活到明天  让我在走下四楼的阶梯之
    前
  请求一小会暗泣
  请求秋天在一只黑鸟阴郁的胸腔爆炸
  剃掉满头的咒语我是否可以退居于一头逃
    离之豹的内心?
  撇开那件虚拟的外套  在草丛的第一根石
    柱下面
  我们是否可以忽略前面的人生?
  不  我不想现在就离去  即使空旷的走
    廊寂静一动不动
  我也会沿着谎言爬上幻想的手指
  但我不得不松开早晨的花园  在那里
  又一匹马在草叶上停止了风吹  黑夜的宽
    恕与照耀
  来得多么及时
  我只想让一个人
  知道我正在死去的秘密。一生的热爱如此轻
    易
  介入对你的伤害。对一个动词的形容掀开了
    后半夜的瓦缝
  这是你的半只眼睛倒在饥饿上  这是你被
    震撼的树叶
  与喊叫。一次遥远的涨潮
  一根失败的麦秸
  我回忆起你肋骨左边第九棵冬青  你耳朵
    外面
  门的喘息
  我回忆起海水的拍击修改了你游动的姿态
  穿过圣诞节最后一首祷词  我们在一小杯
    白酒中
  停下来
  然后我们才开始亲吻  哭泣  在雨中交媾
  直到一场薄雪走到下午的阳光
  
  诗观:一如赫尔曼·海塞所言,好的作品必然具备两种声音,第一种声音是否定的声音,它摒弃了一切想象的诗意的美化与抚慰——第二种声音他称之为天国的声音,呈现另一本质另一现实的声音,它肯定人类的良知。
  
  简介:李双,1969年生。曾参加诗刊社第17届青春诗会。
  
  伸过院墙的向日葵
  
  李 岩
  
  整整一个夏天
  一棵孤独的向日葵从院墙伸过头颅
  他的头颅没有引起行人的注意
  高大的院墙内
  是一所废弃、行将倾塌的房子
  无人居住
  却不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捆住了它
  这个满腹心思的绿孩子
  用宽大的手脚捧着硕大的头颅
  他想“把这只空气中的盘子递给谁呢?”
  不知道谁残忍地将一粒种子遗落在此
  
  整整一个夏天就这样过去了
  一棵孤独的向日葵从院墙伸过它面孔
  金黄的头颅
  它饱满的黑色颗粒
  可能被风吹到一片沙丘
  也可能顺着躯干重返泥土
  
  诗观:诗歌的功课要求我们必须放弃美丽、纤巧和精致的原则,而去学习粗鄙,站在我们窗外的现代语言中的“奥尔甫斯”是“那个充满奇迹的粗人。”
  
  简介,李岩(原名;李光),1960年生于位于普陕峡谷的陕西佳县,1983年陕西师大语文系毕业,从大学时开刊社第10届青春诗会,在《诗刊》发诗《北方叙事》等五十余首。
  
  我去过许多地方……
  
  李 南
  
  我去过许多地方:庄稼连着农舍
  白天接着黑夜
  篱笆上晾晒的花衣
  妇女们在房顶簸谷或选豆
  黄牛俯下身去,在水渠边喝水
  呵,它在啜饮土地无边的灾难
  
  我独爱这个地理的中国
  是因为我没有去过别的国家
  我爱落日下方的垄沟
  也爱各种方言、农民干活儿的姿势
  一棵稗草斜过它的身体
  几座坟茔,让远逝的人群与大地平行。
  
  这就是我的祖国:
  迷信和战争走过它每一寸肌肤
  这就是我的人民:
  在风中,他们命若琴弦
  
  诗观:诗歌改变了我对命运的认识。
  
  简介:李南,1964年出生,从小在青海长大,现居石家庄。1994年出版诗集《李南诗选》,1999年参加第15届青春诗会。
  
  我要是个疯女人该多好
  
  李见心
  
  我要是个疯女人该多好
  像艾略特的妻子一样的疯
  像罗丹的情人一样的疯
  
  那时我就会
  不用沉默而用语言
  不用语言而用行动
  去爱你
  毫不留情地爱你
  
  我要是个疯女人该多好
  向你展示我全部的美丽而不忸怩
  向你展示我全部的丑陋而不羞耻
  把尘土当作粮食
  把花朵当作伤口
  把生当作死
  把死当作生
  让我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变成睁着眼睛的
    伤口
  望着你
  
  让我全身的每一粒灰尘都幸福得
  颤抖
  
    牵着你
  让我在生中尝到比死更大的
  乐趣
  囚着你
  
  而你是谁
  我是谁
  不知道
  
  你如果是人
  我就是你的神
  你如果是神
  我就是你的人
  
  我要是个疯女人该多好
  我要是个疯女人该多好
  可理智已像穿过耶稣身上的钉子
  钉在我身上
  队不松动
  
  诗观:诗歌写到最后,拼的不是语言、思想,而是思维的诗意。也就是说,再优美的语言,再深刻的思想也敌不过思维的乐趣。思维的乐趣像飞鸟,却不在飞鸟本身,而是它在天空中任意画出的一条条自然又奇妙的曲线,诱惑着我们撒出网去捕捞。
  
  简介:李见心,1968年生。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班。1987年起发表诗作,作品收入多种选本。著有诗集《初吻献给谁》,诗集《比火焰更高——见心诗歌写真集》待出。
  
  与云相亲
  
  李轻松
  
  不必计较我怎样出场,以什么形状
  耳朵一直在落差中轰鸣
  我深陷云海,夜一样下沉
  
  有太多的云朵来不及收藏命运
  那里面是否有我童年的声音,在飞散
  一些安身于草木的石头
  喊出它时,心已破碎
  
  我希望落到最低,获得平静的心跳
  是风把我分离得太远
  我不忍说出隐在我心底的寓言
  像所有的秘密都失去了风一样
  
  一片云,它是多么虚无!它曾与我隔着
  多少树木与阴影?有什么被它裹走
  使我对故乡有一种可有可无的随意
  连温暖都找到了依据
  有一种感恩一点都没有散落
  
  在云南,我触摸到了云,和她肌肤相亲
  我第一次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具体的哀怨
  使我默认了,我是她自由的姐妹或女儿
  
  我无法叫自己停下来,看一看
  内心里被蜕化的部分。因为我童年的
  梦想还在里头,我早已失去了飞翔的钥匙
  
  诗观:在神秘事物之间穿行,在水与火之间留连,渐渐地向澄澈靠近。我写诗就是对自己的一次拥抱。
  
  简介:李轻松,1964年生。辽宁锦州人。先后毕业于医校及中央戏剧学院,现为沈阳市文化局专业编剧,辽宁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小说、诗集、散文随笔集等多部。
  
  所有我热爱过的女诗人
  ——萨福、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
  扶 桑
   
    在你们身上我经历着
    我的青春和衰老
  
  ……与生俱来的孤独。像一种病一样
  周期性发作的写作
  热爱与虚无。轮流出场
  粗野或彬彬有礼地,交换着舞步——
  诗人,这个世界的一道伤口
  歌喉。无用的(或许)
  我懂得,你们的痛苦——
  (啊,和你们一起我完成了
  我的死亡与复活)
  又名为“爱”的痛苦,这是我们的族徽
  它不陈旧、不没落
  在有人类的地方,将他们的内心照耀
  
    从你们手中我接过
    那无人看见的火……
  
  诗观:探求世界真相,关怀人类心灵。
  
  简介:扶桑,女,1970年生。毕业于某军医学校。主治医师。现任职于河南信阳市中主医院。著有诗集《爱情诗篇》。
  
  望故乡
  
  谷 禾
  
  她的天空比北京低,但更蓝
  她的燕子一直把田野带向天边
  她的村庄睡在麦壳里,她的庭院开敞
  阳光和月光一起流淌,
  在春天,她的小女儿和我一起坐进课堂
  她的蜜蜂和桃花一起出嫁
  一排排泡桐花点亮瓦楞
  苦楝的香气弥漫了街巷
  在她的阳光里,我长成了男子汉
  冬天的风刮过树梢
  我把落雪的玉米抱进门槛
  她的光阴缓慢,太阳把老人晒成了孩子
  她与世无争,一条河从村后流远
  今夜,她干涸的河床垂下星光
  映现了我摸黑的疲惫双肩……
  
  诗观:写诗就是灵魂向自我提问。
  
  简介:本名周连国,河南郸城人,参加过第19届青春诗会。
  
  在这遥远的布尔津
  
  沙 戈
  
  亲爱的,我多想你——
    在这遥远的布尔津
  天色渐暗
  七匹棕马缓步走过,七匹棕马,不多也不少
  一抬头
  我就看见了一只盘旋的鹰
  还有那只慵懒的奶牛,斜乜着一个异地女子
  ——我在她眼里是怎样的呢?
  她目光深邃、不露锋芒、一副不屑的样子
  这样很好
  我宁肯在她眼里渺小些,实际上
  我的确比她渺小
  她能用自己的奶喂养一家人
  她是被人依赖的,
  我却不能
  亲爱的,我多羡慕她
  要知道
  被人依赖着是多么幸福
  
  诗观:要么思想,要么不。要么写诗,要么不。状态是之,诗态是之。从容地活着,歇息、感激和死去。
  
  简介:沙戈,女,1966年9月生,近年诗作见《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刊,人选数个年度选集诗歌选本,出版两部诗集《梦中人》《沙戈诗选》,荣获甘肃省第细届敦煌文艺奖。参加 2003年第19届青春诗会。现居兰州。
  
  爱 情
  
  沈 苇
  
  “即使天上下刀子我也要去看你!”
  他信誓旦旦。但刀子锈了
  刀子是不存在的
  
  “别了!”她泪水涟涟
  扔下这句话像扔下一副用旧的黑胸罩
  转身就隐入另一个空间
  
  在他们之间越来越大的空地上(称之为战
    场吧)
  留下一具尸体
  一具伤痕累累的爱情的尸体
  
  然而一切远没有结束
  从两个背离的世界里,他们仍相互折磨着
  用腐烂的牙,化石的牙
  
  诗观:在时间中,诗人是可以无愧的,因为他选择了创造与搏斗、爱与梦想的生活。 
  
  简介:沈苇,1965年生于浙江湖州的一个水乡村庄。现居乌鲁木齐,供职于新疆作家协会。出版过三部诗集,并著有散文集、评论集和游记多部。
  
   为紫金山中一石碑上漫漶的诗而作
  
  沈娟蕾
  
  坡道在雨中柔韧,起伏。
  汇集起水和沉默事物的声音,
  山巨大了。
  我清晰了。
  
  在使用了无数次的姿势中,石像凝固。
  这里扩散着树和陵墓的宁静。
  古都的记忆在郊区延伸。
  
  一首残缺的诗中,我正消逝。
  像爱着迁居的人,
  不断丧失,又重建
  ——因为碑上脆弱的文字,
  而捡回热情的指头。
  
  诗观:写诗就是为了保持事物的差异。
  
  简介:沈娟蕾,曾用笔名沈木槿、沈风起,1975年生于浙江。2001年自编诗集《冬天的品质》。曾参加第17届青春诗会。现在南京。
  
   囊空如洗地迎迓春天
  
  宋晓杰
  
  春天解开我的心事
  反而系牢了我的发辫
  在时隐时现的风中
  时断时续地安眠
  
  轻。薄。空
  渐渐失却重量和质感
  我变卖自己,像
  一根浮动的草,沿街叫喊
  
  大地下陷,沉实地
  下陷。带着
      雨水、温度、麻木和深情
  当然也带着去年的皱纹,还有
      鲜嫩的树芽和今天的伤痕
  
  这个春天转眼就过去了
  我不爱说它像一个梦
  可是它确实有梦的特质:
  甜美、寂寞、干净。不曾发生
  我不得不洗心革面
  不得不一次次地忘却决心和时间:
      一边多愁善感地抒情
    一边迎接具体的黑暗
  
  诗观:我喜爱把平凡的事物引入诗意的语境和空间,喜爱把淡定的心结和炽烈的情怀交付于情感的大海。
  
  简介:宋晓杰,1968年生于辽宁省。现在辽宁省盘锦市作家协会供职。 17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今已出版诗集《纯净的落英》《味道》,散文集《雪落无声》《我是谁的粉攻瑰》,长篇小说《在城市的背面呼吸》五部分品。入选多种体裁的多种选本。现为辽宁省签约作家。中国作协会员。曾获“辽宁文学奖”。
  
  青 苗
  
  张执浩
  
  半夜里我突然想到了青苗
  火焰在蔓延,转眼间
  天就亮了
  我从棉花地里爬出来,东南风吹
  有人在柳树上练习跳伞
  好话早已被你们说完
  剩下的
  也存留不过今天
  我缄默,拨开青苗去寻找
  母亲的坟墓
  她已经出走了两年
  我预感到,今晚她也不能回来
  五月啊,这么多青苗拥挤着
  往天上乱蹿
  只剩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