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零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一九零二- 第4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督大人过虑了。”姚雨平说道:“论兵力,论装备,他们皆不是对手,即便敢妄动,我军也能一举剿平。”

    “这不是正规部队打仗,若真逼反了其他人,土匪遍地,东北大局糜烂,就不是你们军队能在短时间内平定的了。”陈文强严厉地扫了姚雨平一眼,说道:“据我这几日的观察,再结合情报,张作霖勾结日人的证据确凿,不可姑息。而吴俊升、冯德麟等人顶多有治军不严、纪律松驰之过,罪不致死。擒贼先擒王,处置了张作霖,其他人则小惩大戒,兵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张作霖等人可都是结拜的盟兄弟。”锡良在旁提醒道:“牵一发动全身,其他人的态度不可不虑。”

    “结拜算什么,马龙潭还是他们的老大哥呢!”陈文强淡淡一笑,说道:“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又不是亲兄弟,他们几个没那么深厚的情分。何况,他们还有亲眷,不能不加以考虑。”停顿了一下,他又宽慰道:“放心吧,诸位,这件事情做下来,只有利没有害,为了东北长治久安,为了打掉某些既有野心又卖国求荣之辈,震慑其余,见见血腥没什么不好。”

    众人沉默半晌,徐世昌和锡良交换了下眼色,稍显无奈地点头同意。反正你是全权代表,出了事你兜着好了。

    ………………。

    为什么要杀张作霖及其亲信,实在是因为其野心太大,又狡黠两端,陈文强担心留下大患。而他不能久镇东北,更担心别人不是张作霖的对手,恐为其所趁。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张作霖胆大包天,在率兵入奉天后,竟数次亲自或派人与日本驻奉天总领事落合谦太郎秘密会面,试图将东三省出卖于日本。他向落合表示:“日本在满洲国拥有重大权利,与满洲具有特殊关系……本人认为与其将满洲委于南方人之手,勿宁让与外人更为了当。当此时刻,日本国如对本人有何指令,本人自必奋力效命。”

    其后张作霖又表示:“身为北人而附和南人之共和,甘受其制,本人宁死亦不屑为。果如此,尚不如依附日本为佳。”落合问:“假如袁总理罢免锡总督,阁下将如何对处?”张答:“如另委他人为总督,本人决不承认,本人将拥戴肃亲王归依日本国。”

    如此种种,陈文强深为戒惧和厌恶。张作霖既有此心理,日后难免再勾结日本人,给日本人造成干涉的口实。而且,张作霖不除,宗社党肯定会来联络,倒是会给宗社党提供隐藏、行动的便利。

    经过反复观察、探悉,又经过认真思考,陈文强决下以血腥手段清洗张作霖及亲信,将其手下的巡防营打散重编,并以叛国罪处置其家眷。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一章 狠辣绝决;袁氏之难() 
    至于鞍山钢铁资源,则是势在必争,绝不能让日人得逞。

    一九零九年,满铁派人对鞍山地区进行非法的秘密探矿,先后调查了铁石山、西鞍山、东鞍山、大孤山、樱桃园、关门山、小岭子、弓长岭等十余座铁矿山,并发现了大石桥菱镁矿、烟台粘土矿等资源,发现鞍山地区是开矿建厂冶炼钢铁的宝地。满铁总裁中村雄次郎提出掠夺鞍山地区钢铁资源的计划,由大汉奸于冲汉和日本人镰田弥助出面,组建中日合办振兴铁矿无限公司。名义上是中日合办、投资各半,但实则由满铁全额出资,完全垄断钢铁资源。

    汉奸!该杀!陈文强起了杀心,脸上却不动声色,对着前来告密的于冲汉的手下马名朋露出了和蔼的微笑。

    或许是基于爱国之心,或许是痛恨于冲汉的贪鄙苛刻,或许……陈文强从马名朋心中探悉到了多种情绪。不管怎样,这个马名朋该重奖,该鼓励。而且,应该马上派兵入驻辽阳,控制鞍山。

    “很好,马先生的爱国热情令人钦佩。”陈文强沉吟了一下,说道:“你可愿担任辽阳县(鞍山隶属辽阳县,尚未建市)警察局长一职?另外,我要派兵抓捕于冲汉及其全家,你可愿提供证据,以利定于冲汉叛国之罪?”

    马名朋愣了一下,没想到陈文强这么干脆,直接就升了他一个警察局长,直接就要抓捕于冲汉。犹豫了一下,他迟疑着说道:“于冲汉有日人作靠山——”

    “于冲汉是中国人,是汉奸。”陈文强直接打断,说道:“哪怕他家里住着日本人,也不能干涉官府抓捕罪犯。这一点,你不用操心。”

    马名朋脸上发烧,觉得自己肯定被陈文强小瞧了,赶忙挺胸答道:“是我胆小了。有陈大人这样的官,这样的官府。以后我再也不怕日本人。”

    “有理有据就不用怕,现在是民国了,不是以前软弱的满清政府。”陈文强训诫了一句,转头对杨宇霆说道:“日人在辽阳势力较大。你选派精兵强将前去,干脆利落地把于冲汉抓到奉天。还有武装警察,要加紧训练编成,以最快的速度驻扎辽阳。嗯,没别的事情了。你带马先生下去吧!”

    “属下明白。”杨宇霆立正敬礼,转身而去。

    陈文强安静地沉思半晌,拿起电话,将东北情报分局局长陈剑雄召来。

    以兴义堂和龙兴堂为基础,选优汰劣,又补充进很多更为可靠的复兴会会员,情报局的架子算是搭起来了。尽管陈文强早就利用江湖人物搜集情报,在各地建立了不少情报站点,但总体来说,北方工作大大弱于南方是不争的事实。

    而对日俄等国家的情报工作更是刚刚布置。疏漏在所难免。陈文强召陈剑雄来也不是要训斥问责,而是要他加强工作,把重点放在对日俄的监视上,以及对勾结日俄的汉奸进行惩治。

    从另一个目的出发,陈文强也想借机聚敛资金,并从此对汉奸和想做汉奸之流一个明确的警告。

    尽管陈文强并没有责备陈剑雄,但陈剑雄依然脸上发烧。这么重要的情报,竟然是由人告密才知道。而日人的活动如此大胆,东北的情报工作疏漏太多,的确应该大力加强。

    “找到突破口。而且要隐秘,要作长期的打算,不可图一时痛快而打草惊蛇。”陈文强知道日人在中国的谍报工作是非常厉害的,要想彻底破获。或者给予其重大打击,目前还不是时候,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最好是策反或是秘密抓捕,如果能够打入并潜伏就更好了。要是有确定不了的人物,你们可以带他来见我。不管多么狡猾。多半是瞒不住我的眼睛。”

    没错,这就是陈文强的优势所在。用酷刑未必能得到真情报,但陈文强却基本能挖到其内心最深处的隐秘。而且,有时候未必是面对面的审讯,在与日人打交道时,陈文强也能获得很多千金难买的情报。

    “黑龙会应该是合适的目标。”陈剑雄说道:“且与同盟会有密切关系,或许可以从这里入手。”

    “黑龙会皆是日人,与同盟会的关系虽然密切,却不接纳同盟会会员进入黑龙会。”陈文强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从同盟会入手,不可取。你们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广布眼线,对日人的洋行、货栈、商店进行监视,要注意日本浪人的行踪,特别是一些敏感地区。黑龙会经常在中朝蒙俄等各处偷绘地图,人单势孤,可看准机会予以秘密缉捕、审讯。然后——”陈文强狠狠做了个下切的手势,“毁尸灭迹,令日人无从查起。这样的事情你要挑选绝对忠诚可靠的手下去做,不可留下一点点的痕迹。”

    “明白。”陈剑雄用力点了点头。

    “至于突破口——”陈文强想了想,说道:“先不要着急,看我能不能帮你们找到吧!”

    ……………。。

    当落合谦太郎终于见到陈文强,并与其谈论许久后,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强势,而是彬彬有礼,言语谦和。

    “贵使对锦瑷铁路的担忧不无道理,我代表临时政府可以在修筑铁路时充分考虑到贵国的利益。”陈文强淡淡地笑着,却在全神贯注探悉落合的心理,“这是一种尊重,而尊重是相互的,贵使以为如何?”

    “是的,对于东北为临时政府所控制的既成局势,我方也是尊重的。”落合稍微松了口气,说道:“美国资本进入东北,将使远东形势发生复杂的变化。相信,这是贵我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说到互相尊重,我方是能够做到的,可贵国的满铁公司却很令人失望。”陈文强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说道:“安奉铁路并入满铁,无论是清政府,还是临时政府,都是坚决反对的。可满铁竟然强行动工,这难道是尊重的态度?”

    落合心中一紧,觉得陈文强可能要翻脸了,他谨慎地答道:“满铁公司的行为不代表本国政府。如果确有其事,我会予以核实,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陈文强并没有如落合预期的那样变脸,倒是笑着点了点头。但话语中却隐含威胁,“贵国的东北的特殊利益,我方可以充分考虑,也无意改变。但要超出范围,便要做出应有的反应。这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相信贵使也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绪正在不断高涨,只要登高一呼,发生类似当年抵美风暴的运动,并不是没有可能。”

    落合对此并不以为意,现在的临时政府还没有得到列强的承认,与北洋军的战争也没有结果,东北也是初定,他不相信此时临时政府会有什么强硬举措。

    “还有一点,贵国人员在东北、蒙古等地进行非法测绘、勘测的行动应该马上停止。”陈文强伸出手指。强调道:“说到底,这里是中国的土地,住的都是中国人,现在执政的是临时政府而不是满清,不要沿袭以前的错误作法。”

    落合愣了一下,突然提到此事,他马上想到了在鞍山勘矿的事情。难道走漏了风声?他的脑子急速转着,审视着陈文强,想从表情中窥出些虚实。

    陈文强挑了挑眉毛,说道:“另外。贵国某些人,勾结宗社党,想搞乱东北,这是最不能容忍的。我想。这不会是出于贵国政府的指令吧?”

    “当然不是。”落合的思路又被陈文强带走了,他觉得这才是陈文强最关心的事情,忙说道:“恐怕是某些人出于个人关系,与宗社党走得近了一些,但绝无制造动乱的意思。”

    “那就好。”陈文强垂下眼睑,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至于贵使提出的在东北修筑铁路的借款权,我会向政府报告,等政府商议后再通知贵方吧!”

    落合知道陈文强不可能马上答应,但他已经表达了日方的观点,反对借外资修路,倘需借用外资尽先向日本资本家商议。同时,作为一种试探,他也觉得算是达到了目的,便起身告辞。

    屋内只剩下陈文强一人,他不禁露出了冷笑。借美资修筑锦瑷一事,本就是他虚张声势,借此向日人施压。日俄必定反对,他便可从中争取到最有利的条件。

    从他的分析来看,如果强行借美资修筑东北铁路,势必引起日俄的极大警惕,两个希望瓜分中国的对手就有可能联起手来,这对中国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既然引诱日本人开出了条件,那修铁路不借外资难道就不行吗?陈文强可不是这样认为,自筹资金,自主修路,铁路、公路一起上,抗衡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并不是不能实现的。

    何况,日本人现在财政窘迫,资金紧张,纵是有心,也无力在中国扩大资本输出。历史上,鞍山铁矿直到一九一六年,一战爆发后,日人经济大为缓解,才开始挂牌开厂的。陈文强虽然不是明确知道这点,但对日本政府的财政情况,他还是知道很多的。

    而落合谦太郎对陈文强的印象还没有准确定论,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令他惊愕异常。

    马龙潭率一团军队突然移驻辽阳,巡警总局突然从奉天派出大批人员,在辽阳县各处建局立所,特别是鞍山一带,警察分局、派出所设立之多,令人瞠目。辽阳豪富于冲汉突然被秘密抓捕,押送奉天,商铺、田地、家产被封,家眷被羁押。

    速度之快出人意料,在奉天的落合得到消息,还没想出对策时,刚押送到奉天的于冲汉已经快审快结,以叛国罪被明正典刑。公告随之贴出,罪证也被公之于媒体。

    绞刑架立在奉天街中心,于冲汉的尸体挂了一天才由官府收起火葬。家眷被流放,财产全部没收充公,东北乃至全国的首例叛国罪,竟是以如此快的方式展示于世人。

    紧接着,落合便接到了东北当局的非正式通知,对日人非法在鞍山勘测,还有对满铁强行动工改建安奉铁路提出抗议,敦促日人立刻停止并路工程。

    这家伙,在谦和的外表下竟然有如此狠辣绝决的手段,落合这下算是见识了。但此时他想去找陈文强理论,岂不是坐实了所有非法勾当?暗暗发狠之下,落合给满铁发出指令,继续改建安奉线,并向国内请示,资助宗社党,策划满**立,或是在东北搞起动乱。

    …………。

    牵一发而动全身,南北军事对抗,在没有出现结果前,自然有外敌窥伺,自然有内奸捣乱。

    但谁也没想到,南北一场大战,却已经到了该结束的时候。

    袁世凯放下了手中的报纸,东北消息传得很快,肯定是某些复兴会暗中控制的媒体在推波助澜。而临时政府在东北采取的各项举措,以及陈文强对日人的强硬,加上于冲之叛国罪的定论,无疑使临时政府又站据了道义上的高点。

    而北洋军呢,冯国璋的第一军得到毅军增援,算是稳住了阵脚,但败退时重武器损失很大,革命军则得到了很大加强,此消彼涨,冯国璋和姜桂题试探性的反击被击退后,再没有了主动进攻的**。战线算是稳定,进入了对峙。

    段祺瑞的第二军呢,在山东遭到了革命军的顽强抵抗,在堑壕工事面前,在革命军的机枪、手榴弹、火炮的防守下,战损不断增加,却进展不大。据段祺瑞报告,革命军的防线很有纵深,数道工事连绵,北洋军陷入反复的争夺之中,某些阵地战况惨烈。

    吴禄贞,赵声,袁世凯知道革命军这两方面的军事主官,一个留日高才,隐藏在满清体制之下,遥控指挥着西南战事;一个在北洋、南方新军中锻炼成长,有能扎硬寨、打死仗之称的军官,更在西南有了丰富的实战经验。都是不好对付的家伙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兵变;坑爹() 
    最后一个打击,也就是最终促使袁世凯作出决定的消息,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告诉他的。

    临时政府的海军舰船在天津南部东隅(现黄骅市)附近海面出现,并放出小船作登陆的测绘和尝试。

    英国人不希望打下去了,美国人倾向于临时政府,排除了这两方面的原因,袁世凯也知道不能再打下去了。

    五镇强军,再加上毅军等部队,此时已经全面铺开,机动兵力严重不足。如果临时政府真的抽调军队由东隅附近登陆,将没有足够的兵力来进行抵挡。而革命军便将直接西进,攻取沧州,切断段祺瑞所部的退路。

    如果命令段祺瑞所部后撤,与登陆的革命军作战,也不可能退得太远,放弃设在德州的北洋机器制造局。分兵则势弱,合兵则无法弥补破绽,这便使北洋军陷入了两难境地。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到东北安定后,出关直逼京师的布置。

    临时政府已经拉拢,或者说是团结了大多数反袁力量,并使列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除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