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这都什么狗屁理由呀?
其实陶成章的猜测并不准确,金三爷并不是托词拒绝,而是确实在远离江湖,且是越洗越白。名义上是青红帮大佬,黑*道势力都要卖个面子,基本没人打他的主意。入股药厂,趁着新药的再三问世,金三爷也是赚得厚利。于是,江湖上的金三爷便越来越有钱财乐善好施,越来越象民间的金大善人。而且,最近金三爷还捐了个县令,有了官身,儿子也跟着陈文强历练得不错,很快要送出去留洋。所以,他是越发得意洋洋,向着上海闻人的行列继续迈进。
至于金三爷为何也在卢家湾盖房建屋,自然是想着多接触些名人。卢家湾很快便有电力供应,除了洋人的地面,这在中国还是第一个地区,很多工商名人或是图方便,或是觉得这里清静,或是想就近观摩学习,纷纷购买新建的别墅区。住在这里,经常与这些名人见面,金三爷这个江湖草莽出身的粗坯,顿觉沾了些文雅之气,身份立刻提升了层次。
产生这样的心理,做出这样的行为,其实都是心理在作怪。读书少、没读过书的羡慕、尊敬文士、大儒,这种现象不仅在普通百姓间存在,那些粗豪的草莽也很普遍,那些想洗白、提高身份地位的黑*道人物更是如此。
联络会党、结拜拉拢,陶成章在浙江干得本是不错,平阳党、乌带党等都与其结好,唯独到了上海,却是一再碰壁,不知何意?
郁闷之余,陶成章只得暂时回到工地,干着活儿,以便混上今天的晚饭。“以革命为事”的陶成章经常“穷得不堪”,在上海一度自称会稽先生,教人催眠术糊口,嗅觉灵敏的清廷在缉拿他时就有一对句:“著《中国权力史》,学日本催眠术。”其实,在革命历程中,经他之手募集的经费何止千万,而他竟潦倒如此,从中也不难想见其人格。
可转机就在这时出现了,从不远处勤工俭学的学生闲谈中,陶成章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帮助他留学日本的蔡元培,现在就是校长。
……………
清朝入关取代朱明政权后,在长达260多年的统治中,中国社会上“反清复明”、“驱满复汉”的秘密反清斗争一直绵延不绝。清兵入关后,曾对江南地区官僚地主的反抗和具有反满意识的文人士子进行残酷打击,在浙江一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吕留良开棺戮尸、捕杀曾静等事件,企图以此压制汉族反抗。所以,许多浙江人誓死要为家乡父老报仇雪耻。
历史上,陶成章与他同属浙江的徐锡麟、秋瑾、章太炎等人大都具有类似的思想,在他们的头脑中还存在着帝王思想,主张恢复汉室,建立汉人皇帝统治的政权。
月牙高高在上,天是暗蓝的,没有一点云。月牙清亮而温柔,把软光轻轻送到大地。有点小风,带着不知何处的花香,淡淡的飘来。
“什么?还建立一个帝制国家。焕卿,将万民之幸福寄望于百年难遇的英明皇帝,你是在开玩笑吧……”
“什么?帝王一人秉政,优于立宪,没有什么不好。陶兄,多读读历史吧,想想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时代,为何总陷入‘分合’与‘治乱’的怪圈。”
“哈哈,请问陶兄,光复汉室,大振国权,当以何法实现?只是推翻满清统治,便一切完事大吉,事事皆能顺畅?”
“君主制度不能保证永远都有好皇帝,而民主制度则可以保证人民有权让不好的皇帝下台,从而维护民众的利益………”
“会党虽有反清思想,但良莠不齐,很多都是作奸犯科之辈,与土匪盗贼无异。若不加甄别改造,不过是乌合之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长沙起事未动而败,便是教训。”
………………
陶成章越想越是烦闷,一把推开门,大步走到院子当中,凝望着天空中的星月,久久无语。
好不容易找到了蔡元培,相见甚欢之后的交谈却并不融洽。蔡元培不仅对陶成章的帝王思想作了批驳,对广为联络会党也不是十分赞成。
陶成章此时还远未达到后来手定《龙华会章程》时的理论水平,他只是凭着一腔爱国热血,四处联络会党起义,立志推翻满清朝廷。这当然有些浅薄和幼稚,甚至包括他在日本学催眠术,曾有过在北京开设妓院,把满清达官贵人都请来,席中下毒一网打尽等糊涂甚至不无荒唐的念头。
但陶成章六岁入本村陶氏义塾读书,十五岁为塾师。天资聪颖,过目成诵。少年时就接触新学,阅读爱国思想书籍,渐萌革命思想。虽然他的革命理论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但他确实是有学识的,不是莽汉。而且,他“性虽褊急,心实坦白”,并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这一点犹为难得可贵。所以,历史上,光复会人对陶成章多是敬仰有加,且“尊敬仰之为光复会继承领袖”。
复兴会!陶成章知道这个在日本东京宣布成立的革命团体,蔡元培也没有全瞒着他,承认自己是其中一员,并给了陶成章一些关于复兴会的宣传材料。从这一点来看,复兴会的组织纪律和发展规范确实正在深入到会员的心里,并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所以,挖到筐里就是菜的扩充办法不是复兴会提倡的。先精再博,志同道合者加入,志同道不合者则先争取改变,再视情况吸收。一个团体建立之初,最忌讳的便是各怀心思,各行其是。只有精诚统一,只有保证严密的组织纪律,团体才能够发展壮大,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
。。。
第六十八章 同样的迷惘者()
同样的月色下,与陶成章怀有同样疑惑、烦闷情绪的还有一群人,便是长沙起义失败后,潜往上海,准备东渡日本的大批华兴会成员。% し
历史上,华兴会是中国内地建立的第一个地域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开“中国内地革命之先声”。这与兴中会首先从国外开始,然后再向国内渗透发展是不同的。
一九零三年(光绪二十九年)五月,黄兴作为军国民教育会的运动员,从日本回国。先到上海,结识了包括《苏报》主编长沙人章士钊在内的大批新派人士。随后返抵湖南长沙,受聘为明德学堂教员。数月后,他以过生日为名,约集宋教仁、刘揆一、周震鳞、翁巩、秦毓鎏、柳聘农、柳继忠、胡瑛、徐佛苏等,在长沙保甲巷彭渊洵家举行秘密会,建立名为华兴会的反清革命团体,对外伪托兴办矿业,称华兴公司。
凭借着黄兴等人身体力行的努力,以及优秀的组织能力,华兴会迅速建立了相当庞大但不够严密的组织系统,成员绝大多数是从日本留学归来或在国内学堂肄业的进步知识分子。黄兴等还争取了湖南哥老会首领马福益(醴陵县人)的合作,另设联络会党的外围机关同仇会,构成了华兴会的基本队伍。
随着华兴会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参加人数的迅速增加,其领导者便开始筹划武装起义,准备择机发难。最后共同商订了长沙起义计划,决定于慈禧太后70寿辰、湖南文武官员齐集省城万寿宫五皇殿行礼庆时起事。省城内以武备学堂学生为主,并联络新军和巡防营以为策应;省城外由哥老会分兵五路响应,向长沙进军。
农历八月中秋节,浏阳普迹市的牛马交易会热闹非凡。刘揆一受黄兴的委派在此主持了庄严的授将仪式,正式封马福益为少将,并授予马福益所部长枪二十支、手枪四十支、马四十匹。其时,观者如潮,大家情绪极为振奋,议定只等上海大批军械运到,即提前起义。
但这样大的动静,再有大量会党会聚长沙,起事的风声已为官方所察觉。当局立刻开始了对华兴会的侦缉和搜捕。顿时,长沙城内缇骑四出,一片恐怖。马福益走避湘西,大批华兴会成员则易装潜往上海。
华兴会成立之初,黄兴等人是邀请了章士钊的。但章士钊那时已是复兴会会员,基于保密原则,只能是去信委婉相拒。等到黄兴等人来到上海,章士钊请示了组织,才报出身份,并进行争取工作。
相对于复兴会比较完整的政治纲领和组织规范,华兴会则显出了很出不足之处。比如华兴会的主张主要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却没有细致而明确的政治纲领;其以“同心扑满、当面算清”为口号,扑灭满清之意更浓,却少了之后对于国家道路的思考。
如果从组织的严密性来看,华兴会更是差复兴会更多。虽然现在只是管中窥豹,华兴会众人也看出复兴会在上海的势力很大,对于外人加入更是很审慎。可不象他们,扩充虽速却也败在鱼龙混杂之上。如果不是会党败类通风告密,如果不是起事太过招摇,如果——挫败之后的反思是肯定的,特别是在有了对照物——复兴会,便更是如此。
“驱除鞑虏,听起来声势很壮,但却把全部满人包括在内,打击面太广。更为严重的是容易使日、俄侵占满蒙寻得借口。既要造反,却又不能不讲民族团结,满州既处日、俄势力之下,蒙古向为俄人范围,**也几乎成了英人的囊中物。我们要振兴中华,就不能不将眼光放长远,既要看到眼前,又要兼顾将来。”章士钊耐心地解释道:“如果只为革命,只为痛快,却使国家有分裂之虞,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行严的思路我明白了一些。”宋教仁补充道:“他的意思是说:打倒满清只是手段,而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最终目的是使中国富强,使中华民族重新崛起。”
“钝初说得不错。”章士钊点了点头,说道:“我们要推翻的是满人贵族的封建统治,准确的定义之后,才能够有明晰的目标。排满杀满固然痛快,且颇得人心,然现时革命已非封建时代的举旗造反,若大肆宣扬,必然深入人心,轻易难改。我等立志推翻清廷政权,本是挽救危亡,若任意杀戮,甚至妇孺不免。此则暴徒行为,不但为国际上所反对,且必定惹起种族仇恨,为列强瓜分之方便。”
“满洲亦为我中华之固土?”黄兴皱起了眉头,这个确实不能怪他,当时很多人都不把关外认定为中华之地,连革命的北辰也不例外,黄兴也是号召“凡属炎黄种子,急宜奋起图存,誓驱鞑虏出关”。
出关,也就是将满人逐出了山海关便是胜利。这种想法非常普遍,根据则是自康熙年间至光绪年间两百多年来,大致维持不变的内地十八个省份的政治制度。界限主要是长城,不包括东北三省及新疆、内外蒙古、青海、**等其它地区。
可以说,在日后建立民国的疆域问题上,复兴会在战略眼光和思维上,已经领先于其他革命团体,并且与大多数革命者的认知是大不相同的。
。。。
第六十九章 东京秘行()
东京,现在是中国留学生最集中的地方,而且人数还在不断的增长。因为明年科举考试将最后取消,去日留学和出仕二者开始挂上了钩。出国留学代替了经典著作的基础训练,成为了进政府工作的基本条件。当时来日本的留学生太多了,于是聪明的日本人办了不少野鸡学校来招徕中国人,以骗取他们的学费。
自然,在这种学校是学不到什么真东西的,可这也符合了一些前来镀金的花花公子似的留学生的要求。学期短,就省了不少钱;学完都给毕业证,就不用辛苦用功;管理松懈,那就可以多进行娱乐活动。所以说,当时并不是所有的海归都有学问,有相当一部分是滥竽充数罢了。
在秋天的萧瑟寒意中,一大群人却并不太意,都在聚精会神听着一个年轻人在演讲,并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今日与诸君相聚于此,兄弟实在欢欣之至。诸君,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台下声音:“匹夫有责”)——不,应该是‘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唯有人人负起责任,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国家又如何不兴奋?团体又如何不团结?所以说,大家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哪怕这责任重于泰山,却正能彰显男子汉大丈夫的本色……天灾可以使人死亡,盗贼可以使人死亡,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候可以使人死亡,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使人死亡,我们这辈人生在今天的中国,国家内无时无地不可以使人死亡。”
“死是你的、我的、也是一切人的必然的归宿;但是我们要死得光荣,死得其所,要死在国家兴盛的祭坛上,死在民族崛起的道路上,用我们的鲜血洗净这腥膻的乌云。革命就要忘了父母,只记得黄帝是吾等祖先;忘了家族,第一要收拾起江山;甚至有时要忘记自己……”年轻人长发拨肩,慷慨激昂,他的感情是源自心底,有着撕心裂肺般的痛楚、悲怆,这使他的演讲更加具有感染力。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年轻人振臂高呼,引起众人响应,以及更热烈的掌声。
演讲确实是一门征服众人的学问,更是一种激动人心的艺术,它能让千万人为之欢呼呐喊,或者伤痛流泪。
一个满脸胡子、戴着浅色茶镜的男人也混在人群里,带着他的一个随从在庭院里走着,听着,看着。不想,他的装束和年龄却引来了几道警惕的目光和几张充满戒意的面容。
嘿嘿,这个男人醒悟过来,自失地笑了笑,自己确实不象留学生,倒象是清廷的密探。陈文强轻轻摇了摇头,转身匆匆离去。
……………
梅樱园原来是日本东京的一家不大的餐馆,几个月前刚刚换了主人。为了适应留学大潮,新店主人很聪明地聘了厨师,增加了中国各地的经典菜色,服务也更加周到。这一举措很受中国留学生的欢迎,当然,它不斐的价格,也让很多囊中羞涩的人望而却步。
最靠角落的雅间里,陈文强已经摘下了墨镜,但还是满脸的大胡子,正与店主做着交谈。
“……留学生也是良莠不齐,有的高喊革命是为了不认真学习找借口,有的却是想当职业革命家而荒废学业,学习既优秀,革命又真心的,实在是并不多见。”此时的店主一反平日低声下气、和气生财的姿态,变得庄重而严肃。
陈文强点了点头,开口问道:“财务情况怎么样?”梅樱园不仅是设立在东京的秘密据点,还是复兴会在日本的财政中心,东京支部的花费由总部拔到梅樱园的银行帐号,然后由他们分批交给支部。
“还好。”店主微笑着说道:“饭馆有一部分收入,药品经销也有一部分款项,再加上倒卖硫磺的获利,以后需要总部补上的缺口并不会很大。”
陈文强笑着夸赞道:“不错,干得相当不错。要是各支部都能自给自足,那就太好了。”
“这恐怕需要时间。”店主有些为难地说道。
这时,陈文强的随从在外面敲了敲门,提醒道:“客人来了。”
店主马上起身,和陈文强打了个招呼,走出了雅间。他刚刚离开,杨笃生便走了进来。
“这一把大胡子,一下子还真不好认。”杨笃生仔细端详了一下,伸出手指连连连指点。
“呵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陈文强哈哈一笑,伸出双臂与杨笃生热情拥抱。
“嚯,嚯,这一脸胡子,扎得人好疼。”杨笃生嘴上说着,却抱得很紧,激动的情绪溢于言表。
呵呵,陈文强用力拍了拍他的后背,往后退了一步,仔细端详着,半晌才笑道:“好,看到杨兄红光满面,身体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