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行了。
相比于敖烈,孙策的酒量就堪称海量了。孙策左手拿着酒坛,右手举着一只碗,逢人便要倒满一碗酒,和对方一饮而尽。燕赵男儿性格豪爽,更喜欢和豪爽的人打交道,前前后后有数十位将领来和孙策举杯共饮,只是一顿酒宴,孙策就已经用他那如大海般浩瀚的酒量,融入了敖烈麾下将领们中间,酒宴之前的些微隔阂,随着孙策不停地举碗饮酒,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喝掉了四大坛西风烈酒之后,孙策终于有些醉意了,看到赵云在自己身前经过,一把拉住了赵云,含糊不清地说道:“小……小师叔,来,咱们喝一碗。”赵云微笑着和孙策碰了一下碗沿,然后一饮而尽。孙策呵呵笑了起来,把碗举到嘴边,咕咚咕咚的又喝了一碗,咽下碗中的最后一滴酒之后,就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孙策雄壮的身躯再也站立不住,一阵阵酒意涌了上来,孙策摇晃了几下,噗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赵云见到孙策倒地,伸手拉了他两下,见孙策毫无反应,不由得失笑道:“原来你也不是千杯不倒啊。”
酒宴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酒宴之后,各郡的将领略作休息,醒了一下酒,就集结部下兵马,向敖烈辞行而去。敖烈带着赵云、马超和贾诩来到城门口,为各地人马送行。
看着各路人马先后离开渔阳城,马超感慨地说道:“这么多人马,说走就走了,有些可惜了。”
敖烈笑着摇了摇头,却没有说话,只是斜着眼看了贾诩一眼。
贾诩明白了敖烈的用意,有些话,敖烈是不方便说的。但是敖烈又十分看重马超这个结拜兄弟,所以就用眼神暗示贾诩为马超解说。贾诩轻声对马超说道:“孟起,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些人马虽然人数众多、训练有素,但是我们却不能把他们留下,否则的话,朝中那些个达官贵人们,就会在圣上面前搬弄是非,说主公是拥兵自重。主公虽然位居骠骑将军、冠军侯,并且有开府的权力,但毕竟只是一郡太守,麾下有七万人马已经是超标了,再也不能更多了。况且,这些人马都是各郡的郡兵,担负着镇守一方平安的重任,以主公之仁德,断然不会把这些人马据为己有的,让他们回归各郡,继续保卫一方平安,才是最好的选择。”
听完贾诩的解说,马超才恍然大悟了过来,喃喃地说道:“原来这其中,还有这么多门道。”
敖烈叹息着说道:“这就是政治。孟起为人直爽,这些权术之道,不学也罢。但却不能不清楚、不明白,否则有朝一日,你终究是要吃大亏的。”
马超若有所思的点头答应了下来。
送走了全部的郡兵之后,敖烈等人回到了太守府中。眼下这座太守府是临时修建起来的,原本的太守府已经被张举改造成了皇宫,以敖烈的心性,是断然不会住进那里的,既容易落人口实,自己住着心里也不得劲。
走进大厅,看到大厅中横七竖八的倒了一地的人,都是先前在酒宴中喝醉之后就地撂倒的将领们。
敖烈失笑道:“看来某平时对他们的要求太严格了,难得有这么一个放松的机会,全都喝醉了。”
贾诩微笑着道:“倒也怪不得主公,这些日子我军连番大战,将士们早已是疲惫不堪,有这么一个机会,自然会放松一下,喝的多了些,也是在所难免的。”
敖烈点了点头,又说道:“眼下还不是彻底放松的时候,明日我军就要出征辽西,文和以为,让谁担任前锋大将合适些?”
没等贾诩回话,原本醉倒在地的孙策忽然站了起来,一步三摇地向敖烈走来,口中模糊的嘟囔着:“师……师父,自古……呃,自古以来,师……有事弟子服……其劳,某愿为先锋。”
贾诩笑着对敖烈说到:“主公,诩以为孙将军可担任前锋大将之职,其部下程德谋又是幽州人士,熟知地理。再好不过了。”说着,贾诩还暗中向两旁努了努嘴。
敖烈看到贾诩的暗示,悄悄向贾诩暗示的方向看去,一边是站在身后的马超,另一边则是烂醉如泥的太史慈。这两人都是急性子,肯定是要争一争这前锋大将的位置的,但是孙策是敖烈的弟子,按照辈分来说,比这二人低了一辈,既然孙策先开了口,这两人也就不会再争了。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不愉快,虽然这个可能近乎于无。
从这个细微的环节,就可以看出贾诩的筹谋善断,以最为难以猜度的人心为切入口,时刻维持着敖烈麾下众人之间的平衡,避免出现争权的事情发生。不得不说,贾诩的这种心思,饱含着高深的驭下之道,让敖烈受益匪浅。就现阶段敖烈麾下的人员配置来说,贾诩的心思很多时候都是多余的,因为敖烈麾下许多人都和敖烈有着过命的交情,彼此之间感情深厚,不可能出现分化敖烈权力的行为。但是随着日后的扩充,当敖烈麾下的人员越来越多的时候,贾诩的心思就能体现出应有的作用了,所以贾诩也时刻不忘略微提点一下敖烈,免得日后乱了手脚。
体会到了贾诩的用意,敖烈由衷的感到了开心。这说明贾诩已经真心实意的为自己考虑了,什么十年之约,见鬼去。眼下的贾诩,即便是用鞭子赶他走,恐怕他也不会走了。
“好,就让伯符担任前锋大将!”敖烈拍板定下了这件事。
第一百零七章 内外夹攻
第二日清晨,敖烈的大军整顿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随着连番大战的减员和各地郡兵的回归,敖烈麾下还有六万雄兵。有两万是敖烈的直属部下,另有四万是刘虞部下的幽州军。
当敖烈一声令下,六万大军再次迎着朝阳,踏上了征程。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行军,军中多了一样东西——黑色的忠烈碑,上面用朱漆描绘着密密麻麻的一串已经战死的人名。
这是敖烈的主张,带着忠烈碑作战,让麾下将士时刻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时刻都会觉得,那些已经战死的兄弟,在身后注视着他们,鞭策着他们前进。
肥如城外,叛军的大营中。渔阳被攻陷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魏攸面如死灰的坐在帅案后,看着眼前的战报,一言不发,沉默的有些可怕。
良久,魏攸猛然站起身来,阴沉的说道:“传令,全军猛攻肥如,今日一定要拿下肥如,让我军有自保的屏障,否则,一旦敖烈率军赶来,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
在魏攸的命令下,叛军迅速擂响了战鼓,战鼓声声的激昂,刺激着每一名叛军,让他们有了不成功就成仁的觉悟。
肥如城中,有军士飞速禀报公孙瓒,叛军即将大举攻城的消息。公孙瓒手按剑柄,快速集结麾下将领,直奔肥如城头而来。
当公孙瓒等人赶到城头的时候,叛军已经列好了阵势,看样子是马上就要发起总攻了。
公孙瓒皱起了眉头,向身旁的刘备询问道:“玄德,你发现没有,今日叛军的气势,似乎和以往有些不同啊。”
因为叛军围城的原因,张举被杀、渔阳已经光复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城中,城内众人都不明白为何叛军的气势忽然之间变得有些惨烈了起来。
刘备捏了捏短须,有些担忧的说道:“不错,不知叛军是受到了什么刺激,大有不破城则不罢休的架势。”
张飞大声道:“管他什么气势不气势的,待俺出去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自从在敖烈那里得到了一队骑兵之后,张飞说话的底气就开始粗了起来,这个猛张飞单枪匹马都敢在万军之中闯一闯,更何况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部曲?
关羽连忙拉住了张飞,喝道:“三弟不可造次,且听公孙太守和大哥的安排。”
张飞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唯一敬畏的就是自己的大哥刘备,听到关羽的话之后,也不在叫嚷了,转头看向刘备,只要刘备一声令下,他就会立刻率军杀出城去。
可是让张飞失望的是,刘备不是公孙瓒,当不了家做不了主。再说面对气势汹涌的叛军,刘备压根就没有出城对敌的打算。沉吟了一下,刘备摇头道:“三弟不可莽撞,现在咱们摸不清叛军的情况,还是看看再说。”
战鼓咚咚作响,连绵成一片。叛军迈着前进的脚步,在战鼓的助威声中,一步步逼近了肥如城。在距离肥如城五十步远的时候,叛军的队列忽然进行了分散重组,一队队扛着云梯的叛军忽然从阵列中跑出,然后加快速度奔跑向肥如的城墙。紧随其后的是两队合力抱着撞城锤的叛军,直奔肥如的城门而来。原本站在队列最前方的刀盾手,全部停止了下来,把一个个半人高的大盾竖立了起来,重重的插在了地上,组成了一道十分坚固的盾墙,显然是为了阻挡公孙瓒手下的精锐骑兵设置的,这道盾墙一竖立,几乎完全断绝了骑兵冲阵的可能性。盾墙之后,大队大队的叛军涌现出来,他们的手里都只拿着短刀,身上穿着轻便的皮甲,这些人毫无疑问就是攻城的主力部队了。
看到城下叛军如潮水般涌来,公孙瓒的怒气终于爆发了。身为燕赵男儿,被叛军围城攻打了十几天,心中的火气早就日盛一日了,现在看到叛军摆明车马,露出一副势必攻克肥如的样子,公孙瓒心底的怒火再也忍耐不住了。
伸手锵地一声拔出镇岳宝剑,公孙瓒怒道:“来人,传我将令集结军马,今日我等与叛军决一死战!”
听闻公孙瓒的话之后,刘备的脸色接连数变!刘备一向是心怀大志的,但是却偏偏实力弱小的可怜,所以才会出现历史上数次东躲西藏、颠沛流离的事情发生,胸怀大志的人往往都很珍惜自己的身家性命,刘备见到公孙瓒想要和叛军决战,这可和他的愿望不相符,他可不想轻易就丢掉性命,所以才会勃然变色。
迅速的在脑海中组织了一下语言,刘备拉住公孙瓒劝说着:“眼下的形式是敌众我寡,伯圭兄身为统帅,切不可怒火攻心啊。”
一把甩开刘备的手臂,公孙瓒哪里还听得进去?当初要不是刘备极力主张等到天明在出城应战,怎么会让魏攸顺利地围城?已经隐忍了这许多天,公孙瓒早就不想在忍耐了,怒喝道:“玄德!刘备!若你还顾念同窗之情,今日就随某杀出城去;若你贪生怕死,也罢,待某出城应战之时,你就自便!”
被公孙瓒说中了心事,刘备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呢喃着说不出话来。一旁的张飞早已怒不可遏,他对刘备敬爱有加,怎么能容忍得下公孙瓒的冷嘲热讽?当下就要发作,幸亏关羽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张飞,示意张飞暂时先冷静一下,不要插话。
见到刘备呢喃着不说话,公孙瓒也不在搭理刘备,径自下城去集结军马了。见到公孙瓒转身走下城头,张飞的黑脸气的发紫,咆哮着吼道:“这是什么意思?嫌俺们兄弟贪生怕死么?”
“好了!不要再说了,伯圭兄说的没错,我是怕死。”刘备打断了张飞的咆哮。
关羽和张飞同时瞠目结舌地看向刘备,他们不明白一向敬畏的大哥,怎么会说出贪生怕死这句话来。
刘备苦笑着说道:“大汉江山摇摇欲坠,愚兄身为汉室宗亲,万不能就此绝命。我等要留下有用之身,以图日后重整我大汉江山。一时的忍辱负重,相比于整个大汉江山,又是何其的微不足道啊。”
这番话说的很漂亮,把逃命说成了战略转移。原本刘备的想法,是能在平定叛乱的关键时刻,立下奇功,获得一个比较高的官职,可是现在看来,公孙瓒已经是自身难保了,而且他下城之前说的那些话,说明他对刘备的怨气很大,以后肯定不会再那么相信刘备了,这促使刘备心生去意。
刘备的话安抚住了关羽和张飞的情绪,他俩虽然并不是十分认同临阵脱逃的做法,但是刘备的没错,只有先保住命,才能在以后重振大汉江山,若是眼下命都丢了,还谈什么以后?于是两人也就不再争辩了,随同刘备一起下了城墙,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暂时不去说刘备三兄弟的去向,公孙瓒下城之后召集人马,正要出城和叛军决一死战,一名小校跑过来禀报:“将军,城外有两股人马正在冲杀叛军的两翼。”
公孙瓒闻言,命令骑兵原地待命,然后迅速返身又回到了城头上。
城外的战场此时已经有些混乱了,叛军攻城的梯队已经暂时停止了攻城,纷纷向两翼跑去支援。在叛军的两翼,各有数千人马在和叛军厮杀,叛军没想到会有人在这么关键时刻冲击两翼,顿时陷入了毫无准备的慌乱之中。
公孙瓒在城头上向远处望去,看到在叛军左翼冲杀的,正是敖烈手下的水军统领甘宁,甘宁此刻正带着三千水军和叛军短兵相接;而在右翼厮杀的,看旗号应该也是敖烈麾下,但为首的小将公孙瓒却不认得,不过他却认出了跟随在这员小将身后的一个壮硕大汉,是离乡多年远投江东的右北平人士程普程德谋。看到这两路人马之后,公孙瓒的第一个感觉,还是墨寒贤弟靠得住,比满口仁义道德的刘玄德强的太多了。当公孙瓒重返城头之后,没看到刘备三兄弟的身影,就知道刘备肯定是率众离去了,多年的同窗之情,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关注刘备到底去了哪里,公孙瓒站在城墙上仔细观察着城下的交战,他发现因为这两路人马的袭扰,叛军阵型出现了混乱,两翼和中军的接壤出现了断裂。身经百战的公孙瓒很快就扑捉到了这个破绽,回头对自己的同胞兄弟公孙越说道:“二弟,你速速带领白马义从,从东门斜向杀出,绕过叛军的盾阵,直袭魏攸所在的中军!”
公孙越领命而去。
没过多久,公孙越就已经带着白马义从的精锐骑兵,斜向从东门出来,奔向了战场。公孙瓒在城头上看的很清楚,因为两翼的牵制,叛军的中军防守很是松懈,公孙越轻易的就突破了叛军的前军,杀到了魏攸所在的中军面前。
魏攸还是很有大将之风的,见到公孙越乘乱而来,处变不惊,指挥叛军在中军阵前布下层层防御,抵挡公孙越的偷袭。公孙越率领白马义从借助着战马的冲击力,一举杀到叛军中军前,正想建功,却被及时反应过来的魏攸阻挡在外,在胶着的战斗中,公孙越等人的战马冲击力很快就被消磨殆尽了,只能和叛军打起了对攻战。这样一来,公孙越很快就陷入了被动,毕竟,白马义从在精锐,也只有几千人而已,叛军可是有上万人来守护中军的。
一个战场上,同时出现了三路厮杀,显得混乱不堪。不时有人中刀落马,或者被冷箭洞穿咽喉。人们的喊杀声和惨叫声同样连绵不绝,往往在一声喊杀声过后,紧接着就是一声惨叫。两种迥异的声音,竟然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交织成一曲悲壮的乐曲。
第一百零八章 四面合围
当肥如城外的整个战场陷入一片混乱的时候,城墙上的公孙瓒和城下的魏攸同时做出了决断。
公孙瓒的决定是亲自率领麾下精锐骑兵出城,再次突袭魏攸的中军,把守城的任务交给了手下的副将之后,公孙瓒就转身下了城头,率领早已整装待发的骑兵向东门奔去,准备和公孙越走同样的路线,绕过叛军的盾阵奔袭魏攸中军。
而魏攸的决定,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先灭了公孙越的白马义从,之后挡住两翼的汉军,然后率领大军撤退。魏攸已经看出来了,孙策必定是敖烈的先锋大将无疑,前锋部队已经到了,敖烈的大军还会远吗?眼下形式危机,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