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宋-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官荣喘了一口气,说道:“燕兄,你却是太高估宋军了!”“宋金军队的战力差距究竟有多大?”燕青追问道。“宋军不战而逃!”上官荣一字一句,清楚说道。徐、文二人心下暗想:“这虽然是意料之外,但一想到奸贼把持朝政,却又在意料之中。”

    燕青恍然大悟,他右手一拳,狠狠地打在旁边的一株小树上,竟将其拦腰折断,愤然道:“这帮奸臣贼子,把一个好好的国家败坏到今天这般地步!”上官荣继续说道:“眼看守将梁方平率军溃逃,我只得带领同去的几十个教中弟子烧毁黄河浮桥,正要准备进一步动作时,却被一队金兵发觉——”“以上官兄的武功,小队金兵自是不在话下吧?”燕青疑惑道。

    上官荣道:“正在交手之际,忽然来了两三个与我不相上下的高手,教中弟子也死伤十来个,我只好回避。就这样,金兵便用小舟大摇大摆渡黄河,渡了两天,尚未完全过河,我再也等不下去了,只得南下报信——想必这两天金人大部应该过河了。”燕青心中气不过,大声道:“真是可恨!”“更加可恨的是,金人过河时,还嚣张地发出话来:南朝可以说是无人,如果用数千人守卫黄河,我们岂能渡过?”上官荣停了一会,转身对文菁道,“大小姐,我先去分坛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你们请自便,告辞!”翻身上马,一骑绝尘,朝城西分坛奔去。

    徐晟道:“既然如此,燕叔叔与咱们一道进城吧。”燕青道:“现在再派兵去守黄河无论如何都来不及了,金兵正在等待全部军马过河,黄河以南只剩下一些零星的抵抗,朝廷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大宋真的要亡国了!”文菁道:“那燕叔叔更应该和咱们一起了,目前只有李大人等少数官员还保持清醒。”燕青若有所思了好一会,才跟着他们向李府走来。

    本来正是已经收拾好一切,准备过年的时候,如今却因为这“金兵南侵”的消息已经天下皆知,京师人把准备好的大红灯笼都收了起来。无论官员还是百姓,走在路上都一个个神色凝重,匆匆忙忙。

    “申时起,城门关闭!“传令官飞驰而过。这几天里,人们对于这样城门忽开忽关的传令早已有些麻木,燕青却是心中一紧:“看来朝廷也知道了金兵渡河的消息,恐怕在退兵或者攻陷之前,城门不会再开了!”这却依旧是他乐观的臆想,黄河一带官军失守,梁方平等人的溃军却绕过汴京,径直南逃,是以军中无人回报。而派去黄河的探子被金兵发现者也无一生还,此刻只得两三人存活,正在快马加鞭回京城。

第191章 又近佳期岂怨新愁(10)() 
三人再往前时,却见一群人熙熙攘攘,只听得一人高声问道:“是谁祸国殃民,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六贼当道,民不聊生!”另一人高声回应道。“对,对,对!”立时有人附和。“六贼不除,天下难安!”“恳请新皇下旨,诛六贼以谢天下!”一时间,人们压抑已久的愤怒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汹涌冲出。

    晟、菁二人看时,瞥见刚刚问话的那人,是李纲回朝那日曾在他家见过的太学生之一,他们却不知道他的名字叫陈东。或许文菁在人群中永远是那么地夺目,从一旁经过时,陈东也见到了她,微微一笑。出于礼貌的性质,她同样以一笑回应。

    陈东整了整身上的衣袍,重新走到人群中央,握紧拳头,大声道:“各位父老,小生已和同窗拟好诏书。我们今日就去宫城门口,请求圣上诛六贼,如何?”“好,我们跟你一起去,见不到圣上不回!”人群中很快想起了回应,簇拥着几个太学生大踏步地朝皇城走去,一路上更多的加入其中。

    燕青心下暗道:“百姓压抑已久的愤怒终于爆发了出来,只是不知刚刚登基的皇帝会顺从大家的意愿吗?”不免有了几丝担忧。

    正寻思之间,已来到李府。宋清见到燕青,自然是无比欢喜,道:“小乙哥从何处来?”燕青客套的回话后,正色道:“李大人,金兵开始渡过黄河,距离京城只在朝夕!”“啊!”李纲闻此噩耗,气血上涌,一个踉跄,摇摇晃晃,扶着旁边的栏杆才没有跌倒。

    他沉寂了好一会儿,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说道:“昨日一早上朝时探子的回报还是正在黄河交锋的,怎么这么快就过河了?”燕青点点头,示意消息千真万确。他的举止让李纲不由得不信,因为在这几个月中,每每都是徐、文二人这样的江湖人士能给他带来第一手准确的消息。

    徐晟补充道:“金人能够这么快过河的原因是,黄河守军不战而逃!”李纲颤抖着抬起食指,面向北方骂道:“梁方平,你个误国的奸贼,看你有何脸面回京?”邓肃道:“事不宜迟,商议对策,再由伯纪进宫面圣!”燕青问道:“有句话,不知燕某当不当讲——新皇是跑是留?”一问及此,李纲更加来气:“今朝走明朝留,举棋不定,人心涣散!”邓肃道:“不管怎样,天下百姓都盯着京城了,若可以守住,金兵自会撤退;若守不住,大宋亡矣!”示意手下拿来汴京简图,在四方桌上摊开道:“黄河往南,便是一马平川,自古以来,开封不必洛阳长安,在地理上无险可守,在地势上却是有利于金人骑兵的发挥——”“志宏兄此言虽然在理,但据燕某来看,我方至少能够占据天时和人和之利,更何况,汴京只是没有地形之利,内外两道城墙经过几代的修葺,却是十分的牢固。”燕青说道。“的确,据小生来看,若是齐心协力,发动一切力量,守住京城完全不成问题。”宋安平道。

    邓肃问道:“那大家的意思是,伯纪据理力争,劝圣上——”“报——急诏李大人面圣!”门外一人高叫道。“那各位继续,老朽先进宫!”李纲急急披上官服,上了马车匆匆跟着使者离去。

    目送李纲离去后,燕青道:“勤王的兵马不知到了哪里?如今只能靠京城的御林军和新招募的军士来御敌了。”邓肃道:“燕兄所言甚是,不过若是皇上决意抗金,城中尚有军民百万,存栗足以供给数年,倒不怕兵源不足。”燕青道:“的确,不光原来的军民,最近从各地入京的江湖人士也不下数万。”

    燕青说这话时,徐晟不由得又望了望身边的文菁,她来此后一句话都没说,从刚才起却微微显露出一幅欲言又止的样子。徐晟问道:“菁儿,你有甚么想说的?”“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完全想出两全的法子。”文菁以问代答道,“外城如何防守?”邓肃疑惑道:“何谓外城防守?”

    燕青却是明白了,解释道:“她的意思是,里城城墙坚固,外城却是难以防范,战事一旦起来,在兵力不够的情况下不能对外城面面俱到,一旦出现局部失陷,该如何有条不紊地继续组织防守?”文菁又道:“郊外尚有住户万余,难道只能叫那里的百姓烧毁家园后再搬迁?”

    她接连抛出的两个问题却教众人陷入了深思。邓肃现在愈来愈感觉到这个小姑娘的不简单之处了,用“秀外慧中”来形容那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约莫大半个时辰过去,见大家还是没有主意,邓肃首先抛砖引玉道:“郊外就按照文姑娘所说的,调动他们提前迁走,如何?”燕青应声道:“胡人进入中原后,喜欢一路烧杀抢掠,若是百姓尽数离去,他们倒失去了这一安身立命的本源。”邓肃指着墙边代表地势的沙盘示意图问道:“文姑娘,你觉得外城该如何防守?”

    文菁听他刻意问自己,便说出了尚不太成熟的意见:“东京城西北高东南低,若要部署防守,重点应当在东南角。此外,汴京护城河不比江南,须防止金人火船来攻。还有,不知京城军队的粮草放置于何处?”目前,她也只能根据了解的情况提出一些零散的建议。而对于粮草的存放位置,邓肃也是一无所知,只得暂且记下,由李纲再去问。

    说完后,文菁又微微笑道:“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与其在这里纸上谈兵,倒不如把郊外能做的先做了!”众人极力称是。邓肃道:“那好办,等伯纪兄回来,再上一表,叫郊外的百姓尽快搬迁。”

    燕青笑道:“志宏兄好不糊涂!”邓肃道:“此举有何不妥?”燕青反问道:“朝廷那帮奸贼所做的鱼肉百姓之事还少么?”

第192章 又近佳期岂怨新愁(11)() 
邓肃登时明白:“此事让朝廷来办,其破坏力不亚于金人。”便问道:“那该如何是好?”燕青拍了拍胸脯道:“这事就包在燕某身上了,只要略加煽风点火,就能让百姓撤离,投城内或邻近城池的亲戚去。”邓肃道:“事不宜迟,还请燕兄即刻准备!”燕青点点头,转身就出了李府。徐晟心道:“此刻城门已关,燕叔叔如何出城?”随即转念一想:“燕叔叔不是会轻功么,如何拦得住他?可是,郊外的百姓若是想投城中的亲戚,却如何进得来?”不禁又犯难了起来。

    燕青出了院门,却和急急忙忙往回赶的李纲撞了个满怀。见他脸上的愁云比去时更多,也不便多问,匆匆离去。

    李纲回到家中,邓肃问道:“却是何事让圣上如此紧急?”李纲回道:“朝廷也知道了金人要过河,已将梁方平治罪,派人捉拿。朝廷的探子还带来了金兵的数量,斡离不的军队是三万余人,加上郭药师投敌的‘常胜军’,一共有八万之众。”文菁听到这个数量,却是有喜有忧:“喜的是金兵仅仅八万,从北方一路至此,纵是金人再骁勇善战,那也犯了孤军深入的大忌;忧的是八万军队在宋境内所向披靡,一路几乎未受抵抗,那真正证明了宋军上到将帅,下到士兵,都已经懦弱到了骨子里,就凭这样的状况,别说八万,就是八千都无法抵挡。”

    邓肃又问道:“那圣上是什么态度?”李纲道:“圣上听说金兵过河,起初也是担心惧怕。此时,我上奏告诉皇上,都城的禁军足足有十万余人,若是再加紧招募壮士,军队可以到十几万;此外,西北名将种师道、种师中兄弟,山西名将姚古、姚平仲父子,海州名将张叔夜都在各地纷纷响应勤王号召,大军已经上路。就算金兵今晚兵临城下,只要坚守十日左右,勤王大军抵达之时可不是金兵想不想退,而是能不能退的问题了。圣上在我和李若水等人的劝说下,终于表态写下诏书:朕以金国背盟,药师叛变,侵略边境城镇,劫掠官吏平民,虽在即位之初,怎敢忘记托付重任。是非获己,出师有名,已告诫三军,亲自出兵讨伐。朕欲效仿祖上真宗临幸澶渊之事,御驾亲征,各位竭力辅佐,以振六师士气。”听到这话,邓肃兴奋地一拳打在桌上,大声道:“如今之势,倒不必圣上到北方御驾亲征,只需留守汴京,金狗自然无计可施!”却见李纲依旧愁眉不展,便问道:“有何不妥?”

    李纲摇摇头,道:“却不是有什么不妥,只是圣上写诏书时,明显底气不足。只怕在经过李邦彦、白时中之徒一阵鼓动,明天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说完这话,邓肃却是不再有任何欣喜了。

    李纲又苦笑道:“另外一件事,却不知是该喜还是忧。”喝了一口水,接着说道:“未等李邦彦上奏,却是传来了太学生聚集宫外,要求面圣的消息。正当为他们担忧时,皇上却允了他们的要求。进来时,却是陈东、陈康伯等人带着几个秀才模样的百姓,呈上一卷书,言辞恳切道:‘国难当头,请求陛下诛六贼以正人心。’”徐、文二人暗想:“来时的路上便看到太学生在游说百姓,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跑到了宫里去了。”

    “新皇上位后,原来的重臣蔡京就已经不再上朝了,蔡氏一门由蔡攸全权负责。他们一党听到‘六贼’这样的称呼,自然是气急败坏,李邦彦早就下跪道:‘陛下,莫听这些妖言。’梁师成更是喝骂道:‘你们这几个太学生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在此污蔑下官!’本以为皇上会像以前的太上皇一样,对任何说蔡京等人不好的话便完全听不进去,未料皇上令道:‘王黼败坏纲纪,证据确凿,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籍没抄家,财物全部充公!’蔡攸等人一听,完全吓坏了,下跪请求圣上。天子却道:‘王黼不来上朝,朕已查明他已弃家在逃,定是心中惧怕。’又令发下海捕文书捉拿。

    邓肃奇道:“新皇敢做敢为,实乃比太上皇贤明,伯纪何忧之有?”

    李纲又是接连摇头,好一会儿,才讲述道:“发落完毕之后,内侍宣布改日再议。皇上却是教我和李邦彦留下,问道:‘两位爱卿认为,六贼该不该诛杀?’李邦彦一直是蔡氏一门的死对头,自然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他们的许多过错,我心下寻思:‘六贼虽然可恶,但新皇登基,更重要的是安定人心,对于这帮奸臣只能慢慢去除,一下子连根拔掉只怕会搞得人心惶惶。’只能在一旁一言不发。”

    “这时,听得身后一声音道:‘伯纪大人平日里不是最痛恨这些奸贼么,如今圣上圣明,准备把他们一网打尽之时,怎么反而一言不发了?’转身一看,却是太子太傅耿南仲。正想着如何劝说陛下不要心急,少主却表现出了少有的果敢和决绝,坚定道:‘想我当太子时,蔡京便处处过意不去,想在回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蔡氏一门一日不除,朕便一日难安!’

    邓肃惑然开朗道:“原来还有这层原因在其中,别说庶民了,就连太子都长期遭到六贼的压迫。惩治六贼,虽然于庙堂会带来不安,于江湖却是很大的利好。”

    他们不知道的是,就连赵桓登上皇位的那天,都是在蔡攸指使的“威逼利诱”下进行的。似乎是皇帝还没当,就给了赵桓一个下马威。这给他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上位之后就盼着有人能够弹劾蔡京一党。或许是朝中大臣已经习惯了蔡家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时间竟然无人上表。然而,就如那千里之堤中的蚁穴一样,民间的声音终于爆发了,他等这一刻仅仅用了五天。

    在处理蔡氏一党的问题上,赵桓已经仔细和师父耿南仲商议过。蔡家目前还是不敢动的,而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好运了,王黼是现今他们一党中官职最小的,正好从他下手。于是,他屡屡在下午召集大臣议事,却又不叫上王黼,就等着办他的机会。在赵桓看来,蔡氏一党已经走向了末路,剩下的只是以什么样的理由来惩办了。

第193章 雄兵虎踞憾难为(1)() 
晟、菁二人在李纲家中吃罢晚饭后返回。文菁边走边道:“我原以为,金人一路无阻,只道是有多少大军,今日才知不过八万——料想还是虚张声势的数目。而城中禁军就比他们多,加上方姨姨这边,丐帮那边,窃以为守住京师不成问题。”徐晟听她如此一说,也是无所畏惧了,说道:“菁儿,看你的样子已经十分有把握了。”文菁淡然笑道:“十分倒不至于,但七八分总归有了吧。”

    说话之间,已来到官道,却见行人数量虽然还是远远比不上热闹的时候,却比白天多了不少,不时地还听到六贼之一的王黼已经倒台的议论——那是赵桓采取师父耿南仲的建议,第一时间将此消息放到了民间,以振奋人心。

    徐晟忽看到街道岔路口走来的是水渐飞和淳于雱,出于小心为上,他牵着文菁的手,急急躲到一旁。只听得水渐飞的声音道:“赵桓小儿真是胆大妄为,连太师的人也敢动!”“可不是吗?当初大公子还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