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中人都是火爆的性子,从不承认弱于人,更何况尉迟恭还是马上将军,脾气能好到哪去?冷哼一声,“俺的马槊岂非不利乎?俺还真想领教领教你老程有何本事?”

    到底还是秦琼理智一些,倒是听出些尉迟恭的言外之意,“咬金,你还是那个火爆脾气,听敬德把话说完,在发火也不迟?”

    说话是一门艺术,秦琼深谙其道,安慰了程咬金,给了尉迟恭面子不说,还给尉迟恭提了个醒;若是你说不出其中的道理,面对的就不是程咬金一人的怒火,而是两人的怒火了。

    暗含在言语中的真意尉迟恭大概是明白的,嗤笑了一声,倒也说明了他的想法,“先不论楚王殿下,就说王翼,若是他所言乃是真心话呢?你们岂不是陷他于不忠不义之地,而你们向陛下举荐本不愿为官的王翼那便是欺君。”

    “王大哥岂会不愿?”

    “你又岂能知道王翼是愿意的?若是王翼愿意,又岂会当场拒绝。”

    程咬金自信一笑,像看傻子似得看着尉迟恭,“无外乎是见楚王在场,不好当面答应我们而已。”

    “既然你如此说,那俺就跟你好好论道论道,你为何认为王翼是因为楚王殿下在场而不答应?难道在你心目中,楚王殿下是那种心胸狭窄的刻薄小人之人,难道你认为王翼当面答应你之后会受到楚王殿下报复不成?”

    “难道不是,虽说楚王给了他们一片安生之地,可是你看看他们住的地方,再看看桃源村其他庄户的住所。无外乎是认为王大哥和当年的兄弟乃是山贼,看不起他们而已。虽说王大哥这几年在南山做山贼,可是从未行过不法之事,楚王为何区别对待?若是有陛下旨意,王大哥又何须怕楚王?”

    程咬金说的头头是道,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就连秦琼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与李宽谈论过的尉迟恭对此不屑一顾,冷笑一声,“既然你如此肯定,俺也不便多说,不过还是提醒你们一句,别自找麻烦。”

    尉迟恭马鞭一挥,未等疑惑的秦琼说什么,疾行离去,随风传来一句——楚王殿下的宽厚岂是你们所认为的。【!¥爱奇文学i7wx @…免费阅读】

    马上的秦琼想了想,看向一旁的程咬金,“咬金,为兄以为敬德不会无的放矢,咱们再考虑考虑,待明白王翼兄弟心意之后再做打算。”

    “二哥,你不会真相信那老黑的话吧,他一个打铁的能懂什么,或许就是今日李宽小儿热情款待了他,给李宽小儿辩解而已;岂不知李宽小儿只是见他国公身份拉拢他而已,毕竟陛下向来不喜李宽小儿。”

    说到底程咬金和尉迟恭的关系也不是多好,到不是因为尉迟恭的身份问题,毕竟尉迟恭也是出生名门,祖父尉迟孟都,乃是齐左兵郎中、金紫光禄大夫、周济州刺史。父亲尉迟伽,也是隋仪同,皇朝赠汾州刺史、幽州都督、幽、檀、妫、易、平、燕等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受封常宁安公。

    只是因为尉迟伽中年早逝,尉迟恭早年经历有些不如人意,又是降将;而尉迟恭这人,说好听那叫性情憨直,说的不好听那就是傻,不懂为人处世之道,有些居功自傲,见到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常常当面讥讽他们,议论其长短,有时甚至在宫廷之上厉言争辩,更别说程咬金了,关系又岂能好的了。

    程咬金对尉迟恭的态度秦琼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对李宽就不行了。

    “住嘴,不论陛下喜不喜楚王,他毕竟是皇室亲王,皇家之事岂是你能非议的?”

    李世民刚刚登基,麾下心腹难免有些高傲,自古以厚黑著称的程咬金也不列外,或许在多年后才明白李宽是什么样的人,至少现在的他不认为称呼李宽为小儿有什么大不了的。

    “二哥,此地不是只有你我二人吗,不然小弟也不会如此。”

    “二哥知道,可是咱们不同当初,一言一行需谨慎啊!行了,时辰不早了,咱们也回吧!明日你我二人便进宫。”

    不知是认同了程咬金的话,还是因为了解程咬金的性子,知道他明日肯定会进宫,想要共同承担尉迟恭所说的后果,秦琼最终还是觉得跟程咬金一起向李世民举荐王翼。

    就在秦琼他们商量王翼之事的时候,王翼也在和众人商议,不过商议的事确实庄户孩子进学之事。

    进学对他们来说那是天大的好事,一直以来以为让孩子去庄子中的学识进学需要束脩,没想到是他们多想了,此时听到王翼说,哪有不高兴之理。

    “今日我被王爷任命为王府司马,你们也将是王府亲卫,王爷大恩,咱们无以为报,切不可做出对不起王爷之事。”

    原本嘈杂的茅草屋顿时响起齐齐的恭贺之声,随后又齐齐响起,“王爷待我们如此宽厚,我等必不负王爷大恩。”

    王翼点头笑了笑,众人这才散去。

    见到兄弟们高高兴兴回去,王翼也高兴,不仅是因为妞妞进学和他升任王府司马,更多的还是因为他当初的决定而感到高兴,没有愧对一种兄弟的信任,好日子离他们不远了。

    wxi7

第225章 李世民夫妇论李宽() 
高兴的不止是王翼,皇宫中处理政事的李世民也在高兴,让房玄龄到桃源村考察之后,便下令朝堂勋贵和长安县令学习桃源村的模式,虽说时间尚短,可是看奏折,情势一片大好。

    放下手中的奏折,拍了拍酸软的双肩,内心兴奋无比。

    高兴之事自然要找人分享,而能与李世民这条神龙分享的人,除了长孙之外还能有谁?毕竟也只有与神龙地位相等的神兽凤凰才够资格。

    “连福,今日便不用特意吩咐御膳房做膳食,朕处理好国事之后便去立政殿陪陪皇后。”

    “老奴这就去安排。”

    知道李世民要去立政殿,连福岂敢怠慢。

    待李世民处理完国事来到立政殿,只见桌上摆满了饭食,立政殿中的几个孩子眼巴巴看着桌上的饭食,肚子饿的咕咕叫,但是李世民没来也只能等着,虽然长孙对孩子慈爱,但是对规矩,长孙向来是对他们严格要求。

    见到李世民到来,子女口称父皇的跑了过去,李世民带着慈爱的笑容,抱抱这个抱抱那个。让人不禁感叹,或许只有在长孙的立政殿才能见到充满父爱的李世民吧!

    “父皇,女儿可是等您多时了。”

    长乐公主不愧是李世民最喜爱的女儿,至少在兕子还没出生的时候,长乐公主是众位女儿中最受李世民宠爱的。

    听到李丽质的话,李世民没有生气反而将她抱在怀中,刮了刮她的小琼鼻,笑道:“皇后怎能让可爱的丽质挨饿,待父皇用膳之后就惩罚你们母后好不好?”

    长孙白了李世民一眼,脸泛桃花,这样的话怎能在孩子面前提起。

    李世民怀中的李丽质挣扎着小身子,忙说:“不好,不好,此事乃是父皇的过错,父皇怎能惩罚母后呢?”

    “好好好,是父皇的过错。”

    “既然是父皇的过错,是不是应该惩罚父皇呢?”

    李世民乃是皇帝,谁敢惩罚他,李丽质的话一出口,长孙和李承乾的同时叫道:“丽质·······”

    挥了挥手,笑看着怀中的小人儿,笑问:“丽质打算如何惩罚父皇啊?”

    李丽质的小脑袋哪能想到惩罚李世民的法子,明亮有神的小眼珠子一转,“那就罚父皇陪我们一同用饭。”

    李丽质的话让李世民不由的又想起李宽那日的醉语,他陪孩子的时间确实太少了。

    愣了愣,欢笑道:“好,父皇陪丽质用膳。”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怀中的妹妹心里有些羡慕,他也想让父皇抱一抱,而跟他一样想法的还有他身边的一个小胖墩儿。不过,女儿那是用来疼爱的,儿子嘛!那就是用来教训的。

    “承乾,听闻李太师对你赞赏有加,不错不错,不过切不可自满,还需勤勉努力。青雀,你在小学进学也应向承乾学习,切不可自满。”

    李承乾原本听到李世民夸奖他还挺高兴,不过还需勤勉努力是什么意思?自己难道还不够努力?

    当然这也是一时的想法,随后听到李世民让李泰向他学习,这便笑了。

    “儿臣必当用心进学。”

    一句话,两种不同的意味;李承乾高兴,李泰苦恼。

    将怀中的李丽质放到长孙身边的座椅上,又将身后的小尾巴豫章公主抱到了李丽质的旁边,这才坐在了长孙身边。

    饭后,安顿好儿女,李世民才有空档和长孙叙话。

    陪自己用膳就不说了,对丽质和豫章又是抱又是亲,还哄两个女儿睡觉;怎么看,这也不是身为帝王的夫君能做出来的?

    看着李世民握拳捶腰的样子,长孙面带微笑,怎么看都觉得在调侃他。

    确实,李世民平日间是对李丽质和豫章公主疼爱有加,可是哄孩子睡觉这样的事他还真没做过,也不奇怪长孙会调侃他了。

    原来哄孩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啊,比朕上马杀敌还要累。

    感叹了一句,看到长孙的笑容,李世民脸上有些不自然,“咳咳,观音婢,何事让你如此高兴?”

    “妾身是因为知道陛下高兴,所以妾身也高兴。”

    走到长孙身边,拉住小手,“你是如何得知朕高兴?”

    “看来朕也是高兴糊涂了,朕今日的作风与往日不同,聪慧如你又岂会不知。”

    “陛下,若说聪慧臣妾可不必上陛下,咱们大唐有谁能与陛下比肩?”

    马屁奉上,没见到李世民的笑脸,反而让他悠悠叹了口气,“聪慧吗?论聪慧,朕也比不上宽儿啊!”

    “陛下怎么说起宽儿了?”

    “今日朝中有人上奏,赞扬朕乃千古明君,就连魏征也对朕的做法称赞不已·······”

    “这与宽儿有何关系?”

    “有何关系,朕所做之事不过是吩咐众臣学习宽儿桃源村的办法,说到底这些办法都是宽儿想出来的。”

    “宽儿生而知之,同龄之中怕是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可是若说他能与陛下相比,臣妾不敢苟同。陛下胸括四海,思量之事关乎民生大计,;宽儿只是看到桃源村一隅之地,而陛下却是放眼整个大唐,宽儿又怎能比得上陛下,再者说宽儿乃是陛下之子,难道陛下还和孩子计较不成?”

    得到长孙的夸赞,李世民瞬间像换了一个人,“说的好,宽儿到底是朕的儿子,那小子还需磨练啊!”

    “是该好好磨练,不过按宽儿的性子怕是急不得,物极必反啊!”

    “观音婢,你说朕当年怎么就听信了步虚和尚之言呢?”

    李世民后悔了,真的后悔了,若不是因为当年听信谗言,李宽也不至于对他有如此深的成见,父慈子孝,举家和亲,现在也不至于如此苦恼。

    “陛下,当年宽儿降生之时天降雷罚,此事确实匪夷所思,怪不得陛下;只能怪步虚和尚妄言,此事归根结底还是步虚和尚之错。”

    皇帝是不能有错,既然皇帝不能有错那错的就只能是当年给李宽批命的步虚和尚。

    “或许正是因为宽儿生而知之,上天才降下雷罚吧!”悠悠谈了口气,突然脸色变得狠厉,“哼,朕已命百骑司和薛万均全力搜寻步虚和尚的下落,当年之事他要给朕一个交代。”

    就在李世民话音落下之后,原本躺在床上闭着眼睛的李丽质情不自禁的眨了眨眼,震惊有人生而知之,而导致天降雷罚。但是更多的还是疑惑不解,皇宫中的子弟她都认识,她可从未听人说起过自己父皇还有叫李宽的儿子。

    想要起身询问,但听到李世民和长孙还在对话,而她又是一个懂礼数的好孩子,知道不能随意插话,本想等着长孙在她身边睡下的时候再问,奈何经不住周公的考验,沉沉的睡下了。

    其实不仅李世民在找步虚和尚,李宽也曾吩咐过,只是他的势力尽在长安城中,而步虚和尚又云游四方,还未找到而已。

    “陛下,是否打算让宽儿处置步虚和尚。只是宽儿向来宽厚,恐怕·······”

    对于步虚和尚,李世民不想多说,自然而然的将话题扯到了李宽身上。

    “宽儿确实不负当年贵妃娘娘赐名,倒是宽厚待人;今日朕召见薛万彻,没想到薛万彻反而拒绝了朕。”

    “薛万彻大胆。”

    “观音婢切莫动怒,听朕一一道来,当初薛万彻逃往南山为宽儿所救,朕今日在薛万彻口中听到·······”

    断断续续的将薛万彻在两仪殿中的情况说明,长孙恍然大悟,也不起怪李世民为何没有怪罪薛万彻。

    “宽儿仁厚,臣妾早有所知,只是宽儿的性子。”顿了顿,向李世民建议到:“陛下,宽儿毕竟是皇室子弟,是不是让宽儿进宫进学,毕竟桃源村只有徐文远一人,怕是难以教导?”

    长孙的话符合李世民的心意,毕竟李宽对他的态度,确实应该让李宽进宫。虽说桃源村里皇宫不算远,但是也不算近,况且他身为帝王,又怎能常常去桃源村看望李宽呢?

    进宫之后有长孙教导,还有李母从旁劝说,加之李宽在宫中,他也能时时照看、与之亲近,总能化解李宽心中的怨恨,李宽迟早能与他亲如父子。

    想到此,李世民高兴的大笑,考虑到同屋中的女儿,便止住了笑声,压低了声音,“就依观音婢所言,朕明日便下旨让他进宫。”

    见到李世民如此高兴,长孙不想让他不痛快,可是有些话又不得不说,“陛下,此事尚且需要时间,毕竟太上皇对宽儿疼爱有加,自退位之后便住在宽儿府上,此事恐怕要看太上皇的意思;而且若无太上皇劝说,只怕会激起宽儿逆反的心思。”

    李宽会叛逆,这点不在李世民的考虑范围之内,若是李宽敢违抗圣旨当初也不会让李母进宫了。不过李渊的态度,确实值得他深思,毕竟李渊是他老子,又是李宽名正言顺的祖父,若是李渊强行让李宽留在桃源村,就是他下旨也没有用。

    至于如何让李渊答应,便成了问题的所在。

    若是李渊答应李宽进宫,按照李渊对李宽的喜爱自然会回宫,当初为李渊在桃源村修建的宫殿没意义不说,还得让李渊压着,毕竟李渊乃是上一任的皇帝又是他老子,自然像现在这般痛快,真真做到了一言九鼎,所以李渊回宫这不是他所愿意的。可若是李渊不答应李宽进宫,他所想的一切就不会实现,修复父子关系就成了一个难题,这便让李世民犯难了。

    思索良久也没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只好放弃了明日下旨召李宽进宫的打算。

    “罢了,此事等太上皇回来再议。”随即嘿嘿一笑,“观音婢,此时也该就寝了。”

    wxi7

第226章 举荐() 
一夜无话。

    一早程咬金便来到了秦琼的翼国公府,向李世民举荐王翼之事宜早不宜迟,至少在程咬金看来,不能让王翼继续受到李宽的迫害。

    “咬金,为兄昨夜回府思虑了一夜,咱们还是问明王大哥心意之后再做打算如何?”

    原本高高兴兴的来接秦琼进宫,没想到听到秦琼这般言论,程咬金质问了一句,“二哥,难道你忘了咱们初透瓦岗之时王大哥对我们的照拂之情?”

    “为兄岂会忘记,只不过······罢了,为兄这就随你进宫面见陛下。”

    关系到自己故人的前程,程咬金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