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大门,李承道就停了下来对着李宽好奇的问道:“宽弟,刚才皇祖父和贵妃娘娘说的可是真的,你真的建了庄子收留那些孤童?”
初次见面,李承道的行为举止一直彬彬有礼,算的上是一个谦谦有礼的君子。李宽对李承道的感观不错,觉得是可以深交的朋友。但是想着两年后这个温润的贵公子要被李世民杀死,不由的叹了一口气,“是啊,那些都是战死的将士的孩子。”
看着李宽叹气,李承道以为是为大唐那些悲惨的孩子感叹。李承道不由得想到了战争,想到了大唐那些战争遗留的问题,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大唐国富民安。
“宽弟,以后为兄可以到你的庄子看看吗?”
“当然可以。”说着两人就往秘书省的小学走去。
记住线路的李宽回到万贵妃的寝宫陪着贵妃娘娘用过午膳,带着张怀恩回到李家庄安排事情。走时万贵妃还不停的叮嘱李宽记得明日一早进宫上学。
第15章 三年计划()
以往的李宽肯定会在马车上悠然的吃着水果,不时的撩开车帘看看外边的来来往往的人群。但是想到明日就要进学,自己安排事情的时间不多,李宽带着怀恩和福伯一路的疾驰回到了李家庄。
刚刚到李家庄,李宽就让怀恩把庄子中的一家之主叫到庄子西边的打谷场集合商量事情。
经过的一年多发展李宽在李家庄威信无人可及,就连庄子中的老人对这个小庄主都信服不已。没多久一群说说笑笑的人就往打谷场前来,每个大人的身后都跟着几个小孩子打打闹闹的,与以前死气沉沉的景象完全是天差地别。大唐的庄户根本就不在意地上是不是脏,在福伯的招呼下三三两两的围着就坐到了地上,还不停的谈论着哪家的稻子长势不错,哪家的猪喂的好准备请教秘方。一群孩子在谷场上跑来跑去的,场面喧闹,完全没注意到坐在一边李宽。
李宽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由的捏了捏嗓子,像是前世的发言人一样坐在凳子上大声地咳了咳准备发言。
突然小石头从李宽身边跑过去听到李宽的咳嗽声就问道:“小王爷,您是不是感冒了,嗓子不舒服?”说着脸上还带着担忧之色。
听到李山石的话,李宽突然就站起大声的叫道:“大家安静,本王有事要说。”突如其来的声音吓的小石头往旁边跳了一小步,本来还喧闹的人群总算是安静了下来。
看着安静的人群李宽坐下就开始说自己的计划,可是看着周围坐在地上还比自己都要高的人群。李宽想了想又站了起来,看着与大家个头齐平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今天找大家前来就是商量下我们庄子的发展问题。”
对于庄子的发展李宽在很早的时候就考虑过了,依照现在这种只靠着种粮食的办法仅仅只能解决庄户的温饱,肯定是不能让庄户过上好日子的。之前没提出来是因为自己家中没有余粮,现在李宽有了些闲钱就准备实现自己的诺言让李家庄成为大唐最美农庄。
“庄主,您说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商量什么,您是王爷肯定比我们这些老汉有见识,我们都听您的。”一群人在下面大声的回答着。
“既然大家都说不用商量,那我就说说的计划。”李宽顿了下接着说道:“咱们庄子就这样种粮食肯定不行,要多方面的发展。庄子离长安城不远,有良好的市场环境,所以我们要利用这些优势来发展我们的庄子。”
“第一,我准备买些果树回来,这些果树全部栽种到不远处的那个小山包上。相信过不了几年就会有足够的果子,到时候大家可以摘果子到长安城贩卖,也好贴补些家用。当然这些栽种的事情就要麻烦大家一起努力了。”
“庄主,不麻烦,我们这些老家伙没什么本事,但是这栽种树木的本事还是有的。”李宽最初遇到的陈老头在下面高声的回答着。
“那就麻烦大家了。第二点,我们庄子的孩子有很多,年纪不大。自古以来读书识字都是孩子的大事,所以我准备修一间学舍让大家读书识字。二狗你是庄子里唯一的木匠,所以这修学舍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时间要快知道吗?关于修学舍的钱和工人的工钱你去找福伯支取。”李宽对着二狗吩咐到。
“王爷,您放心保证尽快的完成。”王二狗听到李宽的话使劲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第三点,关于流经我们庄子的那条河沟,我知道大家现在都叫那条沟为李家沟,所以我们的李家沟也要利用起来。柳老三家中的几块田收成之后,就从李家沟引水弄个我们庄子的鱼塘,以后就由柳老三承包鱼塘。”
李宽还没说完柳老三就接过了话,“王爷不会弄这个鱼塘,而且我还要给您当护卫呢。”
庄户们不明白承包的意思,就大声的问着李宽。李宽给庄户们解释清楚承包的意思之后又继续说道:“护卫的事就不用你了,以后好好养鱼就行了。一间酒楼每天都需要大量的鱼,你在庄子中养鱼也是帮我。每年大家种水稻的时候也可以在稻田中养殖鱼,到了收获的时候我会让小泗回来庄子收鱼,所以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第四点、近期李毅会带着一批鸡鸭鹅回到庄子,到时候没家每户给我领回去养着,但是要处理好这些鸡鸭鹅的粪便,不能让我们庄子像长安城中的蛮子一样顶风臭十里。”李宽说完下面的一群人顿时笑声鼎沸。好几个少年还在一旁吼着不会让庄子像蛮子一样臭。
“第五点、以后咱们的庄子越来越好,说不得引来一些小人的觊觎,所以从现在开始庄子中的孩子要跟着柳老三学武。柳老三你记住每天早上都要带着孩子们到我们现在的地方练武,大家要努力练武保护好我们的庄子。大家说好不好?”
“好、好、好。”下面的一大群孩子大声叫着,那叫声仿佛把大地都震动了一样,声音中充斥着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人们没像孩子们一样的大叫,但是那浑浊的眼睛中却充满泪水,沟壑难平的老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站在一边的李母看到李宽在那里夸夸其谈,脸上也露出了带着骄傲的笑容。
看着眼前的场景,李宽平复了下想要流泪的心情,继续说道:“这就是我的计划,我称它为三年计划,因为我相信就这样大家齐心协力的发展三年,我们的庄子一定会成为大唐最好的庄子,大家都能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对于这个三年计划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吗?”李宽还很民主的问道。完全没有因为自己在读书方面没受到民主对待就实行独裁主义。
“王爷,我们没有想法,我们大家都会齐心协力的建设我们的庄子。”一旁的怀恩带头回答着。听到张怀恩说的,庄户们立即就附和着说:“没想法,大家都会齐心协力建设庄子。”
“那你们觉得这个三年计划好不好。”
“好啊,好啊”几个老头在一边捋着胡须一边笑眯眯的说着,孩子当然是最积极的,不准备要嗓子似得吼着好。
“既然好,为什么没有掌声呢?”跟着李宽还唱了一句“掌声响起来!”看着围着自己的庄户、孩子一脸的懵逼,李宽顿时觉得自己好像傻子。本来是为了让气氛更加热烈,也好体验下别人给自己鼓掌的感觉,结果场面顿时鸦雀无声。
最后还是跟着李宽最久的张怀恩明白了掌声的意思,带着大家鼓着掌,明白过来的众人立即就伸出自己的手拍了起来,一瞬间掌声雷动。
第16章 三对难大儒()
第二天一早,李家庄的孩子们早早的起来跟着柳老三围着庄子一二三四的喊着。李宽听到屋外的喊声,眯着眼睛起身问着已经候在一旁的莲香和怀恩是什么时辰。
“王爷已经卯时了,老柳已经在院子外等了好一会儿了。”莲香端着一盆洗脸水,手里还拿着李宽特制的牙刷回道。
听到莲香的话,李宽瞬间把眼睛睁大,接过张怀恩递过来的手帕在脸上搓了两下,拿过牙刷就开始刷牙。穿着短衣短裤跑到大堂,三两下把小米粥喝完就叫上怀恩往外跑。
“王爷,您的衣袍·······”看着玩外跑的李宽,莲香拿着长衫追出去不停的喊着。
秘书省小学学舍外,身着长衫的李宽虽然紧赶慢赶还是迟到了。此时的学舍中已经坐满了人,整整齐齐的小萝卜头不断的念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台上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拿着一本千字文认认真真的听着孩子们的发音。
如果是学三字经或者百家姓李宽还有点兴趣,奈何现在还没有百家姓、三字经,可是千字文李宽听到就想转身逃跑。对于李宽而言千字文太枯燥了,不像是三字经和百家姓那样朗朗上口,趣味横生。虽然在历史上千字文评价很高,但是却晦涩难明。李宽还记得著名文学家胡适曾说过一句话——从五岁时就念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两句话,当了十年大学教授以后,还是不理解以上两句话的意思。可见千字文虽然辞藻斐然,但是其中的一些词句却难以理解。
台上的老头注意到学舍外有一个鬼鬼祟祟的小身影,悄悄的往李宽方向走去。
“学生见过先生。”李宽看到走过来的老头,躬身问候道。
“第一日进学汝就迟到,可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进来吧!”说着老先生就进了学舍。本来李宽还以为会被这个看着严肃的老头骂一顿,没想到这严肃的老头挺和善的。
进入学舍的李宽随便找了一个最后面的位置坐下。学舍中李宽的堂兄弟们都悄悄的转过头打量着李宽,听到老头的咳嗽声才没继续打量。李宽可没关心这些小萝卜头,拿着老头给他的千字文跟着大家一起朗读。开始的时候李宽还读的有模有样的,但是没多久就趴在桌子上找周公聊天去了。老头看着趴在桌上睡觉的李宽摇了摇头,准备下课后找李宽好好聊聊。因为一堂课老头都已经提醒李宽好几次了,也不能只提醒李宽而忘记其他的学子。
午膳的时候,老头叫住准备去万贵妃寝宫吃饭的李宽。老头对着李宽劝诫道:“楚王殿下当知‘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所以老朽希望楚王殿下能用心学习,莫负了这时光和长辈的期待。”
“知道,学生虽然年纪小还是明白‘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道理。”李宽听到老头拽古诗词情不自禁的就把岳飞的名句给说了出来。
老头听到李宽的回话惊为天人,这样的诗句当可流传于世,自己不都能脱口而出,而这四五岁的孩童却不假思索的说了出来。正准备问李宽就听见李宽在喊着:“师父,您老怎么来了,难道专程来看小子我?”
“为师是来宫中为诊病,听闻你在进学顺道来看看你有没有为难这个徐老头。”孙道长走到李宽和徐文远的近前说道。
“孙老道别来无恙啊,原来楚王是你的弟子,既是你的弟子那怎么可能为难住老夫?你的医术是厉害,可是你这学识与老夫比差远了。”徐文远悠然的捋着胡子,撇了孙思邈一眼一脸的不屑。
“你······”孙思邈气的胡子一翘一翘的,用手指着徐文远说不出话。
“师父,气大伤肝啊?”李宽在一旁没心没肺的笑着。
“对,可别伤着身子。”徐文远还在一边继续鄙视着。
“先生稍等片刻,我与师父说些事情,等会你们在好好聊聊。”李宽对着徐文远拱了拱手,小声的对着孙道长说道:“师父,你看徐先生的神情倨傲的样子是不是很不舒服啊?要是徒儿帮你为难住了徐先生,您答应徒儿一件事行不行?”
“只要你能在学识上难住徐老头,为师什么都答应你。”孙道长听到徐文远的话也是有点气糊涂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李宽。
“师父这可是你说的哦?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您可别不认账啊!”
“哼,为师是那样的人吗?”孙思邈看着眼前的李宽有些生气,小徒弟居然质疑自己的信用。
“徐先生,我师父说只要您能对上小子给你的三个对子,他老人家答应把他收藏的道家典籍送你。但是对不上您老以后可别管小子在学舍的事,如何?”
“楚王殿下,老朽看这是你的意思,不是你师父的意思吧!行只要老朽对不上你的对子,以后绝不再劝说你。”
“那您老可听好,第一个对子是‘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第二个对子是‘寂寞寒窗空守寡’,这第三个对子乃是‘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只要您能在三天之内对出这三个对子,小子以后在学堂一定认真的听讲,并奉送上家师收藏的典籍。”
“楚王殿下真是聪慧过人啊,老朽现在竟毫无头绪,那就依你之言三天时间。”
孙思邈听到李宽和徐老头的对话笑骂道:“你小子又坑你师父。”
不得不说孙道长收李宽为徒之后学到不少的现代用语,变得越来越时髦。不过说完孙道长就仔细的打量着李宽,这还是平时跟自己没大没小的小子吗?这还是平时跟着专研医术,不时地坑自己的皮猴子吗?刚刚李宽出的三个对子,以孙道长对徐老头的了解别说三天的时间,就是给他三个月的时间都对不出来。孙道长转过身弯下腰,伸出手在李宽的头上揉了揉。李宽和孙思邈四目相对,而后突然爆发出一阵哈哈大笑。
孙思邈笑一个童子用学识难住了一直鄙视自己学识的徐老头,而且这个童子还是自己的徒弟。李宽笑自己终于在这学舍中能自由自在不用受到管束。就算输了也对自己没什么损失,损失的只是自己师父收藏的道家典籍,一不小心又小小的坑了自己师父一把。
“行了,你们师徒二人别笑了,孙老道你收了一个好徒弟啊!跟老夫喝两杯怎么样?”
“老道乃是修道之人不饮酒。还有怎么说是收一个好徒弟,明明就是老道教的好。所以说徐老头你的那点才学不过尔尔,连老道徒弟你都比不上。”孙思邈底气十足,神气洋洋的样子看的李宽都想给自己师父来一巴掌。孙道长难得在徐老头的面前使劲的炫耀着。
“说什么不饮酒,你这老道士喝的还少了?好了,你这个老道士才学过人行了吧!”说说笑笑的俩老头就往用膳的地方走去。
至于李宽,俩老头当然就不管了。李宽也庆幸师父没叫自己一起去,要是跟着去就得添菜倒酒,现在是乐得清闲啊!
第17章 难忘的生日()
徐老先生十分的守诚信,三天后徐老先生没对出李宽给的对子。之后在课堂上只要李宽没有影响他人,徐老先生几乎不会再约束李宽的行为,对于李宽在课堂上睡觉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宽知道徐老先生这样对自己固然有对子的原因,但是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自己师父对徐老先生说了些什么,给自己师父面子,所以才这样对自己。
近来没有徐老管束的李宽在学舍的小日子过的十分惬意,上课时跟着大家一起读读千字文,读累之后就趴在桌上流着口水找周公之女谈谈人生理想。睡醒之后就在座位上沉思,规划着自家庄子的以后的发展。有时李宽在课堂上也会想大家一样认认真真的在纸上写写画画,不像大家在纸上联系写着汉字。李宽写的全是自己知道的一些能带动发展的办法,像是一些练砖法或者水泥提炼法等等。不时的还会在纸上画出提炼这些东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