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它,这顿饭算是祖父对世民的奖励,他做的很好。而祖父现在已经不是皇帝了,就算祖父不留,世民想要留,祖父也无力做什么。至于为何叫你回府,你要记住当今的陛下是世民,他是君,你是臣,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死,你明白祖父为何叫你回府了吧!”

    虽说一直知道李世民是皇帝,可是他在心里还是没有重视起来,皇帝嘛!没什么了不起的,他家里还有一个皇帝呐,还不是照样不想回府就不回府,照样敢给李渊甩脸子。现在听到李渊这番话,才真正的重视起来,李世民已经不是当初跟他同样位列一品的秦王,是皇帝,而他还依旧还是亲王是臣子。这才真正的明白什么是皇帝,皇帝掌管着天下人的生死,敢给皇帝甩脸子,皇帝就敢在你脖子上甩刀子。

    “孙儿明白了。”

    明白归明白,重视归重视,但是李宽也没有巴结李世民的意思,大不了以后见着规矩一些,不惹他便是,他走他的阳光道,自己过自己的独木桥,可惜李宽忘了独木桥哪有阳光道稳固,独木桥是会被洪水冲断的。

    李世民没有回皇宫在李府住了一夜,至于住的地方自然是李母的闺房,用过早饭拿上李渊给他的画着一系列马具的宣纸,这才带着前来的护卫回宫,跟着一起回去的还有李渊身边的连福。

    回宫没两日,李宽便听到渭水之盟的消息,事件未曾有丝毫的改变李世民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直驰至渭水河边与颉利在便桥会盟,宰马歃血,并赠其大量金帛,颉利遂率军北撤,而改变的仅仅只有时间而已。

    渭水之盟仅过了一日,连福便回到了桃源村,带来的还有一道圣旨。

    待李宽摆好接旨香案,就听见连福高声唱到:“陛下有旨,楚国夫人贤良淑德,封德妃,即日进宫。”

    原本还以为这是给自己的圣旨,没想到这原来是给母亲的,李宽呆呆傻傻的跪着,此时的他根本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原本才打定主意要走自己的独木桥,没想到这就被一道圣旨给冲毁了。

    李母还沉浸在惊讶之中,没注意到李宽,听到念完圣旨的连福一声“德妃娘娘接旨”,这才反应过来,朝一旁呆傻的李宽望去。

    一边是儿子,一边的夫君,这让她如何选择?

    “接旨吧!”不知何时出现的李渊和万贵妃同时出声道。

    “不行。”一声怒吼,准备冲过去将圣旨夺下的李宽却被李渊给抱住了,毕竟李宽年纪不大哪能强的过李渊,就那样被李渊死死的抱住,任凭他如何挣扎依旧挣不开李渊的怀抱。

    万贵妃看着一脸怒容、双眼充血的李宽有些担忧,但还是对李母说:“雨蝶,你接旨吧,这是当今陛下的旨意,不接无异于抗旨不尊,宽儿亦会受到诛连。”

    “臣妾接旨。”

    连福将圣旨交到李母手中,忧心的朝一脸怒容的李宽看了一眼便不敢再看了,无奈一笑,希望楚王殿下不要记恨老奴,老奴也是迫不得已啊。

    见到母亲接过圣旨,此事已成定局,李宽也不挣扎了,颓废的瘫坐到了地上,脑海中一片空白。

第144章 心魔() 
李母还是走了,李宽没去送也没去拦着更没有求李渊让他去求情,只是独自一人在书房中默默流着泪,一笔一划,一遍又一遍的写着“娘”这个字,无声的泪水打湿了宣纸,晕开了墨痕,仅仅只有小半个时辰,便没有了泪水,是泪水已经流干了还是心死了这不得而知。

    原本还闷热不已的书房此时一阵凉风吹过,跟着伺候的怀恩感觉一阵舒爽,只见原本还在书房中写字的李宽趴倒在了书桌上,一声惊叫的“王爷”惊动了府上的所有人,可是那远去的仪驾依旧未停。

    傍晚,李宽醒了,看着床头满脸担忧的万贵妃和李渊,安慰一笑,他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过度伤心所致,没什么大不了的。此时在他心中已经没有母亲了,当李母接下圣旨的那一刻起,李母便已经死了,那个疼爱他的母亲已经死了。那个为了李世民而放弃孩子母亲再也不是他的娘了。

    安慰了一番李渊和万贵妃,让众人退出房门,独自一人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心中鼓励着自己。

    就如同前世一样,如同那个忍受不了辛苦而抛弃自己的妈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不是一样活过来了吗?当年自己跟着爷爷还考上名牌的医科大学呢?前世的他只有一个爷爷且家中困苦,现在已经不知比前世好了多少,自己现在还有皇爷爷还有奶奶,不能让他们担心,李宽你行的,你不是一般人,什么困苦没经历过,死都经历过一次,这次也不能打到你。

    不知到了什么时候,才渐渐的睡下。

    一早醒来,此时的李宽已经不是昨日的李宽了,带着笑脸仿佛没事儿人一样,朝伺候的怀恩、怀义打着招呼。

    早饭时,小胖子使劲的朝李宽看,像是要在他脸上看出花儿一样。

    “小胖子,你看什么?难道你还能在二哥脸上看出你喜欢的小笼包。”

    语气很和善,比平常还要和善,只是这份和善让小胖子不由的打了个寒颤,小胖子觉得二哥变了,可是哪里变了他有说不出来,这笑容让他感到有些心惊。

    没敢顶嘴,只是吃饭的速度比平日间更快了,也更有规矩,规规矩矩的用完早饭,还朝李宽问了声好,“二哥,小弟用完了,您慢慢吃。”

    见李宽朝他点头,宛如贵家公子一般下了桌,一步一步的朝府门外走,不急不缓很有气质,只是走到府门外,就像身后有疯狗在追他一般,狂奔不止。

    小胖子是不明白李宽的改变的,可是李渊和万贵妃明白,这孩子身上有了一种阴冷的气息,虽然脸上带着笑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样子,但是总让人感觉到心惊肉跳,这孩子变了,变得犹如一条阴冷的毒蛇。

    之前还是活泼可爱且温暖和煦的孙儿,一下变成了心思深沉的孙儿,万贵妃有些适应不过来,想要开口劝说两句,却又不知如何开口,默默垂泪。

    李宽见万贵妃垂泪,朝她笑了笑,“祖母,您是有何伤心之事?”

    问完之后,李宽自己都惊了,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笑着问,仿佛那笑容已经成了习惯,已经由不得他做其他的表情。他知道自己有问题可是问题出在哪里他不明白。

    一个人是不会发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的,就如同李宽。

    其实他这就是一种心理的疾病,前世的他没有感受过母爱,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突然之间又没了,是个人都接受不了这样的突然,心里只会觉得李母抛弃了他,仿佛全世界都抛弃了他一样,不得不把自己的内心藏起来。而笑容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好办法,感觉被抛弃的李宽很孤独、十分孤独,一方面希望与人亲近,一反面又有一种隐藏在心中的恨意,这才让他遇到事都在笑,而这笑容给人的感觉却是十分的阴冷。

    一顿早饭不欢而散,李宽依旧往常习惯去了修建酒楼的工地。

    万贵妃和李渊则是坐在竹楼中商谈起了李宽。

    “陛下宽儿他不会有事吧!”

    叹了口气,“不知道啊!朕也不曾想到这对他的打击如此之大,希望不会有事吧!也不知道孙道长去了何处何时能归啊!”

    心理问题这是现代用语李渊说不出来,但是他知道这孙儿应该是犯了癔症,也明白李宽是为何这样的,正是因为明白李渊什么都做不到,要诊治除了孙道长无人可做到,就连进宫的李母回来也只会让李宽一笑并无用处。

    其实说白了就是李宽缺爱,虽说孙道长和李宽是师徒,可是在李宽的心目中孙道长其实就如同他父亲一般,除了孙道长确实是无人能将李宽改变。

    出府的李宽没走多远,便遇到了前来的李纲,朝老先生一笑,“李师父可是来找皇祖父的?”

    李纲先生倒是察觉到了李宽的气质与平日见有所改变,但是心中有事的他没多在意,依旧一板一眼的回答到:“不是,为师是来找你辞行的,前几日陛下前来让为师回朝堂担任太师一职,教导当今太子,为师也认为太子殿下贵为储君,确实要好好教导,以后才能善待天下百姓,守住我大唐江山。而陛下也是诚意拳拳,为师推辞不过,只好答应陛下。”

    一番忧国忧民的解释,让李宽暗暗嗤笑了一番,李承乾吗?没想到原本贞观四年才出山的李纲竟然现在就要去当李承乾的老师了,去就去吧,何必如此惺惺作态。

    现在对任何事都抱有恶意的李宽,自然不会认为李纲这番说辞是真实的。至于好言相劝,留下李纲先生继续在桃源村任教那更是不可能。

    暗自嘲讽了一番,对着李纲先生行了一礼,行礼丝毫不差,完全没有之前的不伦不类,这才笑说:“李师父不必解释,弟子明白,在您回长安之日弟子会在庄子安排酒席送李师父,以些李师父多日教导之恩。”

    懂礼知恩,李纲满意的点了点头,没推辞道了声明日回长安城,便转身回府。

    “怀恩,通知庄户和孩子们今日晚饭在打谷场,欢送李纲先生,让胖厨子带着府上仆从做好今日的酒席,不能让人觉得我桃源村失了礼数。”

    “是王爷,小人这就去办。”

    没敢问王爷为什么不留下李纲先生,要知道当初李渊挖李宽墙角的时候,怀恩也在场,他可是知道当时自家王爷为了留下李纲先生跟太上皇争论了一番,现在怀恩却不敢问了,只是听从李宽的话去通知庄子里的庄户。

    在怀恩通知庄户之时,李纲先生到了徐府,与徐文远辞行。

    “明日老夫要回长安城了,便不再回桃源村了。”

    “那今日就在老夫府上用晚饭,老夫给你践行。”

    朝徐文远摇了摇头,“不必了,宽儿为老夫安排了践行酒宴。”

    徐文远点头,李纲回府收拾行李,看着李纲的背影,徐文远叹了口气,心中感叹,李老头儿你怎么忘了宽儿与陛下之间的纠葛啊,况且楚国夫人刚刚被陛下一道圣旨召进宫中,现在你也要进宫教授太子,这不是在宽儿身上剜心割肉吗?

    一旁不明所以的徐夫人见徐文远的样子打趣道:“听说李纲回长安城是任太子太师,你心生羡慕了?”

    “你不懂。”

    回了老妻三个字,没看见老妻那一脸的幽怨,出门看向一旁李宽出资修建的李府,怔怔出神。

第145章 谢师宴() 
李渊很生气,非常生气。

    自从李宽回到李府上让胖厨子带上仆从去打谷场做酒席,李渊知道这是为李纲先生践行之后就气呼呼的坐在沙发上。

    “当年朕让李纲出山位列朝堂,这老头儿还说不愿意,跟朕说什么老臣能在李家庄颐养天年,是老臣之福;现在只是世民让他出山教导太子,他便要辞行归去;而且现在宽儿正值伤心期间他怎敢···怎敢如此。”

    沙发上的万贵妃伸手轻拍着李渊的胸口,给李渊顺气,“陛下,消消气,消消气,何必为李纲生气,李纲也是了朝堂为了大唐的江山着想。”

    不知何时出现在堂屋的李宽,朝着李渊一笑,“皇祖父不必生气,人各有志,李纲先生一心为朝堂,皇祖父应该高兴啊。况且孙儿都不曾生气,您有什么好气的,说来当年还是孙儿拦住李纲先生不让他跟您出山的。”

    朝满脸笑容的孙儿看了一眼,撇了撇嘴,你小子还敢说你不生气,不生气,你不叫那老头儿李师父而叫李纲先生?你不生气,你唬谁呢?

    没理会这个现在笑里藏刀的孙子,自顾自的在沙发上生闷气,而李宽也不知道说什么,独自回到了书房在宣纸上写写画画。

    【长安城西市已经落到自己的手里,张信现在应该有能力做到朝东市进发。这东市大多掌握在勋贵的手上,不过裴寂那老家伙乃是皇祖父的心腹,想来不会与自己为难,先动一动裴寂那老家伙,刺探下勋贵对东市的反应,如果反应过于激烈,便暂时不进东市,还能与裴家有转圜的余地。】

    写好一张宣纸,放在书桌的抽屉中,继续在宣纸上写着,【人际关系,大哥杜伏威关系莫逆;李道宗兄弟算是亲近;杜如晦有交情,但交情不深;平阳公主也算是亲近。】

    看着宣纸上的聊聊几人,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人还是太少了,这些人能在朝堂上替自己说话吗?罢了!”说完便拿出火折子将刚写好的宣纸给烧了。

    既然不能保证这些人能在自己危难的时候拉一把,那就用商业让自己在长安城中站稳脚跟,将来万一与李世民闹翻之时,看看是否能利用商业网脱身。

    想到此,便继续开始在宣纸写着关于商业的计划。

    当初李渊告诉他,君要臣死臣不得死的时候他就想着弄个保命的计划,但是他当时也只是一想,之后便觉得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可是这次一道圣旨便将他的想法击打的支离破碎,这才明白他的想法有多天真,有时候不是你想怎样就会怎样的,皇权也不是说说而已,那真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利,无人可以违抗。而他也知道自己的性格,难免不会做出对于李世民而言所谓的大逆不道之事,这由不得他不做一份详细的计划。

    写了一下午,这才把完整的商业计划写好,看着厚厚的一沓商业计划,李宽笑了,笑的很开心,等老子把这些商业计划完成之后,让你们这些蠢材见识见识你们所认为的低贱商业是何等的威力。

    写好计划这都快到用饭的时间,来到堂屋看着堂屋中没摆上饭食,刚要发怒这才想到他让人去做宴席去了,出堂屋就见着李渊和万贵妃在竹楼中乘凉,身后还有一群打扇的侍女和小黄门。

    “祖父、祖母,去打谷场用饭了。”

    李渊冷冷的吐出两个字“不去。”万贵妃朝着李宽无奈一笑。

    老头儿还生气了。

    “祖父,您老要是不去今晚可没有饭食,厨子都让孙儿给安排去做饭去了,今晚府上可没人给您做饭。”

    “祖父说不去就不去。”

    “那孙儿去了。”转身要走,只是没走两步又回到了李渊的身边,在李渊的身边悄声说了两句,李渊哈哈大笑,“真的?”

    “真的。”

    “那祖父便陪你小子去。”

    打谷场许多庄户脸上带着不舍与不解,不舍李纲先生离开桃源村,桃源村将会失去一个教授孩子读书的大儒;不解,为何庄主府上众人总是对李纲先生怒目而视。

    李府的仆从那是李宽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的,对李宽那是忠心耿耿,而他们也知道自家王爷才因老夫人离开而伤心不已甚至昏倒,而这被自家王爷认定为师父李纲老头儿却要在此时为了前程离开,在他们心目中李纲先生在桃源村的一切都是自家王爷供给的,现在为了自己的前程离去那无异于忘恩负义,虽然他们目不识丁可是这忘恩负义他们还是明白的,他们瞧不起李纲,还想让他们给好脸色,怎么可能。

    一行人来到打谷场,见着徐文远和李纲,李渊那小眼都快飞到天上去了,重重的“哼”了一声,带着万贵妃去了上座。

    李纲和徐文远有些奇怪,这是谁惹太上皇了?

    “弟子见过徐师父,学生见过李纲先生。”

    李纲无奈的苦笑,现在若是他还不明白那他也当不了三任太子的老师了。李纲不仅无奈还有些疑惑,他知道李宽的性子,这不是李宽原来的作风,可是现在这样的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