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府之日,二哥说你会在王府门前卖早点,让我来关照你生意。”
“那小人谢谢二公子关照了。”
其实那需要杜小叶关照生意,楚王府从是经商这等贱业,早就在平康坊内传遍了。或许是为了笑话堂堂楚王从事贱业,平康坊内的勋贵们还专程来小泗儿的摊子前买早点,其中以尹府最甚,现在成了小泗儿的大客户,倒是不敢在小泗儿面前嘲讽,但是尹阿鼠每每吃到小泗儿的早点都会嘲讽李宽两句,像是能让他愉快不少。
场面话谁都爱听,可是杜小叶偏偏不爱听,“小泗儿哥,你还是叫我小叶吧,听着习惯。叫什么二公子啊,是不是看我父亲在此处你不敢,没事儿,你就当他一般人。”
房玄龄一脸的难看,初来见着这卖早食的摊子在楚王府门前他便十分不满。堂堂亲王府邸门前,岂是你一个商贾能摆摊子的;但是见杜小叶与这摊主认识还打招呼,想来是楚王的授意,没上前责问只是隐忍着;现在听杜小叶如此说更是不满,还说当杜如晦一般人,那是你爹还说一般人,真是不懂礼数。楚王没有礼数,不知孝道,现在杜家二郎也是如此,看来是跟楚王学的。
想到此,房玄龄出声告诫着自家儿子,“遗爱,为父当年就曾告诫你不可与楚王殿下学,时常告诫你要有礼有孝心,二郎可要牢记。”
眼巴巴盯着送来小笼包的小泗儿手上蒸笼,使劲的咽着口水,突然听到自家老爹严肃的话,房遗爱有些结巴说:“孩···孩儿知道。”
送吃食的小泗儿和一旁的杜小叶这就不爱听了,这是说谁呢?咱(二哥)王爷怎么就没孝心、没礼数了,正要与之争辩两句,尹府的管事平康坊内勋贵府上的管事都来了,轻哼了一声,也没时间和房玄龄争论忙着招呼客人。
小泗儿是没时间可是杜小叶有,“房家伯伯······”
刚开口还没问,身边的杜如晦便问了,“二郎,为父问你,为何你让店家叫你小叶?”
杜如晦没有房玄龄的不满,如果他不喜李宽当初就不会送这个儿子去桃源村进学,只是他有些诧异,他可不记得给自家儿子取名叫什么小叶,这么没格调的名字他可取不出来。
“回禀父亲,当初孩儿初次到桃源村之时,性情有些乖戾看不起桃源村庄户自称小爷,待孩儿了解庄户疾苦知道庄户自力更生孩儿不及万一,之后心中后悔也改了性子,可是小胖子依旧看不惯孩儿还给孩儿取绰号叫杜小叶,渐渐熟识之后大家都叫孩儿小叶。孩儿也习惯了,所以才有此一名。”
天下间那个老父亲见到自家儿子懂事了,心中会不自豪不满意?杜如晦同样如此,拍了拍杜小叶,很满意很感激,满意这个儿子知道民间疾苦懂得上进,感激李宽与徐李二位先生把儿子教导的如此之好。
“我儿如此明事理,为父甚是欣慰,只是景仁这孩子给二郎胡乱取名,着实不该。”
“父亲,您也别怪小胖子,孩儿不也是叫景仁小胖子吗?二哥说天下间什么都可以吃,就是这亏不能吃,孩儿可不会吃亏。”
说完两父子相视哈哈大笑。
房遗爱有些羡慕,这样父子亲情他哪里感受过,在府上除了喝骂还是喝骂,知道老爹喜欢读书的大哥,可是读书实在不是他的强项,不管他其他做的再好,但是从未讨得老爹的欢心。
房玄龄有些发愣,这好像与他想象的有些不同啊!
笑着笑着杜小叶便不笑了,好像什么事情忘了,对,忘了向房玄龄解惑;要知道自从杜小叶知道李宽是生而知之人后,李宽可是他的偶像,崇拜不已,就像后世的狂粉一样,甚至比狂粉还要疯狂,虽说不敢过于责问房玄龄,可是让房玄龄解解惑还是可以的。
不是说无礼无孝吗?那小爷就让你看看什么叫做礼数,小爷现在可是李纲先生的得意门生,还能无礼。
饭也不吃了,走向小泗儿摊子后的水桶净了净手,这才走到房玄龄的面前,行了一个谁也挑不出丝毫差错的儒礼,“房家伯伯,小侄有一事不解,还请赐教。”
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房玄龄静等杜小叶的下文。
“当初小侄初到桃源村,因性情乖戾,虽然改了不少但是难免也有不到之处致使不少人偷偷议论小侄,二哥知道后在算学课上便说:‘静坐独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之后还教训同窗不曾了解真相,便不能轻易下定论,小侄敢问房家伯伯是否曾了解二哥,为何说楚王不守礼不知孝?侄儿不解,请房家伯伯一解心中疑惑。”
还以为是学识上的问题,自以为杜小叶小小年纪没什么能难住他的,没想到杜小叶会问出这样问题,原本还老神在在的房玄龄愣住了,他只见过李宽一面这让他说什么,了解李宽,还能有常在李宽身边的杜小叶了解?
场面有些尴尬,看着躬身行礼的杜小叶,他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开口,倒是杜如晦朝杜小叶说:“二郎不可无礼,还不快点用饭,为父昨日一夜未眠,咱们早些回府。”
“孩儿知道了。”
早饭那需要多少时间,用过早饭杜小叶便让小泗儿收钱,“二公子,一共五文。”
“小泗儿哥,你这帐算的不对吧。我可看见了,你收钱其他管事那是一笼小笼包两文钱,咱们这可是五人还有五碗小米粥怎么才五文。”
“二公子·······”
“说了叫小叶。”
“那行。”朝杜如晦歉意的行了一礼,“小叶,你到我这里来吃早点,还收你钱,我还怎么回桃源村啊,那还有脸见王爷啊。这五文是房相和他家公子的饭食钱。”
没在意房玄龄那黑脸也没多计较自己的饭钱,掏出五枚铜钱放在桌上,“那就多谢了。”
收下铜钱,递给杜小叶一个食盒,“小叶,这是前不久王爷教我的生煎包,拿回家给杜夫人尝尝。”
“多谢店家,替老夫向你家王爷问好。”杜如晦开口谢道,没收钱便已是情谊,还送吃食那就得他亲自感谢了。
“小人一定带到。”
礼行了规范,让房杜二人刮目相看,楚王还真是了不得,连府上的下人也懂得儒家礼仪。
第142章 李世民又来了()
七月二十四,长安城中欢腾了。就在不久突厥进犯终于传来了胜利的消息,而急需一场胜利来安稳人心的李世民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泾阳之战的胜利四处宣传。
如此这般的宣传身在桃源村的李宽怎会不知,当然这也就是李宽和李渊二人知晓而已,在李世民派人在城中宣传之后,长安城中的张信便到了桃源村向李宽禀明了一切。
历史记载泾阳之战是在八月二十六,没想到现在提前到来了,尉迟敬德率军在泾阳与突厥交战,大破突厥,擒获突厥俟斤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千余级,可是这场战役并不是像宣传的那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是李世民为安稳人心夸大了而已。
斩首千余级,这对进犯的近二十万突厥大军来说并未伤筋动骨,大唐军只是暂时控制住了突厥抄寇畿内的局面,对全局并无多大的影响,仅仅过了两日突厥颉利便率军进至渭水便桥北岸,并且派大将执失思力入朝,之后李世民囚禁执失思力,之后便是渭水之盟。
知道这一切的李宽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变化,依旧专心于自己的事,每天跑去指点指点二狗修建贵妃酒楼。
人二狗现在是承包队的队长也是有威信的人,而且还带人在庄子中修建了不少的房屋小院,对于酒楼的修建自有把握;作为一个熟知修建工程的专家,最见不得的就是有人在旁指指点点,而且这人说不得骂不得不说,还得陪着笑脸,这不是影响二狗在承包队中的威信吗?
“庄主,天气炎热,要不您回府歇着。”
现在学舍正值放假时间,几个老头儿在府上玩牌,而孙道长早在放假之时便已出门寻药去了,小胖子去了思舞家杜小叶回府还未归,而万贵妃和李母没事便在竹楼中教庄子中的小姑娘学刺绣,过起了当女先生的日子,现在也只有李宽整日闲着无所事事,连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看了看日头,太阳确实有些毒辣,“那好本王回府歇着,明日再来。”
二狗一脸的苦涩,王爷咱能不能好好在府上待着。
朝二狗看了一眼明白二狗的意思,他这是被嫌弃了。
明白归明白,可是李宽确实是无聊,对于二狗修建酒楼当然放心,现今的二狗还不至于贪图那点钱财,对于修建酒楼也能做到得心应手,但是不来工地看看整日在府上睡觉谁受得了啊,不然谁愿意大热天的来这工地上。
踏步回府,朝着对面修建宫殿的工地看了一眼,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建好宫殿啊。
没办法不关心,李渊好像是赖在李府不走,多次让李渊会皇宫看看他的妃子儿女,老头儿就是不肯,还说世民和长孙自会照顾,待宫殿修好了也会把妃子给他送来;当时听到这话李宽就腹议着,估计李世民那个色中饿狼给会您戴绿帽子。不过李渊这老头儿显然是没有这种担心,整日在府上和徐李俩老头儿玩牌玩的不亦乐乎。
这瞧一眼不要紧可是瞧见李世民,李宽就有些不开心了,你都把执失思力给囚禁,马上也要结渭水之盟了,还来桃源村请教李渊有意思嘛!
装作没看见,在桃源村转了好几圈,也没见着进李府的李世民出来,实在是受不了天气的炎热这才回到李府。
还未进府门,徐文远便从府上出来了。
“徐师父,您不是和皇祖父斗地主吗,这是要回去了?”
朝李宽笑笑,也没说话,转身就走,他就不信这小子没见到当今陛下来了,可不能接茬,一接茬这小子准会顺杆往上爬跟着老夫回府。
李宽一愣,这不对啊,不是应该回话说陛下前来与太上皇和李纲老头儿商议国事吗?自己也好找借口跟着徐师父回府啊!怎么走了呢?这老头儿真是没礼貌。
“徐师父等等弟子啊,弟子就不见小师侄和师娘,跟师父回去看看小师侄和师娘。”说话间就跑到了徐文远的身边,还一脸你没把孙儿教好的样子对着徐文远说:“小师侄也真是的,离弟子的小院这么近,也不说来看看他这个小师叔,徐师父您回去可得好好教育教育他。”
“为师还是先教育你吧,你怎么没说去府上看看你师娘呢,昨日老夫才带着宏毅和你师娘到过你府上,你小子什么时候去过师父府上看过你师娘啊!”徐文远忍不住了,知道他这个徒弟不要脸,没想到会这么不要脸。
只是他没想到李宽还有更不要脸的。
“昨日您带着宏毅和师娘到过府上吗?”见徐文远脸色不自然,“对,昨日是来过,弟子想起来了,可是弟子这不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吗?这都三秋了,您想想弟子得有多想念小师侄和师娘啊!”
徐文远心中那叫一个气啊,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让你形容对你师娘和小师侄的吗?老夫何时教过你。
明白李宽这是插科打诨,没计较李宽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对着李宽说:“你师娘常常来,不用你去府上看望。”
一脸的您也知道您常常带着师娘和小师侄前来蹭饭的表情,徐文远拂袖而去。心情好了不少,跟在徐文远的身后,暗笑着,老头儿还真是可爱。
一路无话,一到徐府向堂屋中的徐夫人见了礼,自顾自的跑到了放着冰块的木盆边,抹了把头上的汗,蹲着就不动了。
“怀恩,过来乘乘凉。”
不久,李宽便对怀恩说:“凉快了,那你就回府吧,本王去指导指导宏毅师侄的学业,待陛下走了你再来叫本王。”
指导学业这个借口不错,凉快下来的李宽朝着吹胡子瞪眼的徐文远一笑,“师娘,我去看看小师侄的学业,不打扰您和师父了。”
哪里是指导学业啊,跑到后院的书房看都没看正在用心学习的徐宏毅,身子一倒,便躺在了书房的榻上,还没数到一百只绵羊,便传来了沉稳的呼吸声。
第143章 李世民的补偿()
“王爷醒醒。”
沉睡中的李宽听到有人在叫,这才悠悠转醒,“本王睡了多久,现在什么时辰了?”
“王爷,此时已到酉时。”
还未清醒,揉了揉眼睛,“李世民······”
听到李宽直呼当今陛下的名字,怀恩声音有些大,“王爷。”叫完还朝四周下意识的看了看,没见到有其他人,长吁了一口气。
李宽反应过来了,“当今陛下可是回宫了。”
“陛下未曾回宫,太上皇命小人请王爷回府用饭。”
“没回宫?那本王回去干嘛,就说本王在徐师父府上教导师侄学业,晚饭在徐师父府上吃了。”见怀恩一脸怪异的站着不动,有些怒了,“本王是不是说不动你,还站着干嘛,照着本王的话向皇祖父回禀。”
怀恩有些委屈,“王爷,徐先生一家已经被太上皇请过去了,还有李纲先生一家也去了。”
见到自家王爷慢条斯理的整理的着衣服。怀恩都有些看不过去了,您那短衣短袖有什么可整理,不会是想这样蒙混时间吧,是不是也太傻了。
一路上没什么话说,他是在想李渊这是什么用意,为何李渊和留李世民在李府用饭,又为何会让他回府陪李世民吃饭,他已经摆明了不想见到李世民,他不信李渊会看不出来,而李世民才刚刚把李渊儿子给宰了不久,还将李渊囚禁在桃源村派连福守着,若说李渊没点恨意,打死李宽也不信。
本来回李府的路程就不远,没等李宽想明白这其中缘由就到了府门前,揉揉脸给自己提了提神,脸上的阴沉消失了,带着一脸的平静走到了堂屋,朝着李世民行礼,毕竟李世民现在是皇帝,不敢怠慢。
也不知道今日下午李渊和李世民说了什么,两父子坐在桌上倒是平静,完全不像有仇的样子。
饭吃的很平静,也不知是不是少了小胖子和怀玉丫头在主桌的缘故,没有往日的说说笑笑,每人自顾自的动着筷子,李母不时的往李宽和李世民的碗中夹些菜,一脸的温馨。
用过晚饭天还未见黑,庄子中有不少劳作的庄户,李纲带着李世民和护卫在庄子里四处转着很热情,做到了一个臣子应有的本分给李世民介绍着庄子中的一切。
李渊叫了声李宽,祖孙二人去了书房,“宽儿是不是在疑惑世民为何会来庄子?”
没人说话,场面一时安静了下来。
其实见到李世民来桃源村李宽便有所猜测,肯定是不会来看望李渊的,而昨夜张信偷偷又来了桃源村,今日一早让老柳李宽说了执失思力进宫拜见,这明显是找李渊来商议突厥进犯一事的,毕竟李渊也坐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在手段和经验上自然比李世民更加老道。李世民前来之意不难猜测,李宽也就没出声。
没等到李宽的回话,李渊自言自语的说着,“也是,宽儿聪慧异常怎会不明世民前来之意。”
“皇祖父,孙儿不明您为何会留陛下用饭,又为何让孙儿回来,您不会不明白孙儿为何在徐师父府上吧?”
李渊没有正面回答李宽的问话,叹了一口气,“这大唐的江山是祖父一手打下来的,祖父这一生都在为这大唐江山操劳,这里面蕴含了祖父无数的心血,祖父不忍任何人伤害它,这顿饭算是祖父对世民的奖励,他做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