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惊讶是什么意思?老夫输了就这么不能让人接受?徐老先生当即便解释道:“那小子的解法独特,自成一家。”这不,李纲老先生就拉着徐老先生来看看李宽的算学是怎么自成一家的。

    “两位师父,为何不进去听呢?”李宽好奇的问道。要知道这上一堂课的时间可不短,在课堂外站着多难受啊!李宽可是敬老爱幼的好孩子。

    场面一时间尴尬了,李纲先生哂哂一笑,说道:“老夫二人就是随意听听,进去怕扰了孩子们。”

    李宽问完就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自己这是多二啊!这俩头儿也是当代大家,还是自己师父,师父来听徒弟的课,这不是打脸吗?

    化解尴尬的最好办法,不是重起一个话题,因为有时候你会发现重起的话题只能让场面更尴尬,所以化解尴尬的最好办法就是借故溜了。

    李宽深得其意,歉意一笑,“两位师父可还有事,无事弟子便回了。”

    徐老先生笑道:“回吧,回吧!”

    要不说李宽自己都觉得自己犯贱呢!李宽走出去没多远便背起了《论语》,还背的特别大声,且反复的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曰,··········”

    俩老头儿对视一眼,又朝着对方望去,李宽小子这是在说你,不是说老夫;不远处的孙道长听闻此言,一脸的笑意,他想起了当年去太行山的路上被李宽这句话支配的恐惧,只是现在不是他,当然笑的开心。

    不得不说,李宽的这堂课上的极好,及时的扭转了桃源村的风气,孩子们都转变了过来。

    春天的阳光很好,李宽穿了一件白长衫,手中拿着·······额!李宽手中什么也没拿,以前李宽手中肯定是拿着一本自编教案,现在李宽不用拿,拿着的是怀义。李宽悠闲的摆着手,身后跟着二丫兄妹和怀恩三兄妹,至于小胖子和杜小叶,早已屁颠屁颠的跟在思舞兄妹二人身边。

    二丫蹦蹦跳跳的驱赶着路边野花上的蝴蝶,银铃般的笑声传遍四周;二丫笑的开心,怀玉有些羡慕。

    怀玉和二丫同龄,又是李府中唯一的一对小姑娘,两人自然成了好朋友,可是两人的智商却是相差不少,也不是说怀玉傻,她与同龄的人也相差无几,但是二丫这丫头却十分聪明,学什么都快,是他们这批新入学的四个孩子中最聪明的。

    当然,在学识上二丫与之前入学的孩子们相比还是相差甚远,而李宽也不可能为了四人专程开设一个班级,就跟着大家一起上课,考虑到学识上的差距,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补课。

    昨夜李宽出的题目,二丫兄妹与怀义都在晚上便做完了,可是怀玉这丫头有道题怎么也不会,还不让人给她讲,她坚持要自己做完,点着灯,在书房中冥思苦想;与孙道长包好药包的李宽见书房的灯亮着,推门一看,只见怀玉的小脑袋一点一点,这才叫她去睡下了。

    这不,现在羡慕二丫能一路上都玩笑,她只能一路上思考题目。

    实在想不出题目解法又羡慕二丫的怀玉,把眼光看向了怀恩,可怜兮兮的喊道:“大哥。”

    “放弃啦?昨夜你不是说你能解出来吗?还不让大哥二哥给你讲解。”怀恩也心疼这个刚认不久的妹子,但是他也想自家妹子能坚持。

    “妹妹,要不二哥·······”怀义话刚说一半,就被转头的李宽给瞪回了肚子里,题目是李宽自己出的,有多难,怀玉能不能解答,李宽一清二楚。

    怀玉小脸一正,小鼻子一哼,“不用大哥二哥讲解,我自己能解出来。”

    学舍中,李宽刚开口,下面的怀玉便笑出了声,站起来拉着二丫小手一边摇一边高兴的笑道:“二丫我解出来了,解出来了。”仿佛注意到李宽和课堂中的所有人都无语的望着她,怀玉吐了吐小舌头,乖乖的坐下了。

    一堂课,怀玉根本没听进去多上,时常傻笑,与怀玉同桌的二丫也没听进去多少,时常发愣。

    一天的课程结束,二丫回到李府便去找到了她的母亲。

    “娘,我能不能不叫二丫。”

    “二丫是你阿爹给取的,你不叫二丫叫什么?”张母有些疑惑。

    “娘,您让阿爹给女儿重新取一个,学舍中就只有女儿叫二丫,像思舞姐姐、珊珊姐姐、还有怀玉,多好听啊!女儿不要叫二丫。”

    张母听自己女儿这一说,才发现好像整个桃源村的孩子们的名字都很好听,一听就觉得有学识,而自己的孩子在这群人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张母一脸的犯难,这取名那是她一个妇道人家能做的,再说她也取不了好听的名字啊!

    张母一想,自己想不出来,可是小王爷想的出来啊!就带着二丫找到了李宽。

    坐在饭桌上的李宽有些莫名其妙,怎么突然让自己取什么名字啊!

    “二丫,你听本王的别换了,二丫叫着多可爱多好听啊!”

    二丫憋着嘴,眼泪花都快要出来了;李宽不是不想取,关键是这突然来要他取名字,他还真有些脑子短路,不知该取什么名字。

    “娘,要不您给二丫取名吧!”

    李母当年也是千金小姐,学识自然是有的,思索片刻,便笑声道:“就叫悦竹吧!张悦竹,二丫你喜不喜欢?”

    “喜欢,谢谢老夫人。”

    第二天去学舍之时,二丫逢人便说自己叫张悦竹,让他们以后叫她张悦竹或者悦竹,大家也是哈哈一笑。

    二丫的想法是美好的,可惜现实很残酷,桃源村除了三老头儿会叫她张悦竹之外,大家还是叫她二丫,二丫有些忧伤,为啥还叫我二丫啊!

第108章 心慌的杜伏威() 
临近四月,用过午饭的李宽躺在庭院中,闻着满院的花香,心情舒畅;一眼望去,只见竹楼中的莲香正绣着嫁衣,穿针引线,绣的极为用心;李宽有些吃味,李毅这小子跟着李道宗征战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迎亲还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绣什么嫁衣啊!

    李宽的心里有种老父嫁女的惆怅与不舍,也有种好白菜都被猪拱了的愤懑。

    就在李宽感慨的时候,一群黑衣大汉冲进了李府,吓得李宽从摇椅上滚了下去。一黑大汉见李宽摔倒了地上,连忙跑过去想要把李宽扶起来。

    这尼玛是哪家来寻仇了?自己也没得罪人啊!不会是尹阿鼠派来的人吧!想到此,李宽拔腿就跑;没跑两步,便听见一群黑衣大汉叫道:“楚王殿下,我家王爷请您和孙道长前去王府。”

    李宽停住脚步,定了定神,不好意思的咳嗽了两声,尼玛,太丢人了,老子怎么突然就犯傻了呢?老柳一直安排人在进庄的必经之路上进行查问,他们现在也在田间干活,如果不是熟识之人怎会轻易的让这么多人进来,丢人啊!这下脸都丢尽了。

    黑衣大汉见李宽愣在原地,急切的开口道:“楚王殿下,王爷让您和孙道长速速前去。”

    “啊!哦,你家王爷······”李宽脑中所想的全是自己刚刚丢人的事,无意识的问了一句,问到王爷,李宽便完全的回过神了,仔细的看了一眼说话的人,原来是杜王府的人啊!这人还跟自己一起去过尹府呢!

    “大哥叫小弟去王府有何要事?你们竟然强闯本王府邸。”

    “殿下,主母腹痛难忍,王爷请您和孙道长速速前去。”

    李宽一惊,这是大嫂要生了,“怀恩快去准备马车,本王去学舍找师父。”李宽说着就跑出了庭院,身后跟着一群从杜王府前来的护卫。

    出庭院李宽就见着一匹匹的高头大马,杜王府护卫翻身上马,抱拳恭请道:“请殿下上马。”

    李宽支支吾吾的小声说了一句“本王不会骑马。”

    护卫一愣,想起了几月前他跟着李宽去尹府,好像楚王殿下真的不会骑马,便说道:“殿下,小人得罪了。”说完,弯腰伸手一捞,便把李宽抱上了马,两人同乘一骑,朝学舍而去。

    孙道长就没李宽那么麻烦,轻轻一跃便上了马,看的李宽两眼愣神,这是老头子吗?不会是假的吧!

    一路扬尘,到杜王府下了马,李宽就感觉浑身的骨头像散架了一般,暗骂着,骑马真他妈不是人干的事,浑身难受!

    看了一眼孙道长,孙道长仿佛没事人一样,还整了整衣袍,李宽暗道:难道自己身体不行了,得好好锻炼锻炼了,可别真像历史上记载的那样英年早逝了。

    师徒二人进了杜王府,府中已是井井有条,就是产房中的叫声有些刺耳。

    李宽和孙道长还有一群杜伏威请来的御医在产房外的石凳上坐着,以防万一;杜伏威焦急走过来又走过去,一直在这群人的眼前晃悠,孙道长和御医们见这样的情况见的多了,也不在意,可是李宽没怎么见过啊!出声说到。

    “大哥,你能别我们眼前走来走去的吗?晃的小弟眼晕,过来坐下,有这么多名医在,你担心什么?”

    杜伏威瞟了一眼李宽,那眼神分明在说,当爹的心情是你这样的小屁孩能体会的吗?

    李宽明白杜伏威的心理,翻了个白眼,你特么这样走来走去的除了能晃晕我们这群人之外,还有有什么用,难道你还能替大搜生孩子啊?

    “大哥,小弟问你个事儿,当时大嫂腹痛要生的时候,你怎么会派人来请我和师父啊?”李宽便开口问着心中的疑惑,既然不能让你停下,那你回答问题总要停下了吧!

    别说李宽的办法还真有效。

    杜伏威停住了脚步,走到李宽的身边,心有余悸的说道:“二弟,你是不知道,当时你大嫂正吃着东西,突然就说肚子疼,大哥我当时就慌了,根本就没想其他,便吩咐人去请孙道长,大哥我亲自去了皇宫,回来的时候你大嫂就进产房了。”

    “大哥,你不是找了稳婆一直住在府上吗?她们不会不知道大嫂这是要生孩子了吧!”

    “当时,大哥脑子里只有你大嫂说的肚子疼,根本就没听见稳婆的话;你也知道,大哥这个儿子来的多不容易,哪能有半点大意。”

    李宽撇嘴,这孩子还没出生呢!谁知道是儿子还是女儿啊?还真敢说;心中所想,李宽没说出口,杜伏威的心理李宽如何不知;重男轻女的思想就是在现代社会也是有的,更别说这还是在大唐了。

    李宽足足等了一个时辰里面的丫鬟才出来,一脸喜色的说道:“王爷,生了生了,是小世子。”丫鬟的话音刚落,产房中便穿出了婴儿的哭声。

    没想到还真被这便宜大哥给说中了,难道这嘴是开过光的?自己要不要······,算了,反正自己还早,况且自己也不在意是儿子还是女儿,当然是女儿最好。

    李宽脸上微微一笑,和众人一起恭贺道:“恭喜杜王爷(大哥)喜得麟儿。”

    杜伏威一愣,这才反映过来,像疯了一样的笑道:“老夫有儿子了,老夫有儿子了·········”弄得恭贺的众人尴尬不已。

    李宽一声咳嗽,杜伏威才稳了稳心神,说道:“诸位莫怪,本王这是太喜悦了,本王先去看看孩儿,大家自便,自便。”

    产房中,单云英有些疲惫,完全没有昏睡过去的意思一脸慈爱的盯着杜伏威手中的小襁褓;李宽暗自佩服,不愧是女侠,这身体素质杠杠的。

    孙道长给单云英把了把脉,惜字如金的吐了无碍两个字便出去了;杜伏威抱着襁褓不撒手,一脸的傻笑,比真傻子还要傻。

    “大哥给小弟看看。”李宽也好奇,他还没见过刚出生的小婴儿呢!

    “去去去,大哥还没看够呢!”

    这尼玛过河拆桥是吧!李宽有些无语,这才发现产房中没有外人了,得自己还是走吧!别打扰人一家三口亲热了。

第109章 承包酒楼开分店() 
待杜伏威准备招待今日请来的众人之时,众人已全部回府,就连李宽师徒也没就留回了楚王府;回到楚王府的李宽让福伯准备了一份贺礼,让人去了桃源村通知李母,他便回到了书房。

    翌日一早,杜王府派人来了,这次来人是管事,很懂礼数不像那日去桃源村的护卫,经过通传才进了楚王府的大门,先是给李宽母子请了安,而后有恭恭敬敬的送上了请帖。

    请帖上写的很明白,就是让李宽母子后天去杜王府上庆贺,还特别点明了要孙道长一同前去;只是那字写的实在不堪入目,李宽仔细研究才弄懂这意思,一看就知道是杜伏威的手笔,太难看了。

    李宽看着请帖,这得准备一份大礼吧!

    唐朝并没有庆贺百岁的说法,百岁最早出现在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所以在大唐是不会办百岁宴的;至于满月酒,李宽估计大唐也是没有的,满月酒有四大习俗报喜、送米酒、吃红蛋和出窝;就单单说报喜,报喜这词最早出现都是在宋代秦观的《庆张君俞都尉留后得子》——“内家报喜车凌晓,太史占祥斗挂秋。”这句诗词中,所以要说大唐有满月酒,李宽是不信的;等到正式的庆祝酒宴估计是要到行周礼的时候,李宽不得不准备一份大礼啊!

    李宽母子和孙道长来到杜王府的时候,杜王府中已经坐了不少人,看穿着,这些人的品阶应该不高。想来也是,有地位的一般都是最后才来。

    李宽师徒走进府门,这些官员开始起身行礼;至于李母,还没进门就被单云英身边的侍女请去了后院,估计是单云英想请教带孩子的心得。

    李宽师徒自然不会与庭院中的官员同坐一席,直接进了大堂。

    不久便有人来报,稳婆来了,李宽有些迷惑,这孩子都生了,杜伏威请稳婆来干什么?好奇的李宽跟着一起去了后院。

    去了后院李宽就知道这是干什么了,这是给婴儿洗澡啊!俗称“三朝洗儿”;李宽有些纳闷,三朝洗儿的习俗不是最早出现在唐玄宗的时候吗?怎么现在就有了?难道历史记载有错?

    李宽想了想,想到了合理的解释,或许现在只是习俗,并没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大家只是照习俗做而已;历史记载“三朝洗儿”最早确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可是如果之前没人做过,又怎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唐玄宗时期而被记载在史书上呢?

    李宽越想越觉得自己想法没错,暗自夸赞了一句“李宽,你真是个天才啊!”

    李宽满足了好奇,回到了大堂之中;李宽没想到他只是去转了一圈,大堂中已经坐了不少的勋贵大臣。此时大堂中的勋贵大臣,李宽一个也不认识,除了李道兴。

    “王叔,今日可好?”李宽笑着走到了李道兴的身边。

    “还不错,不过有些忧虑!”

    “王叔忧虑何事?侄儿能否助王叔一臂之力?”

    李道兴一脸的喜色,能啊,简直太能了,就等着你说这句话呢!

    李道兴看了眼四周,说道:“咱们找个僻静的地方详谈?”

    杜王府一处僻静的亭阁中。

    “宽儿,一间酒楼的生意你是知道的,你说一间酒楼是不是太小了,前几日我去一间酒楼吃饭,竟然等了一个时辰,你说咱们是不是把酒楼周边买下来,重新修建一番。”李道兴现在也是有钱人张口就是买下,要知道在东市买地可不便宜啊!

    一间酒楼开了这么些年,菜式自然是被其他酒楼学去了不少,但是偷学的酒楼做出来的菜肴总让顾客感觉没有一间酒楼的正宗,而且李宽还不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