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3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是一般人能下得了决心的。

    王敬直眼珠转动,心思急转,想到了一些,却也没能确定下来,便问道:“义父,您的意思是房家与咱们争斗完全结束了?”

    李宽点头道:“结束了,以后房家是房家,房遗爱是房遗爱,或许房遗爱也可以说是房家。”

    王敬直瞬间便明白了李宽的意思,这是场争斗是真正的结束,并非因为陛下的插手而结束,只是还有许多的问题,他未能想通,所以说这就是家里有老人的好处,王珪走了,王家的一切就得靠王敬直一人撑着,没有其他人的指点,与李景仁相比便差了些。

    至少在官位上是那么提现的,但是实际上论才智,王敬直与李景仁其实半斤八两。

    李景仁问道:“二哥,这其中的事,咱们能知道多少?”

    “算是房相与我做了一个交易吧,给房家的好处都会落到房遗爱头上,能告诉你们的就这么多,自己回去好好想想,若是提点了这么多你们还想不明白,这些年算是白混了。”

    这么多?

    提点了一句话,也能叫做多?

    李景仁连翻着白眼。

    房遗爱依旧处于发愣中,一个接着一个消息砸的他头晕眼花。

    王敬直沉默了一会儿,便开口道:“义父的意思,这场争端真如传言一般,是您与房相做的一出戏?”

    “坊间流言你也信?”李宽问道。

    王敬直摇了摇头,叹道:“是戏亦非戏啊。”

    李宽没好气一巴掌拍在王敬直头上,“说人话。”

    王敬直吭吭唧唧了半天,也没解释清楚,之所以如此,其实他自己也没怎么弄清楚,就是感觉来了,觉得自己该那么说,便说出口了。

    李宽看着王敬直,对于这个义子他一直很满意,今日却觉得有些愧疚,细数从小跟着自己的这些人,帮助王敬直是最少的。

    “敬直,你如今还在户部,还是员外郎?”

    李宽没头没脑的问话,王敬直有些诧异,便愣愣的点了点头。

    “现在有两条路给你选择,如今刑部空缺一位侍郎,但陛下已经有其他人选,不过义父同样可以为你争取过来;第二条路便是随义父去台北,给马周担任副手。”李宽一眨不眨的看着王敬直,问道:“这两条路,你选哪条路?”

    突如其来的馅饼,还是一块大馅饼,一块不会砸到人,吃了不会生病的馅饼,王敬直却是犯难了。

    “义父······”

    “你先听我把我说完。”李宽打断了王敬直,“义父大致能猜到你的想法,你父亲教导你多历练两年,义父早些时候也认为不错,但今时不同往日,今日也没有外人,义父便与你说说将来的安排。”

    “义父,您说。”

    “你也知道,早些年我曾带兵出征过一次倭国,那时恰逢倭国内乱,我便占领了两个岛,别以为两个岛很小,虽说只有两个岛但也是倭国一小半的领土,最近一年臻儿一直在往倭国增加兵力,可以说差不多已经完全华国的掌控。

    原本我是打算让哲儿年满十六之后去倭国立国的,当然如今的计划也没变,哲儿十六之后便会前往倭国立国,到时候便需要打量的官员治理。

    仅仅是凭借华国培养出来的官员是不够的,提议你去台北,一来是台北欠缺治理的官员,二来是需要你调教一批官员出来。

    当然,主要的还是你现在的官职太低,说句难听的话,官职低便注定你的格局太小,现如今大唐一个萝卜一个坑,你想在大唐得到晋升,提高自己的格局观很难。

    你看看房相、魏相,他们哪一个不是早早便有了非同凡人的大局观,你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在大唐按部就班,或许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未必能达到你父亲的高度。

    至于将来是否从台北回长安,一切全看你,而且在我打算之中,华国将来会归附与大唐,而且并非是以属国归附,是充当大唐的领土。

    所以说,义父还是希望你能去台北,当然,留在大唐上任刑部侍郎也行,但是时间浪费的太多了。”

    听过李宽的话,王敬直还没开口,李景仁就已经忍不住,“二哥,你偏心啊,干嘛不让小弟去台北?”

    李景仁对台北的官场了解的比王敬直多一些,他可知道马周的副手到底是个什么官职,那可是副宰相,比起在大唐的官职不知提高了多少。

    “你就算了,如今你好歹也是户部侍郎,而且有王叔从旁帮你看着,足够了。”李宽解释了一句,望向王敬直,笑道:“义父今日这些话,你仔细想想,去不去全看你自己的选择。”

    王敬直不是不知好歹的人,李宽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足够了。

    “义父,您什么时候回台北?”

    “等到安平与小芷在长安成婚之后便回台北,到时候可以与我一同回去。”

    王敬直点头道:“那我回府之后便写奏折。”

    李宽笑着点了点头。

    房遗爱张了张嘴,不知考虑到什么,将话咽了回去。

    “说吧,今日没有外人。”

    “二哥,小弟有个不情之请。”

    “如果说你也准备去台北,那就不必说了。”李宽直接拒绝了房遗爱,解释道:“你去台北,二哥当然也是欢迎的,但是没必要。

    你与景仁和敬直相比不同,你们父亲都在,他们教导你们的东西足够你们学了,而且你们在大唐也能帮到二哥的忙。”

    听到这话,李景仁打量四周,压低声音道:“二哥,要不咱们去书房说?”

    其实大厅里没有人,但李宽还是点了点头。

    书房中。

    李景仁比在大厅的时候要放开的多,直接问道:“二哥,你与小弟说句实话,你是否有意那个位置?”

    “说实话,二哥现在依旧对大唐的皇位没兴趣,当皇帝太累了,但是父皇似乎铁了心要给我,恐怕是难以拒绝了。”

    说这句话或许很不要脸,但是事实便是如此。

    李宽说出“父皇”二字,三人便已经完全明白了。

    李景仁笑道:“二哥,按你的话,三日前陛下召见你进宫就是为了说太子之位?你答应了?”

    李宽叹气,点头。

    “恭喜二哥(义父)。”三人对视一眼,同时开口道。

    “没什么值得恭喜的,我本就对皇位没兴趣,若非父皇执意如此,我真不愿意接下这个皇位。”

    “二哥,你没这个意思,但是哲儿和臻儿恐怕未必吧,到时候你一样得接下,按照小弟来说,你早接晚接迟早都一样,你接下皇位或许还能免去一些战乱。”

    “哦?此话怎讲?”李宽有些好奇。

    “今日之前,小弟也没想到,只是听父王提过几句,倭国曾派人前来求援,说是倭国使臣给陛下说了个唇亡齿寒的典故,如今想来恐怕就是您打算平定倭国。

    我曾好奇,便问过父王几句,父王说,华国毗邻岭南之地,岭南乃是冯家与二哥的地方;而倭国,又临近登州,吴王上任登州之前,登州刺史乃是二哥心腹。

    当时,小弟还没想通,如今想来,若是二哥不继任大唐皇位,臻儿与哲儿将两地发展起来后,恐怕将会进攻大唐,这个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说,这个计划是二哥早有的打算?”

    李景仁刚刚问出口,话锋一转,“不对啊,事到如今,二哥也不至于还瞒着小弟,若是有进攻大唐的计划,二哥你怎么会对太子之位没兴趣呢?”

    “不得不说,王叔不愧是智将。”李宽竖起了大拇指,笑道:“你说的其实差不多,不过进攻大唐的计划不是我定下的,是两个孩子私自制定的,去年我才了解到一点。”

    三人听到这话长大了嘴巴,瞪大了双眼,委实太过震惊。

    “二哥,照你这么说,臻儿和哲儿早些年便有这么一个打算?他们才多大啊?”

    “什么时候制定的计划,说实话,我也不清楚,不过当爹的总要支持自己儿子,有臻儿和哲儿,我也挺自豪的。”

    “所以说,二哥这是在给咱们显摆自己儿子聪慧么?”

    “没错,你怎么知道。”李宽笑呵呵望着李景仁。

    李景仁哑然。

    房遗爱倒是从这番对话之中听出了些道道,但是他有些不太关心,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自己老爹,按照李宽给他们的交底,大唐的皇位是楚王府的,这已经是定局了,恐怕难以改变了。

    所以,自家老爹与二哥作对,那结果······

    “二哥,我父亲······”

    李宽打断道:“房相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回府之后感谢下你父亲,与你父亲透露一点咱们今日的对话,我想,房相或许便会将打算告诉你了。”

    李宽起身,拍了拍屁股,“好了,今日的话烂在心里就行。”

    “二哥,你放心,小弟保证一个字也不会吐露,否则小弟提头来见。”

    “就你最难以保守秘密。”李宽打趣道:“行了,在府上用过饭便回去吧。敬直,你有时间便多去楚王府,问问下哲儿台北官场的情况。”

    “是义父,我记下了。”王敬直行礼道。

    大唐承包王

    wxi7

第704章 不欢而散() 
小说网。,最快更新大唐承包王最新章节!

    人的决定总在不经意之间改变,个人决定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完全不同,寻常贩夫走卒改变一个决定所影响的或许仅仅只是自己的一家,或许一朝富庶,或许一朝贫穷。

    但是大人物一个不经意的小决定,往往决定了许多人的生死,比如李宽。

    作为大唐如今最有权势的亲王,李宽表明态度带来的影响实在太大。

    与兄弟们聚首之后,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最近来桃源村拜访的官员增加了不少,比如孙行,以往很少来桃源村的人如今却仿佛把桃源村当成了自己的家。

    当然说桃源村是大师兄孙行的家也不为过,毕竟师父孙道长在桃源村有自己的宅子,师父也回了桃源村,可是作为儿子的孙行不好好赡养师父,来桃源村便找便找李哲便说不过去了。

    李宽也不是不能理解孙行的作为,一来师父有多长寿李宽知道,但作为儿子的孙行却不清楚,总觉得孙道长年纪大了,孙道长一去孙家与楚王府的关系便断了。

    二来,李宽常年在外,留在长安的日子委实有些少,想要增加交往却也没那么个时间。

    所以孙行前来,李宽真能理解,但是看着孙道长带着孙行一家到李府吃喝而无奈的样子,李宽却也有些厌烦,看看人魏叔玉,作为魏征长子只是来过一次,这便很好,让李宽很满意。

    想要在仕途上得到一个保障,有时候并非交往密切或者利用人情就可以,至少在李宽看来是如此,以本事挣前途从来都是李宽择人的标准。

    应付官员其实很累,尤其话不能说的清楚明白,毕竟李宽还想过两年的逍遥日子,李世民答应给他两年的时间逍遥,他可不想浪费了。

    不过,家里人就没那么多顾忌。

    昨日薛万彻带着丹阳公主回了桃源村,今日便带着丹阳公主来了李府,很随意,并没有什么拜帖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

    “宽儿,长久不见,你倒是越发富态了。”丹阳公主刚进门见到李宽与苏媚儿在庭院中闲聊,便打起了招呼。

    李渊的十五女,丹阳公主并不受宠,在众位公主中的地位也算不得高,嫁给薛万彻之后,丹阳公主的地位可谓水涨船高,在一众皇室子弟之中那也是地位往前排的人物,到不至于眼睛长在脑门上,但是像蒋王李恽这样的边缘皇子却不值得她关注。

    再加上李宽对薛万彻多有提点,薛万彻也懂得充实自己,并未因娶了丹阳公主之后便放弃治学,如今虽谈不上风度翩翩学富五车,但也是上马能整军,下马能安民的良才,丹阳公主很满意这门婚事,公主之中或许就属自己嫁的最好,两人的小日子可比大多数公主来的要快活许多。

    “丹阳姑母,我们也没多长时间没见吧。”李宽笑道。

    算算日子,李宽从蜀地回长安之后还曾在宫里见过一次丹阳公主,虽只是打了个招呼却也算是见过,丹阳公主不知该如何接过话头,正在犯难之际,听自家夫君笑道:“殿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如今过了几个春秋?”

    丹阳公主眉目流萤,夫君就是夫君,出口便成章。

    这夫妻二人是来给自己撒狗粮来了?

    再者说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个成语是这么个意思?

    李宽瞅了眼薛万彻,这学识也就唬弄唬弄丹阳公主了,若是遇见个有本事的人岂不贻笑大方。

    “算算日子,有十来日没见到丹阳姑母,差不多有三十个春秋了,倒是真如丹阳姑母所言,好些日子没见了。”李宽很给薛万彻面子,却也没想着教教薛万彻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正确用法,毕竟一个武将,懂军事谋略便好,指望他有多高的学识?

    那还是算了。

    “对了,丹阳姑母怎么想着回桃源村了?”

    薛万彻在桃源村有宅子,回不回桃源村是薛万彻与丹阳公主的自由,但夫妻二人极少回来,一般只有丹阳公主在桃花盛开的时节才会领着姐妹们来桃源村住一住,如今前脚回来后脚便来李府,大抵便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个道理。

    丹阳公主笑道:“这不是安平妹妹与小芷妹妹要成婚了么,姑母想着两位妹子成婚,肯定得要不少的人手,便回来帮帮忙。”

    “多谢丹阳姑母。”李宽起身拱手答谢,不管是否是丹阳公主的借口,人家能想到这个借口便已是难得。

    陡然发现苏媚儿偷来的目光,李宽失笑道:“说了好一会儿了,却是忘记请姑父姑母落座了,姑父姑母请。”

    夫妻二人落座,薛万彻仿佛不知什么叫隔墙有耳,直接开口道:“王爷,前不久晋王殿下与长孙冲找过微臣”

    李宽打断道:“老九这是要挖墙脚了啊。”

    李宽嘴角那轻微的弧度或许连他自己也未能察觉,但是薛万彻却已然明白了李宽的意思,皇位之争开始了,或者说楚王殿下有了对大唐皇位的心思。

    李宽沉吟了小会儿,笑道:“对了,表弟今年十岁了,虽还未成年,侄儿却也听说表弟乃人中龙凤”

    “荀儿只不过一顽童,当不得殿下人中龙凤之赞。”薛万彻打断了李宽的话,人中龙凤这种称赞可不是自己儿子应该有的。

    丹阳公主就没那么多顾忌,自己儿子也有皇室血脉,说是人中龙凤亦不无不可,儿子得自己这个侄儿夸赞这么一句可比教授博士们夸赞十句令人高兴。

    “宽儿,不是姑母自夸,荀儿虽年仅十岁,却有不少大儒曾夸赞荀儿有你这个做表兄的几分风采”说到儿子,丹阳公主仿佛有说不尽的赞美之词,仿佛不知谦虚为何物。

    等到丹阳公主结束了滔滔不绝的夸赞,李宽才笑道:“丹阳姑母,侄儿自认台北的学城教育还是不错的,不知丹阳姑母可否为了表弟,前往台北住一住。”

    “楚王殿下,您这是何意?”薛万彻的话音有些冷。

    丹阳公主本是挺高兴的,早就听说台北的繁华不弱于长安,常年在长安城打转的她当然愿意去台北看看,但是听到夫君这个语气,有些怒了。

    丹阳公主这些年过的顺风顺水,或许变得有些天真,但到底是皇室公主,李宽话中的意思,她又岂会听不明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