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摇了摇头,“此前,孩儿是这般认为的,但是这些日子想了许多,随二弟去了一次蜀地,孩儿发现确实是孩儿错了,与父皇无关。”
李承乾叹了口气,“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可惜这句话二弟与孩儿说的太晚,孩儿领悟的太迟。”
听到这句话,李世民笑了,李宽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李承乾,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这是怪我了?”
李承乾摇头道:“为兄不是这个意思,二弟且听为兄把话说完。”
发现李承乾确实没有其他意思,李宽讪讪道:“你继续,继续,我不说话了。”说完,在嘴边做了个拉链子的手势。
“孩儿行谋逆之举其实怪孩儿自己,是孩儿对皇位看的太过重要。”李承乾叹道:“年初随二弟去蜀地,在途中听二弟唱了一个小曲,那时孩儿才明白,身为皇室子弟,我们所看重的应该是大唐繁荣,而非局限与金銮殿上的那个位置。”
李世民哼了一声,“什么小曲,能让你有此想法?”
说实在的,儿子能说出这番话,李世民喜怒参半,高兴李承乾已经完全放下了,变得豁达了,像极了当年那个受大臣夸赞的好儿子。
怒李承乾将皇位贬得一文不值,要知道他李世民当初为了那个皇位费了多少心力,登基为帝之后又花费了多少心血。
李承乾没多说其他的,磕磕巴巴的唱起了李宽教他的《得意的笑》。
“这就是你小子教承乾的?”李渊低声在李宽身边问道。
李宽点点头,还没说话,就听李渊恨铁不成钢地道:“胸无大志,祖父怎么就有你这么一个孙子。”
李宽也不介意,这样的话,他已经听过无数次了,早已免疫,况且李渊脸上的笑容已经出卖了李渊,所以李宽打趣道:“孙儿可不就是胸无大志么,您又不是没看过孙儿的胸口,孙儿胸口上没有大痔。”
笑骂了句“臭小子”,李渊便没再说其他。
一首欢快的歌,愣是让李承乾唱出了伤感,而且还把自己给唱哭了。
李承乾擦了擦脸上的泪痕,扯出一个难看的笑脸,“这些年,孩儿只记得皇位,忘记了兄弟情义,此事乃孩儿之错。”
李承乾起身给李泰行了大礼,“这些年,为兄没能做到兄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兄对不起你,为兄在此给四弟赔罪了。”
李承乾端起酒杯,倒是把李泰弄得一愣一愣的,不是说要教训自己么,现在是闹哪样?
李泰呆呆地端起酒杯,与李承乾喝了杯酒。
“酒也喝了,说说为何要教训青雀。”李世民说道。
李承乾点头道:“此前,四弟问为兄有何资格教训你?为兄便告诉你,长兄如父,为兄教训你在情理之中,早些年为兄确实不够资格称为兄长,但四弟的作为就是弟弟地的做法么?
早些年的朝堂之争便不说,身为弟弟叫为兄死瘸子,为兄教训你没错,所以为兄今日便要打你一顿,你可心服?”
废话,李泰当然不服,只不过碍于李渊和李世民都没说话,李承乾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之前赔礼道歉也做足了表面功夫,让他不知该如何反驳,只能瞪着李承乾。
“为兄知道你不服,多年恩恩怨怨并非为兄一席话便能化解,你我兄弟二人之间的恩恩怨怨现在恐怕已经解不开了,今日当着父皇和皇祖父的面,你我兄弟二人便打一架,如何?为兄与你都可以痛痛快快的一解心中怨恨。”
“好啊。”李泰脱口而出,他就不信自己还能打不过李承乾,就算打不过,体重也够李承乾喝一壶。
“胡闹······”
李渊打断了李世民的话,笑道:“我看承乾的提议很好,两人打一架也好,兄弟之间没有解不开的结,若是打一架不能,那就打两架。”
听到李渊这句话,也不管李世民怎么想了,李承乾抬手照着李泰脸上就是一巴掌,响亮,李泰的胖脸顿时愈发胖了。
李泰也怒了,多年的怨恨和今日的这一巴掌,全都聚在了脚上,一脚将李承乾踹倒在地,饿虎扑食般扑在李承乾身上,一计右勾拳挥了下去。
兄弟两人像似市井流氓般殴打在一起,扯头发,猴子偷桃,无所不用其极,看得李世民直皱眉,没有一点皇家子弟的样子。
“打起来了,你小子不去劝劝?”李渊笑问着李宽。
“有什么好劝的,兄弟之间打架而已。”李宽剥开毛豆,放在嘴边吸着豆子,随意的开口道。
持续了一盏茶的斗殴,最终以李泰的胜利告终,到底是胖胖的李泰占了便宜。
兄弟两人看着对方犹如叫花子般的形象,不由得笑了,不知想到了什么,两兄弟又同时止住了笑脸,但是不可否认,这场架成了解开兄弟两矛盾的一个契机。
突然,李承乾叹了口气,瞅了眼皱眉的李世民和微笑的李渊,望向李泰,“当年承德与承业欺负你后,我们去报仇后大致就像咱们现在的的样子吧,那时回府后还被母后狠狠的责罚了一次,跪了两个时辰,我还记得是襄城偷偷拿糕点给我们,一晃好多年了。”
李泰没说话,想了想,然后狠狠地点了点头。
“四弟,放弃吧。”
李承乾突如其来的一句话,令李泰愣住了,直勾勾的盯着李承乾,似乎没明白李承乾的意思。
“放弃皇位。”
这四个字,不由得令李泰想到了李世民之前找他谈话时的内容,李泰没说话,毕竟他现在不管说什么都不符合他的心意。
李泰是骄傲的,或者说皇家子弟都是骄傲的,为了皇位争斗了这么多年,你说放弃就放弃?可能么?
可是,反对李承乾的提议,他又知道李世民的意思,这是在跟李世民唱反调,他不愿意。当然,他也知道现在答应李承乾自然是最好的回答,但李泰的骄傲容不得让他点头答应。
“为兄知道你心中不服,但是为兄始终认为你的才智不足够担任一国之君,你才学过人,但治理之能欠缺太多,为兄希望你能明白,咱们生于皇室,我们看到的应该不仅仅是皇位,我们看到的应该是整个天下百姓,看到大唐愈发繁荣。”
不知是那一句触怒了李泰,李泰终于开口了,“让大唐愈发繁荣,我为什么不行?你觉得谁可以,李宽么?”
当着当今皇帝的商议皇位,还有没有将他李世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李世民起身,准备开口,但是被李渊给拉住了,见李渊摇头,李世民叹了口气,坐下了。
李承乾没回答李泰,反倒是看向了李宽,问道:“真没想法?”
李宽摇头。
李承乾点头,转头看向李世民,“父皇,孩儿认为四弟之能不足担负大唐重任,但四弟不服,孩儿有一个请求,为四弟而求。”
“说。”李世民倒想看看这个儿子能提出什么好办法。
“让四弟独自治理一地,无属官,无谋臣,在不得表明身份的情况,治理治下之地,若是两年之后能带动治下之地的百姓致富,父皇可否立四弟为太子?”
李世民沉默了,李泰笑了。
“四弟,不用急着高兴,一来父皇尚未答应,二来为兄不是为你一人所求,是否有治理之能尚需一个比较?”
“何意?”李世民问道。
“儿臣认为大唐需要的是有治理之能的继承人,皇室子弟之中谁人能让大唐愈发繁荣,谁便有资格继任太子之位,只有四弟一人显然不能体现出他的治理之能,所以需要有一人与四弟比较,这人便是哲儿,最终败者不得有任何异议。”
李承乾不假思索给出了答案,显然是与李渊商议过,没瞧见李渊捋着胡须笑容满面吗?
李世民点点头,望向了李泰,“青雀,你认为承乾的提议如何?”
问出这句话,李世民其实已经赞同了李承乾的提议,毕竟他曾派人查探过李哲的情况,对于李泰和李哲两人,他更看好李哲,更别说李哲还有一个老爹李宽。
虽说竞争的人是李哲,但有时候到了一定的地步,李宽或许也拒绝不了,不要也得要。
“儿臣同意皇兄的提议。”李泰是骄傲的,他可不认为自己会输给才十几岁的小侄儿。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点了点头,对于李承乾今日的表现,说实话,他有些诧异,尽管猜到了李承乾今日的作为与李渊脱不了干系,但李承乾确实做的足够好。
“既然如此,朕便准了。”
:。:
wxi7
第699章 皇家需要亲情()
准了?
谁准了?
作为李哲的老爹,李宽知道儿子的打算,但是他对儿子的前路也是有规划的,李承乾的这个提议虽然不错,可是对李宽而言算不得好,他本打算带着儿子会台北教导一段时间,然后送去九州岛锻炼,最后才看李哲的决定。
李承乾这样一提议,李哲便要留在大唐与李泰做比较,这不是李宽愿意看到的。
倒不是说李哲留在大唐的两年是白白浪费时间,只不过比起李宽给与李哲的锻炼差了许多。
“等等,哲儿是否参与其中,你们是否应该问问我的意见?”
“问你?”李渊笑呵呵的看着李宽。
李宽理直气壮道:“不错,孙儿是哲儿的爹,难道不应该问问孙儿的意见?”
“没那个必要。”
“祖父,您什么意思?”李宽很不满,看着李渊,提高了音量,“祖父,您不是不知道孙儿对哲儿的安排,等到安平和小芷成婚之后,孙儿便要将哲儿带回台北,怎么可能让哲儿留在大唐两年,哲儿今年十三了,正是学习的时候,两年的时间能学的东西太多了。”
“你留在大唐不是一样可以教导哲儿?”李渊问道。
李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毕竟说自己不愿意留在大唐不适合在这个时间说出来。
“行了,既然是比较,也不一定非要留在大唐,哲儿在台北也是一样,到时候让青雀与哲儿相互察看对方的情况也行。”李渊不在意的回答道。
显然,李渊偏向了李哲,或者说偏向了李宽,毕竟留在大唐和回台北差距巨大,这就好比李泰在长安为官是一个道理,其中的方便不计其数。
当然,李渊既然能让李承乾提出这个提议,想来倒也能做到相对的公平,至于具体的细节,相信他与李世民能商议出来,李宽不想问也不想知道,而且李宽相信,李泰也不会乖乖的按照李承乾的提议做。
李宽叹了口气,没再多说,独自喝着闷酒。
“没话说了,那就这样决定了。”李渊做了决定,然后转头望着李世民,问道:“二郎,你认为呢?”
李世民点了点头,与李渊相视而笑。
李泰也与李承乾笑了。
谁都没有注意到大厅里的李治眼中闪过一丝怨恨的光芒。
要知道他也是皇子,是李世民的嫡子,如今更是得到了长孙无忌的支持,他在朝中的势力也不算弱了,可是今日这场酒宴,皇祖父和父皇没有提到过他,两个哥哥也没有提到过他,他犹如一粒不起眼的尘埃,被众人遗忘在了角落。
凭什么?
凭什么大家都可以无视自己?
凭什么李哲那家伙都能得到与李泰竞争的机会,而自己却不曾被人提到过一句?
李治心中在疯狂的呐喊,仿佛有一条噬心的毒蛇在不断地撕咬着自己。
最后的酒宴渐渐有了欢笑声,但这些欢笑似乎不属于李治和李宽。
喝了一通闷酒,李宽起身行礼,“祖父、二伯,我先回府了,最近安平和小芷的婚事还有诸多商议。”
李宽这个借口很烂,安平和小芷的婚事差不多是由李哲带领楚王府家臣们在操办,李宽根本不过问。
这点,李渊可是清楚的很,毕竟小重孙可是在他和万贵妃面前多次抱怨过父皇不管事,只知道偷懒,连姑姑的婚事也全权交给自己做。
其实皇室子弟都是骄傲的人,而李宽恰恰又是一个最为骄傲的人,比李世民都要骄傲的人,别看李宽似乎很好说话,仿佛什么都不在意,但李渊知道孙儿的骄傲在骨子里。
这里的骄傲绝不是什么贬义,而是一种绝对的掌控。
就像今日这件事,大家都知道李承乾提出这个提议是李渊嘱意的,但是这件事超脱了李宽的掌控。以李渊对李宽的了解,知道李宽的心情估计不太好,所以点了点头。
“皇祖父、父皇,我去送送二弟。”李承乾起身道。
如果说李宽的借口很烂,那么李承乾的借口更烂。
桃源村那可是李宽的发家之地,是李宽的私产,如今李渊的宫殿占地都属于桃源村,李宽就是这里的主人,李承乾才是一个客人,客人送主人,还有比这更烂的理由么?
走到殿门外,李承乾像做贼似得打量四周。
“行了,别看了,有话说有屁放,没有什么不可对人言的。”李宽心情不好,语气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充斥着对李承乾的些许不满。
“为兄知道你的想法,不过有些事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太子之位不可能一直空缺,若是真到了那一天,父皇执意要将太子之位给你,你当如何?”
李宽没说话。
“其实你自己也知道,父皇是属意你的,众兄弟之中也有不少人希望你执掌大唐。今日的提议虽是皇祖父交待的,但为兄也并非没有私心。大唐的帝位只有你父子三人中的一人继位,为兄方可放心啊。”
李承乾说的是实话,抛开李承乾的私心不谈,如今的大势如此,不管李宽是否愿意,到了最后势必会被大势所裹挟,他比李宽看的明白,这次去蜀地的路上,他与李佑交谈之后便明白了。
李宽是一个变数,若是朝中没有楚王一系,李泰和李治都是不错的人选,等到李世民殡天,李泰与李治或许都可以掌控朝中局势,各路藩王心中不服却也不敢作乱。
可惜有李宽的楚王一系人马,而李宽又深的各兄弟的信服,李宽不继位,众兄弟是不会服气的,大唐或许将战乱四起,到最后依旧只能指望李宽,结果不会有任何改变。
既然如此,又何必闹到藩王作乱后,李宽来平乱呢?
退一万步说,李宽平乱之后依旧坚持不登基称帝,但新帝会放任李宽这个能威胁到自己皇位的异数存在吗?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皇帝的心思都一个样。
他以前为何忌惮李泰,对付同胞弟弟,这就是理由。
“如今为兄势微力弱,能帮你的也就这些了,你自己回府后好好想想吧!”李承乾叹了口气,转身回了大厅。
李宽望着天边明月,也叹了口气,回了李府。
李渊的意思和李承乾今日这番推心置腹的话,他不是没考虑过,但是不能自己掌控的事情发生,尽管对自己一家来说是好事,却很不痛快。
不过今日李承乾对李泰的做法,李宽挺高兴的,李氏皇族从李世民开始亲情便淡薄了,尤其最近几年,李承乾和李泰闹矛盾,影响的其实不仅仅是李承乾和李泰两人,对其他皇室子弟亦多有影响。
李承乾和李泰之间,经过今日之后势必有缓和的情况,同样也会影响很多人,皇家也是需要亲情的。
:。:
wxi7
第700章 笑话()
人活着需要目标,需要偶尔展现下自己的力量。
李治很小的时候,他的目标便是能让夫子们满意,让父皇和母后满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