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不在意点了点头,笑道:“如此甚好,今日乃是年终大会,欢庆之日别为了不相干的人坏了咱们的气氛,来,喝酒。”
王傅他们一桌不仅有王傅和王方翼两人,还有小泗儿等人,对于自家二公子能有如此表现,小泗儿等人打心眼里佩服。
众人端起了酒杯,与李哲碰杯敬酒,气氛仿佛没有收到任何的影响,一顿饭从中午吃到了傍晚,管事们才带着满面的红光从一间酒楼回自己在长安城的家。
管事们一走,李哲端起桌上的酒杯,尚未喝一口便将手中的杯子扔到了地上,清脆的碎裂声,令伺候在一旁的李予等人心颤不已。
“贱人,给本王等着。”李哲怒吼,面目狰狞,犹如一头暴怒嗜血的雄狮,一脚便踹翻了眼前的酒桌。
没人敢上前劝说发脾气的李哲,所有人犹如鹌鹑一样躬身侧立一旁,瑟瑟发抖,生怕李哲将怒火发泄到他们头上。
:。:
wxi7
第648章 李宽的态度()
忠心的程度,其实是需要对比的。
就像小泗儿等人,他们乃是楚王府的家臣,对于楚王府的二公子,他们也是忠心耿耿的,但他们更忠心于李宽,忠心于楚王府的家主。
李哲身上发生的事,在管事们退下之后,小泗儿便让自己夫人绿儿去了楚王府,毕竟关系到李哲的私事,其他人都不合适去找李宽禀报,但绿儿不同,绿儿当年乃是苏媚儿身边的丫鬟,可谓情同姐妹,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然,小泗儿自己也适合,但谁让他得照看发脾气的李哲呢。
楚王府。
听过绿儿回禀之后,李宽夫妻还没动怒,作为哥哥的李臻便如同弟弟一般,将手中的茶杯扔到了地上:“欺人太甚,简直不把我李家一门放在眼里。”
见自己父母无任何动作,李臻仿佛想到什么,怒道:“怀恩,立即吩咐王府所有人,探查晋王与王家之女的行踪,朕要具体的数据。”
李宽没有任何动作,是因为他在感慨历史的强大,王皇后到底还是跟了李治,跟了那个令她惨死的李治,所以一时间没有回神。
苏媚儿则是因为一时间不敢相信,自己儿子天纵之才,比起李治不知优秀多少,王家女子竟然会瞎眼跟了李治?所以也愣住了。
听到大儿子暴喝,李宽才回神过来,摇摇头:“不用去查了,就算李治与王家之女没有发生任何事,这件事也不是那么轻易能了的,具体看哲儿的意思吧。”
李宽会有这样的吩咐,是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去查,会发生这样事,他其实都已经能猜的七七八八了。
当年,李哲在长安,因为王若宁的事情便与同安长公主和李治闹出了矛盾,同安长公主或许能不计较,但李治又怎么可能不计较,毕竟于他李治而言,王若宁这件事乃是奇耻大辱。
既然要报仇,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抢了王若宁,反正以他李治的身份,哪怕是抢了王若宁,又能如何,大不了被李世民责罚一顿。
一顿责罚与报仇相比,当然是报仇重要,所以便找上了同安大长公主。
李哲远在台北,李治近在眼前,李哲对她言语不敬,李治变着花样的令她开心,同安长公主会怎么选择,自然会选择李治了。
一封书信,说婶婶想念若宁了,让若宁在陪陪婶婶,王仁佑一家会怎么选择?当然也是选择将王若宁送到长安城陪陪婶婶了。
通俗的说,同安大长公主其实就是水浒传中的王婆,他李宽的儿子很不幸的成为了大郎。
或许起初王若宁还是了解自己身份的,但时间日久,这种了解便渐渐的淡化了。
作为皇室子弟,还是李世民的弟子,李治的学识自然是不缺的,学识渊博,一表人才,且对自己照顾有加,甜言蜜语不断。
李哲呢?
抛开年纪不谈,李哲的长相在大唐的千金小姐们眼中不算英俊,因为他比起大唐勋贵子弟要黑一些,所谓一白遮百丑,黝黑些的李哲不管面容如何英俊,总归在所有养在深闺的女子的眼中,尤其是文官家的千金小姐眼中,不算俊朗。
再加上,李哲一走便是两年多,没个音讯,而李治却时常在旁,两者相比,王若宁又会选择谁呢?
王若宁到底只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千金小姐,她可没有自己母亲柳氏的见识,傻乎乎的就一头载进了李治为她编织的温柔乡之中,为了爱而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很容易理解,为了爱而忘乎所有的女子,天下间太多了,其他人不说,就像高阳公主,不也为了一个辩机和尚,在历史上造反了吗?
如今王若宁为了爱,忘记了李哲的身份,忘记了楚王府的地位,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可以理解。
但理解归理解,李宽却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儿子头上,所以无论儿子要作什么,他都支持,这就是他作为李哲父亲的态度。
“父皇,二弟这件事,咱们该如何处理?”李臻冷静了下来,对于弟弟的遭遇很生气,但对方乃是李治,让他做出决定当然很简单,但不得不考虑到自己父亲的意见。
“等哲儿回府之后再说吧,累了,回书房休息会儿,等哲儿回府之后,带哲儿来书房见我。”
说完,李宽便走了。
“臻儿,母后对你从来没有任何要求,但哲儿此事,母后只要求你无论如何,也得替哲儿讨回一个公道。”苏媚儿的语调不高,但言语之中充满着怒火与坚定。
“母后放心,儿臣定然会为弟弟讨回一个公道的。”
苏媚儿点点头,带着侍女琴儿走了。
黑夜笼罩整个长安城,李哲从一间酒楼回来了,不过是被王方翼给背回来的,看样子是去不了书房了,李臻便让怀恩通知了李宽一声,而他自然是美其名曰的去照顾自己弟弟去了。
“白等了这么久。”李宽叹了口气,回了自己的房间。
翌日一早,不等用早饭,李宽便带着两个儿子去了书房。
“哲儿,你的事情为父已经知道了,不管你做任何事,为父都支持你,不过为父想要提醒你一句,你曾祖父年纪大了,到底还能过多少次除夕,为父也不清楚,或许今年便是最后的一年也说不一定,就算不是,剩下的除夕也不多了。
还有三日的时间便到除夕了,今年除夕是你曾祖父召集皇室所有人一起过的除夕,为父不希望你坏了气氛,你可明白?”
沉默了好一会,李哲才开口道:“父皇,您放心,您说的儿臣都明白,儿臣保证在除夕之前不会做出任何举动,让曾祖父和曾祖母过一个欢庆的除夕夜。”
“好。”李宽点头,赞赏的看着李哲,笑道:“你们兄弟二人要记住,咱们一家看重亲情,但对于不给咱们讲亲情的人,咱们也没必要跟他讲亲情,哪怕这个人是同安姑祖母也一样。”
作为父亲,儿子受此大辱,李宽是无条件支持的,但作为李渊的孙儿,李宽不希望自己一家在快到除夕之时还令李渊忧心。
所以让李哲忍一时是最好的办法,毕竟再有三日的时间就到除夕了,等过了除夕,李渊也就要从宫里回桃源村的宫殿了。
尽管将来或许会传些风声到李渊的耳朵里,但总比现在大闹不休,令除夕之夜蒙上一层阴影要好上许多。
“父皇,您说李治与王家之女之间发生的事,当今陛下是否知晓?”李臻突然开口问道:“父皇,若是陛下知晓,您认为咱们是不是做出些应对?”
李宽沉默了,李世民应该是不知道李治与王家之女间发生的事的,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李世民知晓其中发生的事,那意味可就大不相同。
如今自己一家全在长安城,若是真有万一,那后果······
李宽很不愿意相信,发生的一切都是李世民的计策,毕竟李世民改变他看在了眼里,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李世民不会做出这种事。
但世上的事情谁能说得准,一味的用情谊去判断一个人是否会做出谋害自己之事,显然是不成熟的,尤其自己还是当过皇帝的人。
李宽回神,赞赏的看了眼大儿子,笑道:“既然臻儿有担忧,那就说说安排吧,想来你昨夜便仔细考虑过了。”
“其实儿臣也没有好的办法,不过陈将军如今在禁军中当值,儿臣认为当请陈将军叙叙旧,毕竟陈将军也是父皇麾下之人,父皇请陈将军叙旧,谁也说不出毛病。”
李臻真的只是单纯的为了保命而请陈宣武吗?
李宽很确定,不是,自己的儿子,李宽太熟悉了,儿子说话时的样子明显是突然想出某种计划时的样子,但他现在很懒,懒的去想儿子请陈宣武是为了什么,所以便点头赞同了李臻的提议。
“请陈宣武之事,你们兄弟二人去安排吧!”李宽摇了摇头,出了书房。
等到李宽一走,李哲便开口问道:“大哥,你说父亲是不是识破咱们的计划了?”
请陈宣武自然不是简单的为了担心李世民对自己一家动手,留下一个保命的手段,而是因为需要陈宣武作为内应,李臻兄弟俩存心结交。
当初李世民来楚王府,与李臻商议的便是火器的问题,火器的运用自然会由当年被派到大唐的陈宣武等人接手,这是不小的战力,作为有打算进攻大唐的哥俩,怎么可能放过陈宣武这么一个好机会。
所以李臻才会提出请陈宣武吃饭,而他也很有把握自己父皇会将这件事交给自己,毕竟自己父皇到底有多懒,兄弟二人都清楚。
听到弟弟的问话,李臻摇了摇头,不确定道:“应该没有识破咱们的计划,咱们又没给任何人谈论过咱们的计划,而且请陈宣武也是昨夜才商议出来的结果,父皇怎会想到?”
“那你说,父皇离去时,为什么会摇头呢?”
李臻摇头:“就算父皇知晓,但也让咱们兄弟二人请客,就算不赞同那也没反对不是,别多想了,还是想想如何将陈宣武拉拢过来。”
李哲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一个道理,便点了点头。
:。:
wxi7
第649章 除夕夜宴()
其实,大唐最热闹的节日并不是除夕夜,真正举国欢庆的其实是上元节,在十五十六这两天晚上,各个城镇中都会举办灯会,哪怕是在台湾也一样,长安做为大唐的都城,上元节的灯会也最热闹,甚至为了方便灯会,长安城常年的宵禁也会被解除,可见天下人对上元节的看重。
事实上,整个大唐、整个世界,也只有李宽一家才会将除夕夜当成重大的节日来过。
不过今年有些不同,今年的除夕夜是李渊召集皇室子孙欢聚的一年,也是皇室子弟最为齐整的一年,这些皇室子弟不仅仅是李渊膝下的儿孙,还有其堂兄弟膝下的子嗣,像似李道宗、李孝恭之流也带着一家老小来了太极宫。
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聚过,李宽其实真不了解皇室到底有多少人,突然被李渊这么一号召,李宽才有些咂舌,少说也得有几百人的大家庭,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来的几百人之中,还不包括出嫁的女子,因为要祭祖的关系,像似平阳公主、长沙公主等等皇室公主、县主们还未到太极宫。
若是等到祭祖结束后,诸位受封的县主和公主们在带着驸马儿子赶到太极宫,李宽估计太极宫恐怕都坐不下。
祭祖是一件繁琐的事情,尤其是皇家祭祖,尤其今年皇室子弟全都聚集到了太极宫,一套祭祖的流程下来,李宽觉得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脸都笑僵了,没办法,大家都是皇室子弟,别人打招呼总不能不苟言笑的点头了事。
瞅了眼殿门外的天空,李宽估算了下大概的时辰,从辰时进了皇宫,单单祭祖就用去了整整三个时辰,现在都快到申时了,还没有开饭的打算,光是糕点和茶水,吃的都想吐了。
肚子饿的咕咕叫,李宽不由得认为李渊的提议很不好,毕竟皇室公主们说不得什么时候才能进宫呢!
就像自己妹妹安平和小芷,到现在还没进宫,在楚王府忙着祭祖的事,就是自己妹子都这么慢,其他的皇室公主一大家子人,得等到什么时辰。
正想着自己妹妹为什么还没来呢,安平就带着巫鸿、小芷和蒙老爷子来了。
发现自己妹妹在找位置,便朝儿子看了一眼,李臻自然而然的走到了安平身边,给安平指了指她的座位,带着小芷和蒙老爷子坐到了李宽夫妻身后。
“蒙老爷子,您也是真能住,带着小芷去了师父府上就不回来了,难道楚王府就不能住人。”李宽没好气的说道。
对于李宽的态度,蒙老爷子笑了笑:“不是咱能住,这不是与你师父商议小芷婚事么,一时间忘了。”
“怎的,您老打算将小芷许配给孙淑啊,这可不行啊,乱了辈分,小芷可是我妹子。”李宽一听就明白了事情的缘由,倒不是他看不上孙行的儿子,也不是真的讲究辈分,而是小芷已经有中意的人了,担心两老头儿不顾及小芷的感受。
“与你师父商议的并非是小芷与孙淑之间的婚事,是商议何时为小芷行婚礼的具体细节。”
“这有什么好商议的,年后回台北举行婚礼不就行了,让哲儿安排具体的细节,照着安平当初的规格就好,那小子得心应手。”
“不妥,安平乃是长公主······”
“没什么不妥的,都是我妹子,岂能差别对待,这事儿就不用说了,按照当初的规格来。”李宽打断了蒙老爷子的话,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您在孙府住这么久,不会是因为师父不打算去台北了吧?”
“什么都瞒不过你,你师父确实不打算去台北,所以才在孙府劝说他。”
李宽想了想,决定道:“既然师父不愿意回台北,就让王家小子来长安,咱们两地都举办,正好安平也要挑时间举办与巫鸿的婚礼,大家干脆一起了。”
正和蒙老爷子聊着关于婚事的问题,突然就听到殿中有人嘲讽道:“这可是皇家夜宴,怎么阿猫阿狗都能来?”
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只见高阳公主望着李宽他们这边,显然刚刚开口的是高阳公主。
为了李渊能过上一个快乐的除夕夜,李宽一家可是忍了又忍,尤其是李哲,一直忍受着心里的怒火,但偏偏有人不乐意让李渊过个高兴的除夜,而且这个开口之人还是高阳公主。
李哲的事情与房遗爱的事情何其相似,高阳公主瞬间点燃了李哲一直压抑的怒火,拿起案几上装糕点的盘子就朝高阳公主扔了过去,盘子碎裂之声清晰入耳,原本有些欢快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刚刚说的话本王没听清,有胆气你再说一遍。”李哲怒视着高阳公主,仿佛将高阳公主看成了王若宁,似乎要将高阳公主生吞活剥了一般。
“说就说,你以为本宫怕你······”
上座的李世民终于怒了,打断道:“是不是不会说话,不会说话朕便让人教教你。”
李世民派人怎么教,自然是用打的。
高阳公主朝李宽一家冷哼了一声,便不敢再开口了。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气氛依旧热烈,只不过不时有人朝李宽他们一家的方向看,有忌惮的目光,有不屑的目光,也有佩服的目光,当然少不了有好奇的目光。
李哲的脾气可是比李宽的脾气好,但今日却尤为怪异,李宽都没发怒,李哲竟然发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