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等李宽开口,李景仁便疑惑道:“咦,蒋王殿下,你怎会与二哥一同前来,魏王在乐游苑设宴,不是为了给你庆祝寿辰么?”

    不怪李景仁会疑惑,作为主角的李恽来得太晚了,就从乐游苑传来的欢笑声来看,已经有很多人来了,李恽却现在才来。

    李恽:自己的存在感是有多低,到现在才发现自己。

    听到李景仁的话,李宽问道:“老七,今日是你的生辰?”

    李恽点点头:“恩,本来小弟是打算陪母妃在宫里庆贺的,四皇兄给了请柬没办法不来······二哥,小弟并不知晓四皇兄会因为小弟生辰宴请他人。”

    仿佛想到了什么,李恽停顿了片刻,给出解释。

    李宽拍了拍李恽的肩头,笑道:“此前不知今日是你的生辰,也没个准备,明日我派人将礼物送到你府上。”见李恽要拒绝,李宽笑道:“都是一家人别见外,行了,你自己去乐游苑吧!”

    李宽一行人走进了大厅,房遗爱便招呼厅里的侍女们上菜。

    很快,一份份精美的菜肴端上了桌,看了眼周围的人,李宽问道:“是不是还有人没来?”

    李景仁和房遗爱当初到桃源村递请柬时说众位兄弟,李宽也就以为人不少,如今却只有李景仁、房遗爱和李文奖、李文誉兄弟,四个人也能叫众位兄弟。

    “没了,就咱们这些人,本来小弟想叫上敬直他们的,不过道彦王叔说不合适,后来也就没叫。”

    “怎么个意思?”

    李景仁解释了一遍,李宽才明白,原本只是房遗爱单独设宴表示感谢,后来被李道彦得知,派来了两个儿子,李景仁从中搭桥,才有这么一顿宴席,作为中间人的李景仁也因此跟着一起来,否则李景仁都不一定在场。

    “文誉、文奖,你们回府后告诉道彦王叔,以后别这么客气了,咱们都是一家人。”李宽笑了笑,继续道:“既然没有人来了,咱们就开吃,吃完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等到臻儿回长安后,再好好吃一顿。”

    “总是能从二哥口中听到怪话,这要是不知道咱们都是兄弟的,还以为二哥是要赶人呢!”见李文奖兄弟有些放不开,李景仁出来暖场了。

    “那就听二哥,开吃。”李文誉笑道。

    饭桌上,一言不发,众人拿着筷子夹着菜肴,放进嘴里慢嚼细咽,不时喝一杯酒,这样的气氛是很怪异的,很少有人会习惯这样气氛。

    所以李宽他们这边的气氛虽不及乐游苑那般热烈,但也是有说有笑的,各种荤段子不停,什么早年时候偷偷跑到那家勋贵府上看见了勋贵小妾白花花的屁股;什么哪家的小妾腰肢纤细,屁股大好生养,就每个停断的。

    听到这些,苏媚儿很后悔跟着自家夫君一起来,早知道只有她一个女儿身,她也就不来了。

    荤段子说了一大通,自然少不了关于谈论到关于修建军校和住宅区的事,毕竟如今长安城中最火热的话题便是承包修建军校和住宅区。

    “二哥,军校修建之后需要不少人吧,小弟妹夫如今也没个差事,你给安排一下。”李景仁很不客气,开口就是要职位。

    “你妹夫需要二哥安排,别开玩笑。”

    李宽觉得李景仁的话很扯淡,堂堂江夏王府的女婿,自然也是某勋贵府上的公子哥,还用他安排,就算不是,以李道宗和李景仁如今的名头也用不上他啊!

    对于自己的妹夫,李景仁也郁闷。

    妹夫是不差,很有才学,尤其是对军事的理解,甚至不输于父王,否则也不会让妹妹看上,死活都要嫁。

    但妹夫却无心军政,就连经商也不乐意,就喜欢研究书本,若非在泾阳县授学,收些束脩,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也不知道妹妹发了什么失心疯,非要跟着。

    李景仁没开口解释,房遗爱和李文奖兄弟便将李景仁那个奇葩妹夫的事迹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惊的李宽下颌都要掉下来了,文成公主一朵奇葩啊!

    对于李景仁妹夫,李宽倒是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后世那么多一心专研学识的人又不是没见过,但堂堂文成公主竟然愿意嫁给这样一个人,不是奇葩是什么,这个时代可是唐朝,不是后世。

    “行吧,到时候让你妹夫到军校任职······不对啊,若是你妹夫愿意去,不也是江夏王叔一句话的事吗?”

    “没办法,谁让二哥您名声大,我那妹夫崇拜你了。”

    没想到自己还有小迷弟,那就必须得帮忙了,不就是到军校任职吗,太简单了。李宽笑呵呵的应承下了此事。

    借此机会,李文奖也很不客气,替自己姑姑怀德县主感慨说什么家里都快穷的揭不开锅了。

    这就很不要脸了,怀德县主嫁的人可是弘农杨氏的杨缄,如今的中散大夫,家里会穷的揭不开锅?

    李宽为何会如此了解怀德县主一家,因为他与杨缄是老熟人,当年杨缄中科举后,补了校书郎空缺,便时常来桃源村喝酒,被李宽看重,游说到了凉州为官,李宽对杨缄有知遇之恩。

    当年的老部下,李宽又岂会拒绝,哪怕杨缄如今富的流油,他也不会拒绝。

    更别说李道彦家里确实不过的不怎么样,钱财都快被李神通前些给败得差不多了,李文奖很明显是打算给自己家里增添些进项,自己不好意思,便将怀德县主给推了出来。

    wxi7

第639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似乎今天是个请客吃放的好时间,房遗爱他们在曲江池设宴款待李宽,李泰在曲江池设宴款待众位兄弟姐妹及其丈夫,李世民也在宫里设宴款待大臣。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世民红着老脸,问道:“玄龄、道彦,你们两家的小子在芙蓉园设宴招待宽儿?”

    这个问题很突兀,前脚还在与大臣们回忆当年的金戈铁马,吹着自己三千铁骑破窦建德十万大军,后脚就问这么一句,无论是谁也反应不过来。

    房玄龄和李道彦愣了片刻,连连点点称是,心里却泛起了嘀咕,陛下不会信佛之心又复发了吧!

    作为朝臣,还是顶尖的朝臣,李世民前些年是如何崇尚佛教的,他们可清楚,佛教之所有有那么多的门人信徒,与李世民这个当皇帝的脱不了干系。

    最近几年,长安城附近新修建佛寺增加了整整四百余间,可以说有上行下效的关系,但由李世民下令修建的便有一百多间,修建佛寺的银子比翻修皇宫的银子还多。

    最近几年,李世民听佛门高僧将经的次数那更是多的已经记不清了,哪怕是长安城中的区区番僧,稍微有点名气便会被李世民请进宫,为了听和尚将经,有时候连求见的重臣都不见。

    可见,李世民前些年是如何崇尚佛教的。

    虽说因为李宽的关系,李世民下旨查处天下佛门,佛门糜烂的事情爆在了光天化日之下,令不少人对佛门生出了厌恶之心,但谁知道李世民会不会故态萌发,一心向佛。

    要知道,房玄龄和李道彦两家与佛门之间可是有不少的牵连,房玄龄家恨佛门,李道彦家因帮衬楚王查处佛门有功,官升一级,今日又正好是两家儿子答谢李宽之时,李世民有此一问,不得不让他们深思李世民这句话是不是在敲打他们,是不是在给朝臣们传递一个信号,佛门之事差不多了。

    见两人点头称是,李世民不由得摇了摇头,看向长孙无忌:“无忌,听说冲儿也在芙蓉园?”

    “是的,陛下,今日午时与魏王殿下去的芙蓉园。”长孙无忌仿佛对历来忌惮的太子之争丝毫不在乎,直接言明了自家嫡子跟着李泰一同前往。

    听到这句话,李世民再次摇了摇头,随即大笑不止,被宴请的官员们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有这么可笑?

    房玄龄和李道彦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想到了佛门还想到了如今太子之位空悬,但发现李世民的笑容真诚,笑声真挚,两人才放下心,也不知道李世民在笑个什么劲儿,失心疯了啊!

    李世民为何发笑?

    无他,他脑海中出现了李泰与李宽在曲江池碰面的景象。

    前不久李泰突然找他说要为李恽庆贺生辰,打算宴请众位兄弟姐妹,问他这个父皇去不去。

    李泰性格如何,他还能不清楚,宴请兄弟姐妹为七子庆贺生辰,这是会发生在四子身上的事,他就是死也不信。

    所以李世民也就顺便打听了一下,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才知道房玄龄家的小子和李道彦家的小子也在曲江池设宴招待李宽,而且是同一天。

    李世民多精啊,瞬间就想通了李泰的小伎俩。

    这种无关痛痒的小伎俩他打心眼里瞧不上,曲江池是不小,但是想要给李宽添堵,就必须临近李宽他们吃饭的地方,说不得就会碰上,碰上之后的结果,或许就不是李泰给李宽,而是李泰给自己心里添堵了。

    如今太子之位空悬,李世民虽未表现出任何中意的皇子,但明眼人都知道李宽的机会比李泰大,到时候李泰宴请的兄弟姐妹们会怎么做,这还用想吗?

    李泰失计较了,这就是李世民摇头的原因。

    其实李世民对李泰还是抱有一线希望的,太子之位总要有定下的那一天,选谁做太子,如今皇子之中只有两个人选,一个李宽一个李泰。

    发自肺腑得说,李世民想要李宽接任太子,但李宽一直不愿意,他只能拖着,可是若是拖到他快要不行的那一天了李宽还是不愿意,那就只能给李泰。

    毕竟强行让李宽继任太子之位,谁也不敢肯定李宽会不会犯牛脾气,甩手走人,一旦甩手走人,皇子们势必大打出手,于国而言便是灾难,大唐是他一生心血,他不愿见到这样的局面。

    说实在话,他到现在都还想不明白李宽为何会对人人都期盼坐上的太子之位不屑一顾。

    李世民喝一口酒,脸上带着笑,心里却在叹息,青雀终究只是在学识一途上稍显聪慧罢了,该换人了。

    确实,像似李泰这种手段,或许有拉拢人心的意味在其中,但本质上李世民敢肯定是为了给同在曲江池用饭的李宽添堵,而且还极有可能给自己添堵。

    考虑不全面,甚至可以说漏洞百出,这样心性和手腕登上皇位,又岂是朝堂臣子的对手。

    或许李泰登基之后能守住大唐,但李世民如今想要的不是一个守成之君,而是一个能带着大唐走向越发繁荣的君主,能保大唐万年江山的君主。

    李宽是最符合李世民心中人选的人,但李世民不能把所有的寄托都放在李宽身上,他需要候选人令他安心,就算将来李宽死活不接掌大唐帝国,有李宽从旁照看,朝臣也不敢胡作非为,架空皇帝的权利。

    这点,李世民很肯定。

    李泰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请皇室成员们吃个饭而已,就已经被远在皇宫的父皇踢出了太子候选人的阵营。

    还未等到他说出那句“杀子传弟”的混帐话,皇位便已经与他无缘了。

    想到换人,李世民脑海之中便浮现起了众位皇子的面容,一个个皇子的面容从他脑海之中滑过,就像似放幻灯片一样。

    滑过一个,李世民便在心里摇头,直到李明的面容都滑过之后,李世民才发现自己最希望的人还是李宽。

    不能想那小子。

    李世民暗暗告诫自己,然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筛选,刚刚到李恪,李世民脑海之中不由得浮现出了一个人——李承乾。

    除去李宽之外,李承乾是李世民如今最满意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承乾其实是比李泰更加优秀的。

    李承乾任太子十九年,受到的教导几乎是关于为帝者的手段与心性,论手段与心性,诸位皇子之中无人能及。

    可是一想到,李承乾如今的身份,李世民还是放弃了。

    继续选,选到九子李治之时,李世民点了点头。

    其实李世民自己都不知道,他并非是想从所有皇子之中选出太子候选人,他在脑海之中过滤人选,只是为他自己找一个借口罢了。

    抛开李宽不谈,所有皇子之中,他希望继位的皇子还是他的嫡子。

    论治理之才,李治比不上李恪,李恪在封地博得了一个贤能的称号,这不是朝臣们给的,而是封地百姓给的,而李治又有什么治理之才?

    坐拥晋州之地,连每年的雪灾都需要朝堂和楚王府帮忙解决,甚至连李愔都比不上,至少李愔在蜀地,从未向朝廷要过一分银子,治理灾害的钱财皆由蜀王府独力支撑。

    但李世民却偏偏选了李治,嫡庶之别,强大如斯。

    李世民心不在焉,朝臣们看在眼里,却没人敢说什么,依旧和周围的老兄弟谈天说地,夸赞一下对方的子孙,然后等着对方夸赞自家儿子,谦虚一番。

    李世民回神,从嘈杂之中竟然听到了晋王两个字,不由得将目光转向了开口之人,长孙无忌。

    顿时,李世民眼神中出现了怒火,随即又一闪而逝。

    长孙无忌都已经放弃青雀了吗?

    李世民心中发出了疑问。

    长孙无忌这些年一直交好魏王,他能理解,长孙府和楚王府之间的矛盾化不开。

    不提当年那一巴掌的恩怨,李宽献上盐铁之法后,长孙府与楚王府之间的恩怨就解不开了,李宽当年的做法那是往死里整长孙府,直接断了长孙府的根基。

    如今长孙无忌却提到晋王,一如当年长孙无忌放弃李承乾,在朝臣之中提到魏王是一样的,尽管过去七八年了,李世民依旧记忆清晰。

    当然,这不表示长孙无忌就放弃了李泰,毕竟李治也是长孙无忌的亲侄儿,但李世民却很肯定。

    长孙无忌老谋深算,但李治如今却有些单纯,闲来时他询问李治的学业,不免从李治口中听到长孙表兄帮忙的话,以前不觉得有任何问题,毕竟亲表兄帮村一些乃是正常。

    但现在想起长孙无忌当年放弃李承乾的时候,他知道长孙无忌是打算投资在李治身上了。

    明知道他李世民内心是属意李宽,却反其道而行之,李世民心中有怒,可想到李宽与长孙无忌之间的矛盾,李世民的怒火也熄灭了。

    说到底,当年的恩怨也有他的一部分原因。

    至于长孙无忌放弃李泰,李世民没有生气,真的。

    一如当年长孙无忌放弃李承乾一样,他理解。

    长孙无忌不像其他大臣有过多的选择,他是长孙皇后的嫡亲兄长,他只能在长孙皇后诞下的儿子之中做出选择。

    最重要的一点,长孙无忌想要保住家族不衰弱,只得提前投资,长孙府已经到顶了,只有从龙之功方可保证家族继续繁荣下去。

    所以李世民坚定了想法,将李治作为了太子候选人,至少在长孙无忌和他的教导下李治······或许也差不了多少。

    至于李泰,从此便安心做一任逍遥王爷了。

    :。:

    wxi7

第640章 李佑() 
曲江池,宜春苑。

    李宽几人吃的差不多了,众人起身离去。

    走出院落,李宽停下了脚步,想着自己是不是带家人去后面的乐游苑给李恽说声生日快乐,毕竟李恽也是他弟弟。

    想了想,还是算了。

    请客的是李泰不是李恽,想必李泰也不愿意见到他。

    不请自来视为客,可若是他一去,便是恶客,这恶客登门之事,还是不做为好,所以李世民想象的李宽与李泰见面的事情并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