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楚王手下也不是没有修建房产的承包队,论建造手艺,没人敢说自己能与楚王手下的承包队相比,但如今的情况却是不同。

    自从楚王去台湾立国之后,承包队的人也被楚王带到了台湾,现如今楚王府麾下并没有多少专职建造的人,而军校的修建是少不了房屋建造和各种器具打造的,显然楚王府本身的人手是不足的。

    虽说工部和将作监有人手,但动用工部和将作监的人却有一个前提,军校必须是由朝堂做主修建。

    如今军校的修建承包给了楚王,将作监和工部自然不会插手,这是所有人的共识,所以找楚王无疑是最正确的。

    :。:

    wxi7

第633章 儿子长大了() 
清晨,浓雾笼罩整个桃源村,氤氲雾气飘散,让人有种仿佛置身于仙境中感觉,鸡笼里的大公鸡打了两遍鸣,躺在床上享受温暖的李宽却没有一丝起床的意思。

    昨天进宫和李世民商谈之后,陪着李世民喝了顿酒,也不知道李世民拿出来的酒是不是质量有问题,这都睡了一觉了,他还觉得头疼的厉害。

    房门被打开,肚子渐渐显怀的苏媚儿走到李宽身边,帮李宽按着太阳穴:“夫君,武曌来了。”

    武曌来作什么?

    李宽使劲的摇了摇了头,仿佛想明白了武曌前来的原因。

    昨日在和李世民喝酒时,听李世民提起了掖庭宫的事,改造的事情差不多了,李世民很满意,所以顺便给李宽讲了一个故事,关于武曌当年的驯马的故事,让李宽多加留心。

    对于李宽而言,武曌驯马的做法不过显得过于铁血罢了,李世民不敢用武曌,不代表他不敢用。

    导致李世民与李宽用人标准的差异,说到底还是观念问题。

    武曌驯马的铁血手段,若是放在一个男人身上,李世民甚至会重用,但放在女人身上,其代表意义就不同,毕竟这是男人们的天下,女人得靠边站,相夫教子才是女人该做的事。

    然李宽不同,在李宽眼里男人和女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差不多的,男人和女人追求的都不过“权利”二字,只要得当,他不在乎用的人是男人还是女人,哪怕这个人是武曌,哪怕武曌将来能坐上宰相的位置,李宽现如今也没有一点担心。

    不论其他,在国朝初立时期,能以高官之身夺取帝位的情况,在李宽的记忆之中从来没有。

    一边穿衣一边想着该给武曌一个怎样的评价,毕竟武曌前来是为了前往台北任职,他的评价对于武曌的前途有很大的影响。

    洗漱好,李宽出门了,出门就听见琴儿的欢笑声,听得出来琴儿在桃源村过的很快乐。

    确实,自从被李宽带出来掖庭宫,带到了桃源村,琴儿就觉得自己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

    说是伺候楚王妃,但楚王妃根本就不用她伺候,平时和楚王妃聊聊天,跟着楚王妃一起学学刺绣,有时候还能跟着楚王妃学习学识。

    比起当年在宫女伺候后妃时的日子不知好了多少,而且楚王和楚王妃都是宽厚之人,从来不曾打骂下人,总是和颜悦色的,就连府上的下人们偷懒的她都看不过去了,也没见着楚王和楚王妃说什么,跟着这样的主子简直是求也求不来的福气。

    至于平时的吃穿,那就跟不是宫里能比的了,哪怕当初伺候后妃时候的吃穿也比不上在楚王府的日子。

    “微臣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见到李宽携苏媚儿出来,武曌连忙行礼。

    李宽摆了摆手,指了指大厅中的椅子,笑道:“改造掖庭宫一事,本王听陛下说了,不错,等到臻儿到长安过完除夕后,你便随臻儿去台北,先到民部去试试。”

    “微臣谢过陛下。”

    “殿下,武家姐姐说此番前来是恭喜殿下的。”琴儿疑惑的看着李宽,问道:“殿下,咱们王府最近有喜事吗,要不要做些准备?”

    李宽糊涂了,转头看向武曌:“恭喜?喜从何来?”

    “陛下修建军校,乃大喜,微臣理当前来恭贺。”

    武曌脸上的笑容瞬间就让李宽明白了一切,军校乃说是一国基础过分了些,但军校的重要性他比谁都清楚,自己这是被坑了。

    当然,也说不上坑,修建军校是积攒声望和人脉的好事,尤其是他还特意帮一众老臣修建宅院,哪怕出发点是为了钱财,但老臣们若是满意,便相当于一份人情。

    世间最难还的就是人情,偿还的最好办法当然是支持他李宽坐上那太子之位,然后登基称帝。

    这对于有心于皇位的皇子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但对于他李宽而言却是天大的深坑。

    之前一直没朝这方面想过,如今想到关键,李宽突然觉得自己好傻,比起李世民他们这些老奸巨猾的人来说,自己犹如一张洁白无瑕的白纸,单纯着呢!

    说什么没钱,说什么工部和将作监做出来的东西不合格,这一切或许都是早就计划好的,就等着自己傻乎乎的往里钻。

    突然好想将承包军校之事作废,怎么办?

    李宽苦笑不已,圣旨已下发,他无可奈何。

    违抗圣旨这种事,放在十年前李宽想都不会想,坑了老子还想让老子继续干下去,怎么可能?

    但,如今他也是做过皇帝的人,在这个时代待了二十多年了,他早已非当年那个意气用事的少年人,违抗圣旨这种事做不出来。

    更别说,做人还得讲基本的诚信。

    正打算开口让武曌回去处理掖庭宫的后续事宜,就听仆从进门说有客来访,只好改口吩咐仆从让客人进门。

    来的人不算少,段纶家的大小子,平阳公主家的二小子,襄阳公主家的二小子,李靖家的,程咬金家的,尉迟恭家······

    成群结队,大概有十几人。

    还没等李宽开口,段俨便开口道:“听说宽弟承包了军校的建造,想着宽弟手下没有足够的人手,为兄手下正好有一批人手。”

    “既然孝爽表兄补足了人手,那小弟就替表兄补些材料,家中正好有一批木材,表兄看着给价钱就好,表兄别见怪,实在是小弟家中穷的揭不开锅了。”

    骗谁呢,堂堂平阳公主府家的二公子,家里会穷的揭不开锅。

    心中腹议了一句,李宽不由得感到些许奇怪,倒不是对柴令武的说法感到奇怪,毕竟那只是一句笑谈当不真,他只是有些奇怪柴令武的态度,毕竟当年自己儿子打折了柴令武一条手臂的事,他还是知道的,如今这态度却仿佛亲友一般,不是说好的仇人吗?

    事实上,别看勋贵府上的子弟纨绔,他们却比很多人都懂恩义二字,当年的事情本就是他有错在先,是他先打了李哲几巴掌,才有后来的事。

    但李宽救治柴绍,对他有恩;对平阳公主府多加照顾,于他有义;再加上平阳公主从台北回长安后,对他的教育,当年的那点小恩怨,早就释怀了。

    在李宽沉默之际,又有人开口了。

    “殿下,俺爹说军校关系甚大,作为将门之后不得不出力,修建军校之事,只要殿下您吩咐,俺们府上全力支持。”

    大厅里乱糟糟的,有叙交情的,有攀亲近的,有哭穷卖惨的,也有插科打诨的,总之就是一句话,修建军校之事不让咱们参与,咱们就不走了。

    正愁甩不开承包修建军校一事,这些人就找上门来了,李宽笑了,开口就是设宴,毕竟这些人不是亲戚就是将门之后,而且还是交情不错的将门之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不约而同的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同时将目光放在了李宽身上,等着李宽发话,事情还没定呢,等事情敲定了才好继续喝酒,家里的老爹老妈还等着呢。

    “都是自家人,我也不说两家话,修建军校是个不小的工程,而且上林苑还有一批住宅要修建,两个工程加起来不小,所以我手下的人手肯定是不够的,若是打算参与其中,我自然是欢迎的。

    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若是有偷工减料的,到时候可别怪本王不讲情面。

    当然,至于钱财自然是少不了的,我保证诸位不会吃亏。”

    既然是为了军校修建而来,不管是为了名声和利益,还是单纯的为了帮忙,李宽打算照单全收。

    “表兄说的在理,军校乃是我大唐威严的代表,咱们哪能干出偷工减料的事,今天我就把话撂这儿,哪怕是不要钱,我供应的东西都是我产业里最好的,所以漆料你们就别抢了,谁抢我揍谁。”

    襄阳公主和窦诞都是知书达理之人,儿子窦孝谌却从小就喜欢用拳头,哪怕如今身为太常寺少卿也没多大改变,也不知道是随了谁。

    很快就达成了合作,众人按照李宽的要求,在宣纸写下了能提供的原材料,写下了能提供的人手,可谓皆大欢喜。

    看着这份名单,李宽才知道勋贵们涉足的产业真特么多,比起他楚王府都不算少。

    事情办妥,各自府上的仆从将消息带回家,酒宴继续,被众人给灌了一通酒,李宽只记得自己好像看见了儿子回来了。

    一夜过去,李宽再次出现在大厅之中,就看见了李哲有些不太高兴的坐在大厅里喝着小米粥,对于苏媚儿的关爱之言仿佛置若罔闻,只是心不在焉的不时点头,很敷衍。

    “你母亲跟你说话,没听见,我看你小子出门一趟,翅膀硬了。”李宽走上前,朝着李哲脑袋上就一巴掌。

    “啊?!”

    “有事?”李宽坐到了苏媚儿旁边,端起了桌上的碗。

    “孩儿能有什么事,没事,父王、母妃,吃饭···吃饭······”李哲打着哈哈。

    用过早饭,听说李象在李渊那里住着,带着李总管走了。

    苏媚儿看着儿子的背影,长叹了一口气:“哲儿有心事。”

    “为夫知道。”

    “那您刚刚为何不问了?”苏媚儿问道。

    “刚刚我已经问了,但哲儿不愿意说,咱们就不要强迫他了,他如今长大了,有些心事是不愿意与咱们做父母的说的,不过是青春期的烦恼罢了,我相信哲儿自己能想明白的。”李宽回答的很随意。

    苏媚儿点头,认同李宽的说法,自家儿子向来是聪慧之人,一点小问题还是难不住儿子的,不过这青春期是个什么意思?

    :。:

    wxi7

第634章 人才上门() 
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给苏媚儿解释着何谓青春期,解释完了,早饭也吃完了,李宽便进了书房。

    昨日,各府公子们写下的具体数据,他没细看,如今细致了看了一遍,李宽却摇起了头,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人手不足。

    修建军校和住宅区所耗费的人手不少,李宽自己手下的人手没办法满足这个条件,哪怕是如今加上各府提供的人手也不够,倒不是说修建军校不够,而是修建住宅区的人手不够。

    毕竟在李宽的规划之中,他所打造的住宅区说是小区,还不如说是城镇合适,在这个没有机械施工的年代,仅凭千来人便想修建出城镇,耗费的时间太长。

    思索了片刻,李宽提笔写下了征人告示,打算将修建住宅的工程承包出去。

    告示上写的很清楚,住宅区的规模,工人的工钱等等都一一列举到了宣纸上,然后出了书房,找到了府上的护卫,让其带着告示去了大唐的造书局。

    造书局,大唐开创十余年的一个部门,是当年李宽在长安时,将活字印刷术送给李世民之后,李世民所创办的一个部门,专职造书一事,要将告示上的内容宣传出去,在没有报纸的长安城,无疑只有张贴告示,而印刷大量的告示,造书局最为合适。

    楚王交代的东西,造书局哪敢耽待,仅仅两天的时间,李宽就拿到了厚厚了一叠告示,吩咐护卫们在长安城周边四处张贴,跟打小广告似得。

    李宽是很懂得忙里偷闲的人,告示一经张贴,前来桃源村拜见的人肯定不会少,所以在两日前,李宽就找到李象和自己儿子,言明了具体事宜,将所有接见和筛选等事宜全都交给了儿子和李象,名其名曰是锻炼两个小子,实际上就是为了偷懒。

    接到任务的李象既兴奋又感激,所以李承乾设宴请李宽一家吃了顿饭,在饭桌上听着李象张口闭口都是谢谢二叔。

    李哲不由得为李象的单纯感到叹息,这孩子还是太年轻啊己父王明显是为了偷懒才打着锻炼的旗号,让你参与其中的啊!

    不过,想到对李象来说倒是能起到一番作用,李哲也就没拆穿自己父王的谎言。

    俗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李宽会偷懒,李哲也不差,在和自己大伯一家吃过饭后,李哲便向李宽询问了姑姑和姑父在哪里,然后一封书信请来了皇宫中的安平和巫鸿。

    在李哲询问安平和巫鸿在哪里时,李宽就知道的儿子的打算,但只是筛选和接见商户这种事,对于锻炼李哲而言已经起不到多大作用了,李宽自然没有计较,反正能让他闲着,一切都好说。

    前来的商人太多了,整个桃源村都乱糟糟的,不少商户还特意带着重礼言明说是拜见楚王殿下,本来就是为了偷懒,若是接见商户,哪还用将接见和筛选商户的事情交给李哲和李象。

    家里是不能待了,好在还有一座府邸在长安城之中,李宽也就带着苏媚儿去了长安城。

    楚王府,还是当年的楚王府,仿佛一切没变,又仿佛一切都变了。

    门前威风凛凛的大狮子没有一丝的尘土,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光晕。

    王府大门比起当年似乎越发厚重了,看来每年都有人刷漆。

    大门被敲响,门房打开侧门看了一眼,便说了一句——王爷,您等等,然后又缩了回去,不久之后楚王府的正门便被打开了。

    “身子骨还硬朗吧?”李宽笑问道。

    门房还是当年的那个门房,是福伯的族弟,若是没有福伯,他还在乡下种地,若是没有楚王府的照顾,他一家也没有如今这般衣食丰足的日子,家中儿女来劝说过很多次,让他别做门房了,但他就是不愿意走,李宽的大恩,他一直记在心里。

    多年不见李宽,门阀很激动,将自己感激的话全忘了,一个劲儿的说着“硬朗”两个字。

    “硬朗就好,如今王府也没什么人住,有时间就桃源村住住,不用天天守着,与福伯喝喝酒挺好的。”

    门房一个劲儿的点头,口中连说着好。

    刚刚跨进大门,一众侍女仆从匆匆赶来行礼,李宽摆了摆手,带着苏媚儿进了大厅,隐约间传来侍女和仆从的议论声,楚王妃真漂亮什么的。

    王府中的摆设一如当年,没有丝毫的变化,就连大厅之中的两个花瓶,都还是当年的花瓶,那白瓷花瓶上的牡丹花,还是当年李宽初到王府时,无聊,用漆料画的,如今看上去,真丑。

    楚王府大门大开,便证明的一件事,楚王回来了,否则楚王府是不会开正门的。

    路过的勋贵府上的管事步履匆匆,显然是回府向自家主子禀报去了,所以李宽回楚王府之后,日子过的并不清闲,前来拜访的勋贵不少,送来请柬的勋贵也不少。

    而且,有些勋贵还不能拒绝,就像平阳公主之流,带着一家人前来白吃白喝一顿,李宽能说什么?

    在楚王府招待亲戚就花去了整整三日的时间,李宽烦了,让门房谢绝所有人的宴请,闭门谢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