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3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重要的是,在台北内城的他国商人不在少数,华国士卒的强悍气息,各种各样的军事武器,可令不少人感受到华国的强悍。

    只此两点,哪怕是有些可笑,李宽亦认为可行。

    当李臻带着军卒感到总务大楼前时,原本笑呵呵的苏媚儿却顿时落下了眼泪,不由的偏头看向了呵呵傻笑的小儿子,叹了声孩子都大了,然后连忙拭去了泪水,露出了笑容。

    看着威风凛凛的儿子,李宽却与苏媚儿不同,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露出了两行大白牙,咧嘴傻笑,心中有一个声音无限循环——老子终于要放下重担了,儿子,老爹对不起你了。

    太子殿下来了,登基仪式自然是要开始举行了,可是台上的怀恩用眼色示意了李宽几次,也没见李宽发话,他自然不敢率先开口,而众人的目光自然而然的也就望向了李宽。

    此时,在李宽身边的苏媚儿转头,才发现自家夫君笑的像个傻子一样,这才有些气恼的推了两下李宽。

    “怎么呢?”李宽回神傻乎乎的问了句,然后便发现了众人的目光,高声笑道:“行礼吧!”

    当年李宽登基之时,亦是怀恩作为开场人,按理说他应该有经验了,可如今李臻登基,怀恩却依旧心怀忐忑,在打开诏书之时,双手依旧忍不住颤抖,也不知是兴奋所致还是其他。

    “诸位大臣接旨。”展开诏书,怀恩高声喊道。

    “臣等接旨。”除去李宽夫妻二人外,所有人皆躬身行礼道。

    “诏曰:朕继位多年,海内升平,国泰民安,全赖诸大臣之功,朕现赏赐诸大臣金万两,三品以上朝臣者另赏绫罗绸缎千匹,今朕传位太子,诸大臣务必竭尽所能匡扶新主,若有变异谋逆者,其余之人务必尽忠,全力讨伐,不得推诿,事后比论功行赏,谨遵务为。”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见众人接旨起身,李宽顿时感觉到一阵舒心,仿佛感觉身上减少了千斤重担一般,除了爽,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现在的心情。

    禅位诏书颁布,便是继位礼了,所谓继位礼也就是穿戴龙袍、皇冠、佩饰坐上帝王位,让大臣们将继位诏书颁发民间。

    就在李臻坐到那象征着华国皇帝的椅子上时,台北城中顿时响起了轰鸣炸裂之声,所有人不由的抬头望向了天空,一旁的安平有些不满意的嘀咕道:“这若是在夜晚之时就好了,烟花得要在夜晚时分才好看嘛!”

    整整九十九响之后,开始了李宽最反感的仪式,祭天仪式,作为上一任皇帝的李宽自然也在参与之列,他倒不是对这样的仪式感到反感,而是反感各种繁琐的动作。

    或许是知道李宽的性格,商议登基仪式的众人将祭天仪式减少了再减少,仅仅只有两个时辰,祭天仪式也就结束了。

    祭天结束,也到了傍晚,继位第一天的仪式正式结束。

    第二天,李宽很不客气的没参加,因为在李宽看来,第二天的仪式根本没有必要参加,所谓的大赦天下,在华国是不成立的,哪怕是新君继位,李宽也强行阻止了大臣们提出的大赦天下的建议。

    所以第二天举行的大赦天下只是一种仪式,一种在百姓面前举行的仪式,一种文武百官和皇帝在百姓面前商讨何人可赦的仪式,实际没有任何罪犯被赦免,所有被赦免的人都是服役之后的人。

    第三天,这个李宽就不得不参加了,因为关系到儿子颁布诏书登基,关系到玉玺的传接,也关系到对各位大臣的封赏和对冯文馨的册封。

    当然前面的都不重要,都把皇位传给儿子了,颁布诏书登基的仪式自然不重要,至于华国的玉玺,他早就给了儿子,那更不重要,所以李宽所看重的自然是冯文馨的册封,毕竟作为上一任皇帝的他,总得喝儿媳妇敬的茶不是。

    所以在喝过媳妇茶,等到冯文馨坐到了李臻身边的时候,李宽又很不客气的溜号了,而且还是带着苏媚儿一起溜号的,至于去干什么,只要李宽和苏媚儿才清楚。

    说到底,儿媳妇终究还是没有女儿好嘛!

    热衷于造小人的李宽,并不知道李臻继位仪式过去了几项,反正儿子在接过玉玺的那一刻,皇位已经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

    懒懒散散的拉着苏媚儿躺在摇椅上在院子中乘凉,却听见一阵急促的喊声响起:“陛下、娘娘,今日的仪式可等着您二人前去呢?”

    转头一看,发现怀恩迈着焦急的步子,朝凉亭中走来,李宽脸上那不在乎的笑容刚浮现,瞬间变的一本正经,问道:“其他仪式都结束了?”

    怀恩点头。

    李宽当即便拉着苏媚儿进了房间准备服饰,没办法,这最后一项仪式,李宽也不得不严正以待,毕竟最后一项仪式乃是祭告宗庙、社稷以及万民。

    作为炎黄子孙,大抵是没有任何人对宗庙之事持有懈怠之心的,而作为皇帝,大抵也是没有人对社稷和万民持懈怠之心的,哪怕这个皇帝是李宽,他同样对百姓的评价异常在乎。

    一种从未有过的重视出现李宽的身上,这点从李宽的穿着打扮就能看出来,以前嫌花哨的龙袍被李宽穿在了身上,以前嫌笨重的皇冠也被李宽戴在了头上,以前在穿戴时的各种吐槽如今却变成了谨慎的整理,仅仅是一个衣领,李宽便整理了不下六七次。

    “媚儿,你看朕这身装扮没问题吧!”

    苏媚儿莞尔一笑:“没有。”

    李宽点头,龙行虎步的出了李府的大门,若是他没有牵着苏媚儿一同前行,或许还能增添他几分作为皇帝的威势。

    祭告宗庙,这种事情李宽算是得心应手的,毕竟前些年李渊一直在台北,年年都得进行,如今无非是人多了些,带着一家老小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祭告罢了。

    祭告宗庙很顺利,而祭告社稷时,有大臣们写好的祭文,有之前的练习,也顺利。

    至于李宽最关心的百姓评价,在询问万民代表时,自然是更加顺利了。

    其实也是李宽想多了,作为开国皇帝的他,作为带着闽州百姓,如今的华国百姓走向富庶的他,在百姓之间的声望又怎么可能低呢,一切只不过关心则乱而已。

    总归一句话,李宽在万民代表之中听到的那句话就足以表明他在百姓之间的名声——若无陛下便无我等平民,来世愿再做陛下之民。

    至此,继位大典结束,李臻登上了皇位,李宽放下了身上的担子。

    wxi7

第590章 李宽的打算() 


    禅位与继位很完美,唯一的美中不足的大抵就是少了些人,少了万贵妃、少了李渊、少了孙道长,遂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也不知道祖父祖母和师父在大唐过的如何了?”望着桌上少了人的三个位置,李宽有感而发。

    “夫君,不如趁着这段时间,咱们去大唐看看。”苏媚儿提议道。

    说真的,李宽也只是有感而发而已,他却是没有打算去大唐,毕竟他若是去长安城,说不得有不少人将他视为争夺帝位之人,这是他不愿意见到的。

    不过经苏媚儿提起,李宽倒是陷入了沉默之中,长安城中的人可不止李渊等人,还有那永远留在了桃源村的李母。

    当年他曾让李哲将母亲和外祖父母的坟茔迁到台北,可是因为李世民的一封信,李宽最终还是没迁,实在是李世民的那句——生时你母妃陪在朕的身边的时日尚短,难道死后也要让为父与你母妃分隔两地,令他有所感触。

    算算时间,李宽已经有八九年的时间未曾前去祭拜了,作为一个儿子这是一种失败。

    就在李宽沉默的这段时间,饭桌上的人接二连三的疑惑开口了。

    “母后,您这话是何意啊?难道您和父皇准备离去吗?”李臻率先问道。

    “母后,您可是学城校长,眼看就到开学之际了,您要离去?”李哲用一副您开玩笑的表情望着苏媚儿。

    “大嫂,您和哥哥打算丢下两个小侄儿不管了?”安平一脸你兄弟二人是没人要的孩子一般看着李臻和李哲,不在意的问着苏媚儿。

    “大嫂,安平姐姐和巫鸿哥哥就要成婚了,你和大哥还准备去长安?”小芷面带笑容的看着安平和默默不语的巫鸿,看得出她现在越来越像安平的性子了。

    “好你个小芷,竟然敢打趣姐姐了。”

    说话间,安平便放下了手中碗筷,起身追着小芷打闹,特别不小心的撞了下沉思的李宽,令李宽回过神来,教训道:“都是快成亲的大姑娘了,你看看你们二人,像什么样子。”

    这样的教训根本无关痛痒,安平和小芷像似没长大的孩子一般,朝李宽吐了吐舌头才做好,继续吃自己的饭。

    李宽看着巫鸿摇摇头,这才继续开口道:“我与你们母亲肯定是离去的,不过也不至于去大唐,为父就是打算带你们母亲在华国各地看看而已。”

    李臻和李哲点头,心中对父母离家这件事就不在意了,却不知李宽下面的话令李臻和李哲叫苦不堪。

    “虽说是游玩一番,不过你母亲在学城的职位将不再继续担任······”

    话没说完,安平便打断道:“若是大嫂不担任,由何人担任?”

    “自然是徐师父,这件事我已经与徐师父商议过了,不过徐师父他老人家毕竟年纪也大了,精力有限,所以哲儿你得去学城帮村着,以后上午帮村你哥哥处理政务之后,下午便到学城帮村你师爷,顺带教导一批学子。”

    “父皇,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还有·······记得抽两天的空闲到军校进学。”

    “父亲,您这是打算把孩儿累死吧!”李哲不满意的哀嚎道。

    “你这孩子,胡说什么呢,你父皇可是为了你好。”苏媚儿教训道。

    “母后,父皇他这哪里是为了我好啊,您算算时间,如此一来,儿臣还有一点休息的时间吗?帮村大哥学习治国之道暂且不谈,去学城帮村师爷,还得教导学子,单单是准备教授的学识就得花费多少时间啊,而且还得去军校,儿臣不活了。”

    “臭小子,别不识好歹啊,你小子一心想要立国,没点班底怎么立国,去学城和去军校还不是为了你小子好,若是你放弃立国的想法,就是你小子每天游戏人间,老爹我也不管你。”

    李哲瞬间明白了李宽的意思,脸色转变的那叫一个快,像似狗腿子一般的笑道:“谢谢父亲。”

    李宽点点头,转头看向了安平和巫鸿,笑道:“你们二人的亲事,哥哥也有打算了,此前挑选臻儿继位日子之时,便让人看过良辰吉日,半月之后便是好日子。”

    “大哥,你什么意思?你就只给半个月的时间让我们准备啊,这也太仓促了吧!”

    安平很不满意,作为两国公主,成婚时的场面不一定要大,但也不能太寒酸不是,半个月的时间哪够?她成婚总得通知下长安城中的好姐妹和祖父母嘛,半个月的时间,说不得连人都赶不到。

    许是明白妹妹的意思,李宽解释道:“此次在华国的成亲,就不用通知祖父祖母和你父皇了·······”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你在华国成婚之后,得利用婚假去长安一趟,与巫鸿再举办一次。”

    “哪有人成两次亲的,更何况去干嘛非得去长安?”

    “你成婚,总得让二伯主持吧,你可是大唐公主。”

    “不去。”安平不满道。

    “胡闹,你乃大唐公主,二伯亲女,世间哪有儿女成婚避父母者。”李宽第一次对安平发了真火,令在场的众人都愣住了,要知道从安平出生到现在,无论安平犯了多大的过错,李宽可是一句重话都没说过,如今竟会因为成婚一事闹成这样。

    “说不去就不去,当年你成婚不仅没通知父皇,而且还抗旨了,你也是父皇的儿子,你能做的我为何不能做?”

    一时间场面再度尴尬了下来,尤其是苏媚儿异常尴尬,其他的不论,毕竟当年她与李宽成婚时,李宽之所以抗旨娶她说到底也是因为她身份的原因。

    李宽也没想到安平居然会对李世民会如此抵触,可听到安平的话,李宽又能说什么呢,安平对亲爹如此抵触终归是有他的原因在其中。

    只见李宽摇了摇头,叹道:“算了,既然不愿去那就不去吧!”

    说到底,李宽终究对自己妹妹没有任何办法,若是这种事放在儿子身上早一脚踹下去了,还敢反驳自己的提议,翅膀硬了啊!

    叹息之声,令安平浑身一震,她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儿了,该了解的事她了解的差不多了,当年哥哥与父皇之间的矛盾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或许哥哥也是愿意有父皇疼爱的,只是世事弄人罢了。

    “哥哥······”

    道歉的话没说出口,李宽便打断道:“行了,好好吃饭。”

    安平点点头,没在说话,只是晚饭期间,一言不发,不似之前那般跳脱,与大唐的世家小姐没什么两样,真正做到了食不言。

    一早,李宽便打算带着妻子在台北逛逛,渡过属于二人的悠闲时光,却见安平顶着一对熊猫眼从房里出来,还未等李宽询问,就听安平道:“大哥、大嫂,你们也太早了吧,这时辰比你上朝的时候都早啊,我还打算去叫醒你呢!”

    “叫我做什么?你今日不用去坐班啊?!”

    “去啊!”安平理所当然的回道,然后不好意思的说着,婚事我听大哥的。

    若非此时李府比较安静,李宽甚至都听不清安平在说什么?

    正打算回话,就听见刚刚出门的兄弟两开口问候:“父皇、母后早,安平姑姑?今日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吗,姑姑竟然如此早。”

    李宽没好气的白了一眼朝饭桌走来的兄弟两,吩咐道:“既然你们姑姑准备去长安,那成婚之事就吩咐下去,让府上的管事准备。”

    “哦!”李哲回道。

    如今,哥哥已经是华国皇帝,像这种事明显是交给他的,李哲倒也识趣。

    “大哥,我成婚的事,你就交给小侄儿啊,那你和大嫂准备做什么?”安平问道。

    “我自然是带着你大嫂去四处逛逛,这些年我陪你大嫂的时间有多少,你又不是不知道,在你成婚之前,我和你大嫂一定会赶回来的。”

    “那国事呢,您不是说从旁帮村孩儿吗?”

    “托词懂不懂,老爹说的玩笑话,你也信?既然传位给你了,国事自然是你自行处理了,若是有不懂的多问问你叔伯们和怀恩,老爹我累了十几年,也是时候休息休息了。”

    安平瞠目结舌的看着自己哥哥,认识快二十年了,她还是第一次发现自己哥哥竟然是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此时,李宽哪管无不无耻,用完饭便带着苏媚儿溜了。

    wxi7

第591章 祸福相依() 
整个台湾,李宽所了解的景点并不多,他所了解的也就是一个日月潭,而且还是因为当年小学的语文课本上有写明,且要求背诵,这才得知台湾有个日月潭的景点,否则他还真不知道该带着苏媚儿去何处。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市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

    这个小岛把湖面分成两半,北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