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真的啦,孙儿何以用这样的事与祖父开玩笑。”
发现李世民的脸色不愉,李承乾劝说道:“哲儿,此事不合适,等父皇百年之后,你祖母是要和父皇合葬的,岂能将坟茔迁止台北,你给二弟去封信,劝劝二弟?”
“此事乃父皇的决定,侄儿难以做主。”李哲自然发现了李世民脸上的不愉快,一脸纠结的解释道。
见李承乾还要说什么,李世民当即打断道:“罢了,你父皇做出的决定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既然你要找李淳风和袁天罡算吉日,那就今日算吧!
连福,派人去叫李淳风和袁天罡前来。”
不久,李淳风和被人扶着的袁天罡匆匆赶到了甘露殿。
行过礼,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便愣住了。
天下二主早有显现,可观李哲的面相,他们却发现李哲竟然已有真龙之相,实在怪异。
“怎么,本王是哪里有不对吗?”李哲疑惑的看着使劲盯着他看的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
两人连连摇头,这种事自己知晓就好,若是说出来少不了一些大麻烦,毕竟太子如今才有蛟龙之相,而贤王已有真龙之相,说出来就不单单是得罪人的事了。
“既然无不对之处,那便给哲儿算算那一天适宜他将爱妃的坟茔迁至台北。”李世民吩咐道。
李淳风与袁天罡对视一眼,李淳风便道:“陛下,此事不用算了,无论哪一天,只要贤王殿下亲自动土,那便是吉日。”
wxi7
第554章 我是你夫君()
真龙自有上天庇佑,逢凶化吉都不在话下,哪还有所谓的吉日,对于真龙而言,每一天都是吉利。
李淳风的话,没毛病。
不过李哲还是不确定的问道:“你确定?”
“殿下安心,微臣确定。”
李哲顿时就翻起了白眼,看来自己父皇说的那句话果然是那么个理,信则有不信则无,早知道就不该听信父皇的,全然没必要让李淳风和袁天罡算吉日嘛!
李哲的神色皆落在了袁天罡和李淳风的眼里,心中那叫一个气啊,要不是李哲贵为亲王,这事儿就没完,这是在质疑他们的本事啊!
怀恩很有眼色,当着李世民面,也给了李淳风和袁天罡一人一份谢礼,这才让两人的脸色有些回暖,朝李世民行礼离开了甘露殿。
近些年,李世民渐渐迷上了佛教,见到李哲那不屑的样子,便笑道:“哲儿,要不祖父再叫几个高僧替你算算?”
和尚,与楚王府有解不开的恩怨。
李哲年纪尚小,并未经历当年之事,不过从不少人口中听到过哪些事,对和尚,李哲有种天生反感,再加上这段时间,他在大唐各地巡视,见到不少雇佣百姓做工的寺庙,越发反感。
“一群秃驴,会算吉日?”
嘲讽的表情,讽刺的话语,这才让李世民想起楚王府和和尚之间的恩恩怨怨,当即讪笑了两声,道:“哲儿,你打算何时将你祖母的坟茔迁至台北?”
“回台北之时啊!”李哲理所当然道。
不知为何,李世民没来由的感到一阵孤独感袭来。
原本已经决定对此事不过问的他,在见到李哲那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后,反对道:“哲儿不得妄动你祖母坟茔,待祖父与你父皇商议之后,再做决断。”
朝李世民点了点头,李哲却也不在意的撇了撇嘴,自己父皇做出的决定何时改过啊,更别说因为眼前这位祖父而更改决定了。
见李世民和李哲之间陷入了僵局,李承乾打着圆场道:“父皇,时至正午,是否用膳了?”
“那就用膳吧!”李世民看了眼满不在乎的李哲,朝连福喝道:“还不去东宫请太子妃他们来一起用膳?”
连福:“······”
惹不起因为李哲态度而发怒的李世民,连福只好出门将火气撒到了小黄门的头上。
陪着李世民用过午膳,在新交的小伙伴李象的带领下,李哲便转过了皇宫,之后的几日便是由他带着李象在怀恩的陪同下,在后宫四处送礼。
其实最开始也算不上四处,李哲也就是去杨妃的住处用了些礼,毕竟杨妃当年和李母关系不错,这礼送的应该。
不过知道李哲给杨妃送礼之后,不高兴的兕子便连哄带骗的拉着李哲开始给其他人送礼,而且送礼的对象多是哥哥姐姐之类,从中收到了不少的回扣,而且还是当着李哲的面索要的回扣。
这让李哲在心中直呼,自己姑姑已经变了。
连明达姑姑都变成了这样,李哲已经有些不敢想象他回台北之后,会遭遇到安平的如何对待了。
在宫里待了几日,李哲实在是受不了皇宫里的氛围,毕竟身后总有一两个指责你哪里又不对啦,哪里又犯了礼数的嬷嬷,实在是难以让人高兴的起来。
所以未经请示李世民,李哲带着怀恩从宫里溜走了,只给李世民留下一封写着孙儿定然会在除夕之前回来的信。
当然,李哲并非出宫玩乐,他确实是有要事要办。
来了大唐大半年,眼见着就要到除夕了,他自己的事情还没办呢。
确实,李哲来了大唐大半年的时间,一直忙着四处考察,忙着帮村王家恢复往年的威望,平日里难得有个休息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时间去见他的那个妻子了。
所以他带着怀恩,匆匆赶往罗山县。
早就得到消息的王傅比李哲先到罗山县,早已和王仁佑等候在了家里。
对于这门婚事,王傅自然是高兴的,但王仁佑却有些不满意,倒不是觉得李哲配不上自己女儿,而是李哲年纪太小。
“族兄,此婚事还是算了吧,贤王殿下如今不过七八岁,小女却已经年满十四,如何能配得上贤王殿下。”
早就通知过王仁佑了,现在听到王仁佑这句话,王傅便不满的喝道:“族弟可是想要反悔?”
一年之前,王傅或许还不敢用如此态度对待王仁佑,毕竟一年前的王仁佑虽是王家人,可架不住王仁佑有同安长公主照拂,他王傅也得对王仁佑礼敬三分。
不过如今王家不同,有楚王府照拂着,有华国作为后盾,王傅很有底气。
“族兄误会了,并非小弟想反悔,而是前不久,在长安的叔母差人送来一封信,说是打算将小女许配给晋王殿下,你看······”
“你这是那同安公主与晋王殿下来压兄长我了?”
“小弟不敢。”
“不敢最好,你记住你是王家人,而咱们王家如今在楚王殿下和贤王殿下麾下,晋王殿下和同安长公主在两位殿下面前未必好使。”王傅告诫了一番,像变脸一样,和颜悦色道:“当然,此事也怪不得族弟,但当初族弟可是先答应为兄的,是否理当由贤王殿下看过侄女之后在做决定呢?”
王仁佑连连点头应是。
王傅在罗山县未待多久,李哲一行人也赶到了罗山县。
既然是有目的的前来,李哲也并未客套,见到王傅之后,便直言不讳的说要看看自己妻子是怎样的人。
大唐有未出嫁的女子不得见夫家的规矩,不过这对于李哲来说显然是不成立的,没见自己大嫂尚未与大哥成亲都住到自己家里了吗?
但对于王仁佑来说,这个规矩却是成立的,想要开口劝说两句,却见王傅已经犹如主人一般带着李哲进了自己后院,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跟着走了进去。
同安公主与晋王他惹不起,楚王与贤王他同样惹不起,他也只能期盼这位刚见面的贤王殿下能看不上他女儿,在同安公主那里也好有个交代,毕竟他给同安长公主的回信之中并未提及他女儿与李哲有这么一出。
说到底,在王仁佑心里,女儿还是和李治更配一些。
然而,事实总是与理想背道而驰的,李哲看上了。
毕竟王皇后能被同安长公主介绍给李治,必然是有过人之处,至少在李哲眼里,那端坐在院中绣花的女子很美,比他大嫂美,而且还有自己母后的几分从容姿态。
脸上的笑容刚浮现,李哲就想起了怀恩说的对待女子不能太过和颜悦色,当年父皇对待母后的第一次也是板着脸的,所以李哲瞬间变得一本正经,带着几分作为王爷的气势,走到了自己相中的美人儿面前。
“你是王若宁?”
一个七八岁的大孩子,跑到自己家里,一本正经的问自己是不是王若宁,王若宁显然有些转不过弯来,傻乎乎盯着李哲。
见到王若宁的样子,李哲瞬间就笑了,娶妻子就得娶傻一些的才好,若是娶一个想安平姑姑那样的女子,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若宁侄女,殿下问你话呢!”王傅是适当的提醒道。
回神后的王若宁先是给自己老爹和伯伯行了礼问了安,这才看向了李哲问道:“小女子便是,不知这位公子是何人,为何出现在小女子府上?”
李哲又笑了。
刚刚王傅明明就禀明了他的身份,眼前的这个温婉如水的女子竟然还问他是谁,看来是有些傻了,傻点很好。
李哲也不客气,笑道:“我是你夫君。”
王若宁瞬间脸红,全都是被气的。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跑到自己的府上不说,还调戏自己,说是自己夫君。
王若宁怒了,但平日里的教养却让她不知该如何对眼前这个登徒子做些什么,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父亲,希望父亲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此时,王仁佑早已经傻了。
原本,他既认为也希望李哲会觉得自家女儿年纪有些大,看不上自家女儿,可事实的结果却与他所想背道而驰,就在李哲说出那句我是你夫君之后,王仁佑已经傻了。
与楚王府联姻还是和晋王府联姻,这其中的好处已经不是他现在能思考出来的了,他现在满脑子里想到的都是该如何给同安长公主一个交代,自然也顾及不到自家女儿的眼神。
一位宫装妇人从房中出来,见到后院的情况,便远远的朝李哲俯了俯身,口中请安道:“老妇人见过贤王殿下。”
一句话,瞬间就把期盼着父亲能给出答案的王若宁拉倒她母亲身边,依旧温言细语的问道:“娘,这登徒子说他是女儿夫君。”
拍了拍女儿的手,柳氏教训道:“什么登徒子,这位乃当今贤王殿下,而且此前你与贤王殿下已有婚约,贤王殿下乃是你夫君,不假。”
王若宁愣了好一会,回神看着面前的李哲,却见李哲不要脸的笑道:“怎么样,本王没骗你吧,我就是你夫君。”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wxi7
第555章 那是我的,谁也不能抢()
王若宁再次涨红了脸,也不知是气红的还是羞红的,总之她好想打死眼前这个登徒子,怎么破?
“你······你别胡说,我从来就没有过婚约。”王若宁手指李哲。
“若宁,不可对贤王殿下无礼。”柳氏怒拍了下女儿的手,朝李哲行礼道:“贤王殿下,小女都是被她父亲给惯坏了,殿下莫要介意。”
李哲傻呵呵的笑着,又想起了怀恩的叮嘱,随即一本正经的道:“本王不介意,岳父岳母在上,受小婿一拜。”
李哲顺杆爬的功夫,令王仁佑又傻了,就连柳氏也愣了好一会儿才笑呵呵的扶起李哲,连连说着不敢。
对于这个女婿,柳氏显然很满意。
柳氏好歹也是出生大族,乃是河东柳氏,正儿八经的世家之女,见识自然是不凡的。
对于女婿是李哲还是李治,柳氏还是偏向于李哲的。
选女婿嘛,自然会从方方面面考虑,择优而选。
从王爵而论,李治乃晋王,晋阳乃是大唐龙起之地,以晋为封号,可见李治深得李世民宠爱,不过李哲同样不差,虽说李哲的贤王封号,明眼人都知道这与楚王脱不了干系,却也不能否认李哲的地位,比起大唐任何一位王爷来说,李哲都不差。
而且,李哲还不仅仅是大唐的王爷,还是华国的王爷,这点就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再说钱财,并州年年遭遇雪灾,若非有楚王府的产业在太原支撑着,光是救灾就需要李治出一笔不少的银子,而李哲却不同,闽州的封地虽说如今名义上还是楚王的,但谁都知道闽州其实就是李哲的封地,关键是闽州不仅没有灾害,还年年都有一笔不少的银子,这找谁说理去。
更关键的是,如今这大唐天下,谁人不知楚王已在台湾立国,这大唐的产业必定是由李哲来继承,单单是楚王府在大唐的产业,在钱财一项上就能甩晋王十条街。
最后说专情这一点,凡是勋贵官员之家,谁人又不知晓楚王如今只有一位王妃,以楚王的痴情程度,想来儿子也是不差的,而李世民是怎样的一个人,勋贵世家又怎会不知,常年在宫里耳鸣目染的晋王,比起贤王来说大抵也是会差一些的。
更别说贤王如今小小年纪便带着一众家臣在大唐创办学舍,掌管楚王府在大唐的庞大家业,名声遍布整个关中之地,而晋王······不说也罢。
当然,若计较楚王府和晋王对自家一家的帮衬谁更大,还是晋王更有优势一些,毕竟楚王府的根基已经不在大唐了,但是楚王府在大唐的势力却也不可小觑。
更何况若是到了华国,情势便又不一样了。
两者相比,傻子也能看出李哲是绩优股,选李哲自然比选李治要好得多。
不过婚嫁一事轮不到王仁佑一家来选择,但李哲已经做出了决定,自然要遵从李哲的意思了,毕竟王家如今也是借着楚王府的威势才顺利发展起来的嘛!
王仁佑大抵是没什么主见的,见到自家夫人对李哲别样相待,王仁佑也对李哲笑脸相迎。
岳父岳母高兴,李哲也挺高兴的,不过他还是发现了这个自己中意的妻子不太高兴,遂在用饭之后,准备离去之时,问道:“本王看你的意思,是不喜欢本王?”
“殿下,若宁侄女岂能不喜欢殿下······”
“本王没问你。”打圆场的王傅话未完,李哲便冷冷的打断了,平静的看着一脸不高兴的王若宁道:“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本王还不至于做出强抢之事,若是不喜欢,这门婚事便作罢。”
又有人开口了,不过这次李哲倒也没打断,因为开口之人乃是柳氏,毕竟不是他属下,打断话有些不礼貌。
“若宁,你可知最近在太原周边创办学舍之人是谁?”
“母亲,您不会想说是······贤王殿下吧!”
本来是想说那登徒子的,不过想到李哲的身份,便改了口。
“你想骂本王登徒子?”李哲目光幽幽的盯着眼前的王若宁,见她准备还口,李哲便笑道:“不用解释,若是想骂本王登徒子,本王也认了,反而本王还会觉得这是对本王的赞美。
岂不知登徒子乃楚怀王时期的老臣,为人正直不阿,其妻名叫苏家琼,人称“草苟儿“的确非常丑陋,而且还不守妇道,与马夫通奸,然而登徒子却对其不离不弃,此人此情乃值得人敬重。
不过倒是有些迂腐了,若是本王之妻敢于马夫通奸,本王定要她生不如死。”
“殿下大才,老臣佩服,世家多少人对登徒子多有误会,若非王家典籍众多亦不知其缘由,没想到殿下却知其正解。”
有学识的人,是受人敬仰的,再加上有王傅从旁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