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礼朝着儿子又是一脚,怒道:“老子打死你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父亲,咋了嘛,孩儿怎么就忘恩负义了嘛!”
“你还敢说你不是忘恩负义,你二叔的嫡女如今几岁,若宁如今几岁,同样大的年纪,你为何不选择你二叔的嫡女,偏偏选择若宁?”王礼一边骂着,一边挥动着手掌。
这对活宝父子,王傅也是无语了。
连忙将两人拉开,王傅劝说道:“大哥,永嘉亦没说错,如今以小女的身份是配不上福王殿下的,若是以小女的身份,恐怕会令太上皇和楚王殿下不喜啊,若是真要求亲,也就只有若宁合适一些。”
劝住了大哥,王傅有朝侄儿看了过去,不确定道:“若宁的年岁是不是有些大了?”
“二叔,您忘了,皇后娘娘可是比陛下大整整六岁,若宁妹妹只是比福王殿下大了五岁而已,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说到最后,王永嘉自己都有些不确定了。
“算了,明日一早与楚王殿下提一提,全看楚王殿下的意思。”
翌日。
清晨,李宽还没起床,便听见有人在急促的敲打着房门。
迷迷糊糊的起身,打开房门,原来是自己的徒弟,李宽顿时就不满了。
本想骂两句出出气,又发现徒弟脸上的急切之色,只好淡淡的问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冯凌云带着哭腔道:“师父,祖父他······”
没等冯凌云说完,李宽便拉着冯凌云开始朝冯盎的住处开始跑,因为他觉得冯凌云有此状态,应该是冯盎不行。
“师父,您跑什么啊,徒儿就是想跟您说祖父他老人家又说要给徒儿找媳妇的事,让您劝劝祖父。”被李宽拉着冯凌云气喘吁吁道。
原来就这么一回事,李宽没好气扔开了冯凌云的手,怒道:“你小子以后敢不敢把话说完?”
冯凌云很委屈。
这事儿能怪他吗?
是李宽自己没听完就开始跑,怎么就怪到他身上了呢?
“对了,你小子如今也有十五了,也是想姑娘的季节了,你祖父替你小子找媳妇,你小子却不愿意,不会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害怕你祖父不同意才一直反对吧!”李宽狐疑的看着冯凌云,笑道:“放心,若是你小子真心喜欢,你祖父那里,为师去替你说,哪怕是寻常家的姑娘,为师也保证让你祖父答应。”
只见冯凌云当即便抬起了右手,发誓道:“天地良心啊,师父,徒儿真没有喜欢的姑娘,就是不想这么早成亲罢了,若是娶到的是像师姑那样的女子,徒儿宁愿不娶。”
“好你个冯凌云,竟敢在哥哥面前说我的坏话,我看你耳朵痒痒了。”不知何时出现在大厅门前的安平,朝着院子里的冯凌云便冲过来。
“师父救命啊!”冯凌云大叫一声,便开始在院子飞奔。
等都两人玩闹了一会儿,李宽才阻止了两人,进了大厅准备用早饭。
饭还没吃两口,王傅三人便匆匆进了门。
还以为王傅等人前来是为了打听冯盎的住处,打算去拜会冯盎,所以李宽顺势指了指饭桌上用饭的徒弟,笑道:“吃过早饭没有,没吃就一起吃点,若是吃过了等着这小子用过早饭后,他会带你们去冯公的住处。”
听到说起冯盎,李臻连忙打了一下喝粥的师兄,笑道:“文馨喜欢吃府上的蒸饺,记得回去的时候,给文馨带一些回去。”
“行行行,你就惦记着你的小妻子,我这个师兄何时才能有这番待遇啊!”冯凌云无语的看了李臻一眼,又看了王家三人一眼,专心致志的喝着自己的粥。
等到没有人说话了,王傅才道:“陛下,我等已经用过了,今日前来,一是为了询问冯公的住处,二嘛······”
“有什么就说,不必吞吞吐吐。”
“听说福王殿下如今尚未有婚约,所以······”
“哟,王傅,我说你不会是干起来保媒拉纤的事了吧,怎么你府上有适合哲儿的女子?”
仔细打量了李宽一眼,发现李宽并非发怒,王傅笑道:“陛下说笑了,草民之女如何配得上福王殿下,不过,草民有一族侄女与福王殿下相配。”
对于自己小儿子的婚事,李宽不在意,毕竟小儿子还小,说这些还有些早。
不过王傅的话倒是给李宽提了个醒,他若有所思的看了眼喝粥的徒弟,笑问道:“王傅,你嫡女如今有多大了?”
王傅愣住了,怎么好端端问起他自己女儿了。
既然李宽问了,王傅还是行礼道:“小女如今十二。”
“十二,有些小了。”李宽喃喃自语。
王傅神色怪异。
想到冯凌云不想早成亲,李宽又笑了,笑道:“王傅,你看看我这弟子可还入得了你的眼?”
王傅看都没看,便笑道:“陛下弟子,自然是人中龙凤。”
本来是为了能与李哲订下婚事,没想到将自己女儿的婚事给订下了,王傅心里都快笑开花了,如今谁不知道冯凌云不仅是楚王的弟子,还是冯家的嫡长孙啊!
王傅高兴,冯凌云却不怎么高兴。
“师父,您开玩笑的吧!”
“你看为师像似开玩笑吗,你小子既然没有喜欢的人,又不想过早成亲,王家之女正好合适,如今才十二,等到王家之女十八之时,你小子也二十一了,该成亲了。”
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冯凌云想了想,倒也没反对,只是提醒李宽道:“师父,祖父那里······”
“放心,为师替你小子找的可是世家嫡女,你祖父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会反对,不然为师等会儿陪你去一趟?”
“那自然是好。”
话音刚落,同在一桌用饭的李哲便嚷嚷道:“父皇,您既然能给师兄订下婚事,为何孩儿没有妻子呢?”
李宽瞬间头大,他倒是把李哲对于妻子的怨念给忘记了。
正打算开口,就听李渊笑呵呵的问着王家三人道:“你们打算给哲儿说亲的女子是何人?”
“启禀太上皇,是微臣族妹,王若宁,同安大长公主正是族妹的叔祖母。”
听说是王家女,而且还与皇室有关系,苏媚儿是开心的,她倒是想同意,不过现在没她发表的意见的份。
只见李渊摇摇头,道:“不行,若是嫁给哲儿,岂非乱了辈分。”
既然李渊发表意见了,王傅等人也就没再多说,毕竟他们也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成了固然好,没成也没有任何损失,更何况王傅的女儿算是与冯凌云定下了婚约,他们已经捡着大便宜了。
可惜,李哲不乐意了,来来回回就一句话——父皇,儿臣也要妻子。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李宽真恨不得扇自己一嘴巴子,没事提什么冯凌云的婚事啊!
儿子吵闹不休,李宽只好将目光放在了王傅身上,问道:“你所说的那个女子到底是谁家的小姐?”
“陛下,若宁乃是罗山县令王仁佑的嫡女。”
“你是说王仁佑?你所言的王仁佑可是元魏尚书左仆射王思政之儿子?”李宽惊呼道。
王傅虽然有些奇怪李宽的反应,还是肯定道:“正是。”
我去,这特么不是王皇后么,怎么就说到自己儿子头上来了。
一想到王皇后的遭遇,李宽沉默了片刻,说道:“此事朕准了。”
wxi7
第548章 李宽再教子()
王皇后早年还是过的不错,但是到了晚年······准确的说是到了李治登基后没几年过了悲惨的生活。手机端
尤其是在永徽六年之后,李义府等人暗地佐助武则天,以偏邪之言刺激李治发怒,以致于下诏废黜王皇后、萧淑妃皆为庶人,囚禁于宫,王皇后同母兄、萧淑妃族人全都流放于岭南。
甚至许敬宗这个千古大阴人还落井下石,书李治说王仁佑庶人阴谋扰乱宗社,其罪应当灭族,应当斫棺,陛下不穷尽其诛灭,只流放其家属,王仁佑不应继续庇荫违逆子孙,所以李治尽夺王仁佑的官职爵号。
在王仁佑被多官罢爵之后,王皇后被武则天给削成了人棍,并被放到酒缸,惨死。
当然,仅仅是因为可伶,李宽是不会答应的,毕竟天下的可怜人多了,王皇后还算得什么。
李宽之所以会赞同这门婚事,是因为他记得历史记载王皇后容貌漂亮,性格温顺善良,经由同安大长公主介绍给李治的,而且李世民也同意了。
虽说李世民对待儿子女儿们教育李宽看不眼,但李世民看人的眼光,李宽还是挺佩服的,更为关键的是,王皇后既然能在李治登基之后,受到百官认同,占据皇后之位,想来也是不差的。
反正只是口头的协议,到时候若是自己儿子不喜欢,再还给李治是嘛,对于李宽而言,没任何损失。
不过一想到王皇后是许配给李治的,李宽便有些疑惑了,疑惑道:“那女子应该哲儿大吧!”
一句不太肯定的话,让王傅三人不知该如何回答。
低垂着脑袋,纠结了好一会儿,王傅才复杂道:“福王殿下大五岁。”
“五岁?!”苏媚儿惊呼,连连摇头。
在这个时代的认知,男子女子大二十岁······甚至三四十岁都没任何问题,但女子男子大一些却是有很大的问题,凡是男子几乎很少有娶自己大的女子。
民间都是如此,更别说勋贵皇家了。
李宽仔细想了想,问道:“真是五岁,朕好像记得你说的那女子乃是贞观二年出生的吧!”
王家三人偷偷打量了李宽一眼,有些疑惑李宽为何知道,毕竟李宽从未见过,甚至听都没听过王家有这么一个人。
不等王傅等人回答,苏媚儿再次惊呼道:“那是大六岁了,不行不行,年纪太大了,等到哲儿能成婚之时,都是老姑娘了。”
华国规定男子十八方可成婚,等到李哲十八岁,王皇后都已经二十四了,二十四岁尚未出嫁的女子,家里人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以这个时代眼光来看,这已经不是什么老姑娘了,而是剩女的超女了。
苏媚儿说是老姑娘,已经很给王家面子了。
不过李宽看待年龄的想法是不同的,二十四岁大抵是女子一生之最美的年纪,所以李宽笑道:“俗话说的好,女大三抱金砖,大了六岁便是抱两块金砖,看看朕,抱着你这两块金砖从王爷做到了皇帝这个位置了。而且是否能成,还得看哲儿喜不喜欢,不是咱们反对能成的,若是哲儿真喜欢,你能阻止?”
一听到这话,李渊和万贵妃便恨恨的瞪了李宽一眼。
“暂且定下吧,等哲儿有时间亲自去看看,若是他喜欢,便让王仁佑准备婚书吧,先定个亲。”李宽点点头。
王家三人笑眯了眼,李哲也笑眯了眼。
“父皇,儿臣也妻子了?”
李宽点点头,他估计自己儿子恐怕连妻子到底是什么也弄不懂,现在的高兴,纯属小孩子得到玩具或是奖赏一般的高兴。
“我也妻子了,父皇,我有妻子了。”
李哲哈哈笑着,在大厅蹦跶,而且不仅在李宽面前显摆,还依次跑到了李渊等人面前显摆。
跑到哥哥面前,被哥哥拍了一下,得到了一个白眼。
李宽分明从大儿子那傲娇的小脸看出一个意思,那是像跟谁没妻子似得,有必要这样兴奋吗?
李哲得到了心心念念的妻子,王家三人得到了自己奢望的好结果,都很高兴,笑呵呵跟着李宽一起出了门。
快乐是会传染的,所以李哲和王家三人将这份快乐传递给了冯盎。
不出李宽的预料,冯盎在得知自己孙儿能娶到王家嫡女之时,二话不说便和王傅商议起了婚事。
说到底,世家哪怕是衰败不堪了,世家在老一辈人的心目亦是神圣的,或许说神圣有些过了,但不可否认老一辈人对世家的追捧。
通俗的说,这个时代的世家是顶级大明星,勋贵们是小迷弟。
带着两个儿子离开,在去总务大楼的路,李宽慢悠悠的走着,平淡淡的开口道:“哲儿,你此行去闽州是不错的,为父很欣慰,不过从闽州回台北这件事,为父不赞同,为父一直认为你是一个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如今你从闽州回到台北,与半途而废有何区别?”
其实,李宽也不想儿子继续去闽州。
一来,他不忍心儿子小小年纪便劳累奔波。
二来,闽州发生的事情,儿子基本是插不手的,与世家的交锋还是要交给李世民派遣到闽州官员,儿子充其量只是走走过场。
但是,道理是这个道理。
道理很多人都懂,很多人都知道,因为书本写的都是,可是懂归懂,要做到了,那才叫真正的懂了道理。
看着纠结的小儿子,李宽的平淡的脸色变得有些复杂,看着李哲的目光透着不忍心和坚定。
李哲尚未开口,李臻便问道:“父皇的意思是要弟弟再去闽州吗?可是弟弟去了闽州也无济于事啊,都已经用不弟弟了。”
没回答李臻,李宽依旧看着李哲叹道:“听你曾祖父说,你回台北之后便说希望自己要有权势,可是哲儿你知道权势这东西是怎么来的吗?”
本没指望儿子回答,所以李宽根本不给李哲回答的计划,紧接着道:“权势来源于名声和威望,如一个百姓,他若是有好的名声,他有足够高的威望,是手握重权的官员也得给他几分面子。
如同世家,前些年世家尚未衰败时,世家家主几乎未在朝为官,可是朝堂的许多人都敬重世家家主,算是你们二爷爷,也得对待世家小心翼翼。
为何会这样,便是因为世家之人在百姓之士族之间有名声,有威望。
这些东西,你们如今或许不太懂,那为父便用哲儿自己的感受来说。
听怀恩说,你离开长乐县时,曾有万民相送,这便是名声和威望,若是你没有去长乐县,百姓固然会记得你的恩情,但是却没有现在这般厚重。
积攒自己的名声和威望需要一个过程,若是你将闽州各县的事情亲自处理了,你在闽州的威望或许也超过父皇了。”
说了一大段,李宽咽了咽口水,静静的等着儿子的回答。
“父皇,可是儿臣已经将所有的事吩咐下去了,如今算回闽州也用不着儿臣了,而且儿臣认为留在父皇身边能学到更多,儿臣不想去闽州。”
这傻孩子。
李宽疼爱的摸了摸李哲脑袋,笑道:“去闽州怎么可能没用呢,虽说你已经将事情全都吩咐下去了,可你若是在去巡视一番,百姓们便会认为你这是看重他们,体恤他们,他们会愈发的敬重你。
若是在用言语宣扬下自己的宽厚,百姓会感恩戴德的。
至于,你说你想留在父皇身边,父皇又何尝不想你在身边,一家团聚呢,所以父皇此次给你的时间不算多,只有三四个月,其还包括了你去关看看你妻子的时间,若是不喜欢,那这门婚事便作罢。”
李哲纠结了一会儿,总算是点了点头,然后疑惑道:“父皇,那儿臣去闽州之后又该利用怎样的办法宣传自己的名声呢?”
不等李宽教导,作为哥哥的李哲便教导道:“父皇的意思是让你吩咐官员在政令用言辞夸赞你是如何如何关注百姓民生的,让百姓记住你的恩德,这样有好名声了,像你再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