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了王傅一眼,李宽摇了摇头。

    王傅再次想了想,恶狠狠道:“殿下,王家在闽州的两座矿山并非轻易得来,而是用利益交换所得,以王家几百年的藏书印本,还有五万贯钱财,以及王家在关中各地的产业交换。

    本以为其余的世家之人能念在当年的恩情,王家能分到几处不错的矿脉,可惜王家已经败了,所分到的矿山尚不及我们给其余六家的钱财。”

    李宽依旧不言不语。

    王傅很苦恼,他知道李宽的意思,无非是要他说明与世家之间的仇怨,能让李宽相信他们王家崛起之后不会与其余世家再次联合,可他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仇怨,毕竟在他看来这些仇怨已经足够了。

    若是有朝一日,王家能崛起,他王傅断然不会放过曾经那些压迫过他们的人。

    王傅实在是想不到了,只能指天发誓道:“殿下,王家这些年在大唐受到的其余世家的压迫之事并非秘密,您可派人打探,草民并非虚言,草民王傅敢发誓,若是王家将来联合其余世家,王家一门不得好死。”

    李宽依旧摇了摇头,但他也开口说话了。

    “这些事情本王自然知晓一些,除此之外,本王是想知道你们王家对本王的看法,要知道王家之所以衰败可是由本王一手造成的。”

    “此事,我王家一门从未怪过陛下。”不等王傅开口,王永嘉便傻愣愣的将自己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事实上,王永嘉并非做作,他是真这么认为的。

    在他看来,王家的衰败皆因王家自视甚高,当年拒绝了李渊,这一切的过错得算到他祖父头上,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还是因为从商的原因,商人和世子看待事物的切入点是不一样的。

    不过李宽没理会王永嘉,而是直勾勾的盯着王傅。

    王傅自嘲一笑,叹道:“草民亦不瞒殿下,早些年草民是恨的,恨不得殿下去死,可是这些年已经想通了,正如草民侄儿所言,如今王家嫡系未恨殿下,他们恨的是其余世家之人。

    至于草民,要说没有一点怨恨想必殿下也不会相信。”

    李宽点点头,“这话是实话,若是本王被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欺骗导致一家衰败,本王亦会恨那人一生。”

    想到自己当年被李宽一点小把戏所骗,王傅自嘲的笑了笑。

    “虽说草民怨恨殿下,可是为了王家,草民能将这份怨恨化为感激,永远效忠于殿下。

    其实细想想,若是没有殿下,世家恐怕也逍遥不了多久,想来太上皇和陛下当年便已经对世家忌惮不已了,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下手,若是让陛下找到机会,世家便不是衰败,而是灭亡了吧!”

    “你倒是看得明白。”李宽笑道。

    在没有他李宽的历史中,李世民在位时倒是没有怎么杀世家之人,但等到武则天登基后,世家之人确是死伤不少,等到了唐朝末期,世家才有了翻身的机会。

    “过了这么多年,草民又怎能看不清其中的厉害,世家之人过于嚣张跋扈了,哪怕是如今,世家之人依旧是高傲的,可惜他们忘了,这个天下并非是世家的,而是皇家的。”

    “听你这么一说,你们亦是高傲的了?”李宽打趣道。

    “殿下说笑了,如今的王家已经算不得世家了,充其量只能算是商贾之家。”

    说完,王傅沉默了,李宽也沉默了。

    不知过了多久,李宽回神,问道:“你实话告诉本王,大唐还有多少官员听你王家一门的号令?”

    “不足五十,而且皆是县令。”

    王家已经如此衰败了吗?

    李宽暗暗问着自己,有些感慨。

    对于王傅的话,李宽不信,毕竟王傅肯定有所隐瞒,但从王傅报出来的人数来看,就算王傅隐藏的势力也没有多少,据李宽估计王傅报出的势力大抵只有王家的一半。

    但就是这一半,也是让人意外的,要到当年王家身为七大世家之一,整个天下有半数······甚至是三分之二的官员与暗地里遵从世家的意思,王家能指挥动的官员可不少。

    叹了口气,李宽正色道:“朕如今给你王家一个机会,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就得看你王家有没有这个本事了,本王会吩咐王府在大唐的所有人员开办学舍,你明白本王的意思吧!”

    “草民明白,多谢殿下。”

    wxi7

第546章 昨日荣华() 
王傅太明白。

    在这个尊师重道的时代,老师乃是受人敬重的,而且以楚王府的名义所开办的学舍,学子们走上仕途明显要容易许多。

    虽说这些由王家人教导出来的学子,对王家的感恩不及对楚王府的恩情,但这已经足够了,毕竟施恩这种事情,他们王家不能超过楚王府,否则便是大祸。

    一旦学子步入仕途,王家恢复指日可待。

    王傅是兴奋的。

    或许二十年,甚至可能用不了二十年,王家便有可能恢复当年盛况,甚至超过其他世家,毕竟楚王府在大唐究竟有多大的力量,从王家旁系纷纷脱离王家就能看出来。

    “别太高兴,本王的话还没说完呢。”

    王傅正色道:“殿下您吩咐。”

    “岭南之地虽地处荒野,但也是挣政绩的好地方,冯公如今正好在台北,明日去拜会下冯公,若岭南有空缺便可挑选合适人去任职,不过本王有言在先,去任职的人得懂规矩,若是像二伯派到闽州的那些官员一般,可别怪本王今后不讲情面。”

    “殿下放心,草民定当仔细挑选。”王傅笑道。

    李宽点头,再次告诫道:“记住,本王可以让你王家翻身,亦可让你王家随时覆灭,所以不要做出让本王反感之事,否则王家的结局会被抄家灭族更惨,本王的手段,相信你多多少少也了解!”

    “殿下放心,我王家一门定然唯殿下马首是瞻,决不负殿下恩情。”

    “时候也不早了,想必你兄弟二人也要商议,本王便不与你多说了。”李宽朝怀恩望了过去,笑道:“怀恩,带王家主等人去休息。”

    吩咐完,也不管王家人,带着两个儿子就进了书房,因为在他刚刚和王家人商议之时,两个儿子就已经拉了很多次他的衣角了。

    一进书房,李臻便道:“父皇,听父皇提及当年的旧事,王家可是与我们有大仇,父皇难道就真信任王家,若是王家有朝一日翻身了,未必还会听命与咱们。”

    “臻儿、哲儿,你们被人推落井中,是恨推你们下井的那人,还是更恨你们落到井中之后,朝你们丢石头的人呢?”

    李宽没有正面回答李臻,而是反问了兄弟二人一句。

    “自然是落井下石之人。”兄弟二人异口同声。

    “这就对了,为父与王家的关系便是如此,虽说王家的衰败是由为父一手造成的,但王家人却也明白为父当年为何这么做,一切皆由王家人得罪为父。

    再有便是王家这些年确实遭到了其余世家的打压,这点,王傅并未说谎。

    当初哲儿送来书信后,为父便吩咐陈家老大仔细查探过,王家这些年的日子不好过,可以说其余世家之人便是落井下石之人。

    有此可见王家人与你们是一样的,他们更恨落井下石的其余世家,否则他们亦不会专程来找为父了。

    至于臻儿所问的为父是否信任王家,为父自然是信不过的,不过王家现在还翻不出什么大浪来,等到王家成势之时,咱们也能有其他手段制衡王家,他们是否忠心并不重要。

    而臻儿所担忧的王家是否会一直听命于我们,这点为父亦不知晓啊,因为没有人保证咱们的子孙后代一直能压制住王家人,所以如何将子孙教育成才,那便是你们将来该思考的问题了。”

    李臻点点头,没再说话。

    李哲也点点头,疑惑不解道:“父皇,王家在闽州私自开采矿石,这可是滔天之罪,若是父皇保王家,势必会令大唐陛下感到不快啊,咱们为了一个王家而得罪大唐陛下值得么?”

    “你啊,与王家人差不多。”李宽轻轻敲了下儿子脑袋,笑道:“其实王家人并未看清其中的关键,以他们王家如今衰败的程度,就算你们二爷爷知道王家在闽州的作为也不会处置王家的,你们二爷爷会从其他世家之中挑选出其中一两家打压,如果为父所料不错的话,应该便是崔家和陇西李家,因为这两家如今是世家之中最有势力的。”

    “父皇怎知大唐陛下不会处置王家?”李臻疑惑道。

    “看来,你和你弟弟也不了多少嘛!”李宽呵呵一笑,同样敲了下李臻的脑袋,才解释道:“朝堂在于平衡,天下也在于平衡,而大唐虽说是皇家的天下,但也是世家的天下,尽管这些年世家衰败,但世家在百姓心目中依旧是有威望的。

    你二爷爷一旦重处王家,便是一点面子都不给,这样所带来就是大唐会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无官可用的境地,会有无数的人说你们二爷爷心狠手辣,非明君,这样的结果是你们二爷爷不愿意见到的。

    处置崔家和李家就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这样可以平衡世家之间的实力,也不会令世间学子感到反感,明白了吧!”

    “父皇,可是王家私自开采矿石之事迟早要被大唐陛下知晓啊,您此举总会让大唐陛下感到反感的,您不是说咱们如今还得靠着大唐吗?”

    “这点,你们就不用担心,为父已经想好了,王家所有的矿山储量不大,咱们可以给大唐陛下说当年就开始开采矿石了,并非王家私自开采。

    况且,就算你们二爷爷感到不快又能如何呢?为父可是给他送了一份大礼,在大唐创办学舍的事,你们二爷爷高兴还来不及了。

    当然,这些都只是小道尔。

    最重要是,咱们虽靠着大唐发展,但大唐亦离不开咱们,咱们有底气,所以说自身硬才是硬道理,哪怕你们二爷爷不高兴,也得和咱们合作,明白了吧!”

    沉默。

    沉默了良久,兄弟二人才朝李宽点了点头。

    在李臻和李哲兄弟两向李宽求教时,王礼和王永嘉父子也问起了王傅。

    “二弟,你为何答应咱们王家人去楚王殿下开办的学舍担任夫子呢,若是二弟认为其中有利可图,我们也可自行出资修建学舍啊!”

    “大哥,这是不同的。”

    王傅叹了口气,也摇了摇头,自己这个大哥什么都好,就是脑子转的不够快,想不清楚其中的关键之处,总是要有人提点几句。

    “这有何不同?”

    “大哥,你当时没听明白殿下的意思,殿下说的是让楚王府留在大唐所有的人创办学舍,你可曾想过楚王府在大唐到底有多少钱财?

    这些钱财一旦投入到创办学舍之中,可以创办多少学舍,招收多少学子,这些学子学成之后,又有多少人可以步入仕途?

    以咱们王家如今的财力能做到吗?

    办不到啊!”

    瞬间,王礼便想通其中的关键,赞赏似得看着弟弟,点了点头。

    “可是二叔,这样一来,咱们不就是为楚王府挣到了好处,咱们却一点好处也没有啊!”

    王礼到底比儿子年纪大,见识也比儿子要多,朝着儿子就是一脚。

    踹过之后,才代替王傅解释道:“怎么没好处了,你要知道这些学子都是由咱们派去的人教导出来的,若是他们有朝一日为了官,便会记住咱们的一分恩情,明白吗?”

    “可是······”

    “可是什么,连这点道理都想不明白,真是枉费老子和你二叔多年的教导。”

    说完,王礼便朝儿子又踹了一脚,像似一脚不足以抒发他对儿子的不满,还打算踹,却被王傅给拦着了。

    “大哥,有话好好说,别打孩子嘛,永嘉能发问总归是好的。”阻止了王礼,王傅才解释道:“永嘉,我们王家已经不同于当年了,如今只有靠在楚王殿下这颗大树上才能存活,二叔知道你想要说什么,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没有楚王殿下,咱们连这一分的恩情都没有。

    更何况,自古以来施恩者只能是帝王,我们收到的恩情若是超过了楚王殿下,对我们来说那是灭顶之灾。

    你以后在福王殿下身边做事,切记一切以福王殿下为主,莫要宣扬自己的功绩,否则是祸不是福,自古以来,功高盖主者,有哪一个有好下场的?

    世家这些年为何受到陛下的打压,其中的道理,二叔早就给你说过,你一定要记住,楚王殿下和福王殿下给你的你才能要,万万不可自己争夺。

    我们王家能有这次机会不容易,若是错过这次机会恐怕再无翻身的可能了。”

    王家比起大唐许多士族来说,他们依旧是强大的,但是比起当年,王礼等人甚至觉得自己死后无颜进入王家祖坟。

    以现在的情况,李世民在打压王家,其余的世家、士族也在打压王家,若没有楚王府的支持,他们真没有一点翻身的机会,所以王傅对此事自然看的尤为重要,再三告诫。

    王永嘉亦懂,所以很郑重的朝王傅点了点头。

    不知想到了什么,王永嘉突然一笑,笑道:“父亲、二叔,既然楚王府对咱们异常重要,那咱们是不是可以与楚王府接个亲呢?”

    一语点醒梦中人,王傅点了点头:“倒是可以和楚王殿下提一下,不过此事不可强求,我们已并非当年的王家了。”

    wxi7

第547章 亲事() 
王永嘉的建议不错,王礼和王傅两兄弟便皱起了眉头,回忆着能配的上李哲的王家女。

    王礼第一个想到就是自己弟弟的女儿,毕竟弟弟膝下的都是女儿,若侄女有机会与楚王府订下亲事,也算是报答了弟弟这些年对儿子的教导之恩。

    不过仔细一想王傅的嫡女,最小的都已经十二岁了,王礼便放弃了。

    至于王傅,他当然也是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女儿,可是这个想法刚刚萌芽,便被他给否决了,他是什么身份他自己清楚,就算是他自己的嫡女有与李哲年纪相仿的,那也是配不上李哲的。

    苦思冥想无果,兄弟二人便朝着提出这个建议的王永嘉看了过去。

    见王永嘉一脸的自信微笑,王傅笑道:“看来你小子是想到合适的人选了,说说是谁?”

    “那人便是叔父的嫡女,若宁妹妹。”

    “若宁的身份是否低了些?”王礼不确定道。

    “父亲,虽说叔父如今只是县令,可是若宁族妹的身份可不低,同安大长公主乃是若宁妹妹的叔祖母,而且婶婶的叔母亦太上皇的外孙女,若是将若宁妹妹许配给福王殿下,身份是足够的。”

    王傅仔细回忆了一番,有些意外的看了眼侄儿,他没想到这个侄儿竟然将这些情况都调查的清清清楚。

    王傅有心考校道:“你是如何想到若宁的?”

    “二叔,咱们王家如今的成员已经不多,几乎所有王家人都在侄儿脑子里,若是与楚王府定亲,也就只有若宁妹妹最为合适。”

    “能将所有人记下,倒是有几分作为家主继承人的担当,不错。”王傅夸赞道。

    儿子受人夸赞本该高兴,不过王礼却不怎么高兴,因为他觉得自己儿子忘恩负义。

    王礼朝着儿子又是一脚,怒道:“老子打死你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父亲,咋了嘛,孩儿怎么就忘恩负义了嘛!”

    “你还敢说你不是忘恩负义,你二叔的嫡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