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三年六月,高平王调任长安,太原楚王府所经营客栈,便被太原县令以客栈之中发生杀人案件为由,封闭了太原城中所有楚王府下属客栈,令人奇怪的是太原县令却姓马,乃已故左骁卫大将军之外侄。
贞观十三年······”
“行了,不用说了。”安平淡淡的看着平阳姑母,冷然道:“平阳姑母,还用说下去吗,若您认为可以在说下去,侄女便让怀恩继续念下去。”
“念,朕倒想听听,她这个姑母是如何欺压侄儿的!”李世民大喝,顿时出现在大厅之中。
横眉怒目的看着平阳公主,一脸铁青,肩头之上还残留着片片雪花,显然在门外站了一段时间。
原本,他听闻护送李哲回一间酒楼的小黄门回禀说李哲可能带着华国士卒攻打谯国公府,便匆匆赶来了谯国公府,刚到宜阳坊之时便听到惊雷之声,他便知道安平和李哲动用了手雷,越发的生气。
只不过,在宜阳坊见到火炮营的士卒回一间酒楼,李世民也就没急,等到他到达谯国公府,众人已经进了门,出于对这件事将闹到什么地步的好奇,便悄无声息的进了谯国公府的大厅外听墙根,却没想到竟然听到了这些。
对于平阳公主打压楚王府的事,他倒也了解到一些,但没有楚王府打探到的消息清楚。
了解不多,所以一直睁只眼闭只眼也就算了。
在他看来,楚王府在大唐的产业有些过于大了,自己的姐妹们和朝中的重臣掌握一些对于大唐的稳定好处不少。
要知道,当初李宽在贞观十年回长安,带走了一批商户,见识了留下了应对之策,那时李世民便认识到了商业的重要性。
在贞观十二年,楚王府撤出了凉州的产业,凉州曾一度发生暴动,而且这还是在李宽留下应对之策后的结果,那时,李世民越发认识到了一国商业掌握在一人手中有多恐怖。
对于朝臣和兄弟姐妹的打压,他自然乐意见到,只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平阳公主竟然会假传圣旨,将闽州的各项产业收归官府。
难怪最近两年闽州的赋税不增反减。
“臣等拜见陛下。”在场众人行礼。
“免礼。”李世民挥了挥手,痛心疾首道:“三姐,朕没想到,你竟然假传圣旨。”
李世民的话音刚落,安平当即道:“父皇,平阳姑姑并未假传圣旨。”
安平的解释,令在场的国公们诧异的看着她,这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安平公主竟然会帮平阳公主说话,这也太以德报怨了吧!
哪怕平阳公主和李世民也诧异的看着安平,不懂安平的意思。
见李世民不明所以的样子,安平解释道:“父皇,闽州各县的支柱产业,虽说由大哥出资建造,但大哥在得知这些情况后,曾说这些产业只是承包给了楚王府,并非楚王府的产业,理当归于闽州官府,不过未遵守承包的年限,大哥有些生气,这些产业并非楚王府私产,平阳姑母联合太子与魏王收回产业,算不得假传圣旨。”
“好,不愧是朕的儿子。”李世民大笑,随即又一脸平静的转头看向了平阳公主,问道:“三姐,朕就像问你一句,听到安平这番解释之后,你有何想法?”
见平阳公主欲言又止,李世民像似明白了什么,平静道:“诸位爱卿,此时已辰时三刻,诸位爱卿何以忘记自己职责?”
在场之人都不傻,李世民的话都说的如此明显了,后面话不是他们该听的了。
“陛下恕罪,臣等告辞。”不管是否有官职在身的人,皆行礼,匆匆离去,但脑海中却不禁浮现起了四个字“忘恩负义”。
等到众人离去,大厅之中只剩下了李世民、安平、李哲和平阳公主一家,平阳公主才有些愧疚道:“这些事确实是姐姐所为,现在听到安平此言,是我对不起宽儿啊!”
“为何?”
李世民淡淡的两个字,心中却说不出的复杂,他还记得当年李宽大闹秦王府时,平阳公主的对他的教导,明明平阳公主当年对李宽不错,为何······为何到如今,他领悟了他当年对不起李宽,平阳公主却如此对待李宽?
“为何?”平阳公主喃喃自语,叹道:“若姐姐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何如此对待宽儿,陛下信吗?”
李世民不言不语,死死的看着平阳公主的眼睛,明显是在查探平阳公主有没有说假话。
一旁的柴绍长叹了一口气,“或许微臣对夫人的转变略知一二。”
“嗯?!”
“贞观十年,长乐大婚,夫人曾与宽儿商议珍珠合作一事,抱怨了两句以至于被父皇教训了一顿,在酒宴之后夫人带着哲威和令武上门拜访,却未见到楚王,夫人便一直认为楚王避而不见,对父皇时常因为宽儿教训生了不满之心。”
“夫君,你······”
像似明白平阳公主的意思,柴绍打断道:“夫人不必如此对为夫的话感到怀疑,当初夫人尚未察觉,但在此事之后,夫人给为夫抱怨宽儿次数越来越多,为夫也是在今日才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夫人你不满宽儿受到父皇的宠爱,加之宽儿对礼数向来不是太注重,你不满了,这才产生了报复宽儿的心思,可是宽儿对咱们的孝心都放在了平日的作为上啊,对于······“
许是为了宽慰愧疚不已的平阳公主,柴绍把责任揽了过来,叹了一口气,“唉!说来都怪为夫,当年夫人给为夫抱怨之时,为夫就该将打探的消息告诉夫人。
宽儿当初并非避而不见,而是宽儿当初将楚王府所有的家财和仆从侍女都带去了桃源村,夫人前去那日,宽儿留宿在了杜王府啊!”
柴绍老泪纵横,他没想到因为当初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消息,导致平阳公主竟然瞒着他做出了如此众多的报复楚王府的行为。
李世民点点头,像似明白其中的真意。
平阳公主最初做出报复李宽的行为乃出于嫉妒和不满,嫉妒李渊如此爱护李宽,不满李宽对她的不敬,他能理解。
毕竟,很多时候李世民都有些嫉妒李渊对李宽的爱护,不满李宽那种随意的性格,可李世民也在最近几年发现,一旦涉及到身体健康,李宽比谁都有心。
正如柴绍所言,李宽的孝心从来都不是表现在言语之中,而是放在了平日的作为上。
就像当初李宽回京恭贺长乐公主大婚时,并未有任何人要求便给皇后、兕子、长乐开了药方。
至于平阳公主为何一直在报复楚王府,李世民大抵也明白。
这是出自于平阳公主的贪欲,楚王府在闽州的各个产业收益,就连他这个皇帝也为之动容,珍珠、宣纸、白糖、茶叶等等,其中的利润难以想象,尝到甜头的平阳公主恐怕已经被钱财迷了心智,根本停不下来了。
贪欲犹如一头饕餮,是永远不会懂得满足二字的。
不过,不管李世民心里如何替平阳公主辩解,但总有一个声音告诉他,李宽对平阳公主有救命之恩,对柴绍有救治之恩,对平阳公主府仁至义尽,平阳公主所为乃忘恩负义之举。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wxi7
第476章 商人的重要性()
柴绍的分析有理有据,平阳公主愧疚的看了眼安平和李哲,最后的目光落到了李世民那愤然的脸上,张了张嘴,却什么话也没说。
见到平阳公主凄婉而愧疚之色,李世民神色变得越复杂,长叹了一口气,“三姐,你老实告诉朕,这几年你打压楚王府的产业所获利有多少?”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再隐瞒下去也没有任何用,平阳公主悠悠道:“十余万贯吧!”
李世民像似没听清,准备再次问,却见柴绍的嘴张的老大,大到甚至能放进去一颗鸡蛋,惊呼道:“夫人,你说多少?!”
再次得到肯定,别说柴绍,就是李世民也出于震惊之中。
十余万贯钱财,对于大唐一国而言,其实算不得多,他李世民作为大唐皇帝还损失得起,但仔细想想,这十余万贯却不仅仅只有十余万贯啊!
与平阳公主府有合作的勋贵与公主,据李世民了解到的便多达十几人,这还是他了解到的人数,还有他尚未了解的人,至少在他看来,与平阳公主府合作之人不下二十人,就算平阳公主占据了大部分的利益,但其他人家至少也有几万贯的收入啊!
细算一下······也用不着细算了,李世民转头看向了怀恩,问道:“楚王府最近四年损失多少钱财?”
“启禀陛下,楚王府在大唐的产业共折损三十余万贯,大唐这四年来的赋税折损了一百七十余万贯。”
李世民震惊了。
都说百万家财。
楚王府仅仅在四年之间折损的钱财便有三十余万贯,这还只是折损,并非获利,算算时间,从贞观二年起楚王府的产业便已遍布整个关中,楚王府经过十二年的展,家业到底有多大呢?
会不会大到影响整个大唐的统治呢?
好不容易才扫平了大唐七大世家,楚王府会不会是大唐将来的又一个七大世家呢?
唉,若是那小子有意回大唐就好了,那小子如今的手段愈成熟,若那小子回大唐,大唐万年基业亦可期吧?!
太子和魏王差的太远了,难道朕的眼光真不如父皇他老人家?
这次去台湾,看看是否能让那小子回来吧!
一时间,李世民思绪飞到了九霄云外,感慨连连。
不过,大厅中的平阳公主怒了,我对不起你楚王府不假,但你楚王府也不能朝我身上泼脏水啊!
平阳公主怒道:“楚王府折损三十余万贯的家财或许不假,可大唐损失的赋税为何比你楚王府的折损的钱财还多?难道你楚王府的三十余万贯能当百余万贯钱财使用不成?今日不说给是非曲直,别怪本公主不给宽儿面子。”
平阳公主的话语,让李世民回神了,仔细想了想,转头看向了怀恩,显然他亦认为平阳公主这句话在理。
怀恩没说话,一旁的李哲起身道:“平阳姑祖母,这折损的钱财并非你这样的算法。”
“哦?!”李世民看向了李哲,一时间竟然起了考校之心,笑道:“既然哲儿有此一说,想必哲儿已有见解了,皇祖父今日便听听哲儿为何说你平阳姑祖母让大唐折损了百余万贯赋税。”
说完,李世民竟然端起了桌上的茶杯,悠闲的喝起了茶。
李哲也不客气,解释道:“其一,平阳姑祖母和其他人并未有楚王府管事那般的本事,楚王府所折损三十万贯在这四年之中可变为百万贯,而楚王府说上缴的商税乃按照当年父皇在闽州时所留下赋税制度上缴,本就比大唐的其他地反的商税高出不少。
其二,闽州的各项产业,因平阳姑祖母和其他人插手,除了养马产业尚未受到波及之外,其他产业已衰败不堪,就拿长溪的珍珠养殖来说,懂得珍珠技术之人被杀的杀,逃的逃,珍珠养殖已无力在闽州各地推广·······”
说到此处,李哲挠了挠头,忘了。
哪怕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当初楚王府各管事谈及之事也不能全然记在脑海之中,到底没有成年人的思想不是?
李哲转头看向了怀恩。
怀恩也懂,补充道:“王爷当年在闽州留下各种产业,乃是为了大唐官员能看重这些产业,以便在大唐各地推广,可如今连懂技术之人都已不知所踪,又如何能在各地推广呢?
对于楚王府来说,只是损失了一两年的获利;对于各公主府和勋贵府来说,只是获得了一两年的获利,但对于大唐而言,那是损失了百年甚至千年的根基。”
竭泽而渔。
李世民瞬间便想到了这个词,下意识的看向了平阳公主。
听了这么多,平阳公主岂能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脸上的怒气渐渐转变为了愧疚,心中的悔恨无以复加,原来自己竟是啃食大唐的骨血吗?
当然,平阳公主的愧疚并不能让不满的怀恩停下嘴,叹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公主殿下这般行为于楚王府而言并未有多大的伤害,但对于大唐而言,可谓断了大唐四肢啊!”
见怀恩想要继续说下去,安平平静道:“可以了,怀恩别说了。”
怀恩觉得自己是说的少了,就是因为楚王府平日里默不作声,才令平阳公主府和其他公主接二连三的欺压楚王府,但安平让他不说了,他只好乖乖的闭上嘴。
其实,安平也气愤,但杀人不过点头得饶人处且饶人,平阳公主好歹也是亲姑姑,诛心之言说多了便有些过分了,她相信李世民和平阳公主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的确,李世民和平阳公主明白。
大唐遵从以律法治天下,平阳公主和其他人仗着自己的身份,打压合理合法的楚王府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wxi7
第477章 这小子比他爹狠()
李世民回神,幽幽叹了口气,“三姐,你变了。”
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停的改变过程,不是外部环境促使人的改变,就是人的内心需求促使环境的改变,从而导致人一变而变,一成不变的人那是机器人。
是人就有七情六欲。
贪。
那是人的本性之一。
但,李世民的意思却并非说平阳公主变贪了。
在李世民看来,他的亲姐姐应该是一个聪慧绝顶的奇女子,应该了解李宽对大唐的重要性,应该知道李宽对于他们这些长辈的敬重,毕竟平阳公主当年明明都知道这些,可如今却对楚王府下了狠手。
他得出的结论就是,平阳公主犯傻了。
犯了整整四年的傻,可以说,不能称之为犯,而是变。
许是懂了李世民的意思,平阳公主自嘲般的笑道:“是啊,没想到姐姐也有犯傻的时候。”
想她这一生,大大小小征战不下百次,从未有过败绩,究其缘由,皆因她聪明,但没想到到了四十多岁的年纪,竟然犯下了这般大错。
平阳公主有了悔意,可不代表李世民不会做出处置,毕竟平阳公主联合各位公主和朝中勋贵做出竭泽而渔之事,无疑是在大唐身上割肉。
不过,李世民对待平阳公主的感情终究是不同的,所以李世民淡淡的开口道:“三姐,将你所合作之人奏上,此事便作罢······如何?”
在场之人,听到李世民这句话,无不吃惊的望着李世民,什么时候他李世民也如此宽宏大量了?
众人的惊讶,李世民懂。
他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李世民也不太清楚。
许是长孙皇后出去之后,亲子为了皇位争斗不休,体会了当年李渊的那种无奈,懂了李渊为何会对于尤为重情的李宽如此看重,知道了亲人之间感情何等重要。
若当年,重视感情一点,对李宽好一点,或许他也不会有如今的后悔了。
高高在上的帝位,如今并未让李世民有多大的满足感和喜悦感,反而当他坐到那龙椅之上时,令他感觉到了阴冷与心寒。
都说皇家无亲,帝王无情,可帝王也是人,何以能做到无情?
不过,平阳公主现在可管不了李世民到底出于亲情还是出于别的打算,她自是满口答应。
毕竟,公主府和谯国公府上上下下几百人,且两个儿子要奔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