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草丛之中。

    民间的饭食总是要比城中的居民来的晚一些,庄子中升起袅袅炊烟,暖风吹散了一缕缕的青烟;在稻田里捉泥鳅加菜的顽童许是捉到了泥鳅王,高举着竹篓朝家中跑去,欢声笑语传入了每个过路人的耳中。

    李世民像似没看到这些风景,坐在马车里的他催促着小黄门和护卫加快行进的速度。

    到了桃源村,李世民就对李渊的话表示深深的怀疑。

    此时的李宽穿着短衣短裤,腿上沾满了泥土,腰间挂着的不是宝剑而是竹篓,竹篓中不时滴下两滴泥水,肩头上扛着一根鱼竿,晃晃悠悠的走在田野间,活脱脱的农家小子。

    李宽这副打扮,皆因今日一早闲来无事的他带着小芷、徒弟和两个孩子去了庄子里的鱼塘钓鱼,哪知运气太好了,竟然钓起来了黄鳝,两个儿子吵着要吃,他这个做爹的当然满足了,所以就下田了,毕竟想要从鱼塘里钓黄鳝可遇而不可求嘛!

    收获还不错,满满的一鱼篓,有泥鳅,有黄鳝,还有不少的田螺。

    所谓有样学样,冯凌云和小芷也是一手拿着鱼竿抗在肩头,一手牵着一个孩子,在李宽身后不紧不慢的跟着。被牵着的两个儿子也是有模有样的扛着一根不到半米长的竹条,那是属于他们的小鱼竿。水汪汪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李宽腰间上的鱼篓,那摸样让人忍不住想要抱在怀里亲一口。

    几人边走边聊,不时传出两句笑声,见到庄户们打招呼,李宽便停下脚步,站在田野之间和庄户闲聊两句,听李宽说自己的收获,庄户们也知道庄主就好这一口,连说让自家儿子把养在缸里的黄鳝给庄主送去。

    看到这样场景,李世民看向了一旁笑吟吟的李渊:“这就是您说的雄心壮志?”

    岂知李渊理都没理他,依旧笑吟吟的看着朝自己走来的李宽等人。

    “草民拜见陛下。”李宽躬身行礼,直起腰笑看着李渊道:“祖父,您倒是回来的正是时候,孙儿今日可弄到不少好东西。”

    说着,便拍了拍腰间的鱼篓。

    安平蹦蹦跳跳的跑到李宽身边,一句话没说,解下李宽腰间的鱼篓看一眼,然后提在手里傻笑。

    听到李宽截然不同的问候,见到李宽截然不同的态度,李世民说不出自己的感觉,有些气愤道:“朕还没准你的奏折呢,自称什么草民。”

    “陛下准不准奏,在草民心里草民就是草民。”李宽笑了笑,转移话题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还是回府再说,两个孩子到现在还没吃午饭估计也饿了。”

    像似在应答李宽的话一般,他一说完,他自己的肚子就咕咕的叫了起来。

    李渊大笑:“儿子都快两岁了,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孩子。”

    李宽很尴尬,而化解尴尬的最好办法就是默默不说话,让他们去笑吧!所以,李宽气呼呼的朝着李府方向就走。

    等李渊他们进门之时,李宽已经在厨房门前处理黄鳝和泥鳅了,旁边还放着一个装着清水的木盆,清水中的田螺尽情的吐着沙。

    李宽的厨艺很好,干烧鳝段、泥鳅豆腐、糖醋里脊、红烧鲤鱼,再加上几盘嫩绿的炒时蔬,看着就很诱人,哪怕用过午饭的李世民和李渊等人也忍不住拿起了筷子。

    面对如此美食,岂能没酒?

    酒,依旧碧玉清澈的高度酒。

    这几年,李世民喝的酒都是高度酒,但是他却感觉只有前几年在李府喝到的高度酒才正宗,就是一间酒楼的高度酒都差了几分滋味。

    浓烈的酒香勾起了李世民的酒瘾,饮了两杯之后便觉得索然无味,因为没人陪他喝酒。饭桌上欢声笑语不断,没有所谓的食不言寝不语,李宽和李渊说着近几日在桃源村的趣事,万贵妃和苏媚儿给李渊告着李宽带坏儿子的状,安平和小芷还有冯凌云也是各有各的话说。

    而他,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听着,插不进一句话,这些欢声笑语与他无关,他就像一个外人。

    见李哲不吃饭,拿着勺子玩儿,好不容易让他找到了一个插嘴机会,却因为叫错了孩子的名字显得越发尴尬。

    在场众人都知道李世民尴尬,却不知道该如何化解,苏媚儿和万贵妃只好看向了自家的夫君,毕竟李世民好歹也是当今皇帝,这么尴尬下去不是办法。

    “朕今日能喝酒吧!”李渊笑问道,他早就被浓烈的酒香勾起了酒瘾,只是一直以来的禁酒令让他一直没开口而已,现在既然求到他面前了,他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李宽点点头,吩咐道“小泗儿,去酒窖里给祖父拿坛三十度左右的酒来。”

    有了李渊陪着,李世民笑了,这才高高兴兴的吃完了中午的饭食。

    午睡是一个好习惯,就算是李世民来了,李宽没打算改变。

    由于中午没喝酒,李宽依旧抱着两个儿子躺在竹楼中的摇椅上摇摇晃晃,待两个儿子趴在他胸口上睡着,让苏媚儿抱去了房间之后,才渐渐的传出了沉稳的呼吸声。

    对于李世民的怒气,万贵妃看在眼里,笑道:“那小子就是这样,当初在闽州之时不管如何忙碌总要小憩一会儿,说这样才有精神,陛下莫要介意。”

    李渊认同的点点头:“确实如此,二郎也可去睡会儿。”

    说完,李渊便带着万贵妃走了。

    看着李渊离去的背影,李世民笑了笑,喃喃自语着自己哪有心情睡觉啊!在李府中四处转悠,他发现李府的情况很怪异,府上的主子午睡也就罢了,仆从也是如此,四周静悄悄的,他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感受过的宁静与祥和。

    踹醒了一个在树荫下“偷懒”的仆从,让仆从给他找了一间屋子,静静的躺在床上,一睡便睡到了日头偏西,若非小院外传来的笑语,他或许还不会醒。

    起身,伸了一个懒腰,打了一个哈欠,满意的笑了笑,这一觉是他自登基以来睡的最安稳的一觉。

    拉开房门,只见庭院中各有各的乐趣。

    小黑傲立于树冠之上,蒙老爷子陪着小芷站在树下仰望着树上的小黑,小芷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条巴掌大的鱼笑容满面的叫着小黑下来用饭。

    安平骑着当年的小自行车在庭院中打转,人长大了,车子太小,看着有些滑稽。

    冯凌云拿着一本破旧的书,坐在石凳上看着,不时皱一皱眉头,很认真。

    徐宏毅,孙道长的孙儿,李纲的重孙子,三人坐在石桌上斗地主,看他们身前的堆积的铜钱,徐宏毅像似赢了不少。

    孙道长和徐文远在树荫下下棋,李渊在一旁气呼呼的说孙道长下错了,眼见着就要去拿棋子,却听一旁抱着两个儿子玩耍的李宽说:“观棋不语真君子,您老若是棋艺高超也不会输给徐师父了,师父的棋艺可比徐师父还要好。”

    “你小子胡说,孙老道的棋艺何时比老夫高了。”徐文远很不高兴,笑骂了李宽一句。

    李渊也不太高兴,嘴硬道:“祖父是让着徐老头儿的,要不然他能赢祖父。”

    眼见着几人就要吵起来,搬到桃源村李纲悠闲的喝了一口茶,笑道:“要说这象棋啊,你们还差的远呢!”

    李纲这句话让三人哑口无言,自从李宽弄出象棋给老爷子们打发时间之后,他们三人就没下赢过李纲,如今除了李宽能让李纲提起兴趣之外,其他三人找他下他都不下,棋艺太臭。

    见李渊又要指挥,李世民连忙出声道:“父皇既然想下棋,不如由儿臣陪父皇手谈一局。”

    听到儿子的声音,背对着李世民的李渊转身看向了李世民:“醒了?睡了一天一夜,若非孙老道和宽儿说你没事,为父都叫皇后和大臣来桃源村了。”

    “儿臣睡了一天一夜?”李世民惊呼,朝李渊走了过去。

    李渊知道李世民为何惊呼,当过皇帝才知道当皇帝的苦,人前风光不假,却不知人后是何等的殚精竭虑,根本难以睡一个安稳觉,一睡就是一天一夜确实让人感到惊讶。

    看着李世民的惊讶的表情,李渊想到自己当年来桃源村的情况,像是顿悟了一般,桃源村,或者说李府,或者说宽儿总有一种让人放下心中忧虑的力量,让人感到宁静祥和。

    :。:

    wxi7

第401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 
“可不是,孙老道和宽儿说你过于劳累,睡一觉就好,果然好了。”李渊笑着解释了一句,不在意道:“睡觉的事不重要,来陪为父下一局。”

    想到现在下的象棋是李宽在闽州时弄出来的,李渊仔细看了看走过来的李世民,疑惑道:“你会下棋吗?”

    会下棋吗?堂堂皇帝怎么能不会下棋呢!棋艺高着呢!

    带着自信的笑容走到李渊身边,看了眼棋盘和棋子,当场傻眼。

    象棋在先秦时期便出现了,但是流传下来的象棋与李宽做出来的象棋完全不一样,老爷子们下的象棋是现代象棋,现代象棋为唐代牛僧孺所制,牛僧孺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呢,李世民当然没看过孙道长他们所下的象棋。

    见到李世民的尴尬,李渊笑道:“不会下?!为父教你,这象棋的下法简单。”

    李世民心里一酸,不由想起他当年学习下棋之时,李渊手把手教导他场景,当年说的话与此时的话何其相似啊!

    揉了揉发涩的眼睛,展颜一笑,吩咐道:“拿棋来。”

    皇帝的话谁敢不听,不过棋盘和棋子却没人拿来,因为侍女进院子说开饭了。

    饭桌上。

    看着安平给自己夹菜,李世民很开心;看着李宽教训儿子好吃饭,所以李宽被李渊和孙道长等人教训,很开心;就是小芷大着胆子给他夹了一块鸡屁股放在他碗里,也很开心;既然高兴就得多喝两杯,所以不停的端起酒杯。

    孙道长见此情况,难免提点两句:“陛下当以龙体为重,还是少喝些酒为好。”

    放下酒杯,正打算问问孙道长是不是自己的身体有问题,就听见李宽说:“酒还是可以喝的,偶尔多喝两杯没什么问题,适量就好,适量饮酒可以消除疲劳和紧张,开胃消食,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所以适量的饮酒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话音一落,孙道长便问道:“何为促进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常理,既然是常理,哪有人专门去看新陈代谢的意思,李宽当然没去研究过新陈代谢是什么意思,不知该怎么给孙道长解释,唬弄道:“就是适量饮酒能让人越活越年轻。”

    看到孙道长打算继续开口,李宽无奈一笑:“您老别问徒儿适量饮酒是怎么个适量法,徒儿也不知道,毕竟每人的情况不同,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少喝酒为妙。”

    李渊不在乎这些,他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喝,所以怒气冲冲的看着李宽:“你小子既然说适量饮酒对身子有好处,为何让祖父禁酒?”

    “您老的身子能和陛下比吗?您老前几年那是把酒当水喝,您老的酒啊,早在几年前就喝完了,所以现在您必须禁酒,孙儿还想您多照看照看两个儿子呢!”知道两个儿子是李渊的心头宝,李宽毫不客气的将两个儿子推了出来,见李渊砸吧两下嘴,一副淡然无味的样子,李宽笑道:“您老昨日就喝了一坛子酒,还没过瘾呐?

    不说还好,一说李渊怒了,手中的筷子狠狠地才桌上一拍:“你小子让小泗儿拿来的酒也能叫一坛,只倒了三杯就没了,这叫一坛?”

    “算了,孙儿也不跟您争辩了,看您老可伶今日破例让您喝两杯,您别以为孙儿不知道,您平日里偷偷让祖母给您在外面买酒的事。”

    李渊满意一笑,能喝两杯总比一直喝茶好嘛!

    李世民从未见也从未想过他父皇竟然会为了两杯酒便心满意足,如今见到了,顿时有了一种父皇真的已经老了的感觉。

    酒足饭饱,李世民才想起他来桃源村是有事的,看了眼准备去给儿子洗澡的李宽,叫住了他:“随朕到书房去,朕有事问你。”

    李宽点点头,在李世民睡觉之时,李渊就把李世民的来意告诉了他,没什么意外的,把儿子交给了苏媚儿便去了书房。

    “听父皇说你打算去夷洲自立?”

    李宽点点头,没隐瞒,毕竟李渊之所以告诉李世民就是出自于他的授意,而他也是在楚王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打算告诉李世民的。

    一来,在台湾自立迟早会被知道,早知道和晚知道并没什么区别,毕竟台湾需要发展,需要人口,李宽准备做出大动作,所以瞒也瞒不了多少时间,不如直言相告。

    若是李世民支持他自立,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若是李世民不支持,也不至于把他杀了,最多也就是监禁而已,而且他相信李渊能劝服李世民。

    二来,就是因为那日朝堂的反对之声,若说他对大唐的帝位没有一丝一毫的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半数的朝臣敌视,让他那一丝丝的想法覆灭了。

    既然决心在台湾自立,他好歹也是一任帝王,隐隐藏藏,他不屑为之。

    见李宽点头,李世民平静道:“难道你就不怕朕杀了你?”

    “陛下若是想杀了我,又何必来桃源村呢!”

    “哼,你倒是看得明白。”李世民冷哼一声,平静道:“说说你小子的日不落帝国吧,朕看看你小子计划如何?”

    李宽点了点头,在书房中翻箱倒柜,找出厚厚一叠的计划,同时将自己画的草图拿出来,刚准备给李世民讲解,李渊和李纲等人敲了敲房门,推门而入。

    李宽看了一眼来人,没在意,手指地图:“这就是咱们这个天下的地图,陛下也知道天下是圆的·······”

    当初给李渊讲解之时,还以为李渊不知道地圆之说,说了一句天圆地方乃是谬论,让李渊别信天圆地方说,结果却被李渊教训,听过李渊的解释才知道地圆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天问篇》中就有提到,所以李宽这次没犯傻。

    一边讲解自转和公转,一边用手拿着两个球演示,总算是让李世民知道了什么叫做所谓的日不落帝国,也让李世民体会到了李宽的胸怀到底有多宽广。

    哪怕是李渊听李宽讲解过一次,再次听到也同样震惊不已,更别说李世民和其他人了,呆呆傻傻的看着李宽手里的两个球。

    待李世民回神之后,问道:“按照你小子所说,那咱们大唐在什么地方,地域有多大?”

    李宽把包裹在木球上的地图展开,平放在案几上,用削尖的木炭在地图上画出了一个圈,笑道:“这就是咱们大唐。”

    看着地图上的那个圈,李世民久久不语,到现在才知道原来大唐才这么大一点,巴掌大小与天下比起来实在太小了。

    沉默良久,李世民抓住了其中的漏洞,问道:“你小子从小到现在,师父就三位,你是从哪知道这些东西的?”

    “草民当年出生之际就知道这些,这些东西在最近几年越发的清晰。”李宽说的理直气壮,因为他并没有说假话,他发现随着年纪的增长,前世的许多知识越发清晰。

    孙道长和李渊等人点点头,丝毫没有怀疑李宽的话,毕竟是生而知之之人,懂得一些奇怪的东西能理解。

    李世民悔不当初,这哪是什么天降灾星,分明是老天爷赐个大唐皇室的宝贝啊!但是这个宝贝如今却打算远离大唐,所以李世民又有些怒了,怒道:“你小子既然知道这些东西,为何不早告诉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