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老妻点头,苏父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不仅送的礼轻了,而且还很俗气,早知道就听自家儿媳的建议送玉器了。

    礼品这东西,李宽现在已经不太看重,毕竟如今的楚王府不再像以前,家大业大的楚王府不愁没有珍贵的礼品,礼轻情意重才是最好的。

    看着两箱子的礼品,李宽笑道:“冯公,客气了。”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客气!”

    冯盎的一句话,让杜伏威傻眼了,自己二弟咋就和冯盎成一家人了呢?

    多年的夫妻,看杜伏威的眼神,单云英就知道自己丈夫疑惑不解,遂问道:“二弟,你与冯公怎成一家人了?”

    “大嫂,有所不知,前不久臻儿和冯公的孙女诗怡定下了亲事。”

    “原来如此。”杜伏威点头。

    一旁的单云英心里有些火热,自家儿子的婚事还没有定下呢,连连超杜伏威使眼色,冼夫人的血脉配谁家的儿子都合适,自家儿子同样是合适的。

    可惜单云英能明白杜伏威的心思,杜伏威这个大老粗却不能明白,像个白痴似的问单云英看他干啥;冯盎倒是明白,可惜他没说话,毕竟他一开口就像是自己孙女嫁不出,上赶着要跟杜家结亲一样,杜伏威的儿子可不值得自己不要脸面的上赶着结亲。

    李宽到底还是心思通透,笑道:“冯公,听闻您十一公子有一女,与煜博年岁相仿,我如今就替侄儿求个婚,不知冯公能否给点面子。”

    冯家十一公子,乃是冯盎的嫡子,他的女儿配杜煜博还是合适的。

    杜伏威也明白单云英为何一直看向他了,借着李宽的话头开口了,杜伏威和李宽还是有些面子的,冯盎笑了笑,然后点点头答应了,杜伏威急不可耐的拉着冯盎就要商议。

    苏父听到李宽说大外孙和冯家女定了婚事,现在又见到杜伏威夫妻和冯盎商议亲事,不由的想到了自家的孙女,不由的想到了另一个小外孙李哲,哲儿还没有定亲啊!何不亲上加亲?可是一想到自家的身份,苏父也只能长叹气了,自己孙女配不上小外孙啊!

    宴席上,李宽抱着儿子在众人之间转了一圈就算万事了,杜伏威和冯盎在酒桌上拼酒,一边喝一边说着两家的亲事,让李宽老大不高兴,这是咱儿子的百岁宴不是你们两家的定亲酒宴。

    :。:

    wxi7

第345章 楚王买菜() 
百岁宴一过,就快到过年了,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今年的年节大概是李宽这些年最高兴的一年,亲人一个都没少,总算是让李宽有了大年团圆的感觉。

    算算自己来大唐这么多年,好像还从来没有一次在过年之时全家团圆。

    早些年住在宫里的时候,母亲在秦王府受苦,接来母亲之后,李宽就很少进宫了,过年都是和母亲一起在桃源村,那时候缺了祖父和祖母,等到祖父退位,母亲却被接到了宫里,过年时又少了母亲,母亲去世后,有了妹妹,可惜每年的年节,妹妹从未来过桃源村团聚,之后又来了闽州,那就更不可能聚在一起了。

    本想着去年过年时,李渊他们能赶在过年之前到闽县,可惜由于李渊在路上拖拉,直到今年年节才算大家都聚在了一起,不仅大家都聚在了一起,还多了两个儿子,李宽的笑容就没有停止过。

    过年的采买全由他一手操办,由不得其他人插手,早早起来就带着怀恩出门了,正好遇见了苏父带着老妻在城中购买过年所需。

    早就让苏家人在李府过年,可惜苏家人不愿意,李宽能理解所以没有强求,前世的爷爷去世后,留下他一人,他每年回到老家,还是有亲戚叫他一起过年,可是他宁愿独自一人也不愿意去,大抵就是所谓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样的心态,一个人有一个家,哪怕这个家只有自己一个人。

    打了声招呼,李宽和苏父便分开了,毕竟两人采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一个去城南购买绸子,一个去城北购买海鲜干货。

    县城的市场设立是李宽让周县令专程规划的,很规范,城北海鲜市场的商户最喜欢的大概就是见到李府的仆从来购买东西,因为李府的仆从们从来不会和他们讲价,而且一高兴还能给些赏钱,就像李府的两位公子出世之时,给李府送货的商户们就得到了不少的赏钱。

    可惜今日来购买的人不是李府的仆从,而是李宽、怀恩和胡庆一行人,李宽笑道:“店家,你这个带鱼都不新鲜了,怎么也得便宜点吧!”

    今生的他贵为王爷,采买这些事情,他从未经历过;不过前世的他,日子过的艰辛,买东西讲价已经成了一种深入到骨子里的思维,就算他如今并不缺少那几文钱,依旧习惯买东西就要讲价。

    店家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干带鱼还有新鲜不新鲜的说法,你当是买活鱼呢?

    怀恩也愣住了,诧异的看着李宽,这还是咱家王爷吗?平日里花钱如流水的王爷竟然会跟店家讲价?不就是几文钱的事吗?

    见附近的店家诧异的看着自己,怀恩就差没把脸埋到裤裆里,没脸见人了。

    李宽没觉得丢脸,买东西讲价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嫌弃的将手中的干带鱼扔在一旁,一副你的带鱼不新鲜,你不降价我就不买的样子。

    店家不认识李宽一行人,可是看李宽他们的装束也不像是缺钱的人,所以没敢说李宽故意找麻烦,陪着笑脸道:“客官,这干带鱼都是这个价,若是降价可就亏本了,实在没办法;而且俺别的不敢说,这海鲜市场就没有比俺家的海鲜还要好的。”

    店家这句话让附近的人怒了,纷纷叫嚣着店家胡说八道,还跟李宽说着自家的带鱼也不错,不仅有干的还有活的;别人的话李宽没听进去,来之前他就跟府上的仆从们打听过,海鲜市场上的商户们的招牌货,他一清二楚。

    店家说的有些夸大,不过综合而言,他家确实是在海鲜市场名列前茅。

    “这样,我多买一些,这降一点价如何?”

    “客官,真没办法。”

    “店家,你这就不会做生意了,薄利多销,我卖的多,你便宜一点也挣的更多不是。”见店家一副你别想骗我的样子,李宽笑道:“这样,咱们来算一笔帐,就说这干带鱼吧!你要二十文一斤,据我所知二十文一斤的干带鱼能有七文钱的利润。”

    店家大惊道:“原来这位公子也是行家啊!”

    “行家不敢说,咱们还是说说利润的事。”李宽摇了摇头,笑道:“二十文一斤的干带鱼,我只能买两斤,算下来,店家只有十四文的利润,如果店家以十五文一斤卖给我,我可是买十斤或二十斤,这样一来最少都有二十文的利润,店家你认为如何?”

    一听李宽这样一分析,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不过店家也不傻,问道:“这位公子真能买上十斤吗?”

    十斤干带鱼不少,就算是富裕人家也只是买一两斤尝尝鲜而已,他有些不敢相信李宽会买十斤以上的带鱼;十斤干带鱼对于很多人来说太多了,可是对于李宽来说十斤才哪到哪,以李府如今的人手,别说十斤就是五十斤也不够啊!要知道,李渊带来的护卫就足足百人,在加上李府的仆从,近两百人啊!

    “不错。”

    店家很痛快:“既然公子能买上十斤,那就按公子的意思,一斤十五文。”

    “把所有的存货都拿出来吧!”李宽很大气,干带鱼这东西商户们一般都不会存太多的货,这点李宽还是很了解的。

    店家惊讶道:“公子,小店的存货可有足足四十多斤,您全都要?”

    “不错,都要了······”

    话还没有说完,李宽的话被打断了,只见周县令带着市令进了小店,行礼道:“下官拜见王爷。”

    在闽县就只有三位王爷,两位小王爷如今还在襁褓之中,不用想也知道眼前之人是谁了,店家愣住了片刻,然后手足无措的站在了原地。

    市令指着店家怒道:“大胆,见到楚王殿下竟敢不行礼?”

    “本王今日就是来采买年节所需的,就是平常的客人,用不着行礼。”李宽摆了摆手,笑道:“店家,记得将货物送到李府。”

    李府,店家去送过很多次货了,知道李府在哪儿,店家下意识的点头,李宽跟周县令说了一句你们忙,然后就带着怀恩他们走了,毕竟还有许多东西要买。

    市令有些担忧的看着周县令,周县令只是摇了摇头,让市令不用担心,一起共事近三年,李宽的性格周县令清楚,政事才是重中之重。

    李宽带着怀恩他们转遍了整个海鲜市场,买的东西不少,每次买总要讲讲价,然后说的商户们心悦诚服的降低价格,然后大肆购买一番,留下一句送到李府,才带着怀恩他们去了别处。

    :。:

    wxi7

第346章 分别() 
楚王亲自到海鲜市场买菜的事,在李宽刚离去的时候就传遍了,实在是太让人惊奇了,堂堂王爷竟然屈身降贵的亲自到海鲜市场购买海鲜。

    以前遇到的勋贵们都是高高在上的,从来不拿正眼瞧他们,连给个眼神都欠奉,只有楚王才如此平易近人,心中有感动也有感叹。

    商户们在感叹自己运气好,摊上了李宽这位特别的王爷,完全保护了商户们的利益,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份高贵而强买,也在感谢李宽今日的教导,仅仅薄利多销这四个字就足够让他们受用一生。

    消费了一整天,李宽没感觉累,反而很兴奋,他为府上节省开支了,回到府上就跟李渊他们说着自己今日的成果,算着自己节省了多少钱财。

    李渊和万贵妃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在逗弄,完全没兴趣听李宽的叙述,堂堂王爷竟然跟市井商户为了几文钱讨价还价,没出息,只有苏媚儿一副侧耳倾听的样子,听完还夸了李宽两句,说自家夫君真有本事。

    李渊冷哼一声:“有什么本事?有本事就回长安啊!”

    说到底,李渊还是有些不能接受自己看好的帝位继承人去海外自立,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人越老越固执,大抵就是说的李渊这样的人。

    李宽叹了一口气,什么话都没说,原本的好心情全被李渊一句话给破坏了。

    苏媚儿和万贵妃都想不明白李渊为何会说这样一句话,回长安跟有没有本事好像没什么关系吧!

    “陛下,宽儿是被贬到闽州的,没有陛下的旨意,宽儿如何能回长安啊!”万贵妃说完,就叹了一口气,李宽回长安她当然乐意见到,可惜回不回长安不是李宽能决定的,那得看李世民的意思。

    “你们不懂。”回了一句话,没打算继续谈论这个话题,毕竟这个话题不适合万贵妃和苏媚儿知道,低头看着自己的怀里的小重孙道:“臻儿啊,你长大以后可不能像你父王一样没出息,不然曾祖父打你板子。”

    咿咿呀呀的叫了两句,就像在说我将来不会像父王一样,让李渊大笑不止,让李宽老大不高兴:“你个小没良心的,忘了是谁没日没夜的伺候你了,你怕曾祖父打板子就不怕父王打板子。”

    “果然没出息,都是当爹的人了还跟儿子计较。”万贵妃插了一句嘴。

    李宽:“······”

    不是他跟儿子计较,而是儿子跟他计较,总是跟他作对,从还在苏媚儿的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了和他作对,出生之后也跟他作对,完全霸占了属于他的位置,李宽的怨念无比重,怎么出生的都是带把的呢?怎么就没有一个可爱的闺女呢?

    “王爷,薛将军来信了。”陈老大又从长安回来了,这一年多,陈老大很尽心,往返于长安于闽州之间,很少在长安停留,颇有大禹的风范——三过家门而不入。

    将信件展开,原来是一封道歉信,事实没出李宽所料,薛万彻被李世民以此次征伐土谷浑立下军功为由,封了薛万彻一个郡公,留在了长安城。

    毕竟是自己的女婿,薛万彻来了信,李渊自然而然的问道:“薛万彻说什么?”

    “就说此次征伐土谷浑立下军功被陛下留在了长安,其他就没说什么了。”

    “胜了?”

    “胜了,还是一次难得的胜利,以后这天下就没有土谷浑了。”

    “那过了除夜,祖父就回长安。”

    李宽点头,李渊回长安他知道是因为什么,一旦战俘到了闽州,他也该动身离开闽州了。

    时间真的太快了,转眼之间就到了除夕夜,人不多,只有七人而已,其中还有两个是尚在吃奶的孩子,李宽亲自下厨做了一顿饭,安平没怎么吃饭,因为她知道府上准备了许多的烟花,心思早飞到了看烟花的兴奋之中。

    见哥哥和祖父一直在喝酒聊天,安平有些不高兴,都快到亥时了,再喝下去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烟花啊!吵着让李宽和李渊别喝酒了。

    早就注意到了,安平一直不时的往门外看,除了想放烟花之外,李宽想不到有其他的可能,毕竟乌漆嘛黑的夜晚能有什么好看的。

    不过,李宽没有打算现在就放,总是要等到子时的,跨年嘛,不在子时放烟火怎么能算得上喜庆呢?

    六七岁的小女孩,没经受住瞌睡虫的侵袭,在万贵妃的强制要求下,在李宽保证放烟花的时候叫醒她的情况下,安平去睡了。

    子时近半,李宽叫醒了熟睡的安平,深睡中被叫醒,安平老大不乐意,吵着要哥哥抱着去;没办法,只好抱起安平,安平很自然的就用双手环抱住了李宽的脖子。

    李宽有些感概,当年那个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的小团子也长大了。

    迷迷糊糊的安平在听到烟花绽放声响起时,瞬间就醒了,也不要哥哥抱着了,在庭院里拍手笑跳。

    “漂亮吗?”李宽问道。

    “漂亮!”两人同时开口,一个是苏媚儿,而另一个就是安平。

    “你们二人要放吗?”

    “要。”

    准备了很多,大家都可以放,连向来稳重的万贵妃也跟着一起凑热闹,一束又一束的拖着长长尾巴的烟花升空,在空中绽放。

    放烟花不要紧,可是吵醒了两个熟睡的儿子就要紧了,见三个女人都沉浸在烟火的绚烂之中,李宽无语,得,看来只有自己去哄儿子了。

    贞观八年就在一阵针的烟火声中,在儿子的一阵阵哭声之中结束了。

    欢聚的日子是短暂的,从除夕夜到上元节,整整半个月,李宽却感觉只过了一两天一样,转眼就到。

    欢快的日子之后总是分别之愁好像是惯例,就像后世的亲朋好友多年不见,见面后的欢聚总是伴随着分别之愁。

    上元节这个喜庆的日子,李宽却笑不出来,所有人都笑不出来,因为明日一早李渊就要带着万贵妃和安平回长安城了。

    一早起身,李宽使劲的拍了拍自己的脸颊,露出了一个笑容之后才走出了房门,早饭时的气氛没有那么凝重,因为李宽和李渊昨夜商议到了大半夜,如果有可能李渊还是会带着万贵妃她们回闽州的。

    早饭之后,就该启程了,来送行的人不多,就只有蒙老爷子一家,安平连小芷也没理会,眼里只有李宽,拉着李宽说:“哥哥一定要回长安看安平啊!”

    “哥哥不是给安平保证过吗,哥哥只有时间就回长安看安平,有机会哥哥就接安平来闽州,以后都跟哥哥一起。”

    待安平和李宽说完了话,万贵妃才走到了李宽身边,对李宽没什么说的,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