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的陈年旧案要咱们排查,新出的案子要咱们审理,旧案暂且不说,就是每日新案也有十余件,您说咱们忙不忙?”
“我不是让你招募人手了吗?你自己将招募的人手给开除了,怪的了谁?”
“那些人手根本就是来帮倒忙的,什么都不会不说,还摆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样子,看着就烦,不开除他们开除谁。”
“那怪得了他们,只能怪你小子没有耐心,没把他们教好,别以为二哥不知道,有人都告到二哥这里来了,说你小子对他们动辄又打又骂,别人受不了,自己不干了,说你开除他们,二哥这是在给你留面子。”
“二哥,你这句话小弟就不爱听了,当初小弟去桃源村的时候,还不是被打骂过来的,小弟咋就没跑咧,遇到一点打骂就跑说明他们没本事,没本事的人就算不跑,小弟也要将他们开除。”
“别在二哥面前绷面子,二哥提醒你一点,你现在是稽查部的部长,是官员了,不能再使小性子,官员要有容人之量,凡事耐心一些,至于你说的让桃源村学子来闽州的事,恐怕还得等几年,学业尚未完结,来闽州不合适。若不是你小子赖着不走,你以为二哥会让你在闽州为官,而且说到底这个稽查部只是咱们闽州私下设立的,大唐可没有什么稽查部,之所以让你做,也是让你适应,将来做起来得心应手。”
杜荷并不傻,稽查部成立了半年,办了半年的案子,脑子转的越发快,只是性格嘛,还是老样子,咋咋忽忽的,听完就惊呼道:“二哥想要争夺帝位。”
挨了李宽一巴掌,杜荷老实了,脸上却难掩激动之色,在杜荷看来,李世民归天之后,有资格继承帝位的除了李宽之外,没人有资格。
李承乾或许有资格,可惜因为杜如晦和李承乾一起回程病死在途中,杜荷对李承乾有怨言;李泰自负学识过人,看不起他们,常常在弘文馆给房遗爱脸色看,说他们是山野村夫,连他们都看不起,更别说寻常百姓了;而李治,几岁大的奶娃子,什么都不懂,有什么资格争夺帝位。
至于其他的皇子,若是李宽都没有资格,嫡子之外的庶子更没有资格。
从学城回来的苏媚儿,回到家见到的就是两人沉默以对的场景,杜荷在激动,李宽在忧虑,争夺帝位之路艰险万分,一个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
苏媚儿叫了一声殿下,李宽才回神道:“回来了。”
苏媚儿回府了,该吃饭了。
饭桌上小猫两三只,李宽提不起吃饭的欲望,以前还有小芷和冯凌云在,可是过了大半年,学校建好学生宿舍,冯凌云和小芷便搬到了学生宿舍,不到休沐不回家。
校舍的修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当初在学城中求学的人多是城中子弟,后来士卒家眷搬来之后,学城中招收了大批学子,离家远,学校却没有住宿,相对有钱的人家会让孩子在学校附近租住,就像刘老一家,就是让小山和同窗在学城附近找房子住的,而穷人家就只能让孩子回家,所以李宽只好出资修建了校舍。
杜荷也提不起吃饭的欲望,虽说暗自高兴李宽要争夺帝位,可是一想到自己连闽州的稽查部尚未管理好,就有些郁闷,再想到稽查部的一大堆事儿,更没有吃饭的欲望了。
苏媚儿同样提不起吃饭的欲望,以前学校食堂的回锅肉是她的最爱,可是最近一闻到肉味就像吐,这不又想吐了。
干呕了两下,什么都没有吐出来,李宽连忙问着苏媚儿是不是生病了?
又是一年冬季,虽说闽州的气温比长安城要高,但是依旧有些冷,而且还是湿冷,一个不小心得了感冒也是正常的。
问完,没有等苏媚儿回话,拉起苏媚儿的小手就开始把脉,一遍不放心,再来一遍,还是不放心,又再来了一遍,三次脉象表明苏媚儿确实怀有身孕,李宽放心了。
“媚儿你怀孕了,以后学城中的事便暂时放下,待孩子出生之后,再去学城。”
苏媚儿先是一愣,随即大喜;杜荷没愣,当即大笑恭贺;然后苏媚儿和杜荷都愣住了,二哥(殿下)怎么看不起来不高兴呢?
李宽平静的样子,让杜荷不由的想到,难道这孩子不是二哥的?看向苏媚儿的眼神都变了。
李宽真的平静吗?
其实不然,他是被有儿子这样的事情给惊住了,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算把了三次脉依旧没有反应过来,直到苏媚儿却生生的叫了一声殿下,李宽这才回神。
回神后,就跑到了李府的庭院之中,放声大笑,喊道:“老子当爹了,老子有儿子了。”一边喊一边跳,跟个疯子差不多。
:。:
wxi7
第375章 李世民父子的不满()
喊完之后,李宽心中百味杂陈,即将做父亲的喜悦充斥心头,也有无限的感概,来大唐这么多年,从内心来说他依旧没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大唐人,夜深人静之际感到无比的空虚,他就像是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直到现在他才体会到什么叫做满足,这种满足与那种取得成功之后的满足不同,就像心脏缺失了一块得到了填补一般。
当然,还有一种歉疚,歉疚自己对苏媚儿不够关心,从脉象来看,苏媚儿已经怀孕一个多月了,他竟然没有丝毫的察觉,这是他作为丈夫的失职。
听到庭院中的笑声,听到李宽自称老子,杜荷笑了,肯定是二哥的孩子没错了,自己有侄儿了。
“二嫂,你现在有身子了,以后可别再去学城,学城中的学子年纪不大,不小心那是难免的,若是有个万一······呸、呸、呸。”杜荷自打嘴巴,笑道:“没有万一,小侄儿必定能平安降生。”
杜荷称呼的转变,没让苏媚儿高兴,反而流泪了,从武德九年起,她就没名没分的跟在了李宽身边,小胖子他们对她的称呼从来都是苏姑娘,如今改了称呼怎能不让她喜极而泣。
听到李宽笑声的不止杜荷和苏媚儿,还有厨房中用饭的怀恩、胖厨子和下人,喜气洋洋的跑出了厨房,向李宽恭贺,胖厨子和怀恩更是高兴的哭了,李宽四五岁的时候就跟在身边,如今李宽有后了,那是感同深受,就连胖厨子得知自己妻子怀孕的时候也没现在那么高兴。
没错,当初死活不愿意的成亲的胖厨子成亲了,成亲的对象就是当初李宽刚到闽州之时那个朝扔李宽小石子的小女孩的母亲。
没说的,赏,都赏。
兴奋的李宽接受了大家的祝贺,一一回礼,发泄了心中的喜悦,回到堂屋就见着杜荷在安慰着喜极而泣的苏媚儿,径直走到苏媚儿身边,一把就将苏媚儿抱住,轻轻的拍着苏媚儿的后背,没说什么安慰的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杜荷还是有眼色的,就在李宽进堂屋抱住苏媚儿的时候,杜荷就走到堂屋外与众人庆祝。
等到苏媚儿情绪稳定了,李宽才放开苏媚儿道:“媚儿,咱们挑个日子成亲吧!”
成亲之事,李宽早就和苏媚儿谈过,当初是想着成年之后在成亲的,不过喜从天降,现在还不成亲就不合适了。
见苏媚儿点头,李宽当即让众人进堂屋,一起挑选合适的日子。
李宽即是国公又是皇亲,成亲一事,可不是说定下就能定下的,虽说李宽迎娶苏媚儿做正妻,怀恩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苏媚儿这几年的转变怀恩看在眼里,做王府的主母完全够资格,可怀恩还是建议道:“殿下,成亲之事是否要上报陛下和太上皇,让陛下和太上皇做决定。”
李渊和李世民的性格,李宽太清楚了,若是让他们知道他要和苏媚儿成亲,迎娶苏媚儿做正妻,能答应才是怪事,所以在怀恩说完之后,李宽便坚定道:“是的通知祖父、祖母他们,不过本王的婚事本王做主,先把日子定下来,再派人请祖父他们即可。”
夜晚,没人吃饭,全都在默算着吉日,思前想后,李宽定在了贞观八年的正月初三,距离正月初三尚有一个多的时间,也正好是大家都休息的时间,还能让李渊他们早早连闽州过一个团圆年,正月初三在合适不过了。
夜里,李宽兴奋的睡不着,躺在船上翻来覆去,想了许多,想了孩子出生之后该怎样教导,想了孩子该叫什么名字,想了自己以后能不能做一个称职的父亲,也想到了自己儿子将来不能像他老子一样被人利用,想到了该给孩子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是时候出征台湾了。”躺在床上的李宽喃喃自语。
迷迷糊糊的苏媚儿像似听到了李宽的自语,迷迷糊糊的问道:“殿下,您在说什么?”
“无事,睡吧!”拉了拉被子,伸手抱住了苏媚儿,李宽纹丝不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对外交往方面有“四海咸服,万国来朝”之说,来自四面八方的朝贡团络绎不绝。就像岛国日本,曾十多次派出庞大的遣唐使团前往长安城,可让人费解的是,与大陆近在尺咫的台湾,却从未与大唐有过交往,在新旧唐书“东夷”列传中,日本和朝鲜半岛上诸国均有介绍,甚至连流鬼、儋罗这样丁点大的小国都有记载,惟独没有提及台湾,台湾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台湾不是没有被大唐发现,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军队就去过台湾,只是那时台湾被称作夷洲,隋朝时期,热衷于开拓疆土的隋炀帝,也对台湾产生了兴趣,台湾也有了被后世铭记的名称——流求。
《隋书·东夷列传·流求国》记载,大业三年,隋炀帝以探访异俗的名义派羽骑尉朱宽前往流求,由于语言不通,没法与当地土著沟通,只好捉了一名土著人回来交差。第二年,隋炀帝再派朱宽去台湾,劝说土著首领归附隋朝。
这一次,朱宽找了一个懂流求土著语的昆仑人当翻译,语言不通的问题是解决了,但表明来意之后却遭土著首领拒绝,朱宽再次扫兴而归。
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听说流求人不愿意归附,当然很生气,于是派武贲郎将陈稜和朝请大夫张镇周率东阳兵万余人从义安郡出发,跨海攻打流求。流求土著哪是强大隋军的对手,很快就被打败了。隋军一把火烧掉土著部落的房屋,俘虏数千人而返。
值得一提的是,被隋军俘虏到大陆的那数千流求土著,被安置在福州福卢山,也就是如今的闽州,而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夜歌就是从被隋军俘虏来闽州的台湾土著的后人。
《隋书》是由魏征等人编撰的,成书时间距离隋军征流求才20多年,可见事实如此,李宽也曾在闽州打探过台湾的情况,实情差不多,大唐之所没有和台湾有交流恐怕就是因为台湾没人。
据夜歌的父亲回忆说,当年隋军攻打台湾时,岛上人口本来就不多,之后更是俘虏了数千人到闽州,岛上人口所剩无几。
既然岛上没多少人居住了,自然不存在政权,那么与大唐的交往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后来的新、旧唐书中干脆将这个化外蛮荒之地忽略不记了。
所以李宽一直就把台湾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想要打随时都能打下来,就等着船只到位,如今有了孩子,他不能在等下去了,必须要让刘仁轨和李明言加快船只的建造了。
一早起身,写了一份书信让陈老大骑快马带回长安,然后找来了刘仁轨和李明言,这次没有像以往那般如同老友一样交谈,而是直接下令,令李明言在明年年底之前一定要造出能在海上纵横的大船,令刘仁轨停止在海上捕鱼,在楼船之上安装武器,操练海军。
与李宽这边的严肃不同,李府的仆从们笑嘻嘻的出门了,然后开始在闽州大肆采买,一个多月的时间,要准备年节用的东西,还得准备成亲所用,时间显得有些急促了。
管家怀恩很大气,不在乎那点小钱,凡事能用于成婚的东西,就一个字买,从来不讲价,每日拉进李府的车架就没有听过。
相比闽县李府的喜悦氛围,桃源村的李府很压抑,自从太上皇接到王爷的书信后就一直没有笑脸,就连平日里最胆大的小胖子在太上皇面前也战战兢兢的。
带着李宽的书信去了皇宫,找到了李世民,待李世民看过书信后就怒了,只因书信上写着,孙儿正月初三与媚儿大婚,请皇祖父尽快赶来主婚。
:。:
wxi7
第376章 欢聚一堂()
很明显,李宽这是要将苏媚儿迎娶为王妃,李世民和李渊当然不满,父子二人对苏媚儿的出身一清二楚,区区商户之女有何资格高居楚王妃之位,更别说苏媚儿当年还流落青楼。
当然李世民除了不满苏媚儿的身份之外,对李宽也不满意,自古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宽竟然私下定下婚事,这将他置于何地,《孟子·滕文公下》有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难道这些年学的东西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不成。
楚王成亲,不仅不上奏还迎娶商户之女,这让朝堂百官如何看待,让天下百姓如何看待,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皇室,将皇室的颜面置于何地。
“放肆。”李世民将书信拍到桌上,怒道:“连福传旨,立即宣楚王回长安,朕要问问他,他眼里还有没有朕,成亲如此要事,岂敢私自做主。”
此时宣召李宽回长安,李宽会回来吗?
不会。
连福知道,一旦李宽坚持不回长安,倒时候引发的风波就不是父子矛盾了,到时候必定无数官员上奏楚国公抗旨不尊,李世民骑虎难下的情况下会做出怎样的决定,会引发怎样的后果,连福不敢想象,所以他没敢当即退下拟旨。
李渊也没想到李世民会宣李宽回长安,现在还不到李宽回长安的时候,所以朝连福摆了摆手,让连福和在场的宫女退了下去。
“宽儿性子,为父知道,为父打算去闽州看看,势必不能让宽儿迎娶商户之女,至于让宽儿回长安的话不可轻说,如今你贵为皇帝,一言一行当谨慎,看看现在的局面,你认为世家和朝堂的勋贵愿意宽儿回长安吗?勋贵和世家到闽州承包修路一事,是因为宽儿在闽州他们才放心,宽儿一旦回长安,闽州通向长安的路还能修下去吗?”
李渊长叹了一口气:“世民啊!你如今是皇帝了,在位七年,为父很满意,但皇帝却不能意气用事啊!”
说完,李渊拿起案几上的书信离开了。
相比李渊父子的不满意,城中的苏父一家乐得见不着牙,自己女儿能在楚王府做妾他们就很满意了,没想到还能当上王妃,提笔写着苏媚儿的生辰八字的手都有些颤抖,太兴奋了,跟吃了兴奋剂一样。
刚写完,伸手递给一旁等候的陈老大,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来,笑问道:“陈管事,楚王殿下真让咱们也去闽州?”
“不错,您老作为主母父亲,殿下与主母大婚,您老不可不去。”
“那生辰八字,我就不给你了,到了闽州我亲自交给楚王殿下。”苏父解释了一句,然后就像没当陈老大在家一般,急冲冲的出了府,找到了尚在开店的儿子,连连吩咐着儿子关店去闽州。【……爱奇文学i7wx …*最快更新】
“咋咧,爹,好端端咱去闽州干啥咧?”儿子显然是不愿意,去闽州一来一回可要耽误不少时间,这些时间可都是钱啊!
“没出息的东西,就知道钱,你妹妹要和殿下成亲了,做哥哥难道不应该去?”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