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wxi7

第295章 北征大胜() 
定襄城的只是一场小小的胜利,李世民并没有因为这一场小胜而迷失在喜悦之中,他要的不是颉利上表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内附,而是扫灭整个东突厥,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

    遥想三年前,颉利率领突厥骑兵在大唐的土地上肆意纵横,马背上的突厥人得意大笑,胡乱挥舞横刀,毫无人性的屠戮大唐的子民,而他作为皇帝,作为大唐子民的父亲,他却要低声下气的在渭水之畔和颉利结盟,献上了无数的奇珍异宝,无数钱粮。

    百姓哭号的场景,渭水之盟的场景,犹如昨日发生的一般清晰可见,心中的仇恨像似一条噬心的毒蛇,无时无刻不在撕咬着他的心扉,若是不将东突厥荡平如何能让他释怀。

    大臣们来的很快,人人脸上带着笑容,看来这场胜利确实是安定了不少躁动的人心,经过一番商议,鸿胪卿唐俭和将军安修仁带着官员和士卒跟随执失思力一同出了长安城,他们是去突厥草原的,是去安抚颉利的,毕竟颉利让执失思力前来求和李世民还不得表示一下,总得表示自己没有扫灭东突厥的心思吧!

    若是对颉利的上表置之不顾,这无疑就是在告诉颉利,朕已经下定决心要荡平东突厥,那颉利会怎么想,他会想既然你都要荡平老子了,那还说什么,大不了大家鱼死网破嘛!李世民作为马上皇帝,自然对战争十分了解,战场之上怕的就是一心想着拼死争取一线希望的士卒,这样的士卒往往能爆发出巨大的潜力。

    李世民要做的就是给颉利一个他已经同意的假象,毕竟鱼死网破的情况,他还是不愿见到的。

    虽说,突厥内部由于连年征战和霜冻干旱等天灾,使得民疲畜瘦,很多羊、马被冻死、饿死;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亦趁机群起反抗,共推薛延陀首领夷男为真珠可汗,并接受大唐册封;还有东突厥小可汗突利因长期受颉利可汗压制排挤,暗中与大唐联络,表示愿意归附。突厥现在外部有周边强敌虎视眈眈,内部政局不稳还有一个侄儿想要争权夺位,可谓是内忧外患,东突厥就像是一只没牙没爪的老虎,但是没牙没爪的老虎依旧是老虎,若是颉利真要和大唐鱼死网破,依旧还是能咬下大唐两块肉。

    对于李世民来说,这是无谓的牺牲,仅仅只需要派人安抚住颉利那颗躁动的心,便能从中谋取最大的利益,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李世民的做法确实是厉害,仅仅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便收到了再次传来的捷报。

    贞观四年二月,长安城外马蹄阵阵,站在城门楼上的守城将军看见了一队士卒策马奔来,看见了为首的鸿翎急使,头盔上鲜艳的盔羽,在尘土飞扬中极为显眼,吩咐士卒打开城门,只见鸿翎急使策马前来并未有下马意思,依旧策马狂奔。

    只是,一到城门,鸿翎急使便扯着嗓子大喊道:“大捷,阴山大捷,我军大胜,斩敌万余,突厥颉利可汗被俘,俘获男女十余万、牛羊无数。”一边喊一边策马从守城将军身边飞奔过去,视他如无物。

    “奶奶的,竟然见到本将不下马拜见,竟然敢在长安城中策马飞奔。”

    守城的将军嘴里骂骂咧咧着,身边的士卒很给面子的说着要不要将策马而过的士卒拉回来抽一顿,结果守城将军朝着讨好的士卒就是一脚,骂了两句之后,咧嘴而笑,然后哈哈大笑。

    整个长安城沸腾了,喧闹之声从城门开始往皇宫中蔓延,没多久,皇城上的禁卫传来了笑声,皇宫之中也传出了笑声。

    李世民很兴奋,朝臣们也很兴奋,连国事也不在商议,李世民带着满朝文武匆匆走出了太极殿,众人尚未停下脚步,便见鸿翎急使下马跌跌撞撞的朝着众人奔来:“恭喜陛下,李靖将军在阴山击溃突厥大军,阵斩万余,俘获无数,颉利向西溃逃;不久,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将军将颉利擒获,现今正押解颉利进长安,陛下万胜,大唐万胜。”

    “陛下万胜,大唐万胜······”满朝文武兴奋的大吼。

    李世民咧嘴哈哈大笑,就像是八九月吃了一块寒冰,浑身爽快无比。

    当初发生的一切,在他心里烟消云散,强大的突厥在大唐的铁蹄下将不复存在,当年渭水之盟的耻辱终于得到了洗刷。

    北征大胜的消息像是长了腿一般,顷刻之间便跑进了千家万户,城里的番民变得越发恭敬,城中的大唐人变得越发趾高气扬,连赏给胡人一个和善的眼神都欠奉,这就是胜利之后的现状,在这个征服与被征服的年代里,它带给大家的不仅是愉悦的心情,更为重要的是傲骨,独属于大唐人的傲骨。

    不管当初是反对还是赞成李世民出兵的朝臣都在提笔写着颂表,长安城中随处可见拽文称颂的士子,当然桃源村也不列外。

    自从李宽决定发展岭南之后,便一直在忙,忙的昏天黑地,就算是这几日大家谈论的北征大胜也丝毫不能让李宽休息片刻。

    不过,今日李渊特意派人前来叫他喝酒,他还是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毕竟李渊前两日去了宫里庆贺北征大胜,现在回来便叫他喝酒,想必是心中苦闷了。

    当然,庆贺北征大胜,李世民也叫了他,只不过他借着要给李母守孝没去而已。

    疾步赶往贵妃酒楼,酒楼中不似冬日那般萧索,此时的酒楼人满为患,谈论的最多的便是北征大胜。

    听着酒楼中传来的笑声,李宽笑了笑,他是在为北征大胜而笑,也是在为酒楼的生意而笑。

    说到贵妃酒楼,当年临近开业的时候还在长安城中掀起了一股热潮,一股学习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热潮,因为李宽当初宣传贵妃酒楼的宣传标语是,你喜欢靖节先生的桃花源记吗?你还记得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美景吗?你还在为找不到心目中的桃花源而苦恼吗?长安桃源村给你一个现实的桃花源,你怎能错过?

    四个问句,问出了士子们的心声,贵妃酒楼开业之时,捧场的勋贵官员暂且不说,就是长安城中的士子也是络绎不绝接踵而至。自此以后,临近桃花盛开之时,贵妃酒楼便是宾客满座,当初对李宽在桃源村修建酒楼抱着怀疑态度的庄户们再次心服了,而桃源村也确实成了士子们心中的世外桃源。

    当年,李宽在李渊和徐文远、李纲面前许下将桃源村打造成桃花源记中所描述村落的诺言算是实现了,可惜当年听到他的豪言之人却少了一位。

    转头看着李家沟两旁的桃树,看着桃树上的嫩叶,看着嫩叶周围的花骨朵,李宽自嘲般的笑了笑,不知桃花盛开之时,时任太师的李纲是否还记得自己当初给他许下的承诺,是否还记得他自己听到承诺之后的笑语,看着一群群的士子从长安城来桃源村是否会生出羡慕之心?

    “唉,时过境迁,当初之人早已物是人非了。”

    长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李宽跨步走向了人声鼎沸的贵妃酒楼。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wxi7

第296章 茶即人生() 
酒楼大厅中羽扇纶巾的士子四五成桌,所谈之事几乎全与北征大胜有关。

    贞观四年,对于全大唐的百姓来说这是喜庆之年,从年前的柴绍攻克襄城,然后年初李靖突袭定襄,紧接着又是李靖阴山大捷,颉利被活捉的消息传到京城,这是大唐立国十余年来最大的胜利,全大唐的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唯独忘了三楼上的老人。

    快步登上三楼,只见李渊的脸色有些泛红,看来已经喝了一段时间了,走到李渊对面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葡萄酿,举杯碰了下李渊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听着楼下、雅间中传出的欢声笑语,祖孙二人谁都没有说话,就这样一杯一杯的喝着,李宽并没有开口劝说,他知道李渊是不用他劝的,毕竟老爷子一生经历了太多,就连儿子相残这样的人间悲剧都经历过了,现在只是因为一场大胜和李世民演了一出父慈子孝的戏从而感到心有不快而已。

    颉利被俘北征的大胜,完全验证了李宽的猜测,这场大胜是所有人都乐意看到的,就算是李渊也乐意见到,不管再怎么不待见那个夺了他皇位的儿子,但是他始终还是一个大唐人,对于北征的胜利,心里肯定是高兴的,让他和李宽庆贺一番还可以,只不过让他进宫陪李世民演戏,这就不是李渊愿意的了。

    人的一生之中有许多的无奈,不得不为了许多事而妥协,大到国事小到个人,所以李渊为了大唐的稳定、为了李宽,他妥协了,他去了皇宫陪儿子演戏,现在回来喝喝酒解解闷,李宽能理解。

    陪喝酒小意思,反正是葡萄酿而已,一坛接着一坛,祖孙二人喝完了桌上摆放的三坛酒,见李渊拿起桌上的酒坛没倒出酒,刚开口叫了一声胡庆,拿酒二字还未出口,李渊阻止了。

    起身,看着李宽笑了笑,没说话,然后转身一步一步的下了酒楼,步伐很慢,在这欢声笑语的酒楼中,李渊的背影显得特别的孤寂落寞。

    一口饮尽杯中残余,随即将手中的酒杯砸到了酒楼的地板上,上好的白玉杯顿时粉身碎骨,许是一个杯子尚不能抒发李宽心中的郁闷,又拿起桌上的酒坛砸。

    三楼雅间中喝酒的士子听到杯子碎裂的声音急忙出了雅间,楼下的士子抬头望着声音传来的地方,眼神之中全是好奇,要知道贵妃酒楼可是楚王的产业,谁敢在贵妃酒楼闹事啊!

    自从李十亿被分派到了太原,胡庆再次带来了一批护龙卫,现在贵妃酒楼的管事和服务员就是胡庆和护龙卫,听到三楼上的声音,楼下的护龙卫冲上了三楼,只见胡庆躲在三楼楼道角落,怒气冲冲的李宽在砸酒坛子,护龙卫又蹬蹬下楼。

    ··········

    贞观四年四月中旬,桃源村的桃花盛开,花瓣飞舞,花香弥漫,就算在李府也能从春风中闻到一阵阵袭来的花香,原本应该是士子吟诗作对、美妇谈笑,热闹非凡的桃源村今日却空无一人,只因今日乃是颉利被押解进京的日子,长安城的士子和美妇们都在等着看阶下囚。

    就连李道宗和房杜三人昨日也来了桃源村带走了自己的儿子,李宽索性放了假,想要去看那就去,除了庄子中的宿老之外,也就只有李宽主仆和苏媚儿主仆四人留在了桃源村。

    抬头看了眼春日的暖阳,李宽生出了春游的心思,想到便做,所以李宽叫上了府上的三人,他自己手里拿着茶具,苏媚儿手里提着一包炒茶,绿儿手里拿着凉席,怀恩怀中抱着小火炉,四人慢悠悠的前往桃花林。

    待绿儿铺上凉席之后,李宽便躺下了,春风拂面,花香袭人,真是一个难得的大好时光,李宽情不自禁的深吸了一口气,桃花香,青草香,身旁美人体香,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

    怀恩在不远处的石桌上生着小炉子,绿儿从李家沟中打起了溪水清洗茶具,苏媚儿仰头看着桃林中中盛开的桃花,脸上也不由的泛起了朵朵桃花,李宽睁眼笑道:“花再美也不及媚儿美。”

    自从和李宽相识以来,苏媚儿从未听过李宽说这样的话,俏脸顿时红了,连忙转头看向了别处,至于怀恩和绿儿一本正经的忙着手中之事,只是微微裂开的小嘴和抽搐的脸颊,可以看得出他们两人很想笑。

    “陪本王躺会儿。”

    李宽再次开口,苏媚儿的小脸红到了耳根,但苏媚儿没有拒绝依言躺在了李宽身边。美人在侧,李宽却没有心猿意马,只是下意识的伸手搂住了苏媚儿蜂腰,然后闭上了双眼。

    不久,一阵茶香扑鼻来,抽动了两下鼻子,李宽睁开了眼睛。

    “王爷(苏姑娘)喝茶。”怀恩笑道。

    轻啄一口,苏媚儿忍不住称赞道:“殿下研制出来的炒茶别有一番意味,入口带着略微苦涩,咽下后口中却带着一丝甘甜,这一杯清茶好似人的一生,人生清苦却总有苦尽甘来的一天。”

    说完,苏媚儿看向了身边的盘腿而坐的李宽,眼神之中全是柔情蜜意,从这一杯茶之中她好似看到了自己的一生。

    “品茶即是品人生。”李宽微微一笑。

    话音落下,桃林深处便传来一句,“好一句品茶即是品人生。”

    李宽一愣,随即一怒,老子好不容易有时间和妻子柔情蜜意一会儿,谁特么又来打扰啊!举目望去只见徐文远携老妻和孙儿从桃林深处走来,身后还有一位身穿道袍的孙道长。

    “小师叔。”徐宏毅带着笑脸蹦蹦跳跳的跑到了李宽身边,见到脸红的苏媚儿笑道:“原来,哈哈。”

    “小屁孩,一边玩蛋去。”李宽起身,待徐文远夫妇和孙道长三人走到近前行礼道:“弟子见过两位师父,见过师娘。”

    “今日所有人都去长安城看颉利了,徐师父为何没去?”三人落座,李宽望向了徐文远,至于孙道长,向来对这些事不关心,李宽没有多此一问。

    “阶下之囚,为何要看,况且为师早已远离朝堂,看与不看有何区别?倒是你小子,陛下召集满朝勋贵官员等着看颉利磕头臣服,你小子贵为皇亲,此时却在桃林嬉戏是何道理?”

    话音一落,苏媚儿的俏丽又红了,徐夫人便狠狠瞪了徐先生一眼,然后带着孙儿和苏媚儿观赏桃花去了。

    “弟子这不是在守孝嘛,况且徐师父也说了颉利乃是阶下之囚吗?对弟子来说同样不值得一看,还不如在桃林中享受一下宁静的时光好。”

    “你小子毕竟是······”

    徐文远的话说到一半,孙道长突然开口道:“好茶,徐老头你也尝尝。”

    被孙道长这一打岔,徐文远叹了一口气,没再多言,孙道长的用意他能明白,李宽的守孝之言只是借口,但是这也说明了李宽将李母难产之事归结到了李世民身上,想要让李宽进宫为李世民庆贺很难,毕竟李宽和李世民两人之间的种种恩怨他一清二楚。

    端着石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此茶确实别有一番风味,这就是你小子最近弄出来的炒茶?回府之后送些茶叶到为师府上。”

    “弟子回去之后就给您送去。”见到徐文远老怀宽慰的笑容,李宽笑道:“此茶确实不同于平日喝的茶那般五味杂陈,但徒儿却认为此茶才是真正的茶,品茶即是品人生,此话确乃徒儿肺腑之言,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说百味人生,其实人这一生哪有百味,归结起来也就苦、甘二字而已。如同媚儿所言,人一生之中总会遇到苦楚,但总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

    “好,说的好,你小子能有此见识不枉为师教导你多年。”徐文远大笑。

    “徐老头,咱们可得把话说清楚了,什么叫不枉你教导多年,宽儿从小便拜了老道为师,要说教导多年那也是老道,与你何干?”打击完了徐文远,孙道长还不忘身旁的李宽,笑问道:“徒儿,你认为为师这话是不是在理?”

    “徒儿去看看师娘。”李宽舔着笑脸,然后溜之大吉了。

    看着李宽的身影两老头儿对视一眼,哈哈大笑,从他们的眼神中能看见满意与宽慰。远处的李宽虽然看不见,但是他能体会到孙道长的用心,孙道长插科打诨无外乎还是为了他,毕竟人生这个话题太过沉重,孙道长只想要自己的弟子活的轻松一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