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手里的宣纸递给笑意连连的李世民,杜如晦说:“楚国公大才,老臣远不及也。”
一旁的房玄龄不由的望向了杜如晦,因为在他看来李宽的措施还不至于让杜如晦如此夸赞;至于李世民,他的脸色很不自然,楚国公三个字就像是在他脸上狠狠的扇了一巴掌。
“朕亦没想到那小子会有如此周详的治理措施·······”
越听越迷糊,房玄龄打断道:“楚国公的计划确实独到,可是若说周详恐怕陛下言过其实了。”
“玄龄,你看完之后就明白了。”
李世民的话说完,马车中再次安静了下来,只有翻书的沙沙声,越看越兴奋,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不仅钱粮的问题解决了,就连如何消灭蝗虫的办法也有记载,再加上后续的疫病防治措施,确实是一个周详的计划。
马车中的众人看完治灾条列之后,刚想商议,便听见了一阵轰鸣之声传来,只见地平线上一团黄云快速的朝马车这边飞来,成千上万只拇指长短的蝗虫张开翅膀在空中舞动着翅膀,众人耳边嗡嗡之声不绝。
在天灾面前,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士卒面如土色,泰山于前不崩于色的李世民面带怒容,驾车的小黄门恨不得将自己埋在土里,健马不停嘶鸣,马蹄不断踏步,小黄门手中的马缰就像一把利刃,像似要把他的手掌割断一般,可以看得出健马很想逃离此地。
马车众人下车,小黄门再也拉着急切逃离的健马,健马拉着马车向着没有蝗虫的方向飞奔而去,只是跑了没多久,华丽的马车在李世民他们的眼中腾飞,随即变成了碎屑,马车之中黑白相间的宣纸在空中飞舞,健马扬长而去。
小黄门跪在地上发抖,李世民怒气冲天:“还不去给朕找回来,若是丢失了一页朕便要你的脑袋。”
说完,抽出士卒腰上的横刀,胡乱挥舞,哪还有一点帝王的威严,好像疯子一般,有李世民带头,士卒克服了心中的恐惧,学着李世民的样子挥刀砍向蝗虫群。
蝗虫并没有因为李世民的身份而停下,也没有因为士卒挥刀而停下步伐,蝗虫群像是扬起的沙尘暴,不断冲击着李世民的战阵。在蝗虫群面前,战阵并没有什么卵用,被冲的七零八落,心思活泛的士卒开始往桃源村方向奔跑,将士们往日里的胆气,朝臣往日里的教养,早已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包着头巾的连福强行按倒李世民,匍匐在地,只感觉有无数的沙石敲击在身上,让人隐隐作痛。
李宽和李渊来的很快,只见到蝗虫飞舞,还能隐约看到地面上匍匐的众人,李宽不知道李世民他们在地上趴了多久,但是看过境的蝗虫,李宽知道趴不了多久了,他很想回去,毕竟李世民的狼狈样让他忍不住想笑,而且人都有种奇特的心思,大家都是狼狈的样子没什么,可是你一个好端端的人站在狼狈之人的面前,总是会遭到白眼的,况且这个狼狈的人还是皇帝,所以李宽拴马缰的手停止了,翻身上马。
不过,李渊拉住了马缰,无奈,只好陪着李渊在光秃秃的树下等着,远方原本绿油油的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黄云,到处都是蠕动的蝗虫,高大的树冠之上不时落下折断的树枝,落到地上之时就已经被蝗虫啃食一空,就连树枝上的树皮也没放过,光秃秃的树枝油光发亮,像似经过人手打磨过一般。
道路两边的野地中良田里传来春蚕撕咬桑叶的沙沙声,只是声音大了很多,不用的让人汗毛倒竖。
蝗虫过境,李世民等人起身,李渊也带着李宽走到了李世民的面前,只见李世民披头散发,衣袍破烂,衣袍上还残留着撕咬的蝗虫,原本刚毅的俊脸上满是泥尘,隐约能看见脸上的划痕,李宽忍不住扯了扯嘴角,李渊就没有李宽那么委婉了,直接哈哈大笑。
不敢对李渊发怒,李世民朝着跪在地上的小黄门就是一脚,“还不快去找。”
找什么,李世民没说,李渊祖孙二人显然有些疑惑,但是小黄门清楚,朝着碎裂的马车方向狂奔。
“陛下,要不您先回桃源村洗漱一番?”李宽提议道。
李世民并未答应李宽的提议,李宽也没多说,留下骑来的马匹,和李渊二人便带着前来的护卫回庄了,回头只能看见道路上的人影,李宽终于忍不住,大笑出声。
道路上的李世民并未听见李宽的笑声,但他依旧怒气难平,因为小黄门找回了的宣纸出现了许多的破洞,朝小黄门踢了两脚,抒发了心中的怒气,方才骑马回长安。
李世民他们在长安城中无疑是一道奇景,骑的是健马,穿的是破烂,但是破烂衣服还是能让人看出价值,向来八卦的长安百姓开始打听,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自然有人认出了李世民,认出了房玄龄等人,所以李世民被前来看热闹的灾民和百姓给堵在了朱雀大街上。
见到来人越来越到,李世民也不走了,在朱雀大街上开始了他的演讲,满篇的白话让灾民和百姓跪地,直呼陛下圣明,大唐万胜,就连李世民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狼狈样竟然是收拢民心的好机会。
对于皇帝来说,收拢民心的机会难得,大臣们自然了解李世民的意思,遂大吼道:“蝗灾之事十万火急,陛下现在赶着回宫颁布治理蝗灾之策,劳烦大家让出一条道。”
百姓自觉让开道路,陛下圣明四个字在长安城中回响。
回到皇宫,来不及梳洗,一条条政令从两仪殿中发出,国家机器开始显示出它的威力。
:。:
wxi7
第287章 到底忘了什么()
回到桃源村没看见别的,眼里只有长孙怀里的小团子,这是要走了啊,李宽还没来得及和妹妹好好聚聚,怎会轻易让长孙带着妹妹离开。
快步走到长孙面前,看着长孙怀里熟睡的妹妹,李宽说道:“皇后娘娘这是要回宫了?要不您在住两日,也好让微臣表达一番谢意。”
李宽的那点心思全写在脸上了,长孙自然看得出来,调笑道:“宽儿今日献上的良策便是最好的谢礼,本宫今日也从宽儿口中想到一些治理蝗灾之策,理应趁早回宫禀报陛下才是。”
治灾条列几乎是完美的,长孙听的出来,说自己想到了治灾之策不过是她的计策而已,一来是调笑李宽,二来是责怪李宽没有及早禀告,三来嘛,就是长孙不敢确定李宽是否还隐藏了其他的手段。
李宽的脸色很不好看,长孙不愧是青史留名的皇后,果然难缠,一句话便让人觉得自己里外不是人,想要留下妹妹,不掏点干货恐怕不行了。
“皇后娘娘忧心国事之心,微臣敬佩不已,受皇后娘娘启发,微臣现在又想出了一条治理蝗灾之法。”
“你这孩子,小小年纪哪有那么多心思,想要留安平多住两日直言便是,为何总想着利益置换,难道在你心里咱们皇家就没一点亲情了,若不是因为亲情在,你能与陛下谈条件吗?还不快将办法说出来。”长孙很怒,她很想揪李宽的耳朵,奈何手里抱着小安平,遂放弃。
李宽心里别提多腻味了,现在居然跟他谈亲情,光是想想就觉得可笑,要论亲情早特么干嘛去了,现在用得着了就知道谈亲情了。
“微臣确实想要留妹妹多住两日,微臣也不隐瞒,但办法,确实是刚刚才想到的。”见长孙静等自己回话的样子,李宽笑了笑,“此办法便是让灾民吃蝗虫。”
“且不论蝗虫能否吃,如何让灾民百姓自愿吃也是一个难题。”
“此事不难,微臣会写一份蝗虫的功效给您,让灾民了解蝗虫功效之后,大家自然愿意,况且有陛下和朝臣当着灾民的面吃蝗虫,想必饥肠辘辘的灾民不会拒绝吃蝗虫的。”
长孙看向李宽的眼神很不善,她极度怀疑李宽是故意让李世民和文武大臣吃蝗虫的。
“娘娘,微臣说的不是生吃而是炸好之后再吃,那味道嘎嘣脆,就是昨日微臣也吃了不少,您若不信,可在桃源村住上一夜便能明白。”
最终,长孙住下了,尽管李宽这么说,她还是要看过之后才能安心。
傍晚,长孙在李府中看着李府上下众人大嚼炸蝗虫之后,她相信了,饭吃到一半便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因为她看见桃源村燃起了一堆堆篝火。
“起火了,宽儿快吩咐人灭火。”
“皇后娘娘莫急,这篝火是微臣命庄户们点燃的。”没等长孙问,李宽便给出了解释:“只要是虫子几乎都有趋光性,蝗虫自然也不例外,点篝火便是为了杀死蝗虫。”
“何为趋光性?”
就算给长孙解释了趋光性的原理,长孙也听不懂,还不如让长孙自己去看,反正看过之后便能明白,所以李宽邀请长孙出门了。
不出门尚且感受不到夏季的炎热,现在出门只感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没走几步,李宽和长孙的额头便已见汗。
傍晚时分飞来的蝗虫还不算多,但是已经有不少的灾民和庄户们已经开始了傍晚的劳动,捡蝗虫,当然也少不少庄子中的孩子,论起捡蝗虫这些孩子才是主力军。
“王爷,您来了。”小石头热情的打着招呼。
自从李宽弄出一批炸蝗虫给庄户们吃过之后,庄户和孩子们一直忘不了那种香香脆脆的味道,炸蝗虫没有办法弄出来,但是烤蝗虫的味道也不错,焦焦脆脆别有一番味道,所以为了填饱肚子的灾民,为了焦香味道的庄户和孩子纷纷在篝火堆边捡蝗虫、烤蝗虫。
当然,孩子们捡蝗虫也不光是为了吃也是为了玩,在这个娱乐生活不丰富的大唐,夜晚能玩什么?娶妻的庄户们还能玩玩夫妻打架,至于这些孩子就没什么可玩的了,而篝火边捡蝗虫无疑是一种乐趣。
“以后别叫王爷,我现在已经不是王爷了,小心被打板子。”
“打板子就打板子,我才不怕,您在我们心里一直是王爷。”
话音落下,只见小泗儿提着一串烤好的蝗虫走了过来,递到李宽的面前,“王爷,您尝尝味道如何?”
“哟呵,这是想要讨好我?”李宽调笑道。
小泗儿顿时脸红了,“王爷,我在去给您烤一串。”
说完,小泗儿便跑了,小泗儿为何会脸红,不是因为热的而是因为害羞,最初来桃源村的孩子中,已经有不少成年了,成年之人几乎都已经和李府中的美貌丫鬟定亲了,只有小泗儿还单着,自从李宽将小桃带回来之后,小泗儿便相中了,只是一直在长安城忙着冰店和酒楼的事情,没有时间和李宽细说而已。
还没吃完,小泗儿又提着一串过来了,李宽不想吃了,递给长孙,长孙只是摇头,看着眼馋的小石头,李宽大度的递给了他。
见到小泗儿又要转身去烤蝗虫,李宽阻止道:“小泗儿你别去烤了,我吃不下了,你和小桃的事,我答应了,你去求徐师父给定个日子。”
“谢王爷。”
让他们改口是不可能的,李宽没再计较称呼,反正长孙都没计较他又有什么好计较的,看着小泗儿接受庄户和孩子的祝福,李宽就觉得高兴,脸上笑容没停过,若不是因为太热他都想和小泗儿他们一起乐呵乐呵。
长孙确实不没计较,因为她现在的心思全在蝗虫之上,她现在明白李宽口中的趋光性是什么意思了,所以朝着李宽的脑袋就是一巴掌。
“不就是飞蛾扑火的道理嘛,你这孩子直接给本宫说飞蛾扑火不就行了,非要说什么趋光性,快回吧!”长孙很不讲理。
不讲理是女人的天性,李宽很明白,于是他很大度的没跟长孙计较,屁颠屁颠的跟着了长孙身后。
翌日一早,长孙留下小安平回宫了。
没去见李世民,而是先回到了自己的立政殿看了看小儿子李治,然后带着宫女去了李世民的甘露殿。
“没想到,灾祸之源的蝗虫还有如此多的功效。”李世民拿着一张写满字迹的宣纸说道。
长孙并未劝谏李世民别吃蝗虫,毕竟她在桃源村看到过李宽吃蝗虫吃的香,她也尝试着吃了两个,味道还不错,况且想要全民吃虫,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必须要做出表率,她劝与不劝并没有关系。
不过,关于李宽的爵位,长孙倒是提了一句,得到李世民的答案,长孙回了自己的立政殿,毕竟吃蝗虫的办法,李世民肯定是要召集朝臣商议的,她留在甘露殿明显不合适。
蝗虫能吃吗?
这是朝臣首先想到的问题,为此朝臣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毕竟吃蝗虫这事没人愿意,当李世民将蝗虫的功效递给朝臣传阅之后,朝臣们沉默了,所以李世民决定在在朱雀大街上举办一场吃蝗虫比赛,将蝗虫的功效贴满了长安城。
比赛过后,灾民们开始离开长安城,开始大肆捕捉蝗虫,再加上有富商的钱粮捐助,蝗虫带来的灾害渐渐消失于无形,但李世民总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
:。:
wxi7
第288章 李石求救()
蝗灾平稳的度过了,李宽的功劳他没忘记,他已经下旨升了李宽的爵位,李宽再次从国公升到了郡王,而且当初借用蝗灾之害攻击朝政的世家他也没忘记,该处置的、能杀的,都已经处置了、已经杀了。
到底忘了什么,李世民没想起来。
直到派遣出宫的御医回禀泾阳县又有十余人死去,李世民想起来了,还有疫病没来得及处理。
按理说,出现疫病的情况只要将该杀的杀了,该埋的埋了就行,对李世民而言并没有多重要,但是现在不同,有李宽这个治疗疫病的高手在,当初的那些手段还是能不用就不用,所以在桃源村守孝的李宽再次接到了李世民的圣旨,让他即刻进宫商议疫情。
“连总管,你将药方呈给陛下,若是这两份药方对疫病没有作用,本王也没有办法,你回去吧!”李宽才不愿意进宫呢,昨日才将小安平接到桃源村,现在要他进宫商议疫病,可能吗?
出房门,接过万贵妃怀里的小安平,便开始教妹妹叫哥哥,在李宽的不懈努力下,小安平早在半月之前便已经学会了,只是发音有些不标准而已。
抱够了,便将小安平放在学步车里,推着车子在堂屋中乱撞,听到小安平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李宽才觉得自己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孤单。
李宽的药方很有效果,毕竟蝗灾引发的疫病无外乎痢疾和大肠杆菌引发的腹泻而已,御医虽然没有孙道长和李宽的本事,但是分辨出疫病的本事还是有的,自然能做到对症下药,疫情得到控制,李世民没忘记李宽的功劳,李宽再次收到了李世民的赏赐,可是这些赏赐对家大业大的李宽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当初蝗灾发生,不少商户破产,李宽焉能放过这样的机会,所以他借此机会,或是收购或是承包,总之他挣下了一份巨大的产业,一份几辈子也吃不完的产业。现在的他在长安城的名声可能不太好听,但是除去长安城外,整个关中的商户谁不夸赞一声楚王宽厚。
当然,楚王宽厚之名也仅限于小商小户,毕竟小商户的产业还不至于让李宽出资收购,而且他当时也没那么多资金收购,就算能从交好的勋贵借来资金他也没有足够的人才出面管理,还不如给自己留下一个好名声。
承包,一下子便在大唐火了,现在商人们谈论最多的便是承包二字,只可惜大唐的富商们、世家大族没领略到承包的精髓,将承包变成强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