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带着一群孩子回府。
此时,两仪殿中的李世民满头大汗,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不知是因为天气太热还是因为蝗灾之事给急的。因为下意识的擦汗,李世民回神了,看着殿中掌起的灯笼,他才发现,原来天已经黑了,他也与重臣们商议了整整一日。
没有商议出一个满意的结果,可是该吃饭还是得吃饭,不能因为没有良策便强留大臣在宫里,所以李世民很大度的放众位大臣回去了,他也到了立政殿。
因为蝗灾一事,宫里节衣缩食,但是皇帝的饭食还是不缺的,看着桌上精致的菜肴,李世民却没有一点胃口,强行吃了两口便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接过长孙怀里的婴儿,看着婴儿的笑脸,李世民方才露出了一丝笑意,李世民手中婴儿并不是李宽的妹妹,而是高宗皇帝李治,或许是因为怀里的儿子,李世民开口问了一句,问的也不是安平公主一人,而是再问养在长孙膝下的所有儿女。
得到孩子们安然入睡的李世民笑了笑,随即转笑为怒,他想到了抗旨不尊的李宽。
脸色的变化没有逃过长孙的双眼,长孙问道:“陛下可是因为蝗灾一事担忧,臣妾认为,宽儿既能提早告知您大旱蝗灾之事,必定对蝗灾一事有良策,您何不召宽儿进宫询问?”
不说还好,长孙一提起李宽,李世民怒道:“别跟朕提起那逆子。”
“可是宽儿又惹您生气了?”
“朕今日连下两道圣旨,那小子竟然敢借装病推脱,竟然抗旨不尊,难道当年之事就让那小子如此难以释怀?难道他当面辱骂于朕,朕不该下旨处罚于他?”
李世民下旨降了李宽的爵位,说到底还是因为李宽当着御医和宫女的面辱骂他,诅咒他早死,结果李宽不思悔改,反而拿李渊给他施压,这让一个帝王的颜面往哪儿放,若是不处置,如何能消他心头之气。
李世民的心思,长孙懂,可是现在这些重要吗?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渡过蝗灾和疫病的难关。
“陛下胸怀四海,又何必与宽儿斤斤计较,说到底宽儿也只是一个孩子,难免有些孩子气······”
李世民打断道:“他那是孩子气吗?他那是抗旨不尊,若是不下旨惩戒,朕如何服众,若是朝堂官员人人学他,朕还如何治理这大唐江山?”
“难道,陛下今日下旨处罚宽儿了?”长孙是什么人啊,在李世民说到抗旨不尊下旨惩戒的时候,长孙就知道李世民又下旨了。
“不错,朕今日削去了他的王爵,降为了国公。”
“陛下,您忘了,再过两日就是宽儿的生辰了,此时削去宽儿的王爵恐怕不妥,就算念在雨蝶妹妹的份上,您也不该此时削去宽儿的王爵啊!”
说起李母,李世民沉默了,不知是在怀念逝去的李母还是在自责,因为他从未记住李宽的生辰,自然也忘记了李宽妹妹的生辰,毕竟李宽和安平公主乃是同月同日而生。
事情已经发生了,想再多也无用,长孙必须要为李世民考虑,所以她提出了一条李世民觉得很不错的计策。
“陛下,再过两日便是宽儿和安平的生辰,安平至今还未见过宽儿,何不让安平去桃源村与宽儿共同庆贺,以宽儿的性子,定会直言相告。”
长孙猜测的不假,确实,若是李世民带着安平公主去桃源村,李宽是不会拒绝帮忙的,就算不念在自己妹妹的面子上,也会感激长孙这一年的照顾之恩。
然而,李世民并没有想到,他都不记得李宽生辰,又如何会想到带着安平公主去桃源村呢?好在长孙提出来了,这对于现在的李世民来说是个好消息,至少比强制李宽进宫的建议好上不少。
:。:
wxi7
第285章 谈判()
最近两日,桃源村开始忙碌,原本因为蝗灾一事忧心忡忡的庄户,脸上却展现出了笑容,李宽本以为庄户们的笑脸是因为李家沟的水井出水了,也就没询问庄户们发笑的原因。
从李家沟中的水井回到李府见到陈老汉和老柳他们带来一只刚杀的猪,李宽疑惑了,就算打出了水井也不至于杀猪庆祝吧!拉住老柳一问,结果老柳告诉他杀猪是为了给他庆祝生辰,因为这两日的时间匆忙,来不及杀猪,又害怕猪肉经不起现在的天气变臭了,所以送到李府冰冻。
李宽愣了片刻,这一忙起来竟然将自己的生辰也忘了,说实话,他不知道自己该高兴呢还是该高兴呢,按理说庄户们给他庆祝生日是一间高兴的事,可是一想到自己生日就是母亲身死之日,李宽高兴不起来。
“原来已经过去了一年了。”李宽喃喃自语了一句,没再管欢笑且忙碌的仆役和庄户们,径直到了李府的库房,再过两日便是他的生辰,也是妹妹的生辰,所以他要挑选礼物。
一岁大的小女孩该送什么礼物,李宽完全没有概念,将库房中价值不菲的东西挑选出来之后,看了看,又放回了原处,这些东西不符合李宽的标准。
李宽的行为让怀恩很疑惑,费了老大劲把礼物挑选出来又放回去,这不是瞎耽误功夫嘛!就在怀恩疑惑之时,李宽吩咐道:“去将二狗叫来。”
怀恩出门,李宽便回了书房开始画图纸,他要给安平做个学步车,照着记忆中的样子,将学步车画了出来,看着宣纸上的图纸,李宽摇了摇头,再次开始画。
不久之后,一个简易的学步车跃然纸上,李宽这才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二狗你来了。”说话间,将画好的图纸递给二狗,吩咐道:“此物乃是我送给妹妹的生辰之礼,我也知道此物有些难,也不要求你们现在就做出来,但是一定要尽快。”
学步车所需的材料,李宽已经尽量的精简了,大多的材料都能在桃源村找出来,只要没有时间的限制,二狗有信心做出来,当即朝李宽保证尽快完成,然后出了书房。
二狗离开后不久,李宽也离开了书房,毕竟学步车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他还得做其他的东西,比如蛋糕。
蛋糕看着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很难,李宽在厨房中满了整整一下午也没做出满意的蛋糕,没办法,第二天一早起来又接着做,也算是成功了一次,至少奶油制作的很成功。
就在这样忙碌到傍晚时分,李宽的蛋糕总算是成功了,当然没有后世的蛋糕那么松软美味,但是在大唐也是不可一见的美味了。
八月十五,这次李宽没有安排众人再去谷场,而是吩咐众人去了贵妃酒楼准备,他也在准备,他和苏媚儿在厨房准备蛋糕。
有了多次的失败,这回一次成功,刚提着一个小蛋糕出门,福伯从酒楼回来了。
“殿下,陛下和皇后娘娘带着安平公主给您庆生来了。”
说真的,李宽很意外,李世民前两日才降了他的爵位,现在竟然带着他妹妹前来庆生,李宽从中闻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不过,妹妹来了,这倒是值得他高兴的事。
提着做好的蛋糕,跟着福伯来到酒楼,李宽眼中没有其他人,眼里全是万贵妃手中的小团子,将手中的蛋糕递给苏媚儿,快步走到万贵妃身边,伸手抱过了万贵妃手中的妹妹。
或许是因为血缘的关系,小安平并不认生,在李宽怀里蹦蹦跳跳的笑着,李宽甚至能看见妹妹口中的乳牙,洁白如玉,两颗水灵灵的眼睛,滴溜溜的转着,小小的鼻子,樱桃似的嘴巴,胖乎乎的小手就像藕节一般,怎么看怎么可爱。
看着妹妹天真无邪的笑容,李宽也笑了,现在他笑的就像是一个孩子,他已经有整整一年没见到过妹妹了。
“叫哥哥,快叫哥哥······”
小安平只是咿呀咿呀的叫着,叫哥哥什么的她不会,李宽也没失望,毕竟才一岁大的孩子,现在不会说话处于正常情况,就是听着妹妹咿呀的叫声,李宽也很高兴,依旧乐此不疲的抱着妹妹,口中一直说着哥哥两个字。
结果李宽没听见自己妹妹叫哥哥,倒是听到了一声“妹妹”的称呼,抬头一看,杜伏威和单云英来了,妹妹的称呼就是杜伏威怀里的胖儿子发出来的。
“你小子要叫姑姑,不能叫妹妹。”李宽刚说完,便同时听见了姑姑和妹妹两个称呼,环顾四周,看见了叫姑姑的王敬直。
这小子自从拜了李宽为干爹之后,便被王珪以借福的名义留在了桃源村,这下成了马放南山,平日里和小胖子他们一起疯玩,轻易见不到人,正疑惑这小子今日怎么如此乖巧,就看见了登上三楼的王珪,李宽瞬间明白了。
在王珪身后还有李道兴夫妻,随后便是段纶夫妻了,总之一个个与李宽熟识的人开始陆陆续续的出现在李宽的面前。
守孝的规矩李宽很清楚,所以他并没有打算大肆操办生辰宴,只是想让桃源村的庄户们热闹热闹就行,所以连请帖都没给朝中的大臣发,现在见到来人,明眼人都能看见他脸上的疑惑。
不过,来者是客,李宽倒是做足了主人的姿态,将妹妹递给苏媚儿之后,开始和来人打招呼,安排大家进房间落座,好在贵妃酒楼够大,前来的勋贵也坐的下,只是让原本的庄户们搬到了被蝗虫啃食一空的干田里。
用过午饭,李宽才想起自己要送给妹妹的生日蛋糕,蛋糕的样式算不得好看,却胜在甘甜味美,用勺子舀下一块奶油,喂到小安平的嘴里,原本昏昏欲睡的小安平顿时来了精神。不过,奶油不能多吃,喂了两勺之后,李宽便没有再喂,尽管小安平哭着吵着要蛋糕,李宽还是狠心的让苏媚儿把小安平抱走了。
孩子一走,那就该说正事了,毕竟李宽可不相信李世民夫妻是专程带着小安平前来给他庆祝生日的。
“陛下,想必您此番前来恐怕是为了蝗灾之事吧!若是蝗灾之事,微臣确实有办法,不过微臣有个条件。”李宽笑道。
话音一落,同在一间用饭的勋贵官员退出了雅间,只有李渊、平阳公主和长孙留下了,李世民看着李宽的笑脸,气不打一处来,直愣愣的瞪着李宽,李宽也不甘示弱的瞪了回去,看着两人有争吵起来的架势,长孙开口道:“宽儿你向来宽厚又是皇族子弟,既有良策理应及早上奏,难道你就忍心看着大唐百姓受蝗灾之苦?”
长孙的话很在理,至少李宽挑不出一点毛病,他只好坚持道:“微臣开设粥铺,散尽不少家财,已经尽到了作为皇族子弟职责,若是陛下不能答应微臣的条件,微臣恐怕不能告知了。”
“你大胆,你有何资格跟朕谈条件,你真以为朕没有你就治理不了蝗灾,你真以为你有父皇的圣旨朕便不敢杀你?”李世民怒拍桌子。
玛德,你以为就你会拍桌子啊!
李宽真的是受够了,心一横,起身一拍桌子,怒道:“杀啊,有本事你就把我杀了,出生之时你便想杀,现在不过是迟了几年而已。”
因为李宽的话,李世民想起了当年之事,一脸怒气冲冲的样子,想要开口骂,又不知该骂什么,所以他沉默了。
“宽儿,你说说你的条件吧!”李世民没开口,平阳公主开口了。
“我要我妹妹。”
“宽儿,此事不可能,你到底是五弟的孩子,若是陛下答应你,皇家还有何颜面。”长孙劝解了一句。
李宽也知道自己想要抚养妹妹是不可能的,但是做交易嘛,自然是要抬高价格的,若是开口便报出了自己的底线,这就是傻子了。他本想报出价格,然后大家慢慢谈,毕竟有来有回才是谈判嘛,而李世民显然不是一个适合谈判的人,也是,李世民乃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谁敢跟他谈判,不会谈判的技巧李宽也能理解,好在有长孙让他借坡下驴,否则这谈判恐怕是谈不下去了。
“这一年以来,臣多谢皇后娘娘对小妹的照顾。”李宽朝长孙行了一礼,然后说道:“既然皇后娘娘开口了,微臣理当遵从,不过微臣要求每过七日便接小妹送来桃源村住上一日,这个条件应该不过分吧!”
雅间中的人哪个不是人精,自然知道李宽的用意,而李宽的要求确实不过分,所以大家笑了,就连怒气冲冲的李世民也忍不住扯了扯嘴角,大家的笑容给李宽吃了一颗定心丸,所以他也笑了,原本他的底线是十五日的,现在能谈到七日的时间,他很满足。
“此事,本宫代陛下答应了,你现在也该说说你的法子了。”
事情答应了就好办了,李宽没说话,自顾自的走出了雅间,找到了怀恩,在怀恩身边低语了几句,然后才回到雅间中笑道:“陛下、皇后娘娘稍等,微臣已命人回府去取了。”
不久之后,雅间的房门被敲响,李宽开门从怀恩手中接过一摞厚厚的宣纸,将宣纸放在李世民的面前,示意李世民自己看。
宣纸上记载的办法很多,除了许多治理蝗灾的方法之外还有蝗灾过后的疫病防御措施,李世民看了整整半个时辰,原本怒气冲冲的李世民哈哈大笑。
:。:
wxi7
第286章 陛下圣明()
蝗灾带来的灾害让自己和朝臣忧心不已,李世民没想到蝗灾在李宽眼里完全算不上事,一条条的计策环环相扣很完美,至少在他眼里是很完美的,只是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到底缺少了什么呢?
不过,现在不是追究缺失的部分,而是尽快回宫商议蝗灾之事,所以就在李渊朝桌上的治灾条列伸手的时候,李世民再次拿起一摞厚厚的宣纸走了,甚至忘了招呼长孙随他一同回宫。
李世民一走,前来的大臣也走了,酒楼显得有些空旷,就如同李渊现在的心情,空落落的,想当年谁敢在他面前如此放肆,现在竟成了帝王卸甲无人知,就连这个儿子也不把他放在眼中,好在还有一个孝顺的孙儿在。
治理蝗灾的措施你李世民拿走了,老子依然可以从孙儿口中得知,所以祖孙二人和长孙皇后、平阳公主在雅间中一问一答。
尚未回到皇宫,李世民便已经等不及,将随行而来的大臣召入了他的车架,将一摞厚厚的宣纸传递给前来的大臣,脸上的笑容从未停过。
房玄龄乃是中书令,前来祝寿的官员中他的官职最高,李宽的治灾条列自然是他最先拿到一部分,在他看来,李宽的计划有很大的漏洞,以工代赈的法子很独到,可是想要凭借以工代赈的方法来治理蝗灾很难,毕竟大唐国库空虚,哪有钱财修建基础设施?
而杜如晦就不同了,在他看来,李宽的办法可谓是立竿见影,办法很简单,封爵。凡是在蝗灾之中,募捐钱财的前五十位皆可封爵,五十个爵位对于大唐来说不算多,五十人所募捐的钱粮在大蝗灾面前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全天下想要获得地位的富商犹如过江之鲤不知凡几,这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当然,富商也不是傻子,自己有几斤几两重,大家都清楚,可是就算不能获得爵位也能获得名声,毕竟募捐的富商都能登上自己所在地的功德碑,能得到朝廷的嘉奖令。在这个重名声的年代里,谁会不想得到一个好名声,募捐的商人还能少得了?而朝廷又付出了什么呢?仅仅只是五十个爵位,几百张宣纸而已。
将手里的宣纸递给笑意连连的李世民,杜如晦说:“楚国公大才,老臣远不及也。”
一旁的房玄龄不由的望向了杜如晦,因为在他看来李宽的措施还不至于让杜如晦如此夸赞;至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