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紧闭,脸上没有笑容,却看得出她脸上的安详和失落,她不能在照顾儿子了。李宽大叫一声“娘”,然后不停的给李母做着心肺复苏,汗水和泪水,一颗一颗的滴落在李母的身上。
李宽心里很清楚李母这次是真的死了,可是他不想相信也不愿意相信,长孙和李世民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最终李宽累倒在李母的身上。
“快······”
不用李世民的话未说完,御医便已经在给李宽把脉了,“陛下,楚王殿下并无大碍,只是心力交瘁所致。”
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醒来见到了许多人,见到了一脸担忧的李渊和万贵妃,见到了杨妃和长孙,见到了进宫的小胖子和杜小叶他们,见到了两眼通红的苏媚儿·······
在人群中看见了小桃,李宽回神了,问道:“小桃,我娘如何了?”
“殿下,德妃娘娘,她·······”小桃的话没说完,便已泣不成声。
“宽儿,你娘她去世了。”李渊补充了一句。
听到李母去世,李宽闭上了眼睛,眼角出现了泪痕,须臾间泪水便流了出来。泪水无声,往往是一个人最伤心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知道李宽伤心却不知道该如何劝慰。
“大家都出去吧,我想静一静。”李宽摆了摆手。
:。:
wxi7
第279章 守灵()
众人出门,只有苏媚儿留了下来,李渊刚想开口,便被万贵妃拉了拉衣袖,看着躺在床上默默流泪的李宽,李渊最终只是叹了一口气,出了房门。
一个躺在床上一个坐在床边,两人一句话都没有说,屋子中针落可闻。
出生之时李母跪地求情的场景,三年后母子相逢泪满襟的场景,自己要求母亲做短衣短裤时的欢笑场景·······许多欢声笑语的场景犹如幻灯片一样在李宽的脑海中不停的播放。原本已经模糊的场景,现在却是那么清晰,比蓝光画质还要清晰。
一边流着泪一边笑着,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一想到他因为李母进宫之后的改变,李宽越发的痛恨自己。
“媚儿,你知道本王当初为何会被过继吗?”李宽突然开口道。
李宽的话音不算大,可是门外之人听得清清楚楚,李渊一听这话,就知事情不对,连忙喝退了四周之人,自己和万贵妃倒是留下了。
门内的苏媚儿不明白李宽为什么突然问出这样的一句话,但是她知道李宽并不需要自己回答,李宽只是需要一个静心倾听的人而已。
猜测的不错,李宽确实不需要苏媚儿回答什么,他自顾自的说道:“因为本王乃是灾星,出生之时便害的怀抱本王的丫鬟身死,本王也差点被自己亲生父亲给亲手溺死,是不是不明白本王为何知道这些,因为本王生下来就懂许多人都不懂的知识,说是生而知之也不为过,自从过继之后,本王在皇宫中受到了无数的白眼听到了无数的流言蜚语,可是本王不在乎,真的不在乎。”
门外的万贵妃听到李宽的话,一脸骇然的望向李渊,见李渊朝她点头,心中震惊无比;房中的苏媚儿或许也有震惊,但是她不在意这些,她只在意李宽当年所受到的磨难,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个两三岁的孩童在皇宫中遭受谩骂的场景,眼眶红了,原来相比李宽,她的童年已经很幸福了。
“殿下······”
没在意苏媚儿开口,李宽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当时本王只想救出在秦王府受难的母亲,当年救出母亲之后,本王便想着这一生能在桃源村平平淡淡的活下去便足够了,可是上天总是跟本王过不去。
当年的秦王殿下登基之后,母亲被他一纸召入宫中,那时候我恨母亲,也恨他。这些年长安城中很多人都在骂本王不孝,因为什么你知道吗?那是因为本王当年差点砸了秦王府,因为本王弄得自己师父当朝的太师李纲一家灰头土脸,可是本王依旧不在乎,因为他们不配得到本王的孝顺,李世民没有资格,李纲也没有资格。
只有母亲、只有师父和祖父祖母才值得本王孝顺,可是现在母亲去世了,本王连孝顺的机会也没有了,当初本王还恨过她老人家,你说本王是不是不孝,是不是不孝?”
“殿下。”床边的苏媚儿,俯身抱住了李宽。
李宽不想哭,因为他认为哭,那是懦弱的表现,他不是一个懦弱的人,可是他忍不住想要流泪,或许是因为苏媚儿的怀抱给了他别样的温暖。
拍了拍苏媚儿的后背,让苏媚儿放开了他,起身换下了身上的长袍,穿上了放在一旁麻衣,戴上了孝帕,他该去守灵了。
出门,便向万贵妃和李渊要求去守灵,本想劝说两句的万贵妃见李宽满脸的坚决,无奈,只好带着李宽前往灵堂。灵堂中的人并不多,倒不是没人前来,而是在李宽昏睡的这段时间之内,已经有很多文武大臣前来吊唁过了。
李宽在灵堂找到跪在灵前的怀恩,吩咐怀恩给苏媚儿准备一套麻衣孝帕之后,他便跪在了灵堂前,但李宽的意思很明显,他要让苏媚儿一起守灵。按理说,苏媚儿无名无份,连妾室也不是,就算她是妾室也是不够资格和李宽一起守灵的,毕竟能和李宽同跪同守灵的人只能是正妻。
这些道理,怀恩比李宽还要清楚,不过,怀恩向来是对李宽言听计从,想也没想便去给苏媚儿准备孝服去了。
其实,别说苏媚儿不够资格,就是李宽也没资格守灵,毕竟他是李智云的儿子,跟李母只能算是伯母和侄儿的关系,真正有资格的便是刚刚出生的小公主,只是礼部的官员没在李宽面前提起,宗正寺的宗亲也没在李宽面前提前,大家好像把这件事给忘了。
两人穿着孝服在灵前跪着,李渊怎么看怎么不舒服,他的孙儿那是亲王,可是苏媚儿却是一个青楼女子,哪有资格一同守灵,只是念在李宽伤心的份上,李渊没多说也没多留,反正眼不见心不烦。
八月的天本应很热,可是李宽感觉不到一点的热气,因为灵堂四周堆放着无数的冰块,在得知李宽在灵堂守灵,已经来过的勋贵再次前来,就是不知是来吊唁的还是来乘凉的。
看着灵前跪着的苏媚儿,前来的勋贵脸色有些变化,对苏媚儿的态度很好,毕竟能同李宽一起守灵,那代表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勋贵行礼,李宽也回礼,回礼的姿势比以往不知好了多少,见到穿麻戴孝的杜伏威前来,李宽朝杜伏威行了一个大礼,因为李宽听说了,在他昏睡的这段时间里,孝子都是由杜伏威所代替的,这是一个天大的恩情,有恩必报,这是李宽做人的信条。
在灵前跪了整整一下午,李宽和苏媚儿起身之时都是由怀恩扶起来的,走到摆放膳食的饭桌前,李宽突然觉得自己没了胃口,但他却知道自己不能不吃,昏睡的时间暂且不谈,守灵的时间可还有一段日子,自己现在可不能倒下了。
大概是因为天气太热,在李宽用饭的时候,宫里有不少小黄门和宫女来了灵堂的殿门外,毕竟灵堂中堆放的冰块不少,灵堂四周比其他地方凉爽许多。
李宽并不在意这些人,和苏媚儿一起用完饭,再次跪在灵前,只不过这次是李宽自己跪下了,苏媚儿则是被李宽安排去休息了,毕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谁能坚持不休不眠,想要守满时间,唯一的办法就是两人轮换着来。就这样,两人守了五日,算上李宽昏睡的两日时间,灵前七日的时间到了。
按照礼制,棺椁放置的时间不仅七日,可是大夏天的,安置的时间长了,那是要变臭的,就是现在放置了七日,还有无数的冰块放在棺椁周围,灵堂中也已经散发出了一丝腐臭的气味。所以在李宽的坚持下,李世民最终同意了李宽的要求,择吉日下葬。
在李宽守灵的时间之中,袁天罡来过一次,与李宽谈论了一次之后,袁天罡便向李世民禀报算出了吉日和埋葬之地,当然这块地就是桃源村。
:。:
wxi7
第280章 李宽降爵()
按李母的身份那是得陪葬皇陵的,葬在桃源村肯定是不妥的,礼部和宗正寺的官员自然不会答应李宽的要求,但是礼部、宗正寺的官员和李世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礼数,一边是根本就没有李世民的皇陵,将李母葬在李渊的献陵,那也不合适。思来想去,李世民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将李母先安葬在桃源村,待皇陵修建之后再行改葬。
没有长时间跪过的人,永远不知道其中的痛苦,跪了五日,李宽感觉自己的双腿好像是跟别人借的一样,膝盖肿的不像样。在皇宫中休息了几日之后,反而越加严重,现在就是走路都成了大问题,他很怀疑自己能不能坚持走回桃源村。
长安城依旧很热闹,并没有因为李母的去世有丝毫的改变,毕竟对于街面上的百姓而言,只要不是外敌攻到了长安城,不是瘟疫在城中肆虐,就算是换了皇帝都与他们无关,更何况李母身死这样的小事,宫里天天都在死人,对于百姓而言已经见怪不怪了,城外的乱葬岗的尸体,不知有多少是从宫里拉出来的,只不过现在死的身份地位有些显赫而已。
确实很显赫,自从知道李母的棺椁今日会出皇宫,早已有几百人等在皇宫之外,除了皇帝皇后下葬,应该没有比李母更为显赫的了。来人之中,有杜伏威和李道兴府上的家将,也有楚王府的护卫仆役,更多的人还是来自桃源村。对于李母,庄户们敬重的,除了李宽没人能比得上李母在庄户们心目中的地位,若不是因为皇宫不是他们能进去的,他们早冲进皇宫了。
自从怀恩给桃源村的庄户们传出了消息,庄户和孩子们便自发的来了长安城,等在了皇宫之外,弄得守门的将士都抽出了随身佩带的横刀,还以为这些人是来冲击皇宫的,知道是桃源村的庄户之后才将横刀归鞘,心中不由的有些敬佩和羡慕,毕竟能让这么多人前来,李母的品行想必是极好的,让他们肃然起敬。
李母的灵柩从皇宫中出来,等候在皇宫外的庄户们哭了,桃源村中的宿老们,一一上前给李宽行礼,行礼之后便跟在了灵柩之后。
道士们手执魂幡在前引路,边走边念着晦涩难懂的经文,李宽手捧香炉,身上挂着简易的灵堂紧随其后,怀恩和福伯一边走一边撒着纸钱,灵柩四周放着巨大的冰块,在阳光的照耀下,棺椁四周泛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很神奇。灵柩后方便是便是被绿儿扶着的苏媚儿,还有跟来的护卫和庄户们。
几百人的队伍,就是在朱雀大街也显得有些拥挤,难免有些磕磕碰碰的,不过没人敢上前怒骂一句,就是长安城中的破皮无赖也不敢开口怒骂一句,没见刚刚一个无赖怒瞪了一眼,张嘴骂了一句便被张信带着一群人殴打吗?
经过了张信的教训,倒是没有人敢朝着李母的灵柩瞪眼,只是有胆大的人开始和周围的人小声议论。
路人甲:“俺还是头一次见到将如此大的冰块放在棺材四周的,真有钱。”
路人乙:“你个憨货知道什么,那棺材中躺着的可是德妃娘娘,那是楚王殿下的生母。知道长安城中的冰店吗,那都是楚王殿下的产业。俺听说,自从德妃娘娘去世之后,楚王殿下便吩咐所有的冰店将冰块运到皇宫之中,为的就是让德妃娘娘尸身不腐,那冰块都堆成了冰山咧。”
路人丙:“你咋知道咧?”
“你没见着,这几日有无数的马车拉着冰块进宫啊!”
···········
灵柩行到城门之前,太子李承乾带着李纲和将士赶来了,李承乾和李纲下马车,李宽便看见了李承乾的脸上带着一股子幸灾乐祸的笑容。
李承乾笑道:“父皇国事繁忙,母后也有孕在身,父皇吩咐孤送德妃娘娘一程。”
“此事,不劳你费心,太子殿下还是回宫吧!”李宽一脸的平静,从李承乾身边擦肩而过。
见到李宽一瘸一跛的走过,李承乾的小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刚要开口便被李宽给打断了。
“今日是本王母亲下葬之日,本王不想在母亲的灵柩前闹事,所以你别在本王面前欢笑,不然本王会忍不住抽你。”见李承乾有开口的意思,李宽说道:“别说‘你敢’两个字,本王疯起来是什么样的,想必你很清楚,当年本王也不是没扇过你巴掌,想必太子殿下也不会忘了。”
“宽儿,你大胆,还不给太子殿下赔礼。”李纲出声提醒道。
“宽儿是李太师能叫的吗?请称呼本王为楚王。”淡淡的撇了李纲一眼,朝福伯吩咐道:“出城。”
事实上也如李宽所预料的那般,他并不能走完全程,行至一半,李宽坚持不下去,只好坐在了灵柩车上,他没忘记跟自己同吃苦的苏媚儿,让骑马的护卫让出了一匹马给苏媚儿。
没有李宽和苏媚儿这两个负担在,庄户们行进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不少,桃源村早在知道李母去世之时便挂上了白灯笼,树上挂满了白纸,就等着李母回来。
墓穴早就已经看好了,地方自然是埋葬李宽外公外婆的地方,当初袁天罡来桃源村,李宽便让袁天罡去看过,按照袁天罡的说法,这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墓穴后方乃是靠山,左便的山包乃是青龙,右的山包乃是白虎,中间有桃源村这个明堂,李家沟水流曲折,是一块聚气纳福之地。
李宽不会看风水,但是对袁天罡的本事还是有些信服的,对袁天罡的话多多少少也有点相信,毕竟李母当初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宫女,摇身一变,成了一位大贵人,极有可能就像袁天罡说的那样是因为受到风水的影响。
下葬仪式是非常讲究和烦琐,挖墓穴不用动手,袁天罡和庄户们早已经完成了,不过却要李宽祭祀墓穴,祭祀墓穴是人们非常看重的,祭祀的时候把一只公鸡杀死,用它的血来祭奠,公鸡不会马上就死去,而是在墓穴里反复扑腾,公鸡扑腾下来的鸡毛叫做“凤凰毛”,必须要拣掉。
之后便是下葬的时间了,必须是太阳落山灵柩落土,好在回来的时间离太阳下山尚早,想让袁天罡算算具体的时辰,结果袁天罡倒也干脆,直接说今日都是好时辰。
李母的灵柩下土,李宽和苏媚儿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这叫做“添土“。不用袁天罡说李宽也能明白,因为前世老家也是这样的。灵柩下去之后,盖一层薄土,再把墓穴里扫出来的土撒在上面,之后要放上一只碗,叫做“衣饭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迁坟的时候动作轻些,免得惊动亡灵,招来不幸。
当李宽在坟茔上扔纸钱的时候,李母的坟总算是完了,至于立碑这些事情就是礼部的事了,毕竟在大唐坟墓也有有礼制的,什么样的人该修什么样的坟,坟前该摆石马还是石狮,就连石狮子的头上雕几个髻都是有规矩,一旦违规,那是要蹲大狱的。
这些东西李宽不明白,还是得让专人动手。
礼部也早将东西准备好了,没让李宽多等,碑被立起来了,坟前的石狮子也放下了,在坟前烧纸之后,李宽和苏媚儿才一步一回头的离开,当然,这也是规矩的一种。
自从回到李府之后,休养了十几日的时间才将腿上的伤养好,而苏媚儿比李宽腿上的伤还要严重,膝盖磨破之后已经开始化脓,若不是李宽发现的早,一双腿怕是得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