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宽装作满脸幽怨的看着李渊说道:“许是皇后娘娘代母亲处罚孙儿吧,说来都怪皇祖父您。”

    李渊笑道:“你小子说说,皇后代你母亲责罚你,怎么怪祖父?”

    “怎么不怪您,当初孙儿本想着进宫给母亲请安,是您去了太原,孙儿去找您耽误了时间,之后好不容易进宫了,您老一直派人催促孙儿回庄子,母亲能不对孙儿有意见吗,您说说是不是都怪您?”

    “你这小子······”李渊手指李宽,一副想要骂又不知该怎么骂的样子。

    实际上,李渊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这个孙儿也明白审时度势了,没人会相信李宽的话,李母怎么可能因为李宽没进宫拜见而让长孙代为处罚呢,这一切无非是让长孙借坡下驴而已。

    府上上下的仆从侍女端着一道道精美的菜肴在勋贵之间穿梭,却不见李宽的身影,朝中的勋贵大臣有身份有地位,李宽自然是不会安排他们去谷场,但他作为庄主总是要去谷场看一看,反正李府中有李渊招呼也用不着他一个八九岁的孩子。

    早在要上菜之前李宽与李渊说了几句,便带着怀恩匆匆出门了。

    打谷场的状况显然要比李府的气氛热闹的多,庄子中的宿老们很有意境,和孙道长、徐文远、袁天罡一桌,学着孙道他们的样子悠闲喝茶,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其实他们听不懂孙道长他们说的是什么,可就是喜欢听,那样子就像是在和孙道长他们坐而论道一般。

    士卒和庄户们围在一起说着荤段子,不时爆出大笑之声;妇人们帮着小泗儿做菜,自认为手艺不好的便洗菜,水是冰寒刺骨可是她们心里却是暖的,不时抬头看看自己的当家,看看在雪地中打闹的孩子,脸上绽放出了笑容,那是一种幸福而满足的笑容。孩子们在雪地里打雪仗,雪球砸在脸上也不哭不闹,反而大叫一声追着砸自己雪球的混蛋乱跑。

    “小胖子、杜小叶你们父亲都来庄子了。”

    “不急,等二哥回去的时候,咱们一同回去。”小胖子的话音从远处传来。

    李宽的喊声让庄户、士卒、孩子顿时围了过来,有叫令主的,有叫庄主的,也有叫王爷的,总之称呼五花八门,不由的让李宽生出一种干脆在谷场用饭的想法。

    “大家也知道今日咱们庄子来了不少的勋贵,本王不能和大家一起庆祝了,待晚上之时咱们再好好热闹热闹。”李宽自顾自的走到桌边,倒了一碗米酒,说道:“借酒赔礼了。”

    说完,一口便喝干了碗里的米酒,自然是得到了庄户们的热烈鼓掌,他们没想过李宽会来,毕竟朝中勋贵前来他们知道,现在看到李宽有此作为,除了鼓掌之外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有一种叫做感动的东西充斥心间。

    孙道长和徐文远笑脸盈盈的看着徒弟,顿时升起了一种豪气,这就是自己的弟子。

    走到孙道长身边给孙道长和徐文远调笑了几句,重点还是在袁天罡,两位师父是无官一身轻,袁天罡不同,毕竟有官职在身,李世民来了,总要给袁天罡说一声,至于去不去那看袁天罡自己的了。

    人嘛,难逃名利二字,就连袁天罡也不列外,李宽的用意他知道,在众多勋贵之中露个脸,以后在官场之中也好混一点,感激的话没说,只是记住了这份情谊,朝着李宽笑了笑,便起身走了。

    李宽倒是没走,在谷场之中到处转,和庄户们说说荤段子,与小泗儿说说做菜,不论说什么他总能插入到话题之中,倒也不失乐趣。

    李宽是挺高兴的,可是坐在李渊身边的李道宗很不高兴,自从他进庄之后就没见过自己的胖儿子,别人家的孩子都乖乖的跟着自己的父亲给大人们见礼,结果他的胖儿子却不知所踪。且不说见礼啥的,小胖子生了水痘他是知道的,虽说现在没事了但总得见见他这个做爹的吧,一家人对你的病情忧心匆匆,你倒好,老爹来了连个人影都不见,李道宗决定要好好“关心关心”小胖子。

    不仅是李道宗,同桌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脸色也不太好看,心里的想法大抵与李道宗差不多。

    刚刚段纶才带着儿子给他们见了礼,平阳公主又带着儿子来见礼了,李道宗终于忍不住了,“太上皇,您可知景仁在何处?”

    “小胖子和杜小叶他们应该在谷场和孩子们玩吧!”李渊也注意到了杜如晦和房玄龄的表情,干脆也把杜小叶他们的情况给说了。

    “道宗,难道你替景仁订亲了?”李世民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

    “陛下何处此言?”李道宗疑惑了。

    “难道杜小叶·······”

    “陛下,杜小叶乃是臣的愚子。”不敢在让李世民说下去了,杜如晦打断道。

    当初,李世民来过桃源村自然知道杜荷,但那时杜荷还没被大家取绰号,他自然不知道杜荷还有这样的雅号,听到杜如晦说是自己的儿子,李世民忍不住嘴角抽搐,随即大笑。

    无良的杜伏威也在大笑,杜如晦和杜伏威的关系不错,完全不在意杜如晦难看的表情,笑道:“杜小叶一听就是女儿家的名字嘛,老杜你可真会取名,还不如俺取的名字。”

    被鄙视了,还是被一个胸无半点墨的老家伙给鄙视了,杜如晦不能忍了,嘲讽道:“你这老货取的名字好听,叫杜石好听了?况且我儿的名字乃是杜荷,杜小叶只是小胖子他们这些孩童的戏言。”

    “谁说俺儿子叫杜石了,俺儿子叫杜煜博,博学多才光耀门楣,比你那杜荷好听多了,荷叶能比不得上俺儿子的博学多才?相差甚远,甚远啊!”

    看着杜伏威的样子,杜如晦真是恨不得一掌扇在他的老脸上;李道宗也想朝着对面的老脸扇下去,只不过人换成了杜如晦,谁家的孩子叫小胖子,他家的胖儿子明明就叫李景仁。

    为此,三位朝堂大员在饭桌上争论不休。

    看着三人吵闹,同桌的段纶开始思考要不要把儿子送来桃源村进学,毕竟段俨和小胖子的体型差不多,他可不想自己的儿子被叫做段小胖;至于房玄龄则是一脸的庆幸,庆幸他儿子来桃源村之后没有被叫奇怪的名字。

    吵闹的声音不小,就连后院的女人们也出来了,李道宗老脸一红,给李世民和李渊告了一声罪,怒气冲冲的走了,老子为了你小子脸面都丢光了,不打难泄心中怒火。

    李道宗一走,杜如晦和房玄龄起身告罪,倒是弄的李世民有些尴尬,这个话题好像是他提起的。

    “既然饭菜尚未上齐,那咱们都去看看。”李世民一发话,堂屋中的男人们齐齐出了李府。

    众人快步追上李道宗,走到半路的时候只见小胖子、杜小叶、房俊三人在互砸雪球,笑声传的老远,李道宗就地抄起一根树枝便迎了上来,开始打孩子,老子打儿子打了也是白打。

    “你咋不哭啊!”李道宗停下手,突然问了一句。

    “男儿流血不留泪,况且孩儿穿的厚,不疼。”

    听到男儿流血不流泪,李道兴心里很高兴,欢喜自己的胖儿子才学不凡出口便是名句,直到听完整句话,李道宗怒了,不疼是吧,老子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做疼。

    抓住小胖子,撩起长袍,朝着光腚用力一挥手中的树枝,这下是真下死手了,小胖子雪白的屁股上顿时红了。小胖子咬牙,依旧没有哭,李道宗才明白小胖子那句话的重点是前半句,但是做爹的要脸,倒没有安慰小胖子,只是讪笑了笑。

    李世民的重点不是看李道宗打孩子,他是想看看庄户们的日子过的怎样,既然都走到一半了,没有折返回去的想法,带着群臣问过庄户们情况,看过庄户们的饭食才从谷场回来。

    回府之时,府上重新开始上菜了,毕竟一来一回的时间不短,菜也要热一热,李世民闻着身边飘来的菜香,不由感叹了一句:“若是大唐的庄子都如桃源村富庶,朕此生无憾了。”

    李世民是狠人人,但说到底也是人,杀兄求父也是愧疚难安,他能做的就是让大唐在他的治理下百姓丰衣足食,或许在他心里这样才能让填补一点心中的愧疚。

    “全天下有几个宽儿这样的人,想要做到全天下如桃源村这般富庶,难。”高坐上首的李渊听到李世民的感叹,嗤笑了一声,淡淡的说一句。

    :。:

    wxi7

第266章 袁天罡升官() 
李渊一句让当场的众人沉默了,李宽却感到有些好笑,他不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全天下能人异士犹如过江之鲤,多不胜数,只是大多人或许隐于市间,没被发现,要不然就是在自己的家族教导下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为百姓服务只是当初刚开始进学雄心壮志而已。

    而他自己真算不得什么,他只是因为前世的受到的教育勇于承担了自己的责任而已,毕竟他是桃源村的庄主嘛!若真论起学识,他或许还比不上寻常士族的公子,若是没有楚王的身份,怕是在大唐活不下去都很困难。

    不是天下的能人异士少而是社会体制本身就存在问题,社会意识让大家考虑到的几乎都是自己家族发展,百姓只不过是他们可以利用的棋子而已。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唐的有学之士多是学会了后两句却忘记了前面的那句才是重点。

    家国天下和国家天下,他说不上两个词汇优劣之分,前世的他肯定认为国家天下才是最好的形容词,毕竟没有国哪有家?可是穿到了大唐,见识到了民间百姓的疾苦,那是比民国初期还要困苦的日子,他的想法改变了,一个男人连家保不住,还谈什么国,国家天下那是在一家人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才能谈论的问题。

    不得不说,现代的生活比之古代要幸福的太多了,至少不至于在冬天吃到蔬菜而胡吃海塞。

    自从桃源村传出感染瘟疫之后,杜伏威派来拿菜的仆从便被将士拦住了,他已经十几日没有吃到绿菜了,肉食不缺可是绿菜这东西他很眼馋,自顾自的将一盘盘绿菜端到自己的面前。做法有些让人不耻,同桌的大臣们脸色微变,你好歹有楚王不时供给,咱们可没有,好要不要脸了。

    脸这个东西,杜伏威是没有的,其他人多少还是要点脸面的,所以只能对着杜伏威怒目而视,却没有开口说话。李世民有温汤监供给蔬菜,李渊有李宽的大棚蔬菜,到不至于像大臣一样对着杜伏威怒目,只是脸颊不时的抽搐两下,你杜伏威好歹也是大唐的王爷,多少也应该注意下自己的形象吧!

    “咳咳”李世民轻咳了两声,结果杜伏威完全没有在意,整整一盘油渣包菜被他吃完之后,许是觉得猪油炒的菜吃多了有些油腻,拿起一边的酒坛子就是一大口。

    “二弟,这是三勒浆啊。”转头看向孩童一桌的李宽,见李宽点头,杜伏威笑道:“二弟,快将你府上的高度酒拿来,这三勒浆大哥喝着实在不过瘾。”

    杜伏威的话一出口,顿时让同桌之人眼冒精光,饭桌上的人除了房玄龄,其余之人是喝过高度酒的,光是想想就让他们咽了咽口水,酒味醇厚入口柔,一口下肚心头热,那滋味·······

    正在回味高度酒的滋味,就听见李宽口中吐出两个字:“没有。”

    李宽的回答让喝过高度酒的人老大不乐意,馋虫刚刚被勾起来,怎么能没有了?李宽确实没有高度酒了,就算有,他也不会拿出来,高度酒的魅力不是谁都能抵挡的,这一喝肯定得喝多了,到时候就只能在桃源村住下,这点是他不愿意见到的。

    “真没有?”杜伏威还是有些不相信。

    “真没有。”

    说完,李宽便没在理会杜伏威,杜伏威满脸失望的灌下一口三勒浆,脸上的表情很怪异,就像是无意间喝了一口马尿差不多。

    饭食比宫廷膳食还要美味,可是桌上的人却显得有些不尽兴,唯有房玄龄乐呵呵的吃着菜,或许还有一人感觉有些不自在。

    那就是袁天罡,他知道李宽的用心,可是他上桌之后只是让同桌的大臣国公奇异的看了两眼,仅仅也是看了两眼,话是一句没说,若不是李渊不时跟他说了两句话,他恐怕得告罪离开。

    好在尴尬的时间不久,饭吃到一半,王珪携家人来了。

    自昨日李宽回府之后便吩咐了人准备置办酒宴,袁天罡自然知道,所以昨日便修书让王珪前来,只是王珪在朝坐班,待他处理完朝中事物,来的时间明显有些晚了,毕竟他不同于杜如晦他们随意能跟着李世民一同前来,他是让儿子来拜干爹的,怎么也得回府准备准备。

    王珪很客气,带来的礼物不少,文房四宝、诗词书画一样不少,真金白银没带,可是带来的诗词书画就值不少的钱,这让李宽很高兴。毕竟宴席的开支不是一笔小数目,勋贵们是吃不了多少,可是宴席还包括庄户们啊,一场宴席下来也是要不少的钱财,本想着邀请大家来赴宴能赚一笔,结果朝堂的勋贵们好像忘记了赴宴之礼,人来了,礼物却没来。

    李宽很热情,亲自带着王夫人去了后院,毕竟女人还是要跟女人一桌才合适,至于王珪不用李宽招呼,袁天罡见到王珪时便将他引上了桌。

    直到此时,王珪才真正坚信了袁天罡的话,桌上的人虽然不多,可是哪一位不是地位显赫,况且还有前后两任帝王,若说李宽福缘深厚,王珪深信不疑。

    “朕记得,宽儿和王卿好像素无交情,难道宽儿给王卿下帖子了?”李渊显然有些不明王珪的来意,请帖是李宽请他写的,请了哪些人他最清楚,不然李宽也不会疑惑长沙公主为何而来。

    “启禀太上皇,楚王殿下并未给臣下帖,臣乃是因为家中小儿前来拜见楚王殿下。”

    李渊一副了然于胸的表情,因为儿子来找李宽,除了求医之外他想不出其他的原因,毕竟他在宫里的时候王珪曾请过御医去给自己的儿子问诊。

    李渊没再问,可是李世民却开口了,因为他看见了王珪的小儿子在饭桌上吃的欢,哪像一点生病的样子,结果这一问,倒是让他尴尬了。

    拜义父,他和王珪平辈论交,结果他的亲生儿子也和王珪平辈论交,这到底是个什么事儿啊?至于福缘深厚的说法他没在意,毕竟在他看来,皇族子弟哪一个不是福缘深厚。只是他有些疑惑,王珪为何会让儿子向李宽借福?按理说,李宽在长安城中的名声并不好,王珪就是要找福缘深厚的人借福也不至于找李宽啊!

    最终在王珪的叙说下,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人被王珪推到了台前,从王珪口中听到了袁天罡在蜀地的事迹,又从李渊的口中得知了袁天罡当年为李宽批命的言论,袁天罡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升官了。

    官职不高,太史令,从五品下而已,可是对袁天罡来说确实是升官了。

    wxi7

第267章 朕的胆子大不大() 
出来就见着袁天罡脸上带着笑容,李宽大致还是猜到袁天罡升官了,因为他来时隐约见礼太史令三个字,他也替袁天罡开心,毕竟师父的老朋友升官了,确实是值得一件开心的事,更何况还是太史令。

    太史令掌观察天文,稽定历数,凡日月星辰之变,风云气色之异,率其官属占候之。说通俗一点干的就是气象局的工作,只不过大唐的太史令干的要杂一些。李宽让袁天罡在李世民面前露面想的也是把袁天罡弄到大唐气象局当官,只是没想到袁天罡成了气象局的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