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虽说没有什么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但传播小道消息的速度却比互联网还快,瘟疫爆发的消息霎时间传遍了襄阳全城,大批大批的百姓举家外迁,与此同时,消息也传到了朝廷,当时朱棣刚刚搞定侄子朱允炆,朝中臣子不全,各地公文堆积如山,政务更是一团乱麻,哪有心思去管什么瘟疫不瘟疫的,干脆将这事直接甩给了户部侍郎夏元吉,但此时夏元吉也是忙的焦头烂额,便派人把公文又发回到了户部郎中*、湖广清吏司任重安手里,无奈,任重安也只好挺不情愿的带着几个医官亲自来到了襄阳城。就在公文辗转期间,襄阳府又死了人,虽说规模比起第一天的七十七人大爆发要小许多,却很怪异,据城中官兵反映,这瘟疫着实怪的很,死人基本上都是晚上死,白天屁事没有,有的人白天还是活蹦乱跳的,一到夜里便会无声无息的死去。
瘟疫是不会区分白天黑夜的,几经验尸无果之后,一个叫黄衍德的随行医官觉得事情似乎远远没有瘟疫那么简单,便提醒任忠安应当上武当山请能人来看看,在古代,中医与道术是三分相通的,不少中医甚至对道术也略懂一二,这黄衍德便是其中之一,按黄衍德的认识,世界上尚无一种疾病能在短短一夜之间让人死得无声无息,之所以襄阳府遭此横祸,很可能是惹到了什么厉害的“东西”。
任重安造访武当山时,恰逢张三丰云游远赴崂山,暂掌山中事物的大徒弟宋远桥并没把襄阳的事当回事,以为民间这些破事好歹弄弄就能解决的,便差小师弟莫声谷随任重安回了襄阳,没想到这莫声谷没过半个月便快马加鞭返回了武当山,见了宋远桥就一句话:襄阳的东西来头大了去了,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邪门的东西,指望我一个人,没戏……
在襄阳,莫声谷没费吹灰之力便在张府的院外找到了埋藏得并不深的赵金舟尸皮,之后又在龙虎岗找到了八贼冢的葬地,至此,襄阳城所谓的“瘟疫”一说便有了确切的解释:实为龙虎岗阴流改道所致,说白了就是龙虎岗之中由赵金舟的尸皮与八贼冢之间形成的阴气,已经因为尸皮的移动而改变了路径,乱葬岗的游魂野魄跟随尸皮被带进了襄阳,襄阳是活人居住的城池,阳气肯定要比龙虎岗强出很多倍,一下子由阴盛到阳足,就算再普通的魂魄也会成恶鬼。按莫声谷的看法,对于襄阳府的事,眼下唯一的办法是从八贼冢中把赵金舟的尸身挖出来,与尸皮并葬先行超度,之后再与其家人合葬再行超度,程序虽与几年前一样,但难度却大了很多,因为时日已久,此时八贼冢的怨气已然是冰冻三尺,若搬弄赵金舟的尸身,后果与搬尸皮是一样的,不但会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冤孽带到襄阳城内,甚至搬运尸身的人也是九死一生,显然已经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任务了。
听罢莫声谷的描述,宋远桥一时间也是骑虎难下,本来完全没想到事情会有这么复杂,但还不能袖手旁观,堂堂武当名镇四海,就在前不久还把胸脯子拍的啪啪响,结果碰上难缠的事就集体缩阳了,这种事要是传扬出去,以后在江湖上还怎么混?
就在这个时候,张三丰云游归来,听说此事后一时间也是拿不出十拿九稳的方案,无奈只能闭关静思,但这次闭关可不是为了思研武学,而是为了发明一种阵法——专门针对八贼冢的阵法……
第526章 磔池(12)()
而这个阵法,就是货真价实的“八仙阵”!!!
按张师的初衷,此阵分为八个阵脉,由其七个弟子各执一脉于龙虎岗,由张师本人自执一脉于襄阳府,七个弟子先行超度八贼冢中赵金舟的七个家人,而襄阳府的阵脉则暂时引襄阳府‘七关’之阳,震慑赵金舟之皮囊,龙虎岗的七个阵脉是很简单的,而襄阳府这一脉则需改七关动阴阳,轻则折煞阳寿,重则当场暴毙!众弟子虽然反对,但却又没有其他办法,况且张师注意已定实难更改,在后世的典籍中,铲除襄阳府大患,确实有赖于这个八仙阵,但襄阳城中的那一阵脉,也就是更改襄阳七关之人,却并不是张师本人!
让张三丰亲自去更改襄阳七关折寿损命,于情于理都很难让武当门人接受,而事实上亲赴襄阳更改七关的人也并不是张三丰本人,在武当纪事类典籍《武当仙志》中,执掌八仙阵襄阳一脉的道士道号言尚,姓氏不详,后人曾猜测此人的身份应是张三丰晚年的关门弟子,但在武当正史中,却找不到任何关于此人的记载。关于此人,在《武当仙志》之中,一共提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布‘八仙阵’之前,一次则是在布阵之后!
虽说八仙阵能暂时解决襄阳府的问题,但却不能解决赵金舟尸身本身的怨气问题,因为时日拖延太久,赵金舟之怨气已然无法超度,但又不能像处理普通冤孽那样一把火烧了完事,因为这赵金舟大怨未度,强行烧其尸身的话,只能使其怨气加重,更不好处理。有介于此,张三丰便决定将赵金舟的尸身放置于一个叫“寒骨洞”的山洞之中,相传此洞大阴若水,其阴气强度是一般的山东或巨阴池所难以比拟的,虽说冤孽有“嗜阴”的特点,但若将大怨之孽置于此洞,洞内过强的阴气无异于降低了冤孽对外界阳气的耐受程度,一旦适应了寒骨洞中的阴气,冤孽主观上便不会踏出洞外一步,日久天长,其怨气亦可渐渐消散,也不乏是一种欲擒故纵的好方法。而负责在寒骨洞看守这个“赵金舟”尸身的,则正是那个言尚道士。
“啧。八贼冢……”张文浩撮着牙花子,嘀咕着,“这八贼冢里面的‘八仙阵’我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张文浩感觉这个故事内的“八仙阵”和一个阵法十分的相似,甚至有些异曲同工之处。
“你是说外面的‘遽魂大阵’吧?!!”雷明杰淡淡一笑,回答道,“没错,这两种阵法确实有些渊源……”
张文浩楞了一下,心中疑惑不解:这雷明杰是怎么知道墓室内有“遽魂大阵”的?!!
“其实这两个阵法里面还有一些渊源的……”雷明杰说道。
所谓遽魂大阵,和青龙赤血阵等阵法一样,属茅山三**阵之列,所谓的大阵,不仅仅是说规模大,其难度与危险程度亦要超过其余的阵法。相传南宋淳佑年间(1241…1252),临安府一家大户挖酒窖的时候挖出了三口大铁棺材,且都是竖着埋在土里的,呈三足鼎立位置排布,因为埋藏的角度问题,所以直至挖到一半时挖坑的民夫才发现这是三口棺材,遂停止了发掘。
当时雇人挖洞的大户叫刘卫,家里挖出了棺材,也是觉得别扭,便请了几个道士来作法、让这刘卫没想到的是,要不作法还好点,这一作法反倒遭了殃…
当时,临安府有个同云观,道观不大,连火工都算上一共才有六个人,主持姓薛,号佳鹤仙人,人称薛老仙,在临安有点小名气,本事也还算说得过去,刘卫本想请他出山,但恰巧这时候薛老仙外出云深游了,道观里就留了两个徒弟和两个道童,此外还有一个火工,也就是个按时领工资的厨子兼保洁,不是老道。见薛老仙不在家,刘卫本想另请高明的,但这薛老仙的大徒弟郭家庆见来者是远近有名的大户,光香火钱就给了纹银二百两,这还不算事成之后上千两银子的辛苦费,便也不想把这财神爷往外推,非嚷嚷着非要接这单生意,而刘卫见这郭家庆身高过仗笔直口正一表人才,也是比较信任,便请了郭家庆到家中做法。说实在的,这郭家庆生性聪明机敏过人,也的确有点真本事,倘若拜到名师门下,兴许其能有一番作为、但无奈,他师傅薛老仙也就在临安府还算排得上号,倘若真把三教九流的能人聚到一块来个大排行,他薛老仙连个屁都算不上,就更别提他教出的徒弟了。
刚来到挖掘现场的时候,郭家庆也是一愣,移坟迁家、开棺启尸的法事自己也操作过几次,但像眼前这种景象还是头一次见到:只见三个满布锈迹的大铁棺材呈等边三角状形排布,直上直下的插在土里,面朝内、底朝外,每个棺材侧面都挂着一把特大号的铁锁,因为棺材表面没有任何文字与图案,也不好判断是哪朝哪代的东西,但看铁棺材的成色应该不是很古老。这一来搞的郭芳儒也不知如何是好,木头的棺材阴阳自如,当然可以超度,但这铁棺材不透阴阳,该如何超度?
话说到这,便不得不说这郭芳儒考虑问题过于教条,天底下谁不知道木头棺材便于超度?倘若里边的东西真地能超度,谁吃多了撑的非得劳民伤财弄个铁棺材干吗?
看郭芳儒眉头紧锁,刘慰也有点着急,一个劲的追问到底有没有办法,能不能迁至他处,郭芳儒无奈,只能信口向刘慰允诺了五天地时间,表示五天之内一定将铁棺移走,但说句实在话,郭芳儒也不是饭桶,也知道装在铁棺里的东西八成不是善茬,而这个三角形的排列没准也是另有用意,所以当天并未做出决定,而是回到了观里和师兄商量对策……
第527章 磔池(13)()
说来也巧,就在两兄弟为了这个事一筹莫展的时候,老师薛才仙忽然在深更半夜回来了,听郭家庆叙述了现场情况以后差点吐血,一个大耳刮子差点把郭家庆后槽牙打掉,郭家庆开始还不服,后来听师傅说了这三口铁棺材的来历后,自己个的后脑勺也开始冒凉气了…
北宋仁宗至和二年,临安府曾经出了一桩奇案,临安有一位出了名地美女叫李巧儿,在当地是出了名的美人,人称赛昭君的父母便单方面作主,把已经有了意中人的闺女许配给了当地一大户——大女儿十岁的布庄的老扳王昆,李巧儿自己虽然心有不甘,但看这王昆随算不上美男子,但身材魁梧鼻直口正,也算有点成熟男人的魁力,也便认头了。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在嫁给王昆之后的十几年中,李巧儿并没干什么出格的事,不但帮着丈夫打点生意,还给丈夫生了个儿子,取名王严,一家三口过得也算是不亦乐乎。有道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这一年,李巧儿正在柜前梳头,忽然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要买白麻布,抬头一看,李巧儿不禁一愣,原来买白麻布的人正是自己年轻时地老相好张超。在当时,白麻布是家里死人办丧事时才用的,李巧儿便询问张超家里谁过世了,张超无奈道:贱内去也…,原来,是张超的妻子前两天因为风寒刚刚过世。这一来,李巧儿也很是为自己的老相好惋惜,还不到三十岁,就成二次光棍了…
说实在的,此时,李巧儿并未起什么外心,毕竟是十几年前的老相好,此刻面对面站着也没什么感觉,但这张起可不这么想,说实话,比起自己那个去世的老婆,李巧儿的相貌好看了可不止一个量级,加上家里开布庄又会穿戴,这李巧儿地一颦一笑可把张超看的是春心荡漾,媳妇刚刚去世的事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 在得知李巧儿的丈夫王昆去了苏州,尚需两个月才能回来时,这张超更是对李巧儿频频挑逗,并言曰自己的一个朋友正要开一家脂粉店、开业时希望李巧儿前去捧场,李巧儿也没多想便答应了。没过三天,城南果然有一家脂粉店开业,并且还有一个伙计送了张请帖给李巧儿,李巧儿便把生意交给了伙计,自己只身去了脂粉店,但没想到却被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张超骗到了后院,与脂粉店老板合谋将其。。。了。
古代是讲究男尊女卑的,出了这种事,女方无论如何也会被扣上一个帽子,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无奈,李巧儿只能忍气吞声的回了了家。而这张超作案后发现没什么事,胆子便大了起来,硬是逼着李巧儿晚上出来和自己约会,扬言如果不从便要将这件事宣扬出去,李巧儿无奈、只能背着伙计和下人偷偷溜出去和张超约会,一来二去的,这李巧儿发现张起的床上功夫比起自己老公可强了不少,至少岁数摆在那啊,便也显出了一幅乐此不疲的态度,有的时候张超若有事来不了,这李巧儿便骂骂咧咧的一晚上没好气…。
纸里始终是保不住火的,起初,李巧儿傍晚外出,家里的用人和伙计还不觉得什么,但日子一长就开始有人议论了,等到老板王昆回来后,便有人将老扳娘秘密外出的事告诉了王昆。本来,王昆挺信任自己的媳妇的,但心里多少也是有些打鼓,便想找机会跟踪一下媳妇,于是便谎称要去江宁,而实际上则找了家客栈留在了临安。
见老公又外出了,李巧儿便又想去找张超幽会,但这次张超家的门却无玲如何也敲不开,无奈只能又回了家,但没想到的是,三天后竟然有两个衙役横冲直闯的进了布庄,不分青红皂白便要拿人,李巧儿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抓到了衙门。
等到升堂后,李巧儿才弄明白,原来是有人在张超家发现了丈夫王昆的尸体,而张超则早已不知去向,经仵作验尸,死者王昆面色青紫,银针入腹而变黑,显然是身中剧毒而死,因为云迹前两天晚上有人在张超家门口看见过李巧儿,而街面上又有一些风言***传言其与张超素有奸情,县太爷便断定是李巧儿与张超合谋害死了王昆。
放在古代,谋害亲夫可是重罪中的重罪,甚至跟谋反不相上下,只不过不抄家而已,李巧儿当时就吓得不会说话了,只知道一个劲的喊冤。要说这县太爷对于“冤枉”这两个字可是没有不麻木的,只要跪在公堂之上,就没碰见过不冤的,此刻李巧儿喊冤又怎能理会?打了几板子见其不招直接就上了夹棍了,李巧儿哪受过这种罪啊,二话没说便晕了过去,被用水泼醒后便又是一通板子,看来这就是所谓的屈打成招,几次用刑之后,李巧儿只能承认自己害死丈夫、而奸夫张超畏罪潜逃的伪事实,并在大堂笔录上按了手印。之后,县太爷便将李巧儿打入了死囚牢,同时派人将案件公文发往了刑部,看来这李巧儿是不过秋后了…
李巧儿和王昆生的孩子叫王继,这一年十四岁,在李巧儿入狱的第二天就失踪了,布庄的伙计四处寻找都没找到,后来这事传到了县太爷的耳朵里,这位糊涂老爷便顺手又给李巧儿扣上了一个害子的罪名,结果不难预料,在夹棍和板子的交叉火力下,李巧儿干脆把罪名都推给了已经失踪的张超…
老板被害,老板娘入狱,少东家失踪,王家布庄也便没有了领导,这时掌柜的谢老六忽然想起来老板王昆有个堂弟叫王亮,便差了个伙计去请王亮来布庄主事,这王亮本是个读书人,仗着祖上有点田产,每天的工作就是跟着一帮所谓的文人吟诗作画,根本就不董做买卖,更是懒得出去跑商进货。开始还不愿意来,后来得知哥哥遇害嫂子入狱,才挺不情愿的当起了王家布庄的代理老板,不过对于王亮来说,当不当老只不过是换个住处而己,仍然是吊儿郎当不务正业。
在所谓的“铁证”面前,纵使李巧儿在死囚牢中哭哑了嗓子、喊破了喉咙,等待她的似乎也只能是刑部关于秋后问斩的批文了。而就在此等山穷水尽的节骨眼上,刑部的批文却让包括县太爷在内的所有人大吃了一惊:今悉临安府李氏杀夫一案,本堂会开封府尹包拯共僔至夜,乃习其中旁惑之疑,故责以重审,宜交长沙县张翔以谳其实,遇可执之,不得有误。意思就是说:获悉临安府李氏杀夫案以后,本官与开封府尹包拯一起研究到深夜,发现案中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