奘丝是蠖豢傻玫暮梦锛
市场上,颜老先生的字,价值是以个数论的,私底下的价格是十万,而且还只是批复文件这种非正式作品。
至于为什么是私底下?因为除,没人会明着出手颜老先生的作品,那会被全国人民耻笑的。
现在颜老先生要亲笔录下李青衫的诗词作品,相当于创作多幅书法作品,论价值,每一幅都在千万之上。
在崔娉婷眼里,这个亏,可亏到老家了。不过颜老先生兴致勃勃,根本没考虑别的事情,可见他对李青衫的期望,是多么大。
这边,崔娉婷的反应很大。在青山疗养院里,李青衫的反应更大。
“什么,颜老先生要推荐我进入新朝作家协会?”
李青衫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Kuma所说的话。
“当然啊,老先生在专访里,已经说过了。哥,你看。”Kuma嘻嘻一笑,打开另一个视频文件,播放出来的内容,却是颜老先生专访的另一半内容。
第434章 傻子一样的坚持()
尚都人民网的专访的视频里,颜老先生的情绪已经渐渐平复,吴燕纹也很机灵的问了一些开心的事情。
“说起来,这次的中华好诗词节目,虽然被人暗中做梗,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
颜老先生说到这里,眼睛都变亮了,脸上也露出笑容,笑道,“这次节目,老夫发现了一个人才……不,是天才,真正的诗词天才。”
吴燕纹十分惊讶,忙问道:“哦,不知是哪一位,竟然能被老先生您称之为天才?”
“是李青衫选手。”
颜老先生毫不迟疑,爆出了这个名字。紧跟着,就是颜老先生开始对李青衫的各种赞扬。
无论是在节目上奋战到底的坚持,面临重重刁难的不屈,突破难关时抛出的每一首诗词,都被颜老先生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简直就是百年难得一见的超级天才。
李青衫看到这里,哪怕只是观看视频,都忍不住耳下发热,害臊的很。
如果说,是精神方面的赞赏,李青衫敢拍着胸口,说一句“我就是那样的人”,但是颜老先生赞扬的重点,却是他的才华,尤其是诗词上的创作才华,这就令他浑身难受了。
自家人知自家事,李青衫到目前为止,虽然不知道记忆中那些诗词歌赋是怎么来的。但是他有一个很明晰的认识,那些作品绝非自己所作。
之前金季仁拿歌曲去注册版权时,李青衫每次都会强调作者的署名问题,就是因为他认为,占用别人的作品,冒领别人的名气,是非常下作的事情。
现在,颜老先生竟然也误会,那些诗词是他的作品,这可是关乎人品的重大问题。
李青衫再也坐不住了,立即喊道,“不行,必须去跟颜老先生解释一下,那些诗词都不是我写的。”
“啊,不是老哥你写的吗?”Kuma也有些惊讶。
在中华好诗词节目现场,因为挑战赛的制度关系,也因为被安神药效影响,李青衫没来得及说出诗词作者。
在那夜之后,所有观看过节目现场,或者事后的录播视频的人,都认为,那些诗词是李青衫现场现写,急才之作。
就连Kuma,也是这样认为的。现在李青衫却说,不是他的作品?
Kuma非常疑惑,再次问道,“哥,真不是你写的?”
“真不是我写的。”李青衫断然予以否定,稍微回想一下,细细解说起来。
“《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李白,《鹧鸪天•送人》作者是辛弃疾,《咏石灰》的作者是于谦,《春江花夜月》的作者是张若虚。”
李青衫说出所有作品的真正作者,但是,Kuma却听得更加迷糊。
什么李白?辛弃疾?张若虚?听都没听过!
Kuma甚至同时开启搜索引擎,在资料库里来回搜索了好几次,别说同名诗人、词人,甚至新朝历史上,根本没有这几个人的名字!
至于于谦,Kuma倒是知道,上次在刘家招亲大会上,李青衫就背诵过于谦的菊花诗《过菊江亭》。
然而,于谦这名字,Kuma也只在那次听过一次,新朝历史上依然不存在这个名字的人!
疑惑之下,Kuma又想起金灵儿有一次说过的话。
“Kuma,你要记住,你哥哥虽然不算神经病,但是,他确确实实是个精神病人。他患有天才综合症之一的人格分裂症……”
据金灵儿所言,李青衫的天才综合症还非常奇特。别人是多了一个人格,而李青衫却用很多隐藏的次人格。而且各个隐藏的天才人格之间,互不相识,互无记忆。主人格对这些次人格也毫无认识,只会认为是别人……
据Kuma所知,知道李青衫这个病的人,不止金灵儿一个。金季仁也知道这件事!
以往金季仁每次从李青衫这里拿到新的歌曲,去注册版权之前,都会来找Kuma,重新核对过歌曲的内容,每次都会发出类似感叹。
“Kuma呀,你哥哥这个天才综合症,可真是太厉害了,连自己写过的歌曲都不认识,还坚持说是别人写的……啧啧啧,真是佩服他这股傻气!”
这是傻吗?当然傻啊!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人物,写了很多从未面世的作品。随便换个普通人,直接改个名字,说是自己作品的话,有谁知道?
要知道在新朝,版权收入可是很高的,而且还是非常高大上的,这种机会,放在普通人身上,只怕恨不得有更多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好大赚特赚!
但李青衫偏偏不!每次还特地强调,那些歌曲不是他作品!
就算现在,在中华好诗词节目现场里,背诵出来的诗词,经过颜老先生的宣传后,已经产生巨大影响。
当下,几乎每个新朝人都知道,就在诗词没落的现代,也冒出一个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诗人、词人,而这个人叫做李青衫!
这是多么难得的人气,更何况是诗词这种高雅、文雅的领域,已经超越“高大上”这种形容,这是流传数千年的文人职业,真正的文人啊。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偏偏李青衫一点也没放在心上,反而坚持要解释清楚,把这些唾手可得的好事拒之门外。这已经不是傻,而是楞!是倔!
不过,就是这样的李青衫,才是Kuma认识的李青衫。老李家的孩子么,一个个都是这样的倔脾气。
“好吧,你是哥哥,你说不是就不是吧。”
Kuma无奈地撇撇嘴,从资料库调出一个量子码,说道,“前天颜老先生来探望过你,这是他留下的联系方式,你可以扫码呼叫他,当面解释清楚。”
“什么?颜老先生还来看过我?哎呀,真是太失礼了,太失礼了啊……”
李青衫懊恼不已,当下快速拔掉手上的检测仪器,跳下床后,手忙脚乱整理好衣服,立即启动个人通信仪,对着量子码一扫,便跳出一个联系人。
颜师古,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没有附加说明头衔、副标,也没有任何附加特效。但是,只要是新朝人,就知道这三个字代表谁。
“立即拨通该号码!”李青衫连忙下了指令。
下一瞬间,个人通信仪嘀一声响,瞬间反馈回一个消息。李青衫一看,彻底无语了。
第435章 先入为主的误会()
——您所在的环境没有量子信号,请更换地方重新再试。
大青山疗养院,表面上看,是一个医疗单位,实际上,却是很重要的实验基地,当然不会开放普通两只信号。
而且上次被人入侵后,金灵儿还加强了信号屏蔽程度,跟是成了彻底的无网络之地。
李青衫原来也知道这回事,只是急于想颜老先生解释,一时之间却想起来。
不过,换地方就换地方,从宿舍到大门外,也不过十来分钟的路程。
“走,去外边找量子讯号。”
李青衫立即做出决定,一挥手,率先向门外走去,当下Kuma快步跟上。
两人没走一步,便找到一辆通勤车,迅速赶到大青山疗养院正门外。
李青衫再一看个人通讯仪,果然量子信号满格了,便道,“重新拨通该号码!”
嘀……嘀……嘀……
正常的通讯请求提示音终于响起,李青衫呼了一口气,有些期待,又有些紧张,紧紧等待着。
鲁州泰山郡颜府,松风阁之内,颜老先生手提狼毫,真全神贯注,挥毫临书,一幅《咏石灰》字帖,正好写完最后一个字。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颜老先生忍不住又吟诵一遍,赞叹道,“如此至刚至烈之气,实在千古罕见,青衫小友的风骨,吾不如也,不如也。”
崔娉婷等他说完,才取出通信仪,笑道,“老师,先休息一下,接听个通讯吧。”
“哦,谁打过来的。”颜老先生放下狼毫,随意问了一声。
“是个陌生人,是全息视频请求。”崔娉婷回答完,便把通信仪递到颜老先生面前,等待对方做决定。
颜老先生这个通讯号码,可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现在竟然有陌生人打进来?着实令人惊。
不过,颜老先生一向平易近人,也没什么怪脾气,当下吩咐道,“接通吧。”
“好的。”崔娉婷一点头,便按了接通键。唰,一幅全息投影瞬间出现在书桌前,展现在颜老先生眼里的通话人,却是李青衫和Kuma两人
颜老先生不胜惊喜,抢先说道,“哎呀,是青衫小友!你好了?”
“见过颜老先生。”
李青衫和Kuma恭恭敬敬抱拳行礼,然后他才解释道,“有劳老先生挂念。小子刚刚醒过来,才知道老先生上次来看过小子,实在是感激不尽。”
“好了就好,好了就好。”颜老先生高兴极了,捻须说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才能把事业干一辈子。青衫小友,你这方面要注意,要加强啊。”
“是的,谨遵老先生教诲。”
李青衫行礼致谢,又寒暄了几句,终于把话转到主题,说道,“老先生,小子这次求见,其实是有一件事情,需要向您解释一下。”
“哦?是什么事情呢?”颜老先生顿时来了兴致。
在他心里,李青衫之前所有举动,也没失礼,或者过分的地方。甚至在他看来,李青衫有些过于内敛、谨慎了。
年轻人嘛,就该锋芒毕露,就该朝气蓬勃,才能当得起“初生的太阳”这一词。
就像现在,李青衫要来解释诗词作者的事情,但临开口之时,还是觉得,之前组织的言语,还不够缜密,顿时又缓了缓,在心内再次组织一下。
颜老先生见状,顿时一挥手,十分大气道,“不用担心,有什么事情直接说,老夫这里全给你包了,一定尽力帮你解决。”
事情还没说呢,就先包了,颜老先生果然是爱才心切,对后辈的提携之心,实在令人感动。
如此一来,李青衫也不再踌躇,直接说道,“老先生,在中华好诗词节目里,小子所背诵的几首新诗词,作者并不是小子,是另有其人。”
“嗯?不是你的作品?”颜老先生惊讶了,不是李青衫作品的话,难道是前人作品?
但是,在节目结束之后,颜老先生仿佛查证过,那几首诗词,从未有任何记录存在,确确实实是新作。难道说,除了李青衫之外,还有另一位诗词天才?
一想到这里,颜老先生更加激动了。
光是一个李青衫,展露出来的诗词才华,就足以响起新的诗词风潮。要是再来一位超级天才,新朝的诗词之道,必然大兴啊。
颜老先生忙道:“作者是何人,快快说来,让老夫亲自去拜访。”
呃……李青衫听得一愣,他虽然知道那些诗词的作者,却不知道那些人身在何方,甚至除了名字之外,连多一点的信息都没有。
要是颜老先生太感兴趣了,岂不是又是一个难题?李青衫如此一想,倒是犹豫了。
颜老先生等了数秒,都等不到新作者的名字和消息,再次催促道,“作者是谁,快快说来。”
李青衫只好说道,“《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李白,《鹧鸪天•送人》作者是辛弃疾,《春江花夜月》的作者是张若虚……”
李白?辛弃疾?张若虚?
一连三个陌生名字,落在颜老先生耳里,顿时令他产生了一丝疑惑。
“难道,我的记忆力衰退了,能写出如此佳作的诗人、词人都记不住?等等,也许这三位的年纪太小,还未出名。稍后可以向青衫小友了解这三位的信息,再去拜访。”颜老先生心念一转,笑着听了下去。
“……《咏石灰》的作者是于谦。”
李青衫说出最后一位作者的名字,顿时有些忐忑。作者名字说完了,要是老先生向他打听更详细的资料怎么办?他可只知道一个名字,不知道别的啊。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颜老先生听到“于谦”这个名字后,只是神情一滞,然后露出满脸古怪之色,对着李青衫左瞧瞧,右看看,当着面仔细打量起来。
李青衫被看得有些心慌,连忙问道,“老先生,可是小子身上有不妥?或有失礼之处和?”
颜老先生并未回答,反而自言自语道,“没毛病啊,看起来挺精神的,这么会这样呢……”
第436章 难得糊涂()
毛病?精神?这又是什么话?李青衫更慌了,急道,“老先生?老先生?”
连喊几声后,颜老先生总算回过神来,反问道,“这个写《咏石灰》的于谦,可是之前写过《过菊江亭》的于谦?”
《过菊江亭》是李青衫在刘家招亲大会上吟诵过的菊花诗之一,他之前还给Kuma解释过,记忆很深刻,当下立即答道,“是的,就是同一位诗人。”
果然,还是开心太早了……颜老先生眼里闪过一丝失望之色,本以为能发掘两个,甚至三个、四个年轻的天才诗人,没想到最后,也许只剩李青衫一个。
于谦是谁?这个问题颜老先生曾经有过疑问。那是不久前,他关门弟子刘文臣,拿了几首菊花诗过来,向他请教的时候。
不过,据刘文臣所言,这个所谓的“于谦”,其实是李青衫的潜在人格之一。那几首菊花诗,也是都是李青衫的潜在人格所作。
一开始颜老先生还不相信,后来刘文臣还喊了好友,也就是李青衫的经纪人、老先生教过的学生之一金季仁来作证,连大青山疗养院的内部诊断资料都拿出来了。
多方证据之下,颜老先生才真的确认,李青衫这个野生诗人,是个潜力无限的诗词好手。为此,他还开心了好几天,特地开了酒禁,好好喝了一杯,庆祝诗词之道还有继承人。
正因为这个印象很深刻,颜老先生在中华好诗词节目上,才会多次维护李青衫。
现在,当李青衫再次说出“于谦”这作者名字时,颜老先生心里就有了判断,他当即追问道,“于谦暂且不说,李白、辛弃疾、张若虚这三位是何等人物?年岁几何?家住何方?
“呃……”李青衫话语一窒。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偏偏老先生就追问这个问题。
但他对这三位作者,除了名字之外,真的一无所知,这让他如何回答?
难道要编造三位作者的生平来历、年岁籍贯、平时爱好、生平事迹……等等虚无缥缈的事情,来搪塞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