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酸酸甜甜的感觉流淌心田。
蒂丝娜为他把束带系紧,轻拂他英气蓬勃的额头几绺黑发,然后踮起脚尖把头盔端端正正在为他戴上,手触摸着他的脸颊,想到自己和他颠鸾倒凤,疯狂的交合,她的粉腮上慢慢透出一种粉酥酥地红润,心中默念道:“这是我第一个男人,不知是不是最后一个?”
第四十八卷 励精图治 第二章 韩信归来
“有生于无,无生有,有归无;无形之道生有形之器,万物生于无有。气聚为象,气凝为人,气聚成形,散则成风、化气、无影。气生精,精生神……”一鸿白影俏立在山崖之上,玉手中拿着一部《易经》在细细品味,一张素颜不食人间烟火,宛如九天玄女降尘凡,此女正是淳于婉儿。
经过两个月时间,淳于婉儿以超然的智慧和能力,调集了所剩三千龙牙精锐,吸引陈仓一带的大漠铁骑,以八卦车阵、乱石阵、火牛阵、地坑阵等连破铁骑军团,使得在驻扎袭击陈仓一带的一万重骑和散骑遭到了重创,只剩下四千多人逃亡凤阁岭一带边界,不敢再踏入陈仓凤翔地域,随后淳于婉儿派出一万精兵驻扎陈仓关,阻隔这支铁骑和章邯的军队汇合,重新掌控陈仓的控制权。
凤武关和汉明关也都固若金汤,各聚集了五万人马,由灌婴、陈郗二人为驻守大将军,统领两军,做好镇守汉中门户的重任。
随着杀伐气息的加重,玄女自觉有伤道根,无法再达到宁静致远、心如止水的境界,闲来无事,特别拿着《易经》细读,融于大道之中。
天地人一气,人为小天地,天人合一!
淳于婉儿此刻衣袂翩飞,飘未逸如仙,立于山崖上,默念着:“万物生于无有。道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事万物……”
她念着念着,心灵冥一,融入道境,不断有淡淡的雾气从她身上洒出,这是人思维念头与自然交泰融合而产生的灵气,传说道家人物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后,可吞云吐雾,有各种神通,虽只是神话传说,但道家玄秘博大精深,本就是飘渺之念,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故而世人常庸人,数百年无仙者出现。
而真正修道炼气之士,几乎都深在深山洞府,山中无甲子,从不过问俗世,免得被俗世红尘气息感染,念头驳杂不纯,使道根收到阻扰,功亏一篑。
淳于婉儿自幼只修'道',未修'术',身体只是平凡女子的体质,心境却是世间女子无人能及,被称为三才女之首,并非偶然。
这时几个武将身影走上山崖端,抬头望见王后似乎被一股白雾包裹着,如梦如幻,仿若神仙人物,心升敬意,诸将恭身道:“启禀王后,刚收到虞子期将军的传鹰密函,汉王已经抵达了蜀地边界,目前正往西南大蜀关进入,经甘洛邑、汉源邑、峨眉山、乐山邑,七日后便可抵达蜀都,如果途中无耽搁,二十日便能回到汉中。”
所来的将领正是曹参、夏侯婴、樊哙、陈平、灌婴、陈郗、王陵、袁英、张云等军中重要人物,得知汉王平安归来,都面带着喜悦。
淳于婉儿身子一颤,手中的《易经》竟落在了地上,被风吹落了山崖,在悬崖半空飞舞着,大道无形,大音稀声,大爱无疆,不管玄术如何神秘,这一刻与丈夫的消息比起来,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宁愿破了道心,也要依偎在夫君的身边。
“好,大军驻守原地,挑选两千精兵,随我赶赴巴蜀栈道,迎接汉王——”淳于婉儿清冷的素颜终于在这一刻绽放,就因为汉王的一个消息,把这玄天之女又从道境中拉回俗尘中来。
曹参、夏侯婴等人听到淳于王后要亲自前往蜀道迎接汉王,纷纷附和,自动请缨跟随,万里逃亡,终于回来了。
……
韩信坐着舟伐沿着汉水一路南下,在长江镀上船艘,渡过巫山三峡,跋山涉水,回返彭城。
这次兵败之后,将韩信深深磨炼一番,已经少去往昔的锋芒毕露,整个人的气质也发生了不少变化,看上去不再是意气勃发,清傲凌人的架势,而是变得韬光养晦起来。
这个时候的韩信才最可怕,脱去了青年的傲慢和不冷静,沉淀下来,就好比随风摇摆的稻草都是没有果实的,真正低头稳重的稻草都是沉甸甸的果实。
嚣张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把喜怒哀乐隐藏起来,出其不意,等待最强的一击!
经过了两个月在汉中的考察,让韩信又了实质的改变,境界也提升了不少,过去的失败荣辱都不重要了,放不下昨天,就不能把握今日,更不能赢得明朝!
韩信站在长江岸边,看着惊涛拍岸,心胸开阔,一扫往日的郁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注定有着兵神韩信的一席之地。
他开始几日在汉川走访的时候,还怀着要打探敌军虚实的想法,查探汉军的兵防布置,已经各城邑的情况和汉地的民风新政,但走访一些城邑和山村后,就逐渐被震撼到。
首先是汉律新政,废除了奴隶制,废除了秦王朝一切律法,重新颁布了汉律,既不完全依靠法家思想,也不完全倚重儒家思想,法政仁政有效地结合起来,兴农耕,开荒田,修水利造福百姓,各种官爵和封赏激励制度,和创建学院、选拔人才的先河,让韩信这个清高的青年彻底佩服了一回。
这龙天羽怎么想到的?这些政策简直大大超出夏商周春秋战国的政策,比之管仲、吴起、商鞅等变法还要有改革性,并且很容易被贵族和百姓接受,因为律法宣扬平等和爵位双面性,哪些收到保护,哪些收到征服打击都详细地解释,团结了绝大多数人,孤立了极少数的旧贵族,使新政得以顺利展开。
在汉川走了一个月,发现好多城邑和村落的汉人民智渐开,路不拾遗,门不闭户,勤劳诚恳,乡村的孩童不在是整日放牛割草,一半的时间在学堂读书识字,学习'兴汉学院'印发下来的课本,不同年龄段的孩童学的侧重点不同。
韩信也层临摹抄了几个册子,小学的知识并不太多,关于简单的运算法、部分诗经选集、前人的典故思想品德和简单的律法等,从小就提升孩童的品质和忠君报国的思想,灌输能投效国家感到光荣的思维。
俗话说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龙天羽很重视对孩童的教育,当然不会在这时就提出什么法制社会,人人平等,民主理论,他只是挑选一些适合汉朝廷统治,能安邦定国的办法,让大汉朝崛起,称霸四方,至于民主社会,他明白,不是几十年就能实现的,至少经过上百年甚至千年的历练沉淀,天下人的思想都能上升个无数台阶后,才能实现,这已经不是他所关心的事了。
所有的这些事,令韩信开阔了视野,彻底折服了龙天羽的手段和气概,甚至让他有了归附之心,光凭这些治国的理论,十个项羽也无法能及他,但是韩信仍是楚将,自觉得还是回彭城一次比较好,如果霸王仍重用自己,自己当然不会反叛,对不起他知遇之恩,如果不重用自己,就正好另谋出路了。
韩信一身破旧的蓑衣,浑身邋遢,走在通往繁华的彭城管道上,雄伟的彭城矗立在前方数里处,过往的行人和商贾络绎不绝,此时的彭城俨然是中原第一大都。
临近彭城,韩信放慢了脚步,也不心急,不知这次回到彭城如何向霸王解释这次兵败,先后两次败给了汉王,尽管自己现在丝毫不在乎,但是不知楚军营中那些将领会不会冷嘲热讽,西征前,在楚营就没少受到排挤。
正好过道上有个驿站,驿站旁有一间小酒馆,供行人酒水,韩信走过去,正想讨杯清水解渴,店家一见他浑身邋遢肮脏,顿时板起脸大骂咧咧赶走了他。
韩信苦笑,楚人势利,与汉中淳朴的汉人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光凭风气和民智,汉国已处在不败之地,中原诸侯王谁又是汉王的对手呢?
正当他在酒馆边感慨,却听见酒桌上有酒客嘀咕:“你们听说没有,咱们楚国大将军韩信率军三十多万人,被汉军打得大败,继而被伏投降了汉军,现在还做了汉国的前将军,准备要征讨三秦之地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咱楚国都已经下发通牒公文,擒拿韩信九族,只是这韩信是个孤儿,家族人早都死绝了,没抓住一个,咱们楚国王后下发诏令,与韩信有干系的人都要一律收押。”
“韩信是谁啊?”另一桌的酒客问道。
“韩信啊,淮阴人,一个有名无实的黄毛小子,两次带军挂帅,都被打得打败,这种人汉军也敢要,看来汉王也不过如此!”
酒客议论纷纷,但对于酒桌不远的韩信而言,却是晴天霹雳,侥是他现在变得荣辱不惊,却没想到回到彭城,会听到这个惊人消息。
“霸王要致我于死地,好无情啊!”韩信心中一刺,不敢吱声,急忙走开,幸亏他一身落魄,像是个乞丐一般,没有人认出他来,否则立即找来杀人之祸。
“怎么办,要不要证实一下,也许是个谣传!”韩信有些不相信霸王会如此对他,他哪知道,早在他带兵攻打汉明关的时候,陈平就已经派了不少儒生说着间谍等在楚国后方不断散播谣言,又赶上韩信兵败,下落不明久未归楚,陈平出击更高,直接派人传言汉王封了韩信将军一职,不久要对章邯等三秦之地用兵了。
霸王闭关炼刀,久不上朝,也不关心朝政,所有奏折由王后叶绯暄批奏,引起范增的不满,导致楚朝政分成了三派,中立派、范增派和王后派,听到传言盛传,楚王后信以为真,便下发了公文,以反叛罪缉拿韩信九族。
韩信全然不知,仍不死心地来到彭城门口,见城池前守卫森严,门旁的公栏上贴着官印檄文,檄文前堆挤着不少行人,他挤凑上去一看檄文,顿时如坠冰窖,浑身冰冷,彻底对楚国大失所望。
第四十八卷 励精图治 第三章 一夜温情
韩信见到檄文之上画着他的画像,罗列了反叛之罪,诛灭九族,永不再用,当下心灰意冷,所幸他无牵无挂,世上并无亲族,不必担心有族人遭受连累,不过即使这样,也让韩信对楚国、对项羽彻底失望了。
“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良禽择木而栖,既然楚国欲致我与死地,我韩信又何必在此愚忠受死?目前天下乱战纷争,正是群雄并立的时候,纵观其余十六路诸侯王,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皆为秦将,属于楚国的先锋,九江王英布乃是项王的属下,其余诸侯王不足成事,要有作为,只有投效汉军。”韩信悄悄离开了城门公栏前,由于他浑身破旧,衣衫褴褛,并没有注意到他。
韩信本想混入彭城一趟查探一下,只是他在楚军中最要好的两位兄弟,一个陈平,早已归顺汉军,另一个钟离昧,在峡谷伏击汉军后反被汉军斩杀,如今他在楚国,并没有什么相交莫逆的大臣将领,无处请愿解释,或许很多将领正在冷嘲热讽。
想到这些,原本想入城觐见的心思也没了,站在山坡上,望着星光下辉煌的彭城,心中一片惆怅,同时也是一种解脱。
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折。至刚至公,是不能长久的,人心,本来就是凶险的!
韩信并不急着去汉中,躺在敢山坡草地上,枕着手臂望着星空,一阵感叹,蛟龙在水里神勇无敌,上了岸来便算不得凶猛。犀牛在草地上力大无穷,若陷入泥沼则寸步难行,有没有本领、有什么本领,要看它在什么环境里。
自己纵有真才实学,若没有施展的地方,还不是同样落魄!如果能在汉中受重用,以汉王的雄才伟略,对信的重视,肯定能博得一席之地,而且汉营中还有陈平、司马卬兄弟,不会孤独寂寞。
只是自己在'汉明关'一战,抵消了汉军十多万将士,只怕真的入汉,也会有不少阻碍,十多万将士,因我而死,他们的家人亲属何止二十万,这一点当谨慎处之了。
韩信暗下决定,明日一早就西进,由于没有了盘缠,无法乘水路逆流而上,只有走陆路,灵璧、陈留、荥阳、洛阳、函谷关、关中,然后走栈道进入汉中,徒步而行,没有银两做路费,这一走恐怕至少要两个多月才能到,一路风餐露宿都要自行解决了。
……
龙天羽与蒂丝娜并骑而行,周边是虞子期等将领,大军骑兵一万,步兵甲士四万多人,浩浩荡荡朝着大蜀关进发,这大蜀关是汉军入蜀后,为了阻击羌人的入侵滋扰。
蜀地被群山环绕,道路难以行走,在交界之处,万仞雄峰此起彼伏,山脉连绵不绝,根本没有顺畅的正路,大军穿越一道山地,来到一道大峡谷后,在峡谷之间矗立着城墙和城关,正是刚建成不救的大蜀关。
城关上面旌旗飘扬,乃是汉军的绣龙刺汉的红旗,驻守着一万精兵,不少是新招募的当地壮士。
在城关口,当地的一些县城邑的县令、功曹史、县尉、县丞、主簿,还有少数部落的族长、执事长老都来了,列队迎接汉王的凯旋而归。
“汉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天羽等人刚临近,这些县令官、族长、将士全部跪拜,高呼汉王万岁。
“众卿家平身!”龙天羽学着古代帝王的架势,极具威严地说道。
接下来大军入关,停留半日,龙天羽亲自鼓励当地县级小官,许多还是刚上任不久,正积极推行新政,龙天羽让所有当地县官和其它官员,都要以民为本,推行新政不可操之过急,要注意方法方式,多做解说宣传,不可盲目追求政绩搞浮夸主义。
另外又强调少数民族的重要性,由于巴蜀少数民族很多,大多处于蛮荒时期半野人的社会风气,部落参差不齐,西部彝、羌、苗、僳、纳西、布依、傣等十多个民族部落散居,要平等对待各民族,欢迎当地百姓加入汉户籍,但一定要附查身份,讲究德行和才能等等,一切交待妥当后,大军离开大蜀关,继续向甘洛、汉源一带进发。
赶路的同时,龙天羽考察了周边的村落风俗和民政情况,就当出巡了,不少百姓和少数族人听到汉王路径此地,夹道欢迎,争相要目睹汉王龙颜,气氛热烈之极。
蒂丝娜感受汉人的热情淳朴,勤劳勇敢,心中对汉人多了几分好感,心想原来除了草原上的牧民,汉族人也如此的热情勤劳啊!
汉王龙天羽挥手向两边的百姓致好,有时还会下马与当地百姓交谈一番,询问一些关于赋税、律法、学堂方面的事,关心百姓的衣食住行,真有点国家领导人下乡视察民情的感觉。
一些官府主簿和教书先生立即提笔一挥记录下来:'大汉元年,汉王亲自到甘落考察民情,与民同乐……'云云此类!
甘洛城邑属于彝、苗、僳、纳西交集之地,城邑不大,但极其热闹,各式各样的少数民族装饰点缀在街道人群中,格外鲜艳,街上摆放着各种民族特色的东西,秦末汉初巴蜀之地的手工业如巢丝、织绸、煮盐、金银器、漆器等也很发达,两旁建筑以竹楼居多。
五万大军驻扎在城外,龙天羽、蒂丝娜、虞子期等数人住入城内给钦差备留的府邸,正好暂居一夜。
蒂丝娜选择了独居,自从那一次欢好之后,二人的关系反而微妙起来,不冷不热,龙天羽任何关心,她都接受,但并不表达任何言语,让龙天羽也有些无奈,有时女人真的很难琢磨!
再次享用身体的幻想破灭,龙天羽独自入睡,躺了一会就听到房瓦上有轻轻的脚步声,若不是他达到大剑师中期,耳力和感知力都远超过寻常,否则很难感觉到。
“刺客?”龙天羽冷冷一笑,以他现在的伸手,除非项云来刺杀他,否则顶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