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了”。
说这话的时候,杨凤山一脸的为难。
看到杨凤山这个样子,杨承志心里一笑,他知道杨凤山和胡军算是发小,在他小的时候,经常见到胡军时不时的去杨凤山家喝酒。
“凤山叔,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事情”。
“我也不知道,承志有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杨凤山想了一下说道。
“什么话,你就说吧,我还年轻很多事情没凤山叔想的周到,很多事情还的你们这些长辈给我拿主意”。
杨凤山目光复杂的看了杨承志一眼,“承志,我想问你一下,你回村办酒厂药坊以及承包村里的田地的目的是什么”。
听到这话,杨承志一下愣在那里,回村将近两年的时间,还从来没有人问过他这个问题,可不知道杨凤山今天怎么就问出这个问题。
“凤山叔,我在外面呆了几年,看到别的农村几年前就发展起来了,我回村办这些东西,就是让咱们这个地方的人们尽快富裕起来,不要在想以前那样孩子们最终只能到外面干一些苦力活”。
杨凤山听杨承志这样说完,满意的点点头,他就是欣赏杨承志的这种性格,现在社会中有这种思想的青年几乎没有。
“承志,你也知道胡家窑头和咱们村相距五里,那个村子中有咱们村嫁过去的闺女,也有嫁给咱们村的媳妇,咱们村富裕了,是不是也应该帮助他们一下”。
杨承志也知道两个村子的关系,虽说相距五里,但是两个村子的人彼此相熟,正如杨凤山所说两个村子一直通婚,所以两个村子的村民大多数都和对方有一定的亲戚关系。
现在杨凤山提出这个问题,显然是想让杨承志也帮助一下胡家窑头胡家窑头的人也走上富裕。
杨承志挠了挠头,其实他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他当时想的是先让杨家沟的村民富裕起来,而后慢慢的向周边辐射,最终让他们这个地区的人都慢慢富裕起来。
那个时候的他一直打算先用五年的时间让杨家沟的人们彻底摆脱贫穷,这样村民们也可以带动周边村子的亲朋好友共同致富。
第七百六十一章 狗子、虎蛋()
“凤山叔,那你的意思是”。'燃^文^书库'''。χs520。
“我的意思,咱们反正也没少剩下黍稻的种子,要不咱们就把这些黍稻的种子给他们,这样的话他们村中的一部分人也能跟着富裕起来”。
杨承志摇了摇头,意思这个做法他不赞成。
看到杨承志摇头,杨凤山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想到杨承志会不同意这件事,那天的时候他可是和胡军可是做了保证,这一会胡军就要过来,要胡军过来指导杨承志不同意的话,他这张老脸可就没地方放了。
杨凤山刚想说话,就听门外传来一声钢强有力的声音,“狗子,在家不”。
听到这个声音,杨承志差点笑出声来,他在小的时候经常听爷爷这样叫杨凤山,狗子是杨凤山的小名。但却没想到将近六十的杨凤山还有人叫他小名。
过去那个时候,人们生活条件特别差,再加上医学条件不发达,村子里面很多的孕妇在生下孩子后,孩子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新生的婴儿死亡率特高。
那个时候的村里人根本不懂什么卫生之类的,他们都相信老人们传承下来的一句话,那就是名字叫的越土,就越好养活。
所以在那个年代的很多穷人家的孩子,一生下来就给孩子起个现在听起来特别土气的名字,像狗蛋,二娃、铁蛋、狗剩之类的土名字层出不穷。
而杨凤山正是那个时候出生的,所以杨凤山的父母就给杨凤山起了个狗子,那个时候因为大多数的孩子小名都比较土气,所以根本没有人说什么。
到了现在这个社会医学条件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大增,人们给孩子的小名也跟着时代的节奏,那些土气的名字也成为过去式。
可今天猛然间听到有人叫杨凤山的小名,杨承志还真有点不习惯,他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听到过有人叫这个名字了。
现在的人们一般见了杨凤山,小辈都称呼为凤山叔,同辈或者长辈称呼他为凤山,今天这个人一过来就是狗子,这也太那啥了,毕竟杨凤山已经六十来岁的人了。
杨凤山听到这个声音后,心里咯噔一下,心道坏了,这说曹操,曹操就到了,自己还没有把事情谈妥,这个老倔驴怎么就过来了,不是说好的晚上过来。
再看看杨承志白净的脸憋得通红,杨凤山一下想到刚才胡军叫他的小名,头上不由的一黑。
这个胡军也算是杨凤山的一个远方的亲戚,两人的年岁相差不大再加上两个村子相距只有五里,所以两人从小一直在一起。
在两人成家之后,两人还是一直来往,胡军每次见到杨凤山的时候都叫他小名,杨凤山也和他说过,年岁都这么大了,小名就不要叫了。
可胡军每次答应,等下次见面的时候依旧喊他小名,为这事杨凤山也不知道提醒了他多少次,可胡军却说名字就是一个代,叫什么怕啥。
后来两人逐渐上了岁数,每次见面都在家里,家里都是自家人,所以杨凤山也就随他,反正狗子就是自己的小名,村里人都知道叫了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可没想到今天正好是杨承志在家,胡军过来直接一声狗子,杨凤山倒是没觉得什么,可看到杨承志的样子,杨凤山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说话间,房门从外面被推开,进来一个人,人还没完全进来,声音就又响起:“狗子,今天晚上给我准备了什么好吃的,你到酒厂弄点好酒咱也尝尝,你这村支书怎么当得”。
杨承志抬眼看了一下走进来的胡军,军人出身的胡军一米八的身高,经常在村子劳作国字脸有些发黑,一身洗的基本掉色的军装穿在身上,六十多岁的胡军身子挺直根本没有一点村里那种老人们的样子,反倒是从身上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气质。
这种气质杨承志也在别人的身上感受过,这样的气质也只有在那些真正经历过硝烟考验的军人身上才能感受到。
也就是说这位老爷子曾经参加过某次的战役,想到老爷子的岁数,杨承志想到了几十年前华夏和邻国越国曾经有过几年战役。
那个时候的越国一直依靠华夏支援,但是在发展起来的时候,受了某个国家的挑拨最终出兵占领华夏的很多领土,屠杀华夏子民。
当时的华夏军政正好还是掌握在他外公左老爷子这一帮人的手中,面对越过的挑衅,经过磋商君顶出兵。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华夏军队就收回了领土,同时大军也压到越国境内,越国人害怕,就找联合国调解,这才有了华夏退兵。
杨承志记得那场战役称之为自卫反击战,在此次事件之后华夏和越国全部断交,越国的经济也由此倒退了几十年。
现在看到胡军杨承志一下想到了那场战役,而胡军的岁数正和那场战役的时间相符,想到着一些,杨承志对胡军的好感一下提升了几分。
不过他有想到一个问题,参加自卫反击战的士兵听说专业之后都被安排了工作,这个胡军应该也有工作,怎么就回村务农了。
等进到房子里面,胡军看到坐在那里的杨承志不由的一愣,“狗。。。。。。凤山,这孩子是谁了,是杨卓越那小子的孩子?”
说完这话,胡军似乎想到了什么,接着说道:“也不对,杨卓越那小子还不到四十,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儿子”。
杨承志听到这些头上不由的一黑,这个胡军也太那啥了,你看准了再说,杨卓越杨承志也认识。
杨卓越是杨凤山的大儿子,比杨承志大了十几岁,在杨承志上初中的时候,杨卓越就出去打工,后来听说自己开了一个五金店,听说效益还不错。
在杨承志开办酒厂之后,杨承志也曾经和杨凤山夫妻商量过杨卓越回村帮忙,杨卓越也曾经答应过说回来。
可这几个月过去也没有见到杨卓越回来,杨承志也没好意思去问,杨凤山他们也没说,这事情就放在那里了。
“虎蛋,你什么眼神,卓越的孩子才十多岁,这是承志,铁山树的孙子”。
听杨凤山这一说,杨承志不由的一乐,这凤山叔一着急,连胡军的小名也给喊出来了,狗子、虎蛋、这两名字有意思。
胡军听杨凤山这一说,眼睛不由的一亮,对于杨铁山他当然知道,毕竟杨铁山在杨家沟也生活了几十年。
但是对于杨承志这个名字他更熟悉,一年多的时间他听人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杨承志这个名字。
这个叫杨承志的青年干的事情是他们这些老一辈都汗颜的,回村不到两年的时间,给杨家沟带来了太多的好处。
这让胡家沟的人们都羡慕杨家沟的人们,他们也曾经托人找过关系,可在听说杨承志招收工人的条件后也是无可奈何。
前几天胡家沟的村名无意中得知杨家沟的黍稻种子还有剩余,于是就找村支书胡军商量,想让杨家沟吧剩余的种子卖给他们。
胡军在前几天的时候就过来和杨凤山商量过,当时杨凤山满口答应这事情杨承志肯定行他今天晚上过来看结果。
胡军也是着急的不行,所以这个时候就过来,在胡军心里,这半下午和晚上都是一个样子,他根本不知道杨凤山还没有把这事情办妥。
这听杨凤山一介绍,胡军还以为杨凤山专门把杨承志叫过来,说这件事,而且看样子两人说的还挺好的。
“小伙子长的不错,我就说狗子你怎么能有这样帅气的孙子”,胡军笑呵呵的说道。
杨凤山一听这话一下急了,“狗蛋,你啥意思了,我孙子再怎么也比你孙子强,瞧你那小眼”。
杨承志一看这势头不对,两人这时要干仗的样子,赶忙站起来,笑着说道:“军叔,凤山叔都这么大岁数了,别因为这点小事人们看笑话”。
听杨承志这一说,胡军瞪了杨凤山一眼,“等和铁山叔的孙子说完正事在收拾你,我哪里眼睛小了,想当年你嫂子就是看上我这对眼睛才嫁给我的”。
杨承志听这话,头上一黑,这老爷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不能吃一点亏。
杨凤山听胡军一说这,心道:坏事了,他还没和杨承志谈妥,这要是杨承志不高兴自己做主,这胡军该怎么下台。
想到这,杨凤山说道:“虎蛋,有什么事,咱哥两晚上喝酒再说,等下我给你弄点好酒,咱哥两好好喝点”。
胡军见杨凤山这样说,一脸的迷惑,他不明白这晚上说和现在说有什么区别,这正主正好在跟前,为什么还要晚上再说。
坐在一边的杨承志听杨凤山这样一说,再想想刚才杨凤山说的那些话,心中也大致知道胡军来杨家沟的目的了。
“狗子,什么晚上,现在承志正好在跟前,还等什么晚上,你说我什么时候过来拉那些黍稻的种子”。胡军直接就把话给挑明了。
第七百六十二章 问题()
听胡军这样一说,杨凤山的脸差点绿了,心里直埋怨胡军怎么就把这话直接和杨承志挑明,这杨承志刚才都不同意吧黍稻的种子卖给胡家窑头。
现在这提出来这不是自己打脸吗,这个老家伙怎么还和当初一个样,性子还这样着急,那天要是知道他还是这个样子的话,自己就让他明天过来了。
杨承志听胡军说完,淡淡一笑,“军叔,就说我让凤山叔把黍稻给你们,你们觉得能让黍稻有收成,凤山叔应该和你说过,黍稻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培养,一亩的产量还不如咱们中的玉米”。
杨凤山听杨承志这一说,心里松了一口气,感激的看了杨承志一眼,这孩子懂事没让自己在老伙计面前失了面子。
“虎蛋,早和你说过,承志种地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别人根本学不来,你也见到我们村种植的那些蔬菜。桃子、樱桃之类,你们也试验过怎么种植出来的和我们的味道不一样”。
胡军听到这话不由的语塞,的确在第一年的时候,他们也只是听说杨承志种菜有一套,种植出来的蔬菜价格高、味道鲜美、而且不用一点化肥这种带有化学元素的东西。
在去年的时候,胡军也曾经托杨凤山偷偷的从杨承志偷买回来的种子中拿去一部分,可没想到同时种植的蔬菜的味道根本不能和杨承志种植的相比较。
这也让胡军他们这些胡家窑头的人纳闷不已,到最后经过打听杨承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水库中添加一些配置好的中药材。
正是因为水中含有这些中药材,种出的蔬菜味道才变得鲜美,因为这水库是杨承志独立出资修建,所以不经过杨承志同意他们是没法使用水库中的存水。
他们也找人偷偷带回去一些水库水,结果用这些水库水浇灌的蔬菜瓜果的味道的确要比没有水库水浇灌的味道好。
他们这才知道,杨家沟村民说的不是假的,这个杨承志还真有独到的技艺,能用中草药让蔬菜瓜果变得味道鲜美。
知道这些后,胡家窑头的村民次啊放弃种植蔬菜,他们都知道即使种出来味道也相差太大,根本没有人会到胡家窑头购买他们的蔬菜。
现在胡军听杨凤山这样一说,他也想到了去年种植蔬菜的过程,脸色不由变的难看起来,他们只想弄到黍稻的种子却把这事情给忘记了。
正如杨承志所说就是给了他们这些种子,到时候你没有产量,还不如种植普通的玉米之类的农作物。
“承志,你看这样行不,我们村那些田地紧挨你们杨家沟的田地,我们用你水库的水浇灌,到时候多给你一点水费行不”,胡军不死心的说道。
杨承志呵呵一笑,转头看了一下杨凤山,“凤山叔,你和军叔说说咱们把水库水引到岸上花费了多少,而且在准备种植黍稻的田地中铺设了多少浇灌的管道”。
见杨承志问起这事情,杨凤山一下好似变了一个人似得,“虎蛋,我和你说今年我们一共投资了四千三百多万把水库水引到了农田边,而且在每块种植黍稻的田地了铺设了上百米的浇灌管道”。
说这话的时候,杨凤山的脸上满是自豪,因为这些事情都是杨凤山一手做成的,他当时就是这个工程的总指挥。
说完这些,杨凤山稍稍停顿了一下,看了眼胡军接着说道:“虎蛋,别的不说,就光是这农田中铺设管道和配套设施,一亩地下来都是好几万块,你觉得胡家窑头的乡亲们有这个实力去铺设管道的话,在过来说黍稻的事情”。
听杨凤山说完,胡军满脸的震撼,杨家沟修建水利设施的事情他也知道,当时他们村的很多青壮年还过来打工,每人每天都能赚到好几百块,这让人们都大赚了一笔。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些诶设施这么值钱,说实话按照现在胡家窑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还真的拿不出修建水利设施的款项。
正如杨凤山所说,不说别的,就是农田中的水利设施他们都投不起拿资金。
一亩好几万,这对于生活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胡家窑头村民还真是一个天文数字。
胡家窑头和杨家沟以前的情况基本一样,最好的庄户人一年到头下来,除去化肥和人工这些东西,一户也就是收入几千块。
可现在一亩地的配套设施就是好几万,这对于年收入几千块的胡家窑头人来说还真是一个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