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进入陵墓,竟然用了这么久,大家都感到不可置信。猴子立即躺到地上呼呼喘息,不断喊着累死了,要美美的睡一觉。
二大爷朝山顶望一眼,一脚把猴子踹起来,骂道:“赶紧离开这里,我看这儿都要保不住了。”
我也想坐下了休息一下,听了二大爷的话立即紧张,抬头朝山顶望去,心里不怎么相信这么高的地方能被地下水冲垮。
刘和平趴在石头上,如同肺气肿发作,不断急促喘息,这时朝山顶望了一眼,忽然满脸惊慌,说道:“饿觉得脚底下在动,莫非这山完了?”
他一说我也立即发觉脚下有震颤感传来,心想不好,这山估计真的要塌了。看来这儿也不安全,我立刻抓起背包。
二大爷说:“快走!”
说着当先朝山下跑去,我们随后紧跟,顺着原路一口气跑到山底下。
这时我们才惊魂稍定,回头一看,山峰已经开始歪斜,一块大石猛然朝深谷坠落……
(本章完)
第161章 古书()
第二卷
在蜿蜒的山道上,三个身影跌跌撞撞朝山下飞跑,身后不是的有落下来的碎石。
“炸药董算是报销了!”二大爷叹道。
我想起半红枣的莫合烟,想起他嘲笑我被烟呛得流泪的情形,心里有些难过,说道:“这个人还有些良心,关键时候先让手下人逃命。”
“倒斗哪里有不死人的。”二大爷说道,“咱们离开这儿吧!”
我望着山顶,这时那片隐藏陵墓的悬崖已经坍塌,轰隆隆的响声也离得很远,但是那巨大的震颤,即便是我们站在这儿,都有很强烈的震感。
阳光早已经升起,虽然很热,但是我却感到一阵发凉。
望着金色的阳光照在冷晓曦的脸上,照在猴子的身上,照在二大爷沉思的面部,照在墩子和刘和平身上,我有种获救之后的庆幸,也有一种遗憾和深深的失落。
墩子和刘和平都没有发现陶双月,这个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一般,就这样消失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越过河流,在对岸吃了点为数不多的干粮,补充了水源,准备休息一刻就返回北京。
络腮胡、老二、老耿也逃脱大难,他们在我们对岸默默吃着干粮,显然对半红枣的死依然耿耿于怀。
河边很平静,河水悠悠,蓝天白云,风吹来,满脸满身都是花草的清香。
我们在一颗大树下休息,身边都是轻柔的草丛,我仰面躺着,望着远处的蓝天,眼皮沉重无比,却怎么都睡不着。
刘豫的陵墓已经彻底毁了,整个山峰都已经垮塌,水流由于山体的变动,也改变了方向,我们身边这条河流,因此河水也浅了许多。
墩子抓了一些野生鲫鱼,冷晓曦在一边熬汤。我们所能带的工具大部分都已经丢失,这剩下这口坑坑洼洼的铝锅。
即使这样,当飘着香味的鱼汤熟了,我们还是迫不及待喝了起来,虽然少了调料,但那种鲜美的味道胜过我吃过的所有美食。
吃饱后原地休息,打算恢复精力就沿着原路返回。
墩子精力挺好,躺下来就睡着了。
猴子却闷闷不乐,在逃跑中,他怀里的端砚已经磕碎,那护灯人玉佩也同样碎得无法拼接,据他说还拿了一串珠子,但愣是逃跑时掉了个精光,连一颗都没有剩下。
其实我也好不了多少,那本宋版《资治通鉴》也几乎完全风化,估计迎风一晃,就能变出无数纸蝴蝶。
各自叹息一会,也无可奈何,只有想着本来不是自己的东西,也无所谓心疼不心疼的,能逃过这劫,就已经是上天眷顾了。
这样很阿q的想了许久,我们心里终于不再感到遗憾。
身上的伤口在隐隐作疼,但是这会儿我们却感到极大的满足,这种满足感,只有经历过死亡的人才能体会的到。
只有冷晓曦一个人对刘豫秘宝念念不忘,感到万分惋惜。
其实我知道,所有人都对这些珍宝惋惜,只不过大家都没有说出来。刘和平发誓这一辈子都不会盗墓了,我望着他花白的头发,心想他的这所谓的一辈子,应该也不会很长。
死里逃生,更让我体会到人的短暂。像北宋历代皇帝,当年多么煊赫,繁华转眼即逝,金人的铁蹄踏上汴京的土地,所搜刮的珍宝即使陪葬在墓中,都被人盗走,死后也不得安宁。
一千年的岁月如此迅疾,当我们被那些珍宝震撼,还没来得及仔细看上一眼,就遭遇了如此天灾人祸。
我不清楚这灾难是陵墓机关的原因,还是单纯就是地理上的灾害,不过二大爷振振有词,说我们遇到了天下最凶险的古墓。
黄昏时分,河水反射阳光,金光粼粼,我和猴子小睡了一会,站在河边把北宋的端砚拿出来,一人分了几片,然后在水面上打水漂。
望着一串一串的水漂,我们就像回到了小时候,那无忧无虑的时光。接着我们又用玉片来打水漂。
我笑着对猴子说,这是咱们最奢侈的一回了,估计全世界的富翁里头,也没有人有咱们这大手笔。
其实这东西破了就没有了价值,不过好歹算是古物。原本想交给冷晓曦让他转交孟教授,后来想着还是让这些东西留在这片大山吧。
至于我身上的古书,因为上面有文字,值得修复,我想靠我的手艺应该勉强能修复到一定程度,虽说不能整旧如旧,但却是货真价实的北宋刻本。
在回去的路上,络腮胡等人一直跟着我们,对于刘和平的出现,他们也没有表示太多的惊讶,只有一回我听到络腮胡对老二说:“这王八蛋命长。”
刘和平变得极为老实,从外表看他就像是一个农民,一点也没有识风水断坟墓的阴阳先生气派,他原本比二大爷小十几岁,这时候看起来反而更老。
他不断强调这辈子再也不倒斗,而且总对我说要践行他的诺言,把那本古书给我,并且还郑重的跟我和猴子要了电话。
从大兴安岭回来后,虽然一路上在火车上就是睡觉,我和猴子还是一连睡了三天三夜。
刘和平没跟我们一块,他在中途下车,而且下车的时候还找到我们,保证他会把书给我送到北京。
我对他们说的这本书,原来兴致缺缺,自从听到络腮胡不断提到,又听刘和平说的认真,就不由得引发了兴趣。
我原本不相信这个人,但我对书没有任何免疫力,尤其是古书。他们口中这本书说得越是神秘,越是引发我的好奇。
这天醒来的第一件事,我和猴子先去饭店美美的饱餐一顿,然后就拿出刘和平留下的电话。谁知我们拨了几次,都是一个中年妇女接的电话,一问对方,竟然压根不知道什么刘和平还是赵和平,反而用陕西话把我们骂了一通。
“我们被阴阳先生骗了!”我苦笑着对猴子说道。
“这老东西,下次逮到,我非扒了他的皮不可。”猴子愤愤不已。
我扔掉写着电话号码的纸片,长叹一声,说:“猴子,咱们大兴安岭寻古墓,这一趟遇到这么多人,最聪明的你知道是谁?”
“半红枣?”猴子想当然说道:“炸药董呀!这个老狐狸。”
我摇摇头,说:“不对!”
“二大爷?”猴子盯着我。
我还是摇头,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感叹道:“这家伙才是聪明人呀!”
“谁?”猴子追问。
“刘和平。”我低声说道。
“怎么会是他?”
(本章完)
第162章 又是帛画()
“他才是老狐狸。”
我突然想起刘和平的一举一动,从他跟随我们一来,一直是以一种吓破胆的样子。这是故意装出来的,简直是影帝级别呀。
“他口口声声的古书只不过是他虚构的。”我歪着脑袋看着猴子说:“压根没有这本书。他跟随络腮胡这些人倒斗,明知道上了贼船,还抱着发财的心思,而为了能够在这贼船上生存,他骗这伙人,说自己有本古书。”
猴子想了想,接口道:“我知道了。刘和平用这本书不但骗了半红枣一伙,还特么骗了咱们。”
“别说的那么难听。”我说道:“他没有骗到咱们。因为咱们并没有眼红他这本书。这个家伙把这本书说成海内孤本,明显是骗络腮胡这伙人,即便这些人对他不满,因为想拿到这本书,还是要对他客客气气。”
“所以他一遇到我们,马上屁颠屁颠的跟着,这简直正是他希望的事,跟了我们总比跟着络腮胡强,起码没有生命危险。”猴子推测道。
“嗯!所以说这个家伙是最聪明的。”我说道:“半红枣虽然精明,还不是闷死在墓里,明哲保身,这刘和平把我们都给耍了。”
话音刚落,放在客厅的电话响了,猴子接通当即就瞪大眼睛。
我看他惊讶的表情,也不敢随便问他,也瞪着他,心里急着想知道电话内容,却听见猴子很快把我的地址说了,而且还强调了一遍,让对方记好,这才一迭声说“好的好的……”挂了电话。
“怎么回事?谁打的?”我问。
“刘和平。”猴子看着我。
我一愣,猴子撇嘴道:“这家伙说他给我们寄书,跟我要地址。”
我拍了拍脑袋,再问一遍,确定猴子说的是真事,真有些尴尬,这要是被墩子发现,一定会笑话我们又在冒充狄仁杰了。
可惜那时候没有《神探狄仁杰》这部电视,否则我一定会对猴子说:“元芳,你怎么看?”
猴子喝了口水,说:“看来刘和平还有点良心。”
我突然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是不是刘和平被老公家逮住了,顺便把我们招供出去?
若是这样,那就麻烦了。虽然我们是考古队,但并没有发掘古墓的手续,也没有看到冷晓曦拿出官方文件,即便是有孟教授担保,也难免会一场麻烦,想想就头疼。
猴子倒是无所谓,反而劝我,说我把问题想的严重了,然后又吧唧吧唧说了一通,我心里也疑惑,可能真是自己多虑了,就对猴子说,那咱们等几天再看。
这时猴子又催我,问那本书能不能修复,他可指着这书发笔财呢,这几天兜里比脸还干净,让我感觉修好了换点钱花。
其实这本《资治通鉴》只不过散了架,脱页严重,破损倒不是很严重,但从宋代留存到现在,保护不佳,纸张太脆,我一直不敢动手,怕修坏了,猴子一催我也急,真想马上就赶去地下室。
休息了几天,疲累感总算过去,曾经在墓里头遭遇无数凶险,总算活着回来了,当然各自难免带了些伤。
冷晓曦打来电话,让我和墩子猴子去医院注射免疫球蛋白,说是以防万一。我想我们又不是被疯狗咬了,不至于再打两支狂犬病疫苗吧,谁知道到了冷晓曦联系好的医院,医生不由分说就给我们一人打了一针狂犬病疫苗,并且打针护士还用无辜的眼神望着我们,说是有人提起安排的。
这无缘无故屁股上就挨了两针,我们愤愤然出了医院,抬头就看到冷晓曦站在一辆宝马车前,正捂着嘴偷乐。
我和冷晓曦打了声招呼,听到猴子在身后对墩子一本正经说:“打了狂犬病疫苗,三个月之内不能那个……”
墩子自然能听出猴子取消自己,不过依然将信将疑,在身后小声问我。
“大侠,猴子说的对不对?”
“我不清楚,要不你回去问问护士。”我真不知道,不过想来猴子定然说了假话。
冷晓曦等着我们下了医院门口的台阶,做了个请的姿势,让我们上车。我对猴子说,这冷小姐不缺钱,咱们应该狠狠宰他一顿,猴子当即点头赞同,说是打针的酬劳。
在车上,冷晓曦问起那本书,我说还没修,等我功力恢复再说,冷晓曦笑着说:“我干脆等你出关之后再说吧!”
猴子不管这些,反复强调,这本书是我们私人财产,跟考古队无关,冷晓曦笑了笑,专心开车。
车子向郊外行驶,路旁的树木飞掠而过,冷晓曦开车技术很棒,我觉得比我这个还没拿到驾照的人要强那么一点。
我问他带我们去哪里,她只是笑,并不回答。车子出了环城路,她才说去了你们就知道了。我想这不是废话吗,却见她飞快把车开进一片别墅区。
我听过这个别墅,也路过几次,知道在京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汇集到这个地方,许多电影明星就住在这里。
在一处古式建筑门前停住,冷晓曦停好车,带着我们进去。
大门装有人脸自动识别技术,在当时可算是最先进了,我心想这弄的跟间谍机关一样,不知道主人是谁。冷晓曦带我们过来做什么?
正在猜测,一个六七十岁的老者走了过来,微笑着跟我们打招呼。冷晓曦介绍说这是刘怀林先生,然后把我们介绍给老者。
我听她介绍我们的身份是探险爱好者,心想我们什么时候又有了这么一重身份,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索性装作见多识广的样子,跟随他们进入大厅。
大厅布置的简洁优雅,所有家具都是明清样式,古画屏风一件不少,有保姆送上茶水,我老远就闻到茶叶的清香,想来应该是金骏眉。
我没有客气,端起来喝了,冷晓曦替我续上,猴子和墩子四处张望,显得有些拘谨。
刘怀林这个名字,我并没有听过,不过看对方的派头,应该很有来头,冷晓曦称呼他“刘叔”,显得很熟悉,看来关系匪浅。
简单客套之后,冷晓曦站起来说道:“刘先生是著名收藏家,专门收集帛画、唐卡等等,对这些研究极深。”
我略感诧异,我们在刘豫墓中发现的帛画,已经给冷晓曦带出来,应该是交给了孟教授,这会儿她拉我们来见一个帛画收藏者是什么意思?
“你们认识这个人?”刘怀林说着拿出一张照片交给我们。
我接过来一看,立即有些傻眼,照片上的人正是二大爷,于是默默交给猴子,猴子一看,完全有些摸不着头脑,也不敢说话,等着我回答。
(本章完)
第163章 刘豫印章出现()
在所有重大事情上,我猴子墩子,一直以来,都是我做主,所以此时猴子没有发言。
墩子拿起照片扫了一眼,也不说话,默默放在桌子上。
我不知道刘怀林是什么意思,不过既然是冷晓曦带我们过来,应该不会是坏事,于是我说道:“刘先生,这照片上的人是我的长辈。”
“这就好办喽!”刘怀林说道:“实不相瞒,八年前我出手过一张帛画,当时认为是假的,不是战国时期的东西,后来发觉自己认识不足,把真品当做赝品买了。”
“你卖给了二大爷?”墩子忍不住问道。
我知道这个问题墩子憋了很久,也没有说什么,却听刘怀林说道:“不是。我卖给了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我疑惑道:“是不长着满脸络腮胡?”
我想可能是半红枣指使络腮胡买走了帛画。但这时,我心里突地一跳。
刘怀林说八年前,而且拿出二大爷的照片,难道八年前进入刘豫墓的老摸金校尉就是二大爷?
想到这里,我感到身上有些发热,忍不住就出了一身汗,冷晓曦见状,让人开了空调,把纸巾递给我。
我掩饰着说天气太热,刘怀林笑了笑,接着之前的话题说:“这个人脸上没有络腮胡,而且是个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