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有问题?”吕布不在意的反问道:“原本我的意思,是轻装简行的。”
听了吕布的话,徐尘面色一苦:“不是,公子,我们是去打仗,只有一百多人,是去挨打的吧?”
“错了。”吕布一本正经,义正言辞的纠正:“我们是去募兵!”
“募兵……”轻轻嘀咕一句,徐尘满目愕然:“那得什么时候,才能回冀州啊?还有那些新兵,他们能上战场?”
其实最着急的人,就是赵云和徐尘,他们是冀州常山人。而黄巾军的统帅,就是在冀州巨鹿,两地相距并不远,可以说是紧挨着。
不过,两人相比之下,赵云更显沉稳。
瞥了一眼徐尘,便对徐尘说道:“阿尘,这是在军营,需谨守军规。另外,对大哥的称呼,也要更改一下,要以军侯相称。”
陈未点头道:“赵兄弟所言极是。”
“这……好吧。”徐尘一拱手,对吕布说道:“卑职见过吕军侯。”
“行了,都是自家兄弟,在没外人之时,大家随意就好。”
怎么称呼自己,吕布可不在意。
而对于这一点,深得高鑫认同:“公子说都太好了,那些条条框框,很是令人难受。这个不行,那个不妥,浑身都不自在。”
“礼不可废!”赵云面色一正,显得很是严肃:“国有国法,军有军规。”
“呃……”
徐尘愕然,苦笑着道:“阿云,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刻板了?”
“不是刻板,而是礼法!”赵云说着,看向吕布:“军侯,我们第一站,应该去哪里?”
募兵的地点,早已选好了。吕布走向地图,抬手轻轻一划:“就去这里好了。”
众人定睛看去,吕布所指之处,便是在虢亭县。
虢亭县,县长程颐,是吕布的人。
可是,在大家看来,虢亭县太远,去那里征兵,似乎不妥当。
“为什么去那?”徐尘疑惑道:“就算程颐在那,可虢亭是小县,能有多少人口?”
看了一眼徐尘,吕布却未说话,而是看向赵云:“三弟以为如何?”
“云也以为,当选虢亭!”
赵云略作思索,便做出了回应。
(本章完)
第425章 试探,初战()
选择虢亭县,是因为那里,早已做好准备。
虽然征兵事宜,今日才算敲定。可在月余之前,已在悄悄安排。
吕布敲定了计划,便带队伍出发了。
加上卢植派来的一百人,总人数都不足一百五。这样的一支队伍,哪像是要上战场。
即便是去征兵,也要嫌少了些。
可是对此,吕布根本不在乎,只是带着一众人,马不停蹄的赶往虢亭。
沿途经过县城,应徐尘的要求,也进行了征兵。
但显而易见,偃师县之时,招募的兵丁,还不足十人。
在巩县的时候,更是一个没有。
这样的情况,在徐尘看来,非常不正常。
经过询问后,才明白过来。原来这里的男丁,早就被征召了,哪还有空余人口,等着他们来招募?
人口,不是加入了黄巾军,就是被朝廷所征募。
想通了这一点,徐尘沉默下来。过了好一会,才郁闷问道:“你们是不是早知道会这样?”
“有脑子的人都知道。”高鑫忍不住调侃了一句。
“你边上歇着吧。”
瞪了高鑫一眼,徐尘没好气道:“你说知道,可是谁信?”
高鑫一路上,出奇的安静。脑子里想什么,的确没人清楚。
听到高鑫说话,吕布疑惑问道:“你怎么了?信期到了?”
“你才有信期……”高鑫眼睛一翻,便苦笑了起来:“吕军侯,黄巾揭竿而起,天下八州响应……”
“百姓没有错,但是黄巾军,必须要镇压!”
吕布凝声说道:“不过,在这里面,也有不同。有些黄巾贼,本就是谋逆。可有些黄巾军,却是官逼民反。”
说到这,吕布沉声说道:“所以,此次往冀州讨伐,不能一味的镇压。”
“那又如何分辨,哪些是黄巾贼,哪些是黄巾军?”高鑫有些疑惑,似乎不好分辨。
吕布的意思,高鑫明白了。在吕布这里,黄巾军分成两种,一是真正的贼兵,一种是走投无路,才加入了黄巾军。
“既然分不清,那但凡遇到,便将他们打软打怕。”
微微摇头,吕布叹道:“那些被逼反的百姓,并不会真的去拼命。而真正的黄巾贼,他们自然会更凶悍。这么说,太过于笼统,具体的时候,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看似简单的问题,里面其实很复杂。
毕竟,人心就是复杂的。
谁是真正的叛逆,谁又是被逼无奈,可不会写在脸上!
所以,在两军交锋之时,一定要展现实力,以绝对的实力碾压,将对方彻底的打怕。无辜的牺牲者,是难以避免的。
贼人暴虐凶悍,自然不甘失败。可是百姓所求,不过三餐温饱。
如果有得选择,没人会去造反。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这是很适用的方法。
而且,在并州中霍村,有着无数的粮食,可以吸纳无路可走的百姓。
你们吃不饱,快去并州吧。那里有足够的粮食,让每一个人都吃饱。
这就是吕布打算,吸纳人口基数的打算。
并州不是人少么?
那就吸引流民!
并州不是田少么?
那就引人开垦!
并州不是水源少么?
那就造龙骨水车!
马不停蹄,一路奔波,很快赶到了虢亭县。
招兵买马,按部就班,立刻展开行动。
首日,征兵三百,很惊人的数字!
随着时间推移,征募到的兵丁,也越发的多了。
看到这种情形,徐尘很是惊疑。
可是,徐尘并不知道,首日的三百人,其中有一大半人,来自少年先锋营。
是的,先锋营走出了并州,但全都隐藏了身份,来到了虢亭县待命。
而并州发生的,先锋营与轲比能大战,吕布也获知了全过程。
同时,这些离开并州,来到虢亭县的,都是在大战中“阵亡”的将士。
这些人“阵亡”之后,便只剩一个任务,那就是守卫铁矿。
如今,他们又多了一个任务,便是南下中原助吕布,建立一个全新的班底。
新军在壮大,从一百余人,扩编到五百人,再到一千余人,两千人,三千人……
直到这时,报名来参军的人,数量才慢慢减少。
最终在虢亭县这里,总共招募四千余人。而其中的五百人,是吕布的先锋营。
有了他们做为班底,带领三千五百新兵,只是面对黄巾军,应该绰绰有余了。
在征兵之余,吕布找到了师明华。
“此次黄巾贼寇,波及范围极广。”
两人藏在暗处,周围一片静谧。但凡有风吹草动,必会引二人警觉。
“不知公子,让明华做什么?”师明华抱了抱拳。
“两件事!”
吕布伸出手指,对师明华说奥:“第一,我要一批绝对忠诚的勇士,相信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死士?
注视着吕布,师明华会意,当即颔首道:“明华领命,那另一件事呢?”
“战争之中,最凄惨的,便是百姓。而百姓之中,更是凄惨的,也更无辜的,是那些遗孤。”
听着吕布的话,师明华皱着眉:“公子的意思是……”
“你明白就好!”
吕布挥了挥手,打断了师明华:“给他们一条活路,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更有意义。”
顿了顿,吕布又道:“择优者留下,至于淘汰的,便交给沈六。”
“喏,明华明白。”师明华低声道:“还请公子放心,明华必尽全力!”
“所需要的费用,从天机营中出,沈六会联系你。”
吕布做了安排,又凝重的嘱咐:“对了,此事,只限你我,还有沈六,不可让第四人知晓。”
“明华必守口如瓶,绝不透漏半个字。”师明华立刻表态。
“我相信你。”吕布点点头,便转身离开。
望着吕布的背影,师明华叹了口气。虽然吕布此番,的确委以重任,但还是有所防备啊。
看似放权极宽,可是在头顶上,还压着天机营。
经费,人员,都要受到天机营节制。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在吕布的团队,他只是一个后来者。
但即便是这样,师明华也很满意。
吕布将训练死士的事交给他,足以说明很大程度的信任了。
(本章完)
第426章 势如破竹()
安排好师明华,又见过了程颐,吕布便返回营地。
营地中,正有一些人,在相互角抵。
此时,一个长得瘦小的少年,刚刚掀倒了一名壮汉,赢得了一片叫好声。
但是那个少年,似乎并不在意。随意的拍拍手,脸色有些淡漠,神情颇显倨傲。仿佛他刚才所做到的,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目光转向周围,眼神很是挑衅。
看到此处,吕布停下脚步,随手招来一人:“他叫什么名字?”
“这小子叫柯青,似乎有些本领。据他自己说,是山上猎户。”
猎户吗?
正打量少年时,对方似有警觉,忽然转过头来。看到吕布盯着他时,便抬手做了个手势,非常有挑衅的意味。
而那双明亮的眼眸,的确带着几分锐利,好似在盯着猎物般,给人以危险的感觉。
很有意思的少年!
他是柯青?
还是荆轲?
吕布笑了笑,随即吩咐道:“等会将他带到我的营帐。”
“喏!”
瞥了一眼少年,吕布转身离开。
本来看这少年,是个可造之材。但是听到名字后,吕布便有些警惕。
这是巧合吗?
在清明时遭遇的暗箭,就是来自叫荆轲的人。
而荆轲,会是这个少年吗?
在返回营帐后,吕布梳洗一翻,休整妥当之后,这才走到桌案。
拿起玉简天书,开始仔细研读。
不过片刻,帐外便有人禀报:“启禀军侯,人带到了。”
“让他进来。”吕布放下玉简,抬头看向帐外。
随着帐帘被掀开,一张秀气的面孔,出现在吕布眼前。
柯青站定,双手合拢,欠身作揖:“拜见吕军侯,先前不识军侯,小人鲁莽了。”
“无妨,你叫什么名字。”
吕布坐直身子,扫了柯青一眼,便又垂下了头。似乎所有的注意力,都落在那份玉简上。
“小人柯青,本是山中猎户。”
“家住哪座山?”
“居于西山!”
“哦,那为何要应召?”吕布又问道。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是家父让小人来的。”
听到这,吕布抬起头,好奇的问道:“你父亲呢?”
“家父常年狩猎,身负旧伤恶疾,是以替父尽忠。”
“尽谁的忠?”
柯青顿了顿,注视着吕布,迟疑了片刻,才抱拳说道:“国之大义。”
“你走了之后,父亲怎么办?”
“有母亲照料。”柯青立即答道。
“家中兄弟几人?”
“小人乃是独子!”
“多大年纪,可否婚配?”
“吕军侯,你是什么意思?”柯青皱起眉头,瞪着吕布问道:“若是怀疑小人,小人这便离去。真的没有想到,堂堂的少将军,竟会如此多疑。”
“哦?你听说过我?”
注视着柯青,吕布沉声道:“你这是对长官的态度吗?本军侯问什么,你回答便是了。”
柯青呼出一口浊气:“小人年方十四,还未曾有婚配。”
“回去吧。”吕布颔首道。
“回哪去?”柯青挑眉。
“哪来的,回哪去。”
“为什么?”
吕布站起身,冷笑着说道:“你才十四岁?”
“是!”
“尚未娶亲。”
“是!”
吕布摆了摆手:“还用多说吗?所以回去吧!”
柯青一愣,旋即说道:“少将军也未娶亲,为何不回去并州?更何况,应召入伍的人,多有未娶亲者,难道少将军也让他们回去?”
“为什么?”吕布再次问道,却是言语含糊。
“小人不是说了,是奉父亲之命。”
“你父亲在哪?”
“尚在家中。”
“你家在哪?”
“西山。”
“好,你出去吧。”吕布摆摆手,淡淡的说道:“以后就做我的亲卫。”
“啊?”
柯青闻言,拳头蓦然攥紧,眼中有些狐疑。
“你还有事?”
“没,没事……”
话音一落,柯青躬身作揖,缓缓退了出去。
走出营帐的柯青,回头看了一眼后,也悄然松了口气。
而帐中,望着柯青离去后,吕布却皱起眉头。
无论从柯青的回答,还是从他的神情上,都看不出丝毫破绽。
可越是这样,就越感疑惑。
荆轲,可是最高明的杀手,若是伪装都做不到,又怎配做荆轲后人。
刚才的那番对话,吕布问得都很急。
但柯青对答如流,根本就未经思考,好像是条件反射,更像是准备充足。
若换做一般人,总要先想一想,对方为何要问。
更何况,吕布问了两遍,他都不假思索,甚至没有疑惑。
公式化的回答,才是问题所在。
有意思!
深入虎穴?
倒是有些胆魄!
不仅不慌乱,也并不拘谨,可不像是猎户,反似见过世面。
可居于山中的猎户,又能见过什么世面?
他与高鑫不同,虽然同是猎户,可高鑫的父亲,乃是隐世的武师,并非单纯的猎户。
吕布眯起眼睛,露出一抹浅笑。
究竟是心思单纯,还是城府极深呢?
次日一早,大军开拔,北入冀州。
而柯青,吕布则带在了身边,以更进一步的试探。
大军一路北上,与山阳县境内,和卢植大军汇合。
稍作整顿,制订了行军路线,以及作战策略后,便转向了东南方向,准备进入冀州境内。
朝歌,是一座名城,商朝的国都,便设立在此。
而今日的朝歌,已被黄巾占领。
吕布大军至此,便被拦住去路。
从朝歌向东,可进入冀州,直达黎阳县。再继续向北,通过内黄县,便再无城郭阻碍,可直捣冀州腹地。
大军安营扎寨,吕布又于帐中,唤来众人议事。
但还没商量出结果,便以有传令兵赶来。
吕布展开信件,看过内容之后,便对众人说道:“何大将军令我部,在两日内破朝歌。”
“什么?”
众人听闻,面面相觑。
“这怎么打的下来?”高鑫压着声音,攥着拳头骂道:“那个姓何的,分明是找事,故意刁难我们。”
“可军令如山,不得不从啊。”徐尘一摊手,看着众人道:“当务之急,是破城之策。”
高鑫当即反驳:“要如何破城?我们只有四千新兵,还有攻城器械在哪?”
“军侯,末将请缨,愿为先锋!”瞥了眼高鑫,徐尘当即道:“只是些黄巾贼兵,有能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