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的。”邱兰芝说;她也下了地。
“噢;我在外面发完纸了。”
“那就屋里的吧。”邱兰芝说着来到了外屋;走到了锅台前。
“娘;饺子一会儿就煮好了;用不着你;快回屋去吧。”柳杏梅说。
“哎!”邱兰芝就魂不守舍地回到了屋里。
陶其盛问:“外面冷吗?”
陶振坤说:“不算太冷;今夜也没啥风。”
“啥时出去也别忘了戴帽子。”
“哎!”
陶振坤为爹的关切而感到激动;心里很是酸楚难过;每年年夜里这三口之家都会是很幸福快乐的;可今年却不同了!柳杏梅的到来;却无法感受到曾经这个家所拥有过的温馨氛围。他在柜上拿了黄纸和金元宝;跪在地上;在供奉着的观音菩萨像和几位仙的面前点着。邱兰芝也默默地在一旁跪下;她这个迷信之人是不会落下的。她朝外屋喊了声:“杏梅呀;你也来给菩萨磕个头吧;好保佑咱全家平平安安的。”
“哎!”柳杏梅爽快地答应了一声;随后来到屋里也跪下了。
现在;那条从天而降由硕大冰雹里融化而出又因葬身猫腹并且与之同归于尽的神奇金鱼是无法再享有香火供奉的了。
在这个时候;这三人的心里都充满了虔诚的祈祷;请求菩萨的赐福。
躺在炕上的陶其盛在抬头看着;往年他也会那样做的;可今年身体羸弱他则例外了;只能是眼巴巴地看着;一言不发!烟雾瞬间弥漫了整个屋子;呛得他又咳嗽了起来。
三个人磕了三个头后站起了身。
门帘和外屋门都在敞着;烟会很快被放出去的;只是冷空气也涌进了屋子里。
邱兰芝对陶振坤说:“你去放鞭炮吧。”
“哎!”陶振坤就转身出去了。
按照东北的传统习俗,在过大年的子时要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和庆祝活动,这些活动的总称就叫“发子”;寓意子孙兴旺。发子阶段的祭祀活动,是古代的礼仪。民间往往把发子单纯理解为“发纸”;也就是烧纸而已;大概是其寓意钱财富裕吧。旧时期发子的祭祀仪式和庆祝活动是相当隆重的。经济条件富裕的人家,事先在庭院的正南方摆设供桌,供桌中央摆着神位,另有香炉、烛台及各类供品。祭祀时,家长领着全家人分长幼尊卑依次排列,先烧香、烧纸、斟酒、并且鸣放鞭炮、接着敬拜天地诸神,再按次序叩拜门神、灶神、家堂、祖先。这些祭祀活动结束后,本家从晚辈开始依次给长辈叩头拜年。在经济不富裕的人家倒也简单了些,则在发子阶段,搬张小饭桌,摆上饽饽、水饺、米饭、酒菜等,也是全家出动,在院子里燃放一挂小鞭,烧上几张纸钱,祭拜完天地诸神,再回屋祭祀祖宗,然后全家人坐在桌前团团圆圆吃年夜饭。而在和平村里;也只有四室同堂的伍家才具备这种条件和排场;连林杨两家都缺少姿格;是因为人员问题。
发子的另一个仪式就是“迎财神”,据说财神爷在每年的子时到人间体察民情,为一些心地善良品德好的人赐福。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抢着迎财神。有的人家专设财神牌位,挂财神像。迎神时,先点着香,到院子里向外鞠躬礼拜,口中要念道:“迎财神,接财神,把财神接到家里头。”返身回屋将香插到财神牌位前的香炉里,就算是将财神迎进了家。(现在就是询问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对于究竟是“发子”还是“发纸”一说也讲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也只能是充当习俗上的继承者罢了。按照我的想法来说;两者寓意都存在;用能代表“钱”的黄纸焚烧供拜;当还有个寓意;那就是以这种假钱来蒙骗享受者;并祈求赐予真钱来做回报)。
陶振坤来到了屋外;这时就听村子里的鞭炮声简直是要响成一个蛋了;阮孟两家也响了起来;红光在院子里闪烁着。站在提前就准备好的那挂只有壹佰响的鞭前;他就划火柴;连划了三根却都灭了;再找已成了空盒;懊恼中刚要转身回屋去取;却见柳杏梅走过来把伍老太爷奖赏她的那个打火机递了过来。他接过一下子就打着了;跟着就点着了稔子。
在鞭炮刚要响起时;柳杏梅就两手掩上了耳朵躲向了门口。
噼噼啪啪的鞭炮倒也清脆悦耳;不过很快就响完了。
陶振坤忍不住感叹地说了句:“真是年瞎年瞎呀;这是在浪费钱呢!”
“叔;你家的鞭炮真爱响!”
柳杏梅瞧去;见是常发正趴在墙头上看着呢;就问了句:“你吃饺子了没?”
“还没呢;这就吃去!”常发回答了句;就不见影儿了。
柳杏梅说:“我得看看饺子;可别煮涝了锅。这黑灯瞎火的;你放双响可小心点儿!”
她说完进屋去了。
陶振坤蹲下身去点放在地上的炮仗;第一个随着一声响腾空升起;在高空又是一声脆响;烟花绚丽绽放;瞬间就如同烟消云散了一般。瞬间的美丽;刹那的消失;让他觉得惋惜。令他联想到了美人儿的容颜;青春易逝的啊!他在猜测着;当柳杏梅老了时究竟会是变成什么样子;这种不可预知的将来想法;他把自己的心里变成了空荡荡的一片迷茫;像是有什么的东西丢失了似的。在点第二个炮仗时;一声响后刚一腾空;却撞在了光秃秃没有一片叶子的杏树枝桠上;反倒是给硬生生地弹落在了地上;就跌落在他的脚跟旁边;他被吓得惊魂出窍;一个高蹦起;就抱头鼠蹿地跑开了;随后那炮仗便炸裂开来。躲在附近不远的他;被搞得实在是有点儿狼狈不堪。下意识地向屋门口瞧去;索性没有柳杏梅在看着;不然一定会被她笑话的。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
<;!……有话说editorbyJack2014…09…19……>;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二维码广告Start……>;。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g{float:left;}。qrcodeul{margi:120px;font:14px/1。5〃MicrosoftYahei〃;paddi: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扫描二维码17K官方,也可以在上看啦!点击右上角+,选择添加朋友,“_17K”我们。回复〃大奖+你的QQ〃参与活动。10部iphone6,万名QQ等您来领!<;!……二维码广告End……>;
禁忌 一 157()
他苦笑了下;摇着头自怨自艾地嘟哝了句:“怎么搞的?像是放屁也能砸到脚后跟一样!”
就这么一个自导自演的一幕小插曲;却让他有些啼笑皆非了。
黑虎在挣着锁链子咯咯作响。
他扭头看去;见黑虎在左蹿右跳着;像是因高兴在撒欢;他就随口骂了句:“你这狗东西;是在嘲笑我吗?”
黑虎是经过特殊训练过的优秀猎犬,其胆量自然是大了,跟着主人是在枪声中熏陶长大的。若是换作普通的笨狗,早就被鞭炮声吓的钻进窝里瑟瑟发抖了。就连圈里的那头青草驴的胆量都不如它,它在槽头上望着眼害怕地挣着缰绳,早被吓的大小便失禁了。
他的心里好不尴尬!惭愧之下;就又叨咕了句:“难怪别人叫自己愚夫呢!”
当他进了屋;见柳杏梅正用笊篱捞饺子往搭在一个盆上的浅子里倒。
柳杏梅问:“还用饺子给灶王爷摆供吗?”
陶振坤拍了下额头;似恍然大悟的样子;说:“你不说我倒是拉乎了;这倒腾个啥劲儿嘛!就当是忘记了;等来年再补上吧;相信神仙也会宽宏的;怎么会跟一个凡人计较呢!”
柳杏梅笑了下说:“你这刚要当家主事;就嫌弃麻烦了?要是让爹娘知道;还不得挨呲达!这头一年就丢三落四的;以后还不得把这习俗忘个一干二净呀?”
她的话就是说;怕是某种尚在传承的习俗也会被某些人渐渐给遗忘的!
“当家主事?”陶振坤为这话颇为一愣怔。
“呸呸呸——就当是我没说好了!”柳杏梅说着走进了东屋。
进了屋;她就问:“饺子煮好了;这就放桌子吃吧?”
又已上了炕的邱兰芝说:“你爹说他不吃了;我也不饿;还是你俩——”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这是年五更的饺子;是团圆饭;多少也得吃点儿;何况是等半宿了呢。爹身子虚弱;更是得多吃些;这样才会有精神的。”
话是这么说;可陶其盛实在是吃不下了。
跟进来的陶振坤说:“那我就放桌子。”
这时陶其盛又打了两个喷嚏;接着就咳嗽了几声;流出了鼻涕。
陶振坤就问:“爹;你不舒服吗?”
邱兰芝就用一块布给他去擦;边说道:“他像是又感冒了;这黄鼠狼子咋净捡这病鸭子咬呀?!”
陶振坤说:“这大概是打帘子又敞门给攉腾的;怕是冻着了。”
柳杏梅问:“还有别的药吗?”
邱兰芝说:“倒是还有几片止痛片子;我刚给他喝了两片。”
陶其盛叹道:“我咋就这么娇耐了呢?这病粘粘歪歪;要死不死;活受罪不说;还腻烦人;真是生不如死啊!”
邱兰芝说:“听见没;你爹又在说傻话了!谁还愿意长病是咋的;可这病长在了你身上;别人想替也替不了!我们都在盼望着你能早日好起来;就别拿这话戳人心窝子痛了!”
柳杏梅说:“有病的人本来就身子危弱;担不得沉重;就得靠一点点养着;才会慢慢好起来的;这急可是着不得。”
邱兰芝说:“还是杏梅的话我爱听;你以后就少说些吓唬人的话吧;别叫人天天都把心提拉到了嗓子眼上。杏梅说得对;这年夜的饺子得吃;就给我盛一碗饺子来吧;我和你爹一起吃;你俩把桌子放到西屋去吃就行。”
柳杏梅说:“还是放了桌子——”
邱兰芝说:“不用;听话。”
柳杏梅就出来捡了一大碗饺子;在一个小瓷坛里夹出了几个碧绿色的蒜瓣放进碗里;这就是腌制的腊八蒜;看上去给人晶莹剔透的感觉。拿了两双筷子;并且端了一个小碟子;里面是半下捣碎的蒜泥。因为吃素;所以也熬没炒的菜;就像是干端碗一样;这顿年夜饭是别的带有荤腥的剩菜也不能吃的。她见陶振坤跟了出来;就说:“你端一碗饺子汤来。”
柳杏梅进屋把碗筷递到婆婆手里问:“要咸菜不?”
邱兰芝说:“不要了。”
陶振坤将一碗饺子汤放在了炕上。
柳杏梅说:“这汤热;我去拿个勺子来。”
她就去了外间屋;取来了个瓷的羹匙;放在了汤碗里。
陶振坤问:“爹;我扶你坐起来吃?”
陶其盛迟疑了下;人显得极其慵懒倦怠;说:“我——”
邱兰芝说:“不愿起来就躺着吧;我喂你好了。”
陶振坤就和柳杏梅站在地上看着。
陶其盛说:“你俩也快吃去吧;别在这等着了。”
邱兰芝说:“你俩就别在这儿戳着了;吃去吧;别让饺子坨了;凉了就不好了。”
“娘;要啥喊一声。”柳杏梅说。
“好的;去吧——等一下;把这蒜碗拿去。”邱兰芝把那蒜泥扒拉进饺子碗一些;递给了柳杏梅。
两个人这才出来。
爹娘并没有问起有关发纸过程有没有遗漏的步骤;也许是没心情顾及;或许是完全的信任。只有这时;陶振坤方能感到自己没有完成交代的任务;为此有着深深的内疚!
他们俩在西屋放好了炕桌;并把那一浅子饺子都端上了桌子。
“我倒是有点饥肠辘辘了。”柳杏梅说。
“我也感觉到老肠老肚在打架呢!”陶振坤揉搓了下肚皮。
“要不要再喝两盅?”
“我看你是上了酒瘾了;这我可管不起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没有再掂兑。通着爹娘的面倒是不敢喝;怕他们不高兴。”
“那——想喝就喝;拿去。”
柳杏梅就去拿了灌满一壶的酒和两个盅子。
这样;两个人就盘膝做在炕上吃喝了起来。
“也没啥菜。”陶振坤说。
“俗话说‘饺子就酒;越吃越有’;明天就可以有菜吃了。”
“只戒一顿倒也容易。多吃些,看咱俩谁能吃到那钢镚儿。”
两个人就用饺子蘸了蒜泥吃;边喝着烧酒。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就已经相当盛行。家家户户一般在除夕夜12点以前包好饺子,待到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就成了‘更岁交子’。既象征着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也因为饺子的形状像元宝而有了招财进宝的寓意。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象征吉祥的东西包进去,以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饺子里包上几枚硬币的历史也是由来已久的习俗,据说是咬到钢镚儿的人被认为是幸运的,来年一定发财和吉祥。而在陶家的饺子里,在陶振坤和柳杏梅包时,经过一番翻箱倒柜的寻找,最后只在娘供奉观音菩萨的柜子里找到了一枚满洲国的一角硬币,所以只能是放了一枚。
柳杏梅把碗里的一个饺子夹为两半;把一半送到嘴里咀嚼着;吧嗒着在品味儿;说:“都是说好吃不过饺子;这吃第一口还可以;越吃越觉的不香不臭;水了八淡的;这饺子吃着没劲!还是你多吃吧你吃出来好了。”
随着几个饺子下肚,她的食欲大减,也就不奢望吃到那唯一一枚的硬币了。
“你这是饿了吃糖甜如蜜;饱了吃蜜都不甜!”
柳杏梅就停下了筷子说:“我在娘家时;要是年头好了;年夜就包一个肉丸的饺子;那是贼啦的香;咬一口一泡油;甭提能有多解馋了。”
陶振坤咧嘴一笑说:“冲你这么说;那可是件麻烦事!”
柳杏梅一愣;就问:“咋麻烦了?”
“你想想看;那还不得连放屁都能崩出油花子呀?还得洗裤衩子;岂不是麻烦嘛!”
“你是找抽!”柳杏梅举筷子就去打他。
陶振坤躲开了说:“大过年的;忌讳暴力。”
“你家咋有这吃素的习惯呢?”
“这是习俗;也是规矩;好多年了。吃素不吃荤;只是年午更这一顿;我是我家祖辈留下的规矩;总不能破例吧!”
“这是啥破规矩;一点儿都不好!依我看呀;你的祖辈也是个穷光蛋。”
“为啥这么”
“因为穷吃不起肉;才变法的立了这遮羞的规矩。”
“你是有所不知;这是我祖上有吃斋念佛之人;才立下了规矩;以表虔诚。”
“我看是日子穷;过年连一顿饺子都吃不上;才会以吃素来个自圆其说!”柳杏梅说着;就下地穿鞋。
“你干啥去?”
“我要破例;改这习俗改这规矩!”
柳杏梅去了外屋;不一会儿回来;手里拿了块狼肉。
陶振坤愕然道:“要是让爹娘知道你动了荤腥;肯定要责怪的。”
“除非是你去告状。”
“我——”
柳杏梅把肉放到了碗里;就脱了鞋上炕。
“你这是对菩萨的大不敬;如要怪罪;你会受到惩罚的。”
“别拿这话吓唬我;我才不怕呢。”柳杏梅就在那肉上咬了一口。
陶振坤拿倔强的她干瞪眼没辙;见阻止不了;就说:“那冰凉的;也没腾热乎了;吃了会肚子疼;别跑肚拉稀的。”
“不怕;我不管冬天夏天的;常喝凉水。都说吃狗肉喝烧酒胜过神仙;这吃狼肉喝烧酒也一样胜过神仙的;你也想吃吧?”
“不!”陶振坤把头摇地像拨浪鼓。
“那你别看着流哈喇子就行。我有一件事想问你?”
“啥事?”
“爹才到中年;大姑的年纪肯定也大不了;二姑就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