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在战争前线 作者:刘卫兵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定价:20 元
想起“9·11”想起战地的日子进入九月,北京的秋天到了。当人们挨过酷暑的盛夏,正享受京城秋天特有的凉爽日子时,我却不禁想起六年前的那个九月。那是个特别的九月,因为那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想起“9·11”, 便联想到自己奔波在战争前线采访的那段难忘的历程。“9·11”爆发后第三天,正在新华社香港分社驻站的我突然接到总社调令,紧急派我去阿富汗前线采访。几天后的9 月18 日,作为国内最早奔赴阿富汗前线的摄影记者,我独自一人飞往陌生而恐怖的阿富汗前线地区。在战争进行得最激烈、最残酷的时期,在战争前线度过了60 多个日日夜夜。2 / 185 2002 年底,刘卫兵撰写的《奔波在战争前线》出版发行,全书12 万字、150 张图片。原外交部长李肇星看过书后认为是“难得作品”。他随后还专门把书送给儿子学习。作者刘卫兵简介刘卫兵,1967 年生于北京。1989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同年进入新华社摄影部任编辑、记者工作,其间曾在甘肃分社、香港分社从事采访报道。现为中央新闻采访中心主任记者。中国摄影家协3 / 185 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八届全国青联委员。国内最早奔赴阿富汗战争前线的摄影记者。参加过内蒙古森林大火、98 南北方特大水灾、党的十六大、人大政协“两会”、中美世贸谈判、香港、澳门回归、连战首访大陆等重大及突发事件采访。从事中央新闻采访近十年,多次随国家领导人赴国内外考察、访问。新闻作品多次在国内比赛中获奖,其中《总理为农民追工钱》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已发表新闻图片近8000 幅、文字作品30 余万字。主要作品有:摄影集《日本人印象》、纪实文学作品《奔波在战争前线》。4 / 185 奔波在战争前线·目录序一孙金龙序二唐师曾引子第一章逆风千里奔赴战场告别香港奔赴白沙瓦第二章拿下末班“签证” “救命草”尼亚兹等待末班“签证” 第三章聚焦阿富汗东部山区直奔巴阿边境聚焦阿富汗这世道对阿富汗不公平! 第四章遭遇反战游行钟情突发事件“给我找游行!” 第五章艰难的穆沙拉夫艰难的穆沙拉夫我支持巴基斯坦人民“团结日”集会第六章难民营里过中秋难民营历险一心想出国“难民营里有塔利班战士” 进入沙姆沙通难民营第七章战争在数十公里外爆发“打起来了!” 零点行动第八章催泪弹在身边炸响白沙瓦乱了5 / 185 催泪弹袭来第九章差点被拉进喀布尔“千万别越过边界!” “别开车!” 第十章在开伯尔·巴扎挨打再战白沙瓦奋勇拚杀第十一章前线“泡网吧” 败给传真线“Stop” 第十二章战争不让女人躲开面纱背后恐惧的目光握手遭遇第十三章偷喝啤酒一瓶啤酒40 块! 土老外第十四章我们的“塔利班”雇员三进白沙瓦悬赏新闻教阿富汗人照相第十五章给塔利班照相险些被塔利班活捉“干得漂亮!” 第十六章神奇的齐阿夜访齐阿家幽会女友第十七章独家目击扎卢扎伊花钱买活路男人忙纺线第十八章部落向美国人开枪6 / 185 寻找哈克葬礼哈里想当大官闯进部落第十九章告别纳扎尔支持战争给中国朋友面子第二十章塔克希拉的“落日” 追记古城想起巴米扬大佛第二十一章拉瓦尔品第的火光火情就是命令“跟紧我!” 第二十二章我抓到最后一根“救命草” 扎伊夫盯住我半分钟我们想回家命令来了! 第二十三章死守塔利班使馆塔利班办签证准备出发塔利班下台第二十四章“想见拉登!” 拉登死活美国通辑令第二十五章我不是日本人日本人印象多了解中国第二十六章看得见的战线新华社记者围攻阿富汗冷静之后的思考告别前线后记7 / 185 奔波在战争前线·孙金龙序孙金龙(全国青联主席) 前些日子,卫兵捧来一叠沉甸甸的稿件给我看,并嘱我作序。展卷方知,一年多来,卫兵在事业上又有新的攀登。这本书稿和图片,记载了他在阿富汗战场上的亲历和见闻。看完这十多万字的书稿,我为之深深感动。卫兵是我的朋友,也是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他对于青年事业一直很热心。1996 年12 月,他作为新华社摄影记者,与21 名青年志愿者一同奔赴山西,在晋北高原上住土炕、吃山药饭,用镜头记录了青年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他在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日本之后,于1997 年出版了摄影集《日本人印象》。这本摄影集被视为中日青年交流的重要成果。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之后,卫兵成为奔赴阿富汗战区采访的首批中国记者之一。对于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们来说,战争的危险和残酷是难以想象的。在阿富汗战争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他始终在前线地区采访。他在危险丛生的巴阿边境线上发回“9·11”之后,中国内地摄影记者拍摄的最早一批反映阿富汗前线地区的新闻图片,又在激烈的武装冲突现场拍摄了大量的第一手珍贵的纪实图片。在巴阿前线采访过程中,卫兵一边坚持摄影采访发稿,一边抽空写下了五六万字的战地日记。他在日记中写道:“面对成百上千的外国记者,我是中国新华社记者,我要为维护中国记者的荣誉和尊严而战。” 卫兵是一名摄影记者,他用摄影记者独特的视角和语言,记录了自己在阿富汗战场上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的文字朴实无华、清新明快。附之大量的珍贵图片,使这本书既有丰富的内容,又有很强的可读性。8 / 185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历史的每一个世纪都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总是在期盼,永恒的和平会伴随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降临人间。21 世纪的第二年, 阿富汗人民已经经历了新世纪第一场战争。战地记者告诉我们有关战争的真实故事,而他们更想表达的,仍是对和平的期盼。2002 年8 月26 日9 / 185 奔波在战争前线·唐师曾序唐师曾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是国内首位奔赴阿富汗前线地区的摄影记者,同时也是战争最惨烈时期深入多座阿富汗难民营采访的中国记者。卫兵要我为他的新作《奔波在战争前线》写序。说是新作,其实事情已经过去了相当时间,这在瞬息万变的数码时代显得跟不上潮流。早在一年前,许多描述阿富汗战事的纪实作品早已应运而生,只因当时卫兵驻守香港,错过京城昙花一现的阿富汗高潮,使许多人还不知道——卫兵乃是最先赶赴热点的中国记者。其实,新华社记者历来就有单枪匹马、千里走单骑的超人能力和卓越传统。卫兵毕业于人大新闻系摄影专业,属于专业对口、真心喜爱摄影,并愿意为此献身的狂热之徒。因为天赋高、教育好、吃苦多,年龄比老鸭小而成就比老鸭大。惟一不好之处是和老鸭我同居一室,厮混太久,沾染了一些老鸭的散漫习气。早在1986 年上大一的第一个假期,卫兵就自费深入大别山,拍了一堆反映穷苦百姓的黑白胶卷,独自冲洗放大,在学校图书馆前举办个人影展——《大别山你听我说》,一鸣惊人。次年,他又把镜头对准北京平民的市井生活,再办影展——《镜头在这里延伸》,从此确定平民视角的采访风格。分到新华社摄影部,卫兵和老鸭同在一组,属于“负责社会新闻”的“垫底儿记者”,整天骑着自行车,上午卢沟桥,下午首都机场,练就两条“飞毛腿”。卫兵仗着年轻,脚力更在老鸭之上,下班后一路信步骑到首钢,和下基层锻炼的大学生“挤了一宿”,顺手拍回《大学生学开车床》,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头版破栏采用,令老鸭艳羡不已。这是该年最早反映大学生下基层的新闻10 / 185 图片。照片发出不久,卫兵自己也跑到大西北劳动锻炼,他所去的甘肃定西—— 是他们那批下放地区中最艰苦的一个。卫兵为人狷介,在甘肃分社锻炼时,“拍照拎着相机,领导发言时来回走动” 寻找角度,被老同志认定“不懂规矩”。此外他还在摄影之余采写文字,被酷爱传统的老同志斥为乱了革命传统,乃至状告北京,说是受了老鸭这样的不良影响。以至卫兵回到北京总社好多年,还不敢再动笔写字。在甘肃老实锻炼的一年中,卫兵大半时间泡在“苦甲天下”的定西地区,军大衣一身褴褛,胡子头发又脏又长。当地一脸沧桑的老村长也忍不住肃然起敬: “老刘,您的娃几岁了?”23 岁尚未婚配的卫兵反倒觉得自己挺成熟。闲来无事,独自跑到黄河边练“黄漂”。“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年锻炼下来,不仅胆大包天、体壮如牛,而且学会在浑浊的黄水中逆流而上,从此一不怕苦、二不怕死。1996 年内蒙古大火,身为中央组记者的卫兵主动请缨飞赴中蒙边界,搭乘破旧的直升机冲进火场。1998 年九江大水,卫兵高烧坚守九江大坝……感动得领导后悔对卫兵重用晚了,早就应该慧眼识珠呀! 卫兵在香港驻站两年间,每年发稿五六百张,摄影、文字有声有色。从前线归来后还在老鸭的后院——《世界博览》连载纪实作品《奔波在战争边缘》。由于图文俱佳,羞得老鸭不敢再向《世界博览》供稿。“9·11”事发第四天,新华社把卫兵从维多利亚湾调往即将爆发大战的阿富汗前线。尽管巴基斯坦通讯线路极差、器材不断地出问题,可难得卫兵不忘老鸭那句名言——“传真是新华社的生命线”,一去60 多天,向北京发回传真照片300 多张。作为中国首位奔赴战区的摄影记者,他“维护了新华社记者的金字招牌”。只可惜卫兵为“兵”时间过长,早已习惯一切行动听指挥,没敢“违规”11 / 185 进入阿富汗中心战场,被老鸭哂为:“令人遗憾的前线记者。” 卫兵信奉“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干活”,10 多年来发表新闻照片五六千张,过度劳累心力交瘁,看上去比年龄大一轮:满脸褶皱、头发稀疏。偶尔感叹“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但矢志投身“充满活力、服务党和人民的摄影事业”的痴心不改。难得知恩必报的卫兵玩命干活之余,总记挂着那些关心、帮助他的领导、同事和朋友,“没有新华社大家,也没有我小家”,连我这样鸭嘴漫天乱铲的老鸭也念念不忘。端了十多年相机的卫兵老弟还擅长舞文弄墨,朴实无华的《奔波在战争前线》正是摄影记者一贯追求的终极目标。尽管《奔波在战争前线》没有小说离奇曲折, 但每个字都凝结了卫兵老弟的血汗。《奔波在战争前线》全书不仅说得好、写得好、拍得好,而且真正干得好。书如其人,我把光明磊落、淋漓痛快的卫兵看作老弟,爱屋及乌,连他那未老先衰的稀疏头顶都觉得阳光灿烂。2002 年9 月11 日于北京八宝山新华社宿舍12 / 185 引子2001 年9 月14 日,香港,一个平常的日子。作为新华社也是国内第一个派往阿富汗战争前线地区的摄影记者,我在新华社香港分社接到了北京总社发来的紧急调令。这是“9·11”事件后的第三天。当天晚上八九点,我忙完了一天的采访,和分社的女同事皇甫去附近的太平山爬山。登太平山观赏维多利亚湾夜色,是许多到香港旅游者的最佳选择。从分社到太平山走路仅十多分钟,平日里,分社许多人都喜欢到这里锻炼身体、放松休闲。我们沿着山间的石板路拾阶而上,阵阵微风从两旁茂密的亚热带植物丛中轻轻拂过,送来林间特有的清香。一向钟情大自然的我,心情格外舒畅。我们沿着宝云道环山而上,走到一处石桥边向北眺望,恰逢皓月当空,晚风拂面,五颜六色的灯光将维多利亚湾装扮得格外动人,让人流连忘返。正当我俩沉浸在眼前的美好景色时,兜里的手机突然叫起来。一接竟是分社副社长左毅打来的电话,我连忙问领导有什么事,老左支吾着说“有点儿事”, 但“等回来再说”。我听说不急,就没在意。过了一会儿,老左又来电话,还是说“等回来再说”。让领导不停地打电话叫总不好,我们连忙下山。一路上,我和同事都觉得挺纳闷,“这么晚了,领导有什么事弄得这么神秘?”我实在有些不解,“即使布置采访任务,也用不着社领导出面呀?”“会不会和美国要打阿富汗有关?”皇甫闪动着大眼睛猜测着。她的话让我俩顿时紧张起来。“应该不会”, 她连忙认真地补上一句。我加快了脚步,心跳也随之加速。我急匆匆地返回分社,径直来到左社长办公室。烟雾缭绕的办公室里,老左正闷头抽着烟,表情较平日严肃。看到我进来,他连忙站起身像往日一样递给我13 / 185 一支大中华烟。“老左,什么事这么急?”我有些迫不及待。“你猜呢?”老左的表情有些不自然。“是不是派我去前线?”我嘴上急心里更急。老左嘴角动了动,顺手将一份标有“总社急件”的传真递到我的眼前。急件内容是:“速派亚太总分社摄影记者刘卫兵赶赴巴基斯坦,并伺机进入阿富汗战地采访。”签发人是新华社常务副社长兼副总编马胜荣。我愣住了。一个既让人心动,又让人感到非常突然的事情,如今却实实在在地摆在我的面前。那一瞬间,我似乎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热血沸腾的滋味。采访战争,对于从事了十多年新闻摄影工作的我来说,从来就是个充满危险、充满刺激、充满诱惑力的“英雄壮举”。1989 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到新华社从事摄影采访报道工作,出于职业的习惯,我更加关注有关战争、灾难的报道,一直对那些冒着战争的危险奔波在前线采访的记者,和他们的经历既好奇又羡慕。与此同时,我也深知,战地记者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从过去到现在,全世界每年有许多记者葬身于战火之中,这其中就包括在科索沃战争中牺牲的我们新华社同事邵云环等。然而,现实中对绝大部分记者、特别是中国记者来说,“采访战争”似乎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我的想法很简单,中国可能有几十万记者,新华社有数千名记者,作为几千,甚至几万、几十万分之一,轮到我去采访战争的机会实在渺茫。但有时,现实和理想仅一步之遥。14 / 185 “你有什么想法和困难,尽管提出来,组织上会考虑。”老左打破了沉默, 试探性地问。曾经采访过柬埔寨内战、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深山密林的老左,此时此刻是在真心为属下着想,他知道,我在北京的儿子那时才刚刚一岁多。“您是让我表态吧?”我抑制不住剧烈的心跳,像是开玩笑,又像是自言自语。屋子里一片寂静,我仿佛听到了自己的心跳。“进入新华社工作十多年,组织上交给过我许多采访任务,我从未犹豫过, 这次也一样,这是我的工作。”不知不觉中,我的声音变得有些粗重。在老左不知重复了多少次“注意安全”之后,我们的谈话宣告结束了。后来才知道,派我去前线的事儿,分社领导两天前就从总社那里知道了,一直瞒着我没说。难怪那两天,领导见到我时的样子有些不自然。那天夜里,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睡,脑子里一会儿是战场上的枪林弹雨,一会儿是远在北京的老婆孩子。此后两天,我心里一直很矛盾,不知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把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告诉家人。看我闷闷无语的样子,办公室副主任范大姐几次关切地问:“告诉夫人了吗?”一向要面子的我只得装作没事儿一样回答:“没问题,过两天再说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