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排行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上周,这首歌曲就已经从榜单的前二十位消失了。
不过曾纯自己已经非常满意,曾经冲上前三的成绩也足够这个小姑娘骄傲自豪了。而且这首歌曲和叶梓其他几首作品一样,被申城电台以交流作品的名目推往全国各地进行打榜。因为曾纯的年龄以及这首歌曲的特殊性,它的电台推广费用将由《十大评选》节目组负担。为此张磊可是眼红不已,跟叶梓喋喋不休了好长时间。
现在的曾纯,早已凭借着《十大评选》节目的热播走进了申城观众的心里,成为最受年轻人喜爱的当hong歌手之一了。
她也同样收到了春节晚会的邀请。作为下半年最热播的《十大评选》节目主题曲的演唱者,她在申城年轻人的心中还是很有市场的。
叶梓曾纯张磊这申城新一代“三驾马车”,只有张磊未曾收到电视台春节晚会的邀请,不过元宵晚会已经落实。
这样的区别,可能与他的歌曲内容有一定的关系吧。张磊自己对于这一点还是很看得开的。
1992年1月16日,星期四。
孙云作为本次大赛总决赛三人监审组成员之一,与申城代表队前站工作人员一起提前飞赴香江。
临行之前,孙云倪俊陈子墨以及周芳四位老师与叶梓一起商量了很久,确定了叶梓本次参赛的各项相关事宜。
周芳也第一次给叶梓真正交了底。
截止到目前为止,因为各家的利益无法平衡,这次比赛很有可能就是三家全部撒手不管的“放羊比赛”。当然,进一步的磋商仍然在继续进行当中,但是三方的利益诉求很难在短时间内达成一致。
这对叶梓算是一个好消息,比拼实力,叶梓谁都不怕。
不过话又说回来。
虽然是“放羊比赛”,三家代表队都不会指定各自的获奖选手,但是并不是说比赛就会一帆风顺。恰恰相反,比赛的进程将会更加难以预测。
想要完全以选手的演唱实力来作为评分的标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使某位选手拥有着压倒性的实力优势,也难免在比赛的时候遭到暗算。
这一点,是叶
梓一定要小心提防的。
没有了各自地域的集体诉求,评委们自身的利益就占到了上风,比赛时他们彼此之间的各种明争暗斗,比起三方达成协议之后的那种状态,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的情况下,有没有评委在背后力挺就很关键了。
比如刘琦,李怀同是绝对会给他打偏分的,刘琦获得再高的分数都不足为奇。更何况还有粤省和香江的十位选手,保不准就会再跳出一两个破坏平衡的家伙来。
比赛当中一旦出现这样的选手,其隐蔽性和杀伤力都是极其强大的。
在这一点上,叶梓没有任何优势,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超强的个人实力。
当然,叶梓也绝不是毫无反击的余地。担任本次赛事监审的孙云,就是叶梓的保障之一。至少在比赛当中,孙云的存在将是叶梓在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一份额外的保险。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现在,叶梓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最好的状态来迎接这一次风险与机遇共存的挑战。
1992年1月18日,上午十点。
在电视台特意挑选的这个日子,周芳率领全体成员,包括五位选手,三位评委老师张文亮等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以及某些顺道旅游的“亲朋好友”,一行二十余人飞赴香江。
申城代表团团长一职落在了朱辰的身上,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过他是申城电视台常务副台长,公事繁忙,要到总决赛开始之前才会抵达香江。
叶梓挑选了靠窗的座位,身边是兴奋得坐立不安的张磊。
曾纯与金巧贞坐在叶梓他们前排,两个脑袋正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据说女人之间的友谊是很容易建立起来的,此言不谬。
刘琦一上飞机就不见了身影,也许是去了头等舱?
叶梓不负责任的胡乱猜想了一下。
叶梓的身后坐着朱枫泊老师和申城最著名的声乐教育家之一来自申城师范大学声乐系的徐琅教授,他们都是本次总决赛的评委。
另一位申城评委李怀同,并没有坐在叶梓视线可及的地方。
周芳和代表团的其它成员各自散坐在机舱四处,周芳已经靠在椅背上,微闭着双眼打起了盹。对她来说,这次的香江之行同样是一场严峻的战役。
强烈的推背感将叶梓猛地压进了座椅,飞机起飞了。
这一刻,叶梓心里出奇的平静,没有任何波澜。
刚刚重生的时候,从在《申城晚报》上看到这个大型比赛的消息开始,叶梓就将这次比赛视为自己通往歌坛的一块最好的踏脚石。没想到这才刚刚过去半年多时间,这次比赛对于叶梓来说,已经成为“得固欣然,失亦无悲”的一场锦上添花似的赛事了。
现在的叶梓,在申城流行歌坛已经拥有了扎实的基础,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去,一定可以踏上前世未曾踏足的巅峰之上。
这次比赛对于现在的叶梓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当初的那份重要意义。
胜了,当然会在他的经历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会让他的歌坛之路走得更畅快一点。但是即使失败了,对于叶梓的影响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一次的失败根本不会动摇他在歌迷心中的地位。
这样的地位,是通过叶梓不懈的努力,通过一首首佳作的传播才得到的。
这,才是今后叶梓立足歌坛的根本所在。
这一次,叶梓会拼尽全力去争取自己应得的那份荣誉,但是拼搏的目的却与以前所想不同。这一次的比赛,叶梓更多的将她当成展示自己才华的一个窗口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实力,也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的作品。
为此,叶梓必将奋勇争先。只是心态上,现在他已经完全放松了下来,不会再像上一世那样患得患失。
这是最好的迎接比赛的状态了
轻松地看着机舱外面掠过的朵朵白云和底下的青山绿水,叶梓微微一笑,靠着椅背闭上了眼睛。
两个半小时以后,飞机稳稳的降落在齐德机场。
香江到了
新人新作,求点击推荐收藏
。。。
第一百零五章 什么叫做专业()
香江虽然只是弹丸之地,但是对于8090年代的内地人士来说,香江那就是真正天堂一样美丽富饶的地方。,这份文件都是相当重要的。
“太详细了吧精确到几分钟之内”
自从进了房间之后,张磊在短时间内第二次感叹道。
叶梓笑着纠正了一下他的说法。
“这不叫详细,这叫专业。”
“专业”
“对。这就叫做专业”
被叶梓称为“专业”的这份文件,厚厚的一沓,装订整齐,全称叫作申粤香三地歌手大赛参赛选手赛程安排细则。
每份文件的封面右下角都会打印着一行选手信息。比如叶梓这份,右下角印着的就是“申城代表团叶梓选手”,其中“叶梓”这两个字使用了变形加粗显化处理,一看便知。
选手还未入住酒店,赛程安排文件就已经全部放置到位毫无差错。仅仅这一点就已经称得上“专业”这两个字。
这份文件,将每个代表团每位参赛选手以及每日的行程都做了极为详尽的安排。就像张磊所说。这样的安排是以分钟作为时间计算单位的。
举例说明。
1月19日明天下午,这是申城代表团去录音棚与乐队合乐排练的时间。在这份文件中,就已经将申城代表团的五位选手按照姓名的笔画顺序排列好了次序,同时按照每位选手报上的参赛歌曲的时长,加上一定的余量,确定了每位选手与乐队合乐时间的长短。
再举个例子。
1月21日下周一。这是申城代表团去演播大厅走台的日子。这一段行程就从代表团从酒店出发的时间开始计算,包括每位选手走台时段安排午餐安排下午的试妆试衣安排化妆师发型师造型师分配安排回程用车安排等等全部包括在内。
在这份文件中,除了在日进行的半决赛27日进行的决赛这两场比赛的选手演唱顺序还有待抽签决定,其它各项事宜都已提前做好了详尽的安排。
对于选手来说,在刚刚入住酒店的第一时间就能看见这样的一份文件。心里一定会安心很多。这至少让选手们对于接下来这十天内每一天的具体行程安排都有所了解,这样也方便选手们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以便更好的应对本次赛事。
这样的安排当然非常专业。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样的“专业”是否太过于刻板,缺少必要的灵活与变通
这个问题也许存在。
意外总是随处可见。可能某位选手在与乐队合乐的时候一下子找不到状态,迟迟无法完成计划;也许某一位选手并不喜欢安排好的化妆师为他她整饬的发型,需要调换一位更合心意的发型师;或者更有另外一些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临时事件,打破这份计划的时间安排;等等等等。
这些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是这样可能发生的意外并不意味着这一份文件毫无用处,恰恰相反,有了这样一份精心安排的计划,才能在出现意外事件的时候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这份计划就相当于整个总决赛期间的一个时间框架,在这个框架之内出现任何问题或是意外情况,都可以随时灵活调整。如果没有这份框架的约束,出现问题的时候反而容易失控。
就好像与乐队合乐,有迟迟进不了状态的选手,那就一定会有状态非常出色不需要占用太多时间的选手。那么将这两者的情况加以互补,就可以将整体时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其他情况也是大抵如此。
灵活与变通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上的,否则,所谓的灵活与变通不过是散漫与低效的代名词罢了。
不客气地说,在当时华夏内地的电视节目中,极少见到这样详尽周至的时间安排细则出现。所以在叶梓参加的申城赛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临时发生的意外状况,并且很难及时解决。
这正是古语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
专业与非专业的差别,也正在于此。
要知道制作这样一份详尽到每一位选手每天行程都做出安排的计划书,耗费的人力物力时间精力以及金钱代价都是极大的。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保证这一次比赛能够正常的顺利地进行。
香江无线电视台作为本次赛事总决赛的主办方对于这项赛事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下午五点,申城代表团的所有成员齐聚周芳下榻的套房客厅。
“其它的我就不多说了。”
“总之就是希望大家认真准备积极备战,尽一切可能取得最好的成绩。”
周芳的态度非常严肃。
“还有。这一次在香江比赛期间,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这次来到香江,你们并不仅仅只是代表自己来参加比赛,你们同时也代表着我们电视台和整个申城的形象。这一点,希望大家时刻都要牢记在心。”
“好了,现在大家回去分头准备一下,五点三刻准时到我房间集合,参加今晚的欢迎酒会。大家注意一下自己的着装。不要奇装异服,也不要太过随便。”
“行了。散会吧。”
“刚才我都要被周老师说得睡着了,说来说去也就那些意思反复强调
,我们又不是小孩子就跟以前我们厂里开会一样,一发言就是一大通。”
房间里,张磊一边照着镜子系领带,一边随意地吐槽道。
叶梓早已收拾好了自己。他还是一身简单清爽的装扮。
棉质衬衣小直筒牛仔裤加球鞋的配置,没打领带,衬衣的袖口拉倒了手肘的位置,解开了领口的两颗扣子,腰上系了根质感粗砺的宽边金属头皮带。让整个人的气质显得更硬朗一点。
“香江不是还没有回归嘛,我们这次来比赛也算是出访了,周老师总是要小心一点的。”叶梓坐在沙发上抽着烟,替周芳解释了几句。
“这个我也知道。”
张磊系好了领带,坐在另一张沙发上,也点上根烟:“还好我们这次是来香江,要是去米国的话,恐怕周老师要当保姆了。”
“哈哈哈,有这个可能。”叶梓笑道:“对了张磊,在申城排练的时候我就想问你,怎么想起来要升调演唱的”
张磊挠了挠后脑勺。
“这不是都已经来了香江了吗既然来了,我就想冲一下试试。”
“有把握吗你这调一升上去,最高音要到高音升c的保持音了,有点高了吧”
叶梓有点担心。
张磊自己倒是很有信心:“应该没问题。前几天排练你不都听到了吗”
“嗯,排练是没问题。”叶梓点点头:“我就怕你比赛时”
“放心吧小叶子。”张磊信心十足的打断了叶梓:“你不是一直说我是典型的人来疯吗人越多场面越大我会唱的越好的,哈哈小叶子,你可不要输给我哦”
“哟,叫板是吧那就比试一下”
“比就比,谁怕谁啊”
“张磊,我觉得你最好还是再仔细考虑一下。”
。。
。。。
第一百零六章 高楼里的STUDIO()
晚上六点十五分,组委会安排的欢迎酒会便在文件中确定好的时间准时开始了。
这次酒会的规模并不大,除了三个代表团的全体成员,参加的其它人员包括了十位评委老师三位监审组成员组委会成员赞助商的代表以及部分香江的娱乐记者,加在一起也超不过一百人,租用了酒店的一个中型宴会厅。
酒会的程序非常简洁,只安排了三个人上台发言。
首先上台的就是本次大赛组委会主席香江无线电视台的一位副台长俞奇。他的发言简简单单,代表组委会向全体选手表示了欢迎,并且预祝大家在总决赛上取得最好的成绩。
第二个上台发言的,是来自冠名商香江华茂集团的一位代表,他也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
发言时间最长的,是第三位登台的评委代表本次大赛评委会主席香江节日管弦乐团投资人之一终生名誉指挥著名指挥家蔡清德爵士。
蔡爵士是香江乐坛名流,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仍然活跃在香江以及世界乐坛。他是亚洲首屈一指的指挥大师之一,与岛国的小泽正尔天竺的祖宾美塔齐名。蔡爵士的指挥风格严谨细腻,尤其以擅长演绎贝多芬的作品著称于世。
虽然成名于古典乐坛,但是蔡爵士并不看低流行音乐。相反,他在粤语歌曲浮出水面登上香江流行歌坛的道路上,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他与顾嘉烣黄占等词曲大家相交莫逆,他也提挈过谭校长章国荣等歌坛巨星。
在香江乐坛,蔡清德蔡爵士是真正不折不扣的大腕巨擘之一。
这次赛事能够邀请到蔡清德爵士来担当总决赛的评委会主席,仅此一举,就足以奠定本项赛事在香江歌坛的至高规格。
蔡爵士的发言实际上并不长,不过,介绍十位评委以及三位监审组成员,总还是要花上一点时间的。
本次赛事的十位评委是由三地各自推荐三人联合组成。